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區域:

全部

北京市 昆明市 上海市 武漢市 成都市 廣州市 貴陽市 南京市 南昌市 西安市 天津市 沈陽市 濟南市 鄭州市 石家莊市 唐山市 秦皇島市 邯鄲市 邢臺市 保定市 張家口市 承德市 滄州市 廊坊市 衡水市 太原市 大同市 呼和浩特市 烏海市 鄂爾多斯市 巴彥淖爾市 烏蘭察布市 長春市 哈爾濱市 無錫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蘇州市 揚州市 杭州市 寧波市 合肥市 福州市 泉州市 青島市 淄博市 棗莊市 東營市 煙臺市 濰坊市 濟寧市 長沙市 深圳市 汕頭市 佛山市 湛江市 肇慶市 中山市 南寧市 柳州市 海口市 三亞市 重慶市 蘭州市 西寧市
科室類型:
全部 婦科 男科 皮膚科 白癜風 生殖感染科 心腦血管 癲癇 肝病科 精神心理科 腫瘤科 泌尿外科 不孕不育 試管嬰兒 產科 風濕免疫科 牛皮癬 眼科 骨科 胃腸科 肛腸科 神經外科 甲狀腺科 耳鼻喉科

整形美容

消化科 性病科 中醫科 婦產科 兒科 呼吸科 心內科 口腔 乳腺科 介入科 神經內科 普外科 周圍血管科 心血管內科 胸外科 營養科 超聲科 血液科 西醫乳腺外科 西醫婦科 內科 腎內科 腋臭科 外科 矯形外科 腦科 輔助生殖 干細胞 銀屑病 其他科室
洛陽市中心醫院(洛陽市中心醫院)

洛陽市中心醫院(洛陽市中心醫院)三級甲等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洛陽市中心醫院 洛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始建于1950年6月,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急救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位于中州中路288號,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7.5萬平方米。現有在職職工2611人,其中高級職稱專家261人,碩士、博士530人。設置有70余個業務科室,61個臨床病區,實際開放床位2154張。設有院士工作站,婦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及河南省重點學科,心血管病學、腫瘤治療學、醫學影像超聲診斷學為河南省重點學科,專科護理重癥學、醫學影像放射診斷學為河南省重點培育專科, 消化內科等4個洛陽市重點專科。2017年門診量109萬人次,出院量7.59萬人次,手術量3.5萬人次。   醫院是國家衛健委腫瘤規范化診療、信息化建設及臨床路徑試點醫院,國家衛健委首批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和高級卒中中心,國家婦產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單位,洛陽市婦產生殖醫學研究中心,洛陽市安寧療護中心,是全科醫生培養基地,省遠程醫療會診中心洛陽分中心依托醫院等。是洛陽市重癥、麻醉、病理、腫瘤放療、醫院感染管理、臨床檢驗、護理質量7個質控中心,是“洛陽市心腦血管疾病研究所”、“洛陽市胸部疾病研究所”、“洛陽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在地。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鄭州大學醫學院、新鄉醫學院等省內外10余所高等醫藥院校的教學醫院。       陳興澎博士帶領的心臟外科團隊開展的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急診冠脈搭橋、超低齡低體重復雜先心病等手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創新性開展了先心病、冠脈搭橋的微創手術,2017年共完成各類心臟手術1011臺,手術總量位居全省前列。國家重點專科婦科開展的惡性腫瘤綜合治療技術、三四類腔鏡手術、盆底障礙性疾病診療技術等,始終走在全省的前列。生殖醫學科為河南省首批獲得國家衛生部批準開展試管嬰兒技術的地市級醫院,技術水平達到省內領先,2017年完成試管嬰兒2240多例,成為洛陽市乃至豫西地區本專業的排頭兵。充分利用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契機,多學科匯聚搭建急診生命綠色通道,打造中原一流的心腦血管病診療中心,挽救了眾多急危重癥心腦血管病患者的生命。   胸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骨科、耳鼻喉科、神經外科等應用胸腔鏡、腹腔鏡、關節鏡、鼻內窺鏡等開展各種復雜疑難疾病的微創手術,腔鏡手術率達到80%左右……消化內科開展的ERCP、ESD、EUS技術,超聲引導下肝血管瘤的介入技術等引領了豫西地區微創外科潮流。   2011年12月,醫院成為鄭州大學附屬醫院,實現了從社會醫院到大學醫院的跨越。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醫院教學培訓能力、科研學術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目前設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研發基地、轉化醫學中心、洛陽市肝癌個體化治療等重點實驗室,并順利通過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GCP)資格認定,有效促進科研成果向臨床的快速轉化,造福區域百姓。2013年~2017年,共獲得省、市級科研成果25項,其中國家及省自然基金5項;共發表論文2965篇,其中SCI97篇,中華及核心期刊論文240篇。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實行就診“一卡通”、多途徑預約掛號服務,實現自助繳費、打印檢查報告等,方便患者就醫,減少等候時間;堅持院長接待日和門診值班主任制度,開展一站式服務、志愿者服務活動,及時為患者解決各種問題。不斷創新護理服務模式,從細微處彰顯人文關懷。設立臨床服務中心、床位調配中心,為住院患者提供全程方便快捷的服務;鼓勵護理服務創新,以小創新帶動服務理念的大變化。開展延伸服務,志愿者常年堅持義務上門為行動不便的病人提供康復指導和健康教育服務。   設立 “天使愛心基金”等項目,救助貧困先心病患兒。堅持實施“先住院,后付費”的診療模式,每年先期墊付資金6000多萬元,確保病人得到及時救治。堅持免費救助無主病人,彰顯人道主義和社會責任。常年組織“健康教育專家巡講團”深入社區、機關、農村進行健康講座和義診服務,扎實開展對口支援、援疆、援外等工作,免費接收縣、鄉及社區基層醫務人員進修學習,開展遠程會診服務,惠及基層百姓。    醫院先后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河南省文明單位、河南省衛生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三好一滿意”先進單位,河南省衛生系統行風建設先進單位,連續榮獲“河南省群眾滿意醫院”等榮譽,院長李亞偉榮獲中國醫師協會2016年優秀醫院院長稱號。   步入新時代,中心醫院人將繼續秉承“誠信 仁愛 篤學 精醫”的院訓,發揚“團結 敬業 務實 創新”的醫院精神,堅持“患者至上 真誠關愛”的服務理念,為實現“ 建設中原名院”的夢想,為人民群眾的健康譜寫出新的華彩樂章!

預約掛號
山東省腫瘤醫院

山東省腫瘤醫院三級甲等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山東省腫瘤防治研究院、山東省腫瘤醫院)始建于1958年,隸屬于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山東省衛生健康委為業務主管部門,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與保健為一體并跨省區服務的省級腫瘤防治研究中心,是腫瘤學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國家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儲備庫入選單位、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山東省一類科研院所、山東省臨床醫學中心,為山東省癌癥中心、山東省抗癌協會和山東省腫瘤防辦掛靠單位,連續十一年位居復旦版腫瘤專科聲譽和綜合排行榜第六位、省級腫瘤專科醫院之首。<br><br> 醫院占地面積近500畝,建筑面積33.97萬平方米,資產總值近60億元,在職職工2311人,開放床位2839張,是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現代化腫瘤專科醫院。<br><br> 學科建設做精做細,設有腫瘤放療、外科、內科、婦瘤科、介入科、兒童腫瘤科等20個專業45個病區,10余個醫技科室和基礎研究室,形成了以手術、放療、化療、靶向、免疫、內分泌、中醫藥、介入、微創等多種技術相互配合的綜合治療優勢。擁有一批重點專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山東省重點實驗室、省醫藥衛生重點學科、省精品特色專科、省臨床重點專科、首批“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崗位”、首批“泰山學者崗位”、“山東腫瘤放射治療中心”。放射腫瘤學團隊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山東省十大優秀創新團隊”,記集體一等功,并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br> 為首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20余項,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1項、省部一等獎7項。近三年平均每年發表SCI論文數達200余篇,2017年度發表5分以上SCI論文總量位列全省醫療機構第一名,3分以上位列第二名。<br><br> 科研工作抓大抓高,投入近億元購置小動物MRI、小動物PET-CT和小動物精準輻照儀等高端基礎研究設備,搭建放射免疫、分子影像、人工智能和公共平臺等國際一流的平臺。近年來承擔國家重大專項等課題130余項,連續三次獲得國家重大慢性防控專項;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20余項,其中為首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1項、省部一等獎7項。近三年平均每年發表SCI論文數達200余篇,2017年度發表5分以上SCI論文總量位列全省醫療機構第一名,3分以上位列第二名。擁有TOMO、PET/CT、高端直線加速器、放射計劃系統等一批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設備設施,數字化平臺加速器、磁共振加速器、伽瑪POD等國際最先進的放療設備用于臨床,是目前國內放療設備最多、最先進、診療人次最多的醫院。<br><br> 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中央聯系的高級專家、中央保健會診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長江學者青年專家和“萬人計劃”專家等10余人,泰山學者攀登計劃、泰山學者崗位特聘專家、泰山學者青年專家、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齊魯衛生健康領軍和杰青人才等60余人。作為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碩士生培養單位,為國內14所高校博士生帶教點,同時也是國內4所高校的公共衛生、計算機技術、核科學等一級學科博士生帶教點,擁有博、碩士生導師77人,年招收博、碩士生 120余人。<br><br> 發揮省級腫瘤醫院示范作用,與省內外70余家醫院建立協作關系,積極探索腫瘤分級診療模式。不斷加強國內外交流合作,與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MD Anderson 癌癥中心簽署姊妹醫院合作備忘錄,平均每年選派10余名學科帶頭人和業務骨干出國進修學習一年以上,先后與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家建立業務協作關系。<br><br> 目前放射腫瘤學科醫療及科研基地建設項目已于2019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山東省技術創新與臨床轉化平臺項目(質子中心)作為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一號工程”和引爆項目,將成為國內第一個投入臨床使用的質子項目,發揮引爆效應,引爆中心、引領全國,面向東北亞,在醫、教、研、防、保健、醫學工程及對外國際交流上發揮高端引領作用。

預約掛號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福建省人民醫院(暨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福州,毗鄰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創辦于1954年12月,是福建省人民政府創辦的首家公立醫院,也是福建省首家三甲中醫院。歷經一甲子滄桑歲月的洗禮,幾代人篳路藍縷的不懈努力,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名家輩出,中醫特色鮮明,綜合實力雄厚,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院。2018年位列全國中醫醫院百強第26位。目前在職職工1800多人,其中衛技人員1600多人,高級專業技術及高學歷人員600多人。現有床位1200張,開設50多個臨床醫技科室,擁有先進的現代診療設備,服務功能完善,急難危重癥診療綜合保障能力強,中醫特色優勢明顯。201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建設項目,是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重點中醫醫院建設單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衛生部四級婦科內鏡手術培訓基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標準化推廣研究基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治未病”預防保健單位、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美國腹腔鏡內鏡外科醫師協會(SLS)教育培訓機構、美國南加州大學康復治療實習基地、院士工作站、骨傷研究所、蛇傷救治中心、整合盆底醫學中心,中醫兒科醫學中心。醫院現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建設項目6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中醫專業)建設項目4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9個,全國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1 個,全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7個,閩醫學術流派5個,全國區域中醫診療中心培育項目2個, 福建省高水平臨床醫學中心2個、福建省高水平重點專科5個、福建省中醫重點專科 14個。現有院內制劑71種,其中黃白膠囊、紫草油、紫白膏、三黃散、清白散、藿砂合劑、脈管Ⅱ號等臨床療效顯著,深得百姓廣泛好評,并在東南亞及海外華僑中享有盛譽。醫院是福建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是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國家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中醫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基地。第一臨床醫學院設有1個一級碩士學位點,16個碩士學位培養點。與美國、德國、瑞典、芬蘭、丹麥、日本、新加坡、捷克、羅馬尼亞、臺灣等國家和地區高校、醫療機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醫院勇于擔當,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秉承“人民醫院為人民”的辦院宗旨,以解除百姓疾苦為己任,積極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診療服務。醫院持續優化服務流程,積極推進智慧醫院建設,開展系列便民、惠民措施,打造溫馨有愛的人文環境和人性化服務,患者就醫體驗持續提升。牽頭與百余家基層醫療機構組建醫聯體,成立蛇傷、肛腸、糖尿病、婦科、針刀、針灸、中醫腫瘤、整合盆底、中醫護理、眩暈診治、兒科11個專科聯盟。派出專業技術人員赴基層醫療機構以及新疆、西藏、寧夏、青海、貴州開展對口幫扶工作,派出多批專業技術人員遠赴非洲博茨瓦納開展醫療援外工作,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創建“平安醫院”活動表現突出集體、全國中醫藥應急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優質護理服務表現突出集體、全國中醫藥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國家級“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豐碑無語,行勝于言,福建省人民醫院在跋涉中走向成熟,在錘煉中增強實力,在崛起中邁開奮進的步伐。而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福建省人民醫院再次揚帆起航,朝著一流的現代化研究型醫院目標闊步前行。

預約掛號
贛州市人民醫院(贛州人民醫院)

贛州市人民醫院(贛州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贛州市人民醫院始建于1939年7月,位于有著千年宋城美譽的贛州中心城區,現已形成“一院兩區”格局,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康復于一體,是南昌大學附屬醫院,國家支持的區域性醫療中心,江西省首家第三周期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贛州市規模最大、技術力量最雄厚、醫療設備和管理及服務理念最先進的現代化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378畝,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擁有在職職工3000余人,編制床位3400張,年門急診逾百萬人次,年出院10萬余人次,年手術4萬余臺。先后榮獲“全國百姓放心百佳示范醫院”“全國改善服務創新醫院”“全國創建‘平安醫院’活動表現突出集體”“江西省群眾滿意醫院”“江西省衛生科技創新先進單位”“江西省優質服務窗口單位”“江西省第十四屆文明單位”“江西省首屆平安醫院”和“江西省老百姓滿意的醫療衛生機構”等稱號。 在江西省推行的DRGs綜合評價排名中,取得了綜合服務能力一直穩居全省第三、地市級醫院第一的優異成績,牢固確立了在全省地市級醫院中的領軍地位。 醫院管理創新。日間手術制、限時辦結制、內科大查房制、護理垂直管理、診療小組負責制、醫護一體化模式、行政職能干部分片包干服務臨床醫技科室制等數百項制度的制定、修訂和完善,讓醫院走上了規范有序的科學管理軌道。此外,通過引入臺灣保誠績效考核模式,每年選派中層干部赴國內知名醫院跟班學習,借鑒先進管理經驗、管理方法、管理模式,構建大質量管理控制體系,全面推廣PDCA、QCC、RCA等質量管理工具的應用,帶來了醫療質量和安全全面提升、社會形象不斷優化的喜人變化。 醫院學科齊全。擁有55個臨床學科和醫技科室。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及華東泌尿系結石防治基地相繼落戶。神經外科、普外科、中醫康復被評為江西省首批臨床重點專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普外科、老年病科、神經外科、呼吸內科、康復醫學科、影像科、檢驗科為贛州市第二周期醫學領先學科;心血管內科、麻醉科、婦科腫瘤、肝膽外科、泌尿外科、血液內科、病理科、眼科、口腔科、糖尿病科等16個學科為江西省醫學學科省市共建專業。此外,還開設了男性醫學、運動醫學、睡眠醫學、安寧療護、全科醫學等一批特色學科。 醫院人才濟濟。大力實施人才興院戰略,千方百計延攬人才,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同時廣泛采取選送進修、外出學習交流、院內培訓等多種形式,培養塑造了一支具有強大實力和良好職業操守的醫護精英隊伍。現有高級職稱人員400余人,500余名醫務人員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擁有省、市學科帶頭人53人,贛州市各專業委員會主委53人,南昌大學醫學院碩士生導師、兼職教授和副教授400余人。享受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全國勞動模范和江西省勞動模范各1人,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6人。 醫院技術領先。內窺鏡技術成熟規范。經尿道輸尿管軟鏡吸引取石術和微造瘺經皮腎鏡吸引取石術、神經外科內鏡顱底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肝臟、胃腸、甲狀腺、婦科、泌尿等疾病的腔鏡下微創治療全覆蓋;可熟練開展胸腔鏡下心臟瓣膜成形或置換術、胸椎手術,以及肩、肘、膝關節鏡手術。介入技術方興未艾。房顫射頻消融、冠脈支架,主動脈夾層、顱內動脈瘤等心血管、腦血管、周圍血管介入栓塞技術,經胸房缺、室缺介入封堵術,惡性腫瘤,經電子支氣管鏡下的介入診斷與治療等,均達到省內領先或先進水平。腹膜透析、無痛胃腸鏡檢查及微創治療的例數和質量列全省前茅。開展了多導睡眠呼吸監測技術,急性腦梗塞急診溶栓、取栓術及頸動脈支架植入成形術,糖尿病足診治新技術,率先開設了骨質疏松門診和生長發育門診。成立了贛州市老年醫學研究所,老年綜合征及老年共病的診治獨樹一幟。作為贛南血友病診治唯一定點醫院,血液腫瘤在治愈率、延長患者生存期等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準。 此外,神經導航下多模態功能區病變的顯微手術,難治性癲癇外科手術治療,高位頸椎手術,3D技術下的脊柱側彎矯正,游離帶血管締皮瓣移植術,胸主動脈全弓置換術,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術,試管嬰兒技術等,達省內領先或先進水平。四維彩超,影像三維重建等影像類技術,超聲引導神經阻滯、經外周動脈連續心排監測技術等麻醉類技術獨具特色。 醫院設備先進。擁有PET-CT,ECT,3.0T18通道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統,256排512層GERevolution CT、DSA,超聲內鏡、數字化乳腺X線攝像系統等影像診斷類設備;擁有頭部伽馬刀、帶電子射野驗證腫瘤放療高能直線加速器等治療類設備;擁有高清電子胃腸鏡和膠囊胃鏡,熒光造影手術顯微鏡等內鏡顯微類設備;擁有全數字化手術室,100W碎石鈥激光機,神經電生理術中監護系統,椎間孔鏡系統,關節鏡系統、腹腔鏡系統、術中CT等手術類設備。 醫院科教騰飛。出臺重獎科研功臣政策,建立中心實驗室,全面提升學術影響力及提高醫務人員科研、教學能力,科教研取得顯著成績。與南昌大學、贛南醫學院共同培養碩士研究

預約掛號
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

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三級甲等

省直中醫院(原株洲市中醫院)成立于1954年,省衛生計生委直屬公立醫院,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康復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地處株洲市神農公園東側,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編制床位1200張,開放床位2000張,占地2.5萬平方米,醫療業務用房16萬余平方米,近60個臨床及功能科室,學科建設完整。兩棟30層高的內科住院大樓及外科住院大樓,提供了一流的住院環境。醫院有實驗室6個,國家級重點專科5個,省級重點專科建設單位20余個,省級中醫重點研究室5個;是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國家級知識與技能培訓示范基地、省全科醫生培訓基地、住院醫師培訓基地、省優秀實習教學基地。硬件設施:居省內同級醫院前列。擁有省內最先進的PET-CT一臺、西門子3.0T及1.5T超高磁場核磁共振各一臺、西門子64排128層、64層螺旋CT各一臺、ECT一臺、微創介入平板大C兩臺、大型直線加速器兩臺、熱療機一臺、DR六臺、西門子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大型血管造影機兩臺。同時配置有全數字化胃腸機、氬氦刀、后裝機、四維彩超、胸腔鏡、電子胃腸鏡、輸尿管腎鏡、電子陰道鏡、電視腹腔鏡、關節鏡、前列腺汽化機等高尖設備及全信息化的網絡聯結系統,能快速精準診治各種復雜的疾病。人才隊伍:擁有碩士研究生導師30余人,研究生以上學歷近400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300余人,省、市級學科帶頭人近30人,省、市名中醫20余人,首屆株洲市中青年知名醫師8名;并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外科手術專家,內科危、急、重病人救治專家,心血管及神經內外科介入學專家,病學專家,學專家。高端技術:開展的心臟外科手術、心血管介入、冠脈支架、搭橋、斷肢(指)再植、顱腦外傷、顱內血管及腫瘤摘除、關節置換、乳房再造術技藝精湛。特別是顱腦、肝膽、脾腎、肺臟、婦科、骨傷各種疾病采用微創技術、損傷小,恢復快,效果顯著。各類腫瘤疾病的手術及放化療、新生兒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已形成株洲地區獨特的優勢技術。醫院伴隨高端設備投入,高端人才的引進,以及建立的中西醫結合急危重癥診療中心、中西醫結合診療中心、中西醫結合骨創診療中心、中醫中心、中醫康復等省級重點診療中心,標志著醫院已邁入省內一流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預約掛號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位于素有“十八福地、林中之城”的福城郴州,前身是1907年美國長老會開辦的“郴縣惠愛醫院”,是一所具有109年歷史的集醫療急救、科研教學、康復保健中心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衛生部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湖南省腦血管病臨床醫療技術轉化示范基地、醫學分子診斷技術湖南省工程實驗室、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湖南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臨床基地、南方醫科大學附屬郴州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郴州醫院、南華大學郴州臨床學院、南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南華大學轉化醫學研究所、南華大學碩士研究生點和湘南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東院(在建)   西院(在建)        醫院占地面積12.7萬多m2,建筑面積32萬m2;實際開放床位3149張;設98個臨床科室、6個醫技中心;現有在職職工3373人,其中高級職稱專家597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1人,醫學博士42人,醫學碩士502人。2015年全院門診業務量210萬人次,出院病人10.8萬人次。        醫院自2006年起實行集團化管理,堅持一個原則、二個中心、三個共享,即堅持一個事業法人;堅持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領導班子為中心,以專科建設和發展為中心,堅持市場資源共享,人力資源共享,財、物資源共享。醫院分設中心醫院、南院、北院、東院(在建)、西院(在建),逐步建立“一體四輪”的發展模式。中心醫院重點為大綜合,為郴州市醫療衛生的疑難危重病的救治中心、人才中心、技術中心和培訓中心;南院是以腫瘤診斷治療為主的大專科小綜合醫院;北院是兒童專科醫院,主要擔負兒童內科、外科和兒童保健工作任務,是湘南地區唯一的兒童專科醫療保健機構;東院是以提供個性化醫療服務的大專科小綜合的專科醫院;西院是以康復醫學、老年醫學為主的專科醫院。實行集團化管理后,醫院在規模經濟、資源共享、轉診分流、醫學研究等方面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進一步樹立了醫院的品牌。        醫院重視學科建設,實施了“聯大靠強”等戰略,積極美國哈佛大學、康奈爾大學、南伊利諾伊大學醫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西北大學,南方醫科大學,湘雅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等國內外知名院校醫院開展合作。4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8個市州級醫院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27個市級重點專科,3個市級重點專科建設項目,1個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2個省級技術研發中心,11個市級技術研發中心。神經內科、兒科、康復醫學科、急診醫學科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眼科、心血管內科、普通外科、老年病科、婦科、臨床藥學、護理、泌尿外科為市州級醫院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新生兒科、耳鼻喉科、急診科、重癥醫學科、肝膽外科、心血管內科等27個科室為市級重點專科;高通量分子診斷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為我市首個國家級科研平臺;湖南省腦卒中臨床技術示范基地、醫學分子診斷技術湖南省工程實驗室為省級技術研發中心;獲批了博士后流動站協作研發中心、生殖醫療研究中心、兒童哮喘病防技術中心、腎臟病診療技術研發中心、肝臟疾病基因診斷技術研發中心、泌尿外科微創技術研發中心、醫學美容技術研發中心、心血管病防治中心為市級技術研發中心;共有7個專業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管理局的藥物臨床試驗資格認定。        醫院先后參與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衛生部蛋白質組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及省級課題64項;獲各級科技進步獎82項。醫院還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合作,在國內首次檢出人類博卡病毒(HboV)。2006-2015年期間共發表論文4111篇,其中SCI文章96篇,中華系列文章115篇。        醫院自2006年開始啟動 “十百”醫學人才建設工程,致力培養十名首席專家、百名學科帶頭人。對于高端人才,醫院從科研經費、住房等方面給予支持。在打造技術團隊方面,醫院不定期邀請國內外著名教授、大師到我院進行學術交流與課題合作,并按計劃每年派出醫務人員赴美國康奈爾大學、哈佛大學、瑞典倫德大學等地學習、進修,力求打造戰略型技術人才團隊。在打造管理團隊方面,醫院積極組織管理干部赴美國、加拿大、英國、新加坡等地學習培訓,力求打造專家型管理團隊。目前我院擁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市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9人,市級跨世紀學術帶頭人6人。        醫院相繼開展了干細胞治療技術、腫瘤生物治療技術和放射粒子植入技術、經皮冷極射頻消融治療技術、人工耳蝸植入術、介入治療技術、生物治療技術、康復醫學技術、腔境治療技術、生殖醫學技術、微創外科技術、骨髓移植技術、器官移植、內窺鏡診療術等數十項高新技術,均達到國內領先和先進水平。        醫院擁有PET-CT、瓦力安、醫科達、西門子PRIMUS M直線加速器、GE

預約掛號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湘雅三醫院)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湘雅三醫院)三級甲等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原湖南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建于1989年,座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湘江西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中南大學附屬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也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預算管理醫院。 醫院秉承百年“湘雅”精神積淀,以國內一流大學為學科依托,牢牢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打造“以醫療服務為主體,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為側翼,現代醫院科學管理為尾翼”的“一體三翼”發展新格局。經過30年的高速發展,醫院綜合實力大幅提升,成為了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于一體,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培養高層次醫學人才、進行高水平科學研究的現代綜合醫院。 目前,醫院醫療區占地面積8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余平方米;開放床位1991張(編制床位2200張);設有34個職能部門,12個黨總支、55個黨支部,20個教研室,41個臨床醫技科室,62個護理單元;全院職工3000多人,專業技術人員2400多人;國家級人才7人次、“國家杰青”1人、“國家優青”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5人,湖南省“百人計劃”1人、省杰青5人、“芙蓉學者”6人、“湖湘青年英才”7人、省“225”工程人才38人次、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外國專家1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師及學科帶頭人”8人。 醫院堅持“人才立院、科教興院、特色強院”的發展戰略,移植醫學、微創醫學、健康管理三大醫療技術品牌飲譽國內外。移植醫學以肝臟、腎臟等大器官移植,CAR-T細胞治療難治性成人及兒童血液腫瘤和胰島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為主要特色,2008年,世界上首個異種移植臨床研究規范《長沙宣言》在醫院“誕生”,2018年國際移植專家再次相聚醫院,共同孕育了《長沙宣言》(2018),目前豬胰島移植治療糖尿病臨床研究綜合療效指數創國際同期比較好水平,成功獲得全球第一張豬的活細胞異種移植臨床應用許可證。醫院是國內首家同時擁有國產和進口“達芬奇”機器人的醫院,成功完成國內首例國產機器人手術,完成二期臨床試驗。腔鏡、介入技術廣泛深入應用于內科、外科及醫技科室,普通外科、內分泌科、消化內科、燒傷整形外科、神經內科、兒科、心血管內科開展了大批特色醫療項目。健康管理中心是全國首批健康管理示范基地之一,獲批國內首個”健康管理醫學學科創建中心“,學科影響力名列三級醫院健康管理(體檢)機構權威榜單第3名。普通外科學、影像醫學、臨床藥學、消化內科學和臨床護理學入選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擁有湖南省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12個,省級質量控制中心數位居全省前3。醫院獲批國家更年期保健特色專科建設單位,牽頭建設省部共建國家婦產區域醫療中心,聯合建設綜合性區域醫療中心。 醫院建立了從本科到博士后及留學生的完整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在院醫學生、住院/全科醫師、實習進修人員2000多人。擁有國家級的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大學生課外實踐基地、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全科醫師培訓基地、一級學科博士點等,以及《內科學》《臨床技能實驗學》《文獻信息檢索》等4門國家精品課程。兩次組隊代表中南大學參加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均獲特等獎、參加全國首屆來華留學生臨床思維與技能競賽獲最高獎項。 醫院擁有國家衛健委(原衛生部)移植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7個部省級科研平臺和國家“十二五”重大新藥創制臨床研究(GCP)建設平臺、國家藥物評價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臨床研究體系通過國際AAHRPP(美國人體研究保護體系認證協會)復核認證,是全省唯一通過該認證的醫療機構。近年來,承擔國內外包括國家973、國自重大、國自重大研究計劃、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等科研課題1000余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26項、各類成果獎近90項、專利近500項。 醫院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將公益性牢牢寫在醫院發展的旗幟上,勇擔社會大型公立醫院職能。成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133名隊員馳援武漢,征戰省內、出征北京、新疆、津巴布韋、赤道幾內亞。在抗擊新冠、抗擊“非典”、抗洪救災、抗冰救災、抗震救災以及扶貧支邊、援疆援藏援非等任務中,贏得社會和政府的高度評價。建立“三位一體”“上下聯動”區域協同醫療網絡平臺,與近70家基層醫院建立了區域醫療協作聯盟,幫扶和帶動基層衛生服務機構近千家,助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著力解決基層優質醫療資源匱乏、老百姓看病難問題,充分彰顯社會公益職能和醫療“國家隊”的使命擔當。 近年來,醫院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衛生系統改革創新獎”“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衛生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醫德建設先進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中央國家機關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全國改

預約掛號
公安縣二人民醫院

公安縣二人民醫院二級

  公安縣第二人民醫院是一所集醫療、預防、康復、保健為一體的國家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公安縣虎西地區醫療急救中心,先后被國家衛生部及省市衛生部門授予“愛嬰醫院”、“二級優秀醫院”、“價格誠信單位”和“消費者滿意單位”稱號。 <br>   醫院占地2.9萬多平方米,固定資產3394萬元。開放病床280張,年門診量21萬人次,年住院1萬人次。2011年12月份投人使用的九層現代化住院大樓設施先進,配有中央空調、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床頭呼叫系統以及新生兒游泳池、新生兒病房、層流手術室、重癥醫學科、急診科、血液透析科、輸血科等,是公安縣虎西地區醫療機構的標志性建筑。 <br>   醫院設施齊全。擁有雙排螺旋CT、1000DR攝像系統、數字胃腸X光機、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胃鏡、結腸鏡、電子陰道鏡、電視腹腔鏡、輸尿管鏡、前列腺電切鏡、鼻內窺鏡、膽道鏡、氣壓彈道碎石機、多功能肛腸治療儀等,總價值1000多萬元。 <br>   醫院人才厚豐。現有職工366人,其中高級職稱19人,中級職稱195人。一批治學嚴謹、富于創新精神的學科帶頭人活躍進在臨床一線,科技興院呈現盎然生機。 <br>   醫院實力雄厚。設有各類門診15個,其中專科門診10個。病區9個。特別是近幾年來,醫院致力于腹腔鏡專科建設,婦科腔鏡技術居荊州市同類醫院前列,輸尿管鏡子下氣壓彈道碎石術、前列腺電切術深愛患者好評,椎間盤突出癥臭氧、加膠原酶治療及痔上粘膜環切術臨床效果好,與武漢愛爾眼科醫院合作開展的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創小、時間短、療效好。 <br>   公安縣第二人民醫院始終堅持“以創新促發展、舉全力為病人”的辦院方針,與時俱進,大力實施科技興院戰略,竭誠服務百萬公安人民。

預約掛號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三級甲等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北省新華醫院)始建于1953年,座落在漢口秀美宜人的菱角湖畔,是湖北中醫藥大學附屬新華醫院、湖北省腦科中心、湖北省醫學體格檢查中心、國家化學中毒救治(湖北)基地,同時也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技術協作醫院和湖北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是省、市醫保、新農合定點醫院。  醫院現轄有一院三區,建筑面積10萬平米,定編床位1200張,實際開放床位1035張,臨床醫技科室38個,現有在職員工1150人,專業技術人員917人,中高級職稱人員459人,擁有博士、碩士300余人。醫院擁有64排128層螺旋CT、1.5T 超強核磁共振、數字化大型C臂血管造影機、DR、高檔彩超、超聲胃鏡、高清腹腔鏡、高端手術顯微鏡、高壓氧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尼高力術中神經監護儀等一系列高端儀器設備,能為患者治療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醫院秉承“厚德、精業、仁愛、尚新”的院訓,堅持“勇于攀登現代醫學發展高峰,深入發掘傳統醫學偉大寶庫,奮力實現中西融合創新之夢。”戰略目標,不斷拓寬醫療服務領域,科室專業向細、精、深邁進,現有一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職業病科;國家中部醫療服務中心重點專科——腦科中心(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康復醫學科、脊柱外科);省級重點專科——神經外科、檢驗科、護理學科。作為“湖北省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和“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醫院還確定了首批院級中西醫結合重點專科——腦病科(神經內科)、康復科、骨傷科、老年病、脾胃病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病科、臨床藥學7 個專科,并確定急診科、心血管病科(心血管內科)、肺病科(呼吸內科)、脾胃病科(消化內科)、腦病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病科(內分泌科)、腎病科(腎內科)、腫瘤科、骨傷科(骨科)、婦科、產科、耳鼻咽喉科、眼科、皮膚科、針灸科、推拿科、康復科、老年病科18個科室為我院中西醫結合特色建設科室,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的診療優勢,提高中西醫結合的臨床療效,  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與發展,醫院學科技術已全面進入微創時代。醫院已成為北京天壇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的“神經內鏡技術協作中心”和“功能神經外科規范化診療基地”。介入治療,腔鏡技術廣泛應用于各學科;神經外科開展的復雜顱腦外傷、腦出血、頑固性癲癇以及小腦腫瘤、顱咽管瘤、聽神經瘤、部分腦干腫瘤、神經內鏡下垂體瘤切除等手術治療;脊柱外科開展的各種復雜的脊柱側彎矯形內固定術;胸外科開展的食管癌根治、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普外科開展的肛門膽管癌切除術、肝內巨大腫瘤切除術、腹腔鏡胃癌、結腸癌根治術;婦產科開展的腔鏡下子宮切除、宮頸癌根治術;泌尿外科開展的輸尿管鏡、經皮腎鏡、后腹腔鏡、膀胱癌根治術以及消化內科無痛胃腸鏡、超聲內鏡、呼吸內科支氣管鏡等多項診療技術項目,均達到省內或國內先進水平,得到廣大患者贊譽。  改革創新的春風為醫院的快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醫院二期工程,高達100多米,層高32層的住院部綜合樓(德泰樓)現已開工建設,預計2017年投入使用。規劃占地面積100畝,定編床位500張的梁子湖院區也將于201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屆時,北湖院區加上四個分部床位數將達到2000張,醫院將以更加嶄新的面貌、精湛的技術、先進的設備、優美的環境,為廣大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層次、高品質的健康醫療服務,譜寫醫院發展的新篇章。

預約掛號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三級甲等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始建于1866年,是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管)的綜合性公立醫院、“雙一流”高校附屬醫院(第一臨床學院),國家首批三級甲等醫院、全國百佳醫院,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抗擊新冠肺炎先進集體。中共中央總書記視頻連線慰問,國務院總理親臨考察調研。 歷史悠久,實力雄厚。醫院前身是始創于1866年的“漢口仁濟醫院”,寓意“仁愛濟世”。1928年,遷至現址聯合辦院,更名“漢口協和醫院”(Union Hospital)。新中國成立后,醫院收歸國有,隨著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內遷武漢并與武漢大學醫學院合并,成為新組建醫學院校的教學醫院、附屬醫院。2000年,隨同同濟醫科大學組建華中科技大學,更名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醫院堅持社會主義辦院方向,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服務國家戰略。現由主院區、腫瘤中心、西院區和金銀湖院區組成,編制床位6000張,設49個臨床和醫技科室。其中,血液科、心血管內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等10個學科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心臟大血管外科、整形科、骨科、婦產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胸外科等25個科室入選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省級質控中心掛靠專科15個。臨床醫學進入ESI全球前1‰,入選教育部“雙一流”學科。學科綜合實力位列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國醫院排行榜”全國前十。綜合績效考核穩居A+行列。醫院入選全國首批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輸出單位。 名醫薈萃,群賢集聚。醫院現有職工775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6715人,高級職稱739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97人。各類國家級人才項目獲得者62人次,國家級教學名師2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1名。多人榮獲中國醫師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國之名醫等稱號。 技術引領,服務百姓。日光性皮炎、沈迪氏病、低血鉀軟病、三維超聲成像、小夾板固定術等研究與應用為國際首創。近年來,以CAR-T為代表的生物技術、以心臟移植為代表的器官移植技術、以介入、腔鏡為代表的微創技術均達國內頂尖水準。互聯網醫院、多學科診療、日間診療、遠程醫療等創新服務模式蓬勃開展。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血栓防治中心入選“國字號”。獲亞洲醫院管理獎客戶服務類金獎、團中央志愿服務金獎。配備PET-MR、PET-CT、射波刀、術中MR等一大批國際先進的醫療設備。年接診患者670萬人次,住院治療近30萬人次,住院手術約12萬人次。 醫教協同,桃李芬芳。醫院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第一臨床學院,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博士生導師204名,碩士生導師539名,具備醫學本科生、研究生、進修生、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等完整的學位教育和繼續教育教學體系。近年來,醫院先后入選國家級臨床教學示范基地、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住培示范基地;獲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第二屆全國來華留學生臨床思維與技能大賽最高獎項等。 創新驅動,勇創一流。現有轉化醫學中心、生物樣本庫等科研平臺,建成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臨床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13個。近年來,牽頭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4項,連續8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逾百項。9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64項成果獲省部級一等獎。多人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章、獎狀,何梁何利獎等。 堅守公益,濟世為民。積極參與健康扶貧、巡回醫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治工作,獲“中國消除貧困獎”、全國衛生系統抗震救災、抗洪搶險先進集體等稱號。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醫院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承擔重癥定點醫院職能,構筑“診斷篩查、隔離收治、重癥救治、康復管理”全鏈條防治網,全力落實“應檢盡檢、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成為武漢市行動最早、收治患者最多、救治質量最高的綜合性醫院之一,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步入新時代,協和醫院將繼續秉承“仁愛濟世、協誠人和”的辦院思想,肩負“弘揚人道,獻身醫學,服務人類”的崇高使命,發揚“嚴謹求實,精益求精”的協和精神,實施“五大戰略”,落地“十大計劃”,朝著建設中國特色國際一流醫學中心的宏偉目標砥礪奮進,為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再立新功!

預約掛號
x

為了讓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請您點擊免費注冊 進行注冊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污片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新婚娇妻倩如帮助三老头|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狠狠|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韩国女主播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麻辣| 91麻豆黑人国产对白在线观看| 女人pp被扒开流水了| 一级片免费试看| 我们离婚了第二季韩国综艺在线观看 | 五月天精品在线| 欧美人善交videosg| 亚洲欧美日韩中字综合| 特级毛片全部免费播放a一级| 免费被黄网站在观看| 精品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洗澡| 国产三级自拍视频| 顶级欧美妇高清xxxxx|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被吃奶跟添下面视频| 国产精品第九页| 91亚洲国产在人线播放午夜| 在线无码视频观看草草视频| jealousvue熟睡入侵中|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三级黄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视频免费| 中文字幕第五页|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日本道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 亚洲影视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医生|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