-
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三級甲等
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是中國最著名的公共衛生學院之一,歷史可追溯到 1914 年在“華西協和大學醫學院”建立的公共衛生學課程組, 1936 年發展為公共衛生學系, 1951 年更名為“國立華西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后于 1986 年成立“華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2000 年,原華西醫科大學與四川大學合并,學院遂為“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 經過百年的建設,目前學院由學院本部、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職業病防治醫院)和四川大學華西衛生管理干部培訓中心組成,集教學、科研、醫療、預防、保健、干部培訓和高科技開發為一體。學院有 7 個博士點, 12 個碩士點。博士點和碩士點覆蓋預防醫學的各個學科。 7 個博士點分別是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健康與社會行為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學、公共衛生檢驗學;其中,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和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學為四川省重點學科。 7 個博士點同時也是碩士點,另有衛生毒理學、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醫院管理與衛生政策共 5 個碩士點。學院現有預防醫學、衛生檢驗、公共事業管理、工商管理4個本科專業。 學院現有教職工 135 人,其中高級職稱 57 人,博士導師 17 人,碩士導師 31人。在校本科生 954 余人,博士生 52 人,碩士生 281 人。學院有一批獻身公共衛生事業的知名教授。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3 人,省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 人,四川省衛生廳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8 人。已故 陳志潛 教授,是享譽世界的公共衛生學專家、初級衛生保健的先驅、農村三級衛生保健網的創建者、中國現代健康教育的奠基人,被譽為“中國公共衛生之父”。陳志潛教授獻身于醫學事業,治學嚴謹、 崇尚科學、 勇于創新,為人類健康和我國公共衛生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 學院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育人為根本的原則;以轉變教育觀念為關鍵,以教學改革為核心,充分發揮傳統學科與新興學科的優勢,按高起點、高目標要求,在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實踐性教學環節等方面,真正從學生獲得知識和提高素質與能力出發,加強基礎訓練,重視創新能力、創新思維、綜合素質與實踐技能的培養,初步建成了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先進的科學技術,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力求將該院建成具有一定特色、優勢突出、國內先進、國際上具有一定影響的公共衛生學科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學院歷來重視教材建設,該院教師主編的衛生部規劃教材《衛生統計學》已出 4 版,第 1 版被評為衛生部優秀教材,第 3 版獲得衛生部醫藥衛生杰出科技進步三等獎。僅 2002 年以來,學院教師主編和參編各類教材 57本。其中,高等教育“十五”國家規劃教材 10 本,主編 3本、副主編1本;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主編4本;衛生部規劃教材20 部,主編 10 本。 該院是國內衛生檢驗專業的發源地,該專業也是該院的優勢專業,至今學科地位在全國仍位居第一。近二十年來,學院共承擔完成各類科研課題 600 余項,有 80 余項科研成果獲各級科技進步獎。其中,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 30 余項。學院 30 余名教師擔任全國性學術團體的理事或二級學會的主任委員, 40 余名教師擔任省級學術團體主任、副主任及理事。 學院主辦的《現代預防醫學》雜志,現為中華預防醫學衛生學類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被評為“中華預防醫學會系列雜志優秀期刊”,發行國內外。為著我國公共衛生事業和教育事業的崇高目標,華西公共衛生學院全體教職工正以“自強不息,直道而行,千仞可及”共勉,創造更大的輝煌! 醫院始建于1976年,是全國唯一直屬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集醫、教、研,預防、治療、康復一體的職業病防治院;是國家重點大學附屬醫院,省、市社會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是四川省職業病防治院,四川省化學中毒救治基地,成都市職業中毒與核輻射損傷救治基地,四川省化學中毒救治藥品儲備庫,四川省、成都市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專委會主任委員單位,衛生部職業病醫師培訓基地。醫院現有在職職工434人,其中高級職稱37名,有衛生部專家8人、省級專家9人,一批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導師。醫院占地面積1.2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1.8萬多平方米,床位400張,共設醫療、醫技科室21個,包括睡眠呼吸疾病治療中心、高壓氧治療中心、肺灌洗中心、白內障治療中心、李嘉誠基金會華西寧養院、骨科治療中心等。2012年門診量115818人次,出院病人7859人次。 醫院以職業中毒,塵肺,職業性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中毒急救,高壓氧治療,職業病診斷、康復、危害因素監測,職業健康檢查,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控制效果評價、工傷鑒定為醫療服務特色。醫院的老年病治療、骨質疏松治療、姑息關懷等也很有特色。醫院設有勞動衛生學博士...
預約掛號
-
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三級甲等
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地處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1號,始建于1991年。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目前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健康保健于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為省、市、區醫療保險及商業保險定點醫院機構,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承擔了成都市"120"院前急救任務。醫院占地25畝,建筑面積18,000平方米,編制床位800張,擁有MRI、CT、DR、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中醫診療儀器等近7,000萬元設備。醫院現有職工51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43人,高級職稱59人。擁有四川省名中醫、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省優秀青年中醫師等一批經驗豐富、醫技精湛的專家和技術骨干。開設有門診部1個和住院病區11個,臨床科室設置齊全,有內、外、婦、兒、急診、腫瘤、肛腸、骨科、眼耳鼻咽喉、針灸、皮膚、口腔、醫學美容、預防保健等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科室和手術室、重癥監護室(ICU),以及影像、功能、檢驗、病理、藥劑等醫技科室。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中醫預防醫學,國家級重點專科腫瘤科,國家級重點專科建設單位中醫預防保健科、肛腸科、婦科和耳鼻咽喉科,省級重點專病"頸部不適"和"高血壓病"。醫院腫瘤科為四川省中醫藥腫瘤防治診療中心,預防保健科為"四川省治未病中心",在國內首家取得執業醫療許可。擁有院內重點專科老年病科、針灸科、骨科、皮膚科,重點專病中醫肝膽、脾胃、消渴(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病等,并以其獨有的中醫特色和療效,逐漸形成優勢和影響力,為眾多患者解除病痛。醫院堅持"科技興院"戰略,采取一系列鼓勵臨床技術人員從事科研工作的激勵措施,專業技術人員臨床科研能力不斷提高。近年來,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37項,獲省級以上科技獎3項,出版專著10部,發表學術論文600余篇。堅持"人才強院"戰略。注重選拔、培養和造就中青年技術和學科帶頭人。現有碩士研究生導師5名,已培養50余名中醫臨床碩士研究生。積極開展學術活動,承擔國家級、省級繼續教育項目,開展師帶徒傳承工作,充分發揮老專家的傳幫帶作用,不斷提高專業技術人員學術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加強對外合作交流。先后與俄羅斯、美國、德國、韓國、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以及港澳臺地區進行學術交流,與美國巴斯迪爾大學、美國友三大學等醫療機構和學術團體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與國內多家中醫藥機構建立友好關系,加強在中醫藥學術、臨床科研、醫院管理等諸多方面的交流合作。注重中醫文化建設。培育全院干部職工共同理想道德、核心價值觀,規范醫療行為,搞好環境建設。醫院堅持"厚德、仁愛、敬業、創新"的核心院訓,樹牢"以人為本,患者至上"的服務宗旨,崇尚"仁心術精、關愛生命"的服務理念,以精湛的技術、優質、誠信的服務、優美的環境贏得了患者的贊譽和社會的認可。隨著醫院事業的發展和服務功能的拓展、診療水平的提升,醫院整體實力和社會影響力得到不斷提高。全院干部職工將繼續以百姓健康為己任,以群眾滿意為目標,以提高醫療質量為核心,以科技創新為手段,以專科特色為抓手,不斷發展、不斷創新、不斷超越,為實現"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中西醫結合醫院的發展目標而努力奮進!
預約掛號
-
金堂第一人民醫院
金堂縣位于成都平原的東北隅,沱江之源的要沖地,自古是成都的后花園,人文濃厚,名流輩出。這里座落的金堂縣第一人民醫院始建于1944年,是一家省級文明單位、一星級智慧醫院、四川省老年友善醫療機構,2016年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領辦,2017年1月晉升為三級乙等綜合醫院,,2022年被國家衛健委納入“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名單。 醫院占地面積120畝,建筑面積80000m2,開放床位913張。在崗職工1103。其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63人,高級職稱124人。醫院擁有1.5T進口磁共振(MRI)、64排128層進口CT、800m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直線加速器、22人座高壓氧治療艙、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移動式C型臂射線機、微創手術設備等。設置職能科室21個,臨床科室27個,醫技科室15個,醫院成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加速康復外科骨科試點醫院,實驗醫學科、醫學影像中心、骨科、護理學、腫瘤科、神經內科、康復醫學科為成都市醫學重點專科(含在建),中醫肛腸科獲批成都市中醫重點專病(痔病)。 2016年9月,華西醫院管理團隊入駐醫院,探索實踐“在位+在線、學科+運營、人才+科研”的醫聯體發展創新模式,大力促進華西優質資源下沉及“業務、管理、信息”統一與共享,醫院治理能力和服務能力穩步提升。現已成功創建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基地;有國家級科研項目3項,其中國家“863”計劃子課題結題1項,國家“973計劃”子課題立項1項;有省級科研項目3項,市級科研項目19項;獲省科技進步獎1項,市級醫學科技獎2項;以第一單位發表SCI期刊論文7篇;注冊專利50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醫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先后通過國家級認證;心臟介入、全腦血管造影術、腹腔鏡下肝癌根治術等三、四級手術全面開展......各項關鍵指標持續向好向優,引領區域醫療生態圈建設能力顯著提升。 醫院秉承“情重技精,求實創新”的院訓精神,通過“嚴謹、協同、創新、提能”的醫院文化融入,堅持“以患者為中心”,深入推進公立醫院黨的建設,狠抓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努力建設安全型、節約型、服務型醫院,“讓黨和政府放心、讓患者安心、讓職工稱心”成為了新時代“金一人”鍥而不舍、努力奮斗的目標。 近年來,醫院先后榮獲全國“改善醫療服務示范醫院”、“加速康復外科骨科試點醫院”、“全國縣級品質麻醉試點醫院”、“縣域醫改先鋒獎”、“中國縣級醫院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示范獎”、“縣域醫院信息化建設成就獎”、“人文愛心醫院“、“中國醫療品牌建設全國五十強”、“成都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黨建引領·成都基層防疫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及獎項。2020年度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在全國1227家三級綜合醫院中排名第561位,較2019年上升100位,考核等級由B躍升為B+。 歷經78年風雨,幾代人“金一人”的艱苦創業,如今的金堂縣第一人民醫院已經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治療為一體的環境優美、功能齊全、設備先進、技術優良的國家三級乙等綜合醫院、全院職工正團結一心、攜手奮進,為早日建成“成都東北區域醫療中心”這一目標而努力奮斗著。
預約掛號
-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蒲江醫院二級甲等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蒲江醫院·蒲江縣人民醫院位于成都市蒲江縣鶴山鎮河西路18號。醫院始建于1944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國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是國家級“愛嬰醫院”、“成都市120急救指揮中心網絡醫院”、“成都市高校畢業生(青年)見習基地”、“蒲江縣基層醫療人才培訓基地”。 醫院現有在職職工499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432人,副高及以上職稱49人,中級職稱124人;編制床位292張,實際開放床位400張。年總診療37余萬人次,年住院1.8萬人次。醫院設有急診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神經外科、兒科、婦科、產科、重癥醫學科、腎病科(血透室)、麻醉科、碎石科、檢驗科、放射科、功能科、體檢部等30余個執業科目。 2011年1月,蒲江縣人民醫院被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正式托管,從技術、人才、品牌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打造,著力加強醫療質量和設施設備技術水平的提升。我院長期有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派駐的內科、神經外科、重癥醫學等多位專家坐診。醫院新引進MIR醫用磁共振成像設備(核磁)、16層螺旋CT機、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全自動生化儀、數字高頻X光機(DR)、鈥激光等先進醫療設備,為醫院臨床治療、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醫院現已開展的主要技術項目包括肝部分切除術,直腸癌、乳腺癌、胰腺癌、腎癌、膽道癌根治術,頑固性心衰的診治,新式剖宮產術,子宮內膜癌肌瘤剔除術,各種外科、婦科、產科腔鏡微創手術,鈥激光碎石術等,部分技術項目達到三級綜合醫院水平。目前醫院已建立卒中中心,為卒中患者提供了快速、高效的診療模式,大大減少了疾病的致殘率、致死率。同時我院正在全力籌建基層胸痛中心,將為我縣胸痛患者開辟生命的綠色通道。 醫院始終秉承“大醫精誠,厚德積善”的院訓,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提高醫療質量為核心,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為宗旨,著力降低和減輕老百姓的就醫負擔,努力做到用優良的醫療技術吸引病人,用先進的醫療設備服務病人,用合理的收費標準惠及病人,用溫馨的服務溫暖病人。
預約掛號
-
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八一骨科醫院三級甲等
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八一骨科醫院(簡稱:成都八一骨科醫院)國家公立三級甲等醫院,建于1986年10月,系軍隊事業單位,以“四川何氏骨科主導,中醫西結合”為技術特色,八一骨科醫院系全軍建院最早、目前規模最大的專業骨科醫院。 ? ? ? ? 現在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腰椎病、頸椎病從曾經的“老年病”變成了所有年齡段的高發病,不少患者有過多方求醫卻療效甚微的經歷。所以選擇治療骨科疾病的醫院一定要謹慎!成都哪家骨科醫院好?這是很多患者非常關心的問題。小編走訪了很多的群眾,發現有超過90%的受訪者都選擇老品牌-成都八一骨科醫院。 【品牌】——公立三甲 專業骨科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八一骨科醫院,始建于1986年10月,是西南有名的骨科專科醫院、國家公立三甲醫院,也是國家重點骨科醫院。建立以來一直立足成都、服務西南,醫院以中西結合為主要特色,與國際技術同步的、專精于脊柱椎間盤疾病和關節疾病的治療。八一骨科醫院還是省、市、區、鐵路醫保定點單位,深受西南地區百姓的信賴和支持。 【技術】——先進技術 國際尖端設備 成都軍區八一骨科醫院是西南地區極其有名的頸腰椎疾病、關節疾病微創治療中心,擁有從德國引進的椎間盤后路鏡、關節鏡、HBR椎間盤射頻熱凝靶點系統、三氧靶點消融系統等治療、理療設備。八一骨科還開創、引進了微創一針、德國三氧靶點消融術、HBR椎間盤射頻熱凝靶點術、XZD軟組織松解術等數十項先進微創治療技術,具有不開刀、恢復快、安全性高,且愈后疤痕、無并發癥和后遺癥等顯著優點,是國際領先的骨科治療技術。 【專家】——權威專家 骨科資深教授 成都軍區八一骨科醫院擁有全軍最優秀的骨科微創專家,通過多年的微創技術研究與創新,已為數萬名骨病患者解除了病痛,使他們重新恢復健康。他們都有幾十年的豐富臨床經驗,還定期前往德國、北京、上海等國家和地區最先進的頸腰椎微創中心交流、進修,熟練掌握世界上先進的頸腰椎微創介入技術。八一骨科醫院整合國際前沿技術,并結合患者病情程度,在治療上堅持靈活運用“保守理療、微創介入、開刀手術”療法,因人施治,制定個體化診療案。 【收費】——社保醫院 收費合理透明 成都軍區八一骨科醫院,是省、市、區、鐵路醫保定點單位,收費公開、透明、公平,明碼標價、童叟無欺,自覺規范價格行為、接受社會監督,嚴格遵循市衛生局收費標準,樹立誠信至上的良好經營道德。每一分的收費都有章可循,是老百姓口中的誠信平價醫療機構。為廣大的患者朋友減輕了就醫壓力,讓患者不再因看病貴而耽誤了病情。 【服務】——以人為本 患者至上 為解決百姓“預約難、看病難”問題,成都軍區八一骨科醫院積極貫徹國家新醫改,開展網絡電話“咨詢、預約、掛號”服務平臺,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八一骨科醫院本著“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率先采用國內外先進的“診斷-治療-康復”一體化診療模式做好 “建立詳細病例、定期健康回訪、終身康復指導”等專業化服務,全方位保障每一位患者的治療效果。 【口碑】——軍醫品質 治愈案例多 據了解,平日不少中老年居民常有腰酸背痛現象,而其中患有頸腰椎間盤突出的人為數不少。如今,“腰痛腿疼去八一骨科”已經成為了居民口中的常話。 今年48歲的周女士,幾年前患了腰椎間盤突出癥,她經常感到腰腿部周圍又麻又痛,臀部發涼。幾年來,因為逐漸加重的疼痛,她不知去了多少家醫院,都沒有得到滿意的治療效果。經朋友介紹,她來到成都軍區八一骨科醫院,接受了“德國HBR椎間盤射頻熱凝靶點術”的治療,多年的腰突就這樣治愈。康復后的周女士想起自己幾年來心酸的求醫經歷,無比激動地說“短短幾分鐘的治療,醫生用一根針就解決了我多年的痛苦,看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就是成都軍區八一骨科醫院比較好了,專業到位不馬虎啊”。 ? ? “HBR椎間盤靶點熱凝術”是在自動C型臂X光機監測定位下,通過一根直徑僅0.5mm的穿刺針,直接把椎間盤突出部分的髓核變性凝固,從而收縮髓核體積,解除對神經根的壓迫,同時溫熱效應可以修補破裂的纖維環、消除神經根水腫和椎管內的炎性反應而達到治療目的。 “何氏方藥”是何氏骨科傳承300余年的獨家秘方,是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治療頸椎病方面療效極佳。主要通過內服、外敷治療,能消除無菌性炎癥,松解軟組織粘連和痙攣,祛風寒濕痹,能補肝益腎,強筋壯骨,增強肌肉支架維持頸椎外在平衡的能力。 ? ? ? ?八一骨科醫院采用中西結合技術,專治骨科疾病,既避免了患者擔心手術風險,又有多種治療方法(保守、理療、針灸、微創)去選擇 到底哪種更適合治好您的骨科疾病,不同時期不同病癥不同療法,中西結合療效好,是川南患者共同的選擇! 【溫馨提示】:經過一番實地了解,相信大家都明白了為什么群眾如此信賴八一骨科醫院,因為不論從硬件還是軟件、療效還是服務上,八一骨科都當得起骨科好醫院的贊譽。所以如
預約掛號
-
華西醫院三級甲等
華西醫院起源于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1892年在成都創建的仁濟、存仁醫院;華西臨床醫學院起源于1914年的華西協合大學醫科,是由美、加、英等國教會按西方醫學教育模式建立的醫學院。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央大學、燕京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內遷成都,與華西協合大學聯合辦學辦醫;是時,華西壩大師云集,名家匯萃,學術盛況空前。1938年,有醫學院的華大、中大、齊大組建聯合醫院;1946年,華西協合大學醫院在現址全部建成,簡稱華西醫院。1950年,新中國人民政府接管華西協合大學;1953年,經院系調整為四川醫學院,醫院更名為四川醫學院附屬醫院;1985年,四川醫學院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醫院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00年,四川大學與華西醫科大學合并,學院/醫院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回望歷史,從1892年的西醫診所,到現在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醫療技術精湛、診療設備先進、科研實力強大的臨床醫學院及醫院,歷代華西人通過一百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飛速發展,建成了當今中國一流、世界知名的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學科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進展迅速,整體實力不斷提升。在教育部2012年一級學科評估中,醫院臨床醫學排名并列第四、中西醫結合排名全國第四、護理學排名全國第二;現有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9個,重點培育學科2個;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中,醫院已有32個專科進入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數量名列全國醫院第一;在復旦大學中國最佳專科聲譽和最佳醫院排行榜,連續五年名列全國第二。現全院已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973首席科學家3人、長江學者10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3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3人、青年"千人計劃"12人、省"千人計劃"17人;24人擔任國家級學會/協會主委、副主委,150人擔任省級學會/協會主委、副主委;人力資源結構逐步優化,漸趨合理。醫療方面,華西醫院是中國西部疑難危急重癥診療的國家級中心,醫療水平處于全國先進行列。醫院運行院區占地五百余畝,業務用房60余萬平方米。設有成都國學巷本部及溫江醫療院區,全托管成都上錦南府醫院(簡稱"上錦分院"),各院區服務功能定位明確:院本部床位4100張,以診治疑難危重疾病為主;溫江院區床位200張,以診治康復、腫瘤及慢性疾病為主;現擁有13個省級醫療質控中心。全院設有44個臨床科室,9個醫技科室,1萬余在職人員。門診設專科、專病門診200余種,最高日門、急診服務量18000余人次;有國際標準手術室85間,日均外科手術300余臺;有核磁共振8臺、螺旋CT機5臺、PET-ECT2臺、伽瑪刀、Xmdash;刀、血管造影儀、直線加速器、大型自動生化儀、各類內鏡、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等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診療設備。2014年門、急診量491萬人次,出院病人22萬人次,手術13萬臺次,平均住院日9.60天。醫院持續加強抗菌藥物管理、單病種質量管理、醫院感染管理等工作,不斷開拓醫療新技術,各項終末醫療質量效率指標取得明顯提升,患者醫療安全保障得到進一步加強。近年來不斷創新優化門診預約體系、多學科聯合門診、通科門診、日間手術流程等醫療服務模式,患者就醫體驗和滿意度持續提升;在成人活體肝臟移植、肺癌外科和微創治療、心臟介入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癥胰腺炎、胃腸微創手術、臨床麻醉、影像醫學、核醫學等多個領域處于國內乃至世界領先水平。教學方面,華西臨床醫學院是中國著名的高等醫學學府,有完整的在校教育、畢業后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體系。全院在職高級職稱專家727人,包括博士生導師242名、碩士生導師316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長江學者10名;有國家級教學名師2名、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建筑面積1萬余平方米的華西臨床技能中心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學生臨床技能訓練基地,臨床技能訓練設備設施價值超過1.2億元人民幣;中心是美國心臟協會(AHA)在中國大陸首家授權認證培訓基地、美國外科醫師協會(ACS)亞洲首家認證教育機構、英國皇家外科醫師協會(RCS)認證教育機構、首批國家級臨床技能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首批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醫學考試中心心血管內科專科醫師準入考試及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考試基地、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與考官培訓基地、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本科教育設臨床醫學(含5年制和8年制)、護理學、醫學檢驗、眼視光學、醫學影像技術、康復醫學6個專業/系。研究生教育有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護理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資格,全院共有碩士學位點34個、博士學位點33個、博士后流動站8個。自2000年開始,在中國大陸率先開展面向社會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目前已經拓展到規
預約掛號
-
都江堰市骨傷專科醫院二級醫院
暫無介紹
預約掛號
-
四川省人民醫院溫江醫院
成都市溫江區人民醫院座落在美麗的"國際花園城市"成都市溫江區,是區政府主辦的最大的公立醫院,始建于1977年12月,2004年醫院達"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標準,2010年通過復評,現正在積極創建國家三級乙等綜合醫院。 醫院是四川大學醫學成人教育基地、四川大學附設華西衛生學校非直管附屬醫院、成都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華西醫院網絡醫院和成都軍區總醫院協作醫院,同時也是成都大學醫護學院、四川護理職業學院、內江醫專、瀘州醫學院等數十家醫學院臨床教學基地。2012年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與區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由前者對院實施全面幫扶性托管,院正式掛牌"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溫江分院",開啟了醫院加快發展、跨越式發展的新紀元。 醫院目前分為本部、第二住院兩個部分,現編制床位480張,開放床位567張,專業及功能科室設置齊全。住院大樓配備中央空調、中心供氧、中心負壓,設有層流潔凈手術室,配備有先進的大型醫療設備如64排西門子螺旋CT、西門子核磁共振(MRI)、東芝數字減影多功能X光機、GE全數字化X光機、飛利浦彩超等。 醫院現有在崗職工780人,衛技人員654人:高級職稱82人,中級職稱169人,初級職稱378人。碩士研究生20名;本科249人。醫院有29位專家在市級及以上學術機構任職委員、理事等,其中市級任職有12人,省級及以上任職有17人;15名科主任在成都市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各分中心擔任質控專家。 醫院近三年在四川省衛生廳立項課題4項,區科技局立項課題1項,中醫藥大學教改課題一項。參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牽頭的國家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參與"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合作子課題1項;參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牽頭的科研課題1項。有2項成果通過鑒定,其中1項達國內先進、另一項達省內領先。獲市醫學會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項,區科技局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 醫院是多家教學醫院的實習基地,每年承擔本科見習生600余人一萬余人次,實習生300余人,進修生數十名。近三年成功舉辦了5項國家級、7項省級、3項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醫院2013年成功通過四川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聯合基地驗收工作,成為二級醫療機構中首批聯合四川省人民醫院本部申請四川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聯合基地。 近年來,醫院秉持"科技興院,創新發展"的發展理念,不斷加強學科專業建設,業務技術水平快速提高,醫療質量得到持續改進,服務能力顯著提升。目前絕大多數學科專業已經達到三級醫院技術水平,還同時開展了大量三甲綜合醫院技術水平項目。同時依托四川省人民醫院本部專家的大力支持,陸續開展了胸腔鏡聯合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腹腔鏡下肝癌切除術、馬尾腫瘤切除術、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等新技術項目。 醫院還積極探索交叉學科整合的創新模式,將消化內科與消化外科的醫療工作有機整合,成立"微創消化病區",微創消化病區的"聯合微創技術在基層醫院消化疾病中的臨床應用"獲2014年衛生廳適宜技術推廣項目, 超聲科以高分通過市級重點專科評定。骨科系成都市溫江區衛生局重點專科,每年收治患者數量和完成手術臺次均在區域處于領先地位,同時在市內也具有一定影響。醫院體檢部以人性化的溫馨服務著稱,是區(市)縣中首批獲四川省衛生廳認定的職業健康檢查指定機構, 2014年8月5日被中國海事局正式批準為四川省唯一的海船船員職業健康檢查資質體檢機構。 醫院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敬"的服務宗旨,以人民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社會公益為準則,大力弘揚高尚醫德,努力履行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醫院倡導建設"區域協同醫療服務體系",納入了區內和周邊區(市)縣25家基層醫療機構,大力發揮對基層醫療機構的幫扶、指導作用,形成了各醫療機構層次分明、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緊密協作的生動格局,充分體現了院在區域醫療服務體系中的龍頭作用。醫院每年還派出醫療隊對口支援色達縣人民醫院和阿壩州三個公立衛生院,常年開展衛生下鄉、社區健康教育和義診活動。 在醫院歷屆黨政班子領導下,全院員工牢記"以病人為中心,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辦院宗旨;堅持"質量立院、科技興院、創新助院、服務塑院"的辦院方針,發揚"救死扶傷、 關愛服務、務實求精、團結奉獻"的醫院精神,團結奮進、務實創新,先后獲得國家級"愛嬰醫院",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省級文明單位",成都市"抗震救災先進集體"、"崗位學雷鋒,行業樹新風先進單位"、"物價信得過單位"、"三八紅旗"單位、"五四紅旗單位"等榮譽稱號。 隨著醫院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品牌形象不斷提升,醫院已經初步形成對區域包括周邊區(市)縣的輻射影響力。自2010年復評二甲成功后,醫院制定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即在2~4年內創建國家級三級乙等綜合醫院,更好地服務于溫江區域內的城鄉居民。2012年底,隨著溫江整個區
預約掛號
-
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三級乙等
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成都市腫瘤醫院是一所政府舉辦的、集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具有腫瘤專科特色的市級綜合三級乙等醫院,省、市文明單位、文明醫院,國際愛嬰醫院,“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及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成都中醫藥大學等多所醫學院校的臨床教學醫院。醫院建于1950年,占地17.15畝,業務用房建筑面積19,054平方米,編制病床450張;現有職工535人,其中衛技人員439人。1988年10月,成都市衛生局在醫院設置成都市腫瘤防治中心;2009年8月,成都市衛生局在醫院增掛“成都市腫瘤醫院”銘牌。 長期以來,醫院堅持以提高綜合技術水平,突出專科特色為工作重點,醫療衛生服務和醫院建設穩步發展。80年代,市政府將成都市腫瘤防治中心設在醫院,建立了腫瘤專科,設置腫瘤病床50張,并引進了磁共振、螺旋CT、微波熱療機、鈷60放療機、紅外線乳腺診療儀等大型專科診療設備,此后相繼又引進了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色多普勒、C型臂數字X光減影機、體外震波碎石機、醫用直線加速器等大、中型先進診療設備。2009年,成都市衛生局批準在醫院增掛“成都市腫瘤醫院”銘牌,腫瘤病床增至110張,使醫院在綜合技術實力不斷增強的基礎上,形成了比較系統的對腫瘤疾病的手術治療、藥物治療、放射治療、介入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及康復治療等綜合診治體系。目前,醫院重點建設專科有腫瘤專科、心血管內科、中醫科、骨科和耳鼻喉科。2008年,醫院中醫科的“脾胃專病”被成都市衛生局、中醫管理局列為“成都市重點專科、專病建設單位”, 同年,在中醫科建成“刁本恕名中醫工作室”。醫院現設有心血管、神經(康復)、呼吸、內分泌、腎病、消化、腫瘤等內科診治專科,腦外、胸外、骨傷、普外、肝膽胰、肛腸、泌尿、燒傷等外科診治專科,婦產科、兒科、眼耳鼻喉科、中醫(針灸理療)科、口腔科、疼痛科、皮膚科,以及心血管、周圍血管介入中心等23個專病、專科。 近10年來,醫院科研、學術水平發展不斷加快,相繼研發的10多項科研成果、數十項新技術,使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跨上了一個新臺階。為不斷增強技術實力以服務于民,醫院不拘一格引進高技術專業人才,近年來先后有近10名教授、主任、醫學博士加盟醫院專業技術人員團隊。醫院環境優美舒適,門診就診方便快捷,住院病房寬敞明亮,醫務人員盡職盡責,服務環節規范周到。醫院長期以來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奉行用心服務病人、用心診治病人、用心管理病人的理念,堅持實行低廉優質的醫療服務,深受廣大病員好評,并得到黨和政府的充分肯定。醫院將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衛生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狠抓內涵建設、注重效率提升、推動科學發展、加快醫改步伐,為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建人民滿意醫院而努力奮斗。
預約掛號
-
成都市肺結核醫院二級乙等
成都市肺結核醫院(成都市結核病防治院,成都市肺科醫院)成立于1958年,是全市唯一的市級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成都市傳染病醫院成立于1940年,是成都市唯一一家國家法定傳染病定點收治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于1992年增掛成都市第十人民醫院。兩院于2003年7月進行整合,共同承擔我市傳染病和結核病的防治工作,集醫、教、研、防和培訓于一體,承擔全市傳染病、結核病的醫療和技術指導工作,并按《成都市結核病防治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負責全市結核病防治的日常監督管理和結核病歸口管理工作;現有床位400張,且是省、市、區社保和商業保險公司定點醫療機構。 成都市肺結核醫院技術力量雄厚,擁有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00余人,有一批知名傳染病防治和內、外、婦、兒科等專家、教授長期坐診,具有獨特的專科優勢。設有急診科、傳染科(肝炎、腸道、呼吸道傳染病等)、肺科(結核、哮喘、其它肺病等)、綜合(內、外、婦產、兒、五官、口腔、肛腸等科室)三個門診部和住院部;性病醫療、社區衛生服務、人工肝治療、內窺鏡治療四個中心、放射(CT)科、檢驗科、功能室、特殊治療室等臨床醫技科室和城區、郊縣防治科;為無假日醫院。 擁有國內一流設備如:螺旋CT、全數字X光機、電子支氣管鏡、電子胃鏡、全自動生化儀、細菌培養儀、酶標儀、基因擴增儀、全球最先進的美國BACTEC-960型分枝桿菌快速檢驗儀(西南地區獨家擁有)、肝病治療儀、腹水超濾回輸儀、肺功能儀等數千萬元的醫療設備,有專用于治療重型肝炎和高膽紅素血癥等疾病的人工肝支持系統。 為了進一步控制成都地區結核病疫情,減輕患者經濟負擔,醫院長期對前來就診的咳嗽、咳痰3周以上的可疑結核病人提供免費檢查,并對新發傳染性肺結核病人(無論戶口在成都與否)實行全程督導化療(DOTS),并提供免費抗結核(板式藥)治療。 成都市肺結核醫院傾力打造“以病人為中心,以控制傳染病為己任”的品牌形象,奉行“誠信寬容、開放進取”的理念,竭誠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高效、價廉、便捷的醫療服務。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