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市口腔醫院
淮安市口腔醫院為新建口腔專科醫院,按三級專科醫院架構規劃建設,一期建設面積1.2萬平方米,設50張床位、80張牙椅,二期設100張床位、150張牙椅,規劃五年內達到二級甲等、十年內達到三級甲等口腔專科醫院建設標準。淮安市七屆人大三次會議將建成“淮安市口腔醫院”列為市政府2014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實事之一。建成后的“淮安市口腔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口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口腔專科醫院,并掛牌“江蘇省口腔醫院淮安分院”、“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附屬教學醫院”。醫院新址位于淮安市淮陰區北京東路,設置牙體牙髓科、口腔頜面外科、口腔修復科、口腔正畸科、兒童牙病科、種植中心、潔牙中心、牙周科、口腔黏膜科、VIP診室、口腔影像科等臨床和醫技科室,計劃2015年初投入使用。根據醫院發展需求,現向省內外誠聘專業學科帶頭人、骨干醫生及醫學院校應往屆畢業生。
預約掛號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門診部)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建于1950年,經過60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社區衛生服務為一體的、擁有婦科內鏡、危重癥醫學(ICU)、心血管疾病防治、月壇社區全科醫學服務等特色學科的三級綜合醫院。醫院建筑面積106542.90平方米,設有臨床科室36個、醫技科室19個,編制床位816張,開放床位798張。全院有衛生技術人員1616人,其中高級技術人員213人,包括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33人;有博士生培養點2個,碩士生培養點12個。醫院擁有一批具有專業特色的學科帶頭人和技術骨干,為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同時,承擔著月壇社區14萬居民的衛生保健任務。2003年,被北京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指定為醫療保險定點醫院。近年來,醫院不斷改善患者的就醫環境和就診條件,改造、裝修原有病房樓,購置了MRI、手術內鏡、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等儀器設備。與此同時,醫院不斷完善重點學科建設和人才梯隊建設,不斷推進以婦科內鏡——宮腔鏡診治中心、危重癥醫學、心血管防治中心、社區全科醫學、乳腺微創中心、神經內科、腎內科等為核心的特色學科、專業的發展。此外,醫院不斷加強內涵和文化建設,注重醫療、護理服務的層面和范圍,不斷滿足患者的個性化需求。為持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2002年醫院引入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明確了質量方針:始終堅持以患者的利益為最高利益,堅持一切以社會公眾的身心健康為質量宗旨,追求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并使之與發展的辦院方向保持一致,永續不斷。建立了以院長質量查房為基礎的三級PDCA循環管理模式,持續改進服務質量。同時,我院是首都醫科大學第八臨床醫學院,承擔著研究生、五年制本科生、大專生的教學任務,醫院先后被批準成為北京地區普通專科醫師培訓全科、內科、婦產科培訓合格基地。近年來醫院高度重視科教發展,本著“以人為本,科教興院”的發展戰略,實施了“重點科室重點建設、重點項目重點投入、重點人員重點培養”的三重工程,科研立項、論文發表數量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勢頭。在共建和諧社會的今天,醫院將繼續堅持以患者為關注焦點,以患者的利益為最高利益,把“患者滿意”作為醫院始終追求的目標,更好地為社會公眾提供熱情、周到、優質、高效的醫療保健服務。
預約掛號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新華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原名為北京蘇聯紅十字醫院,始建于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后,在蘇聯政府和蘇聯紅十字會援助下,由中國政府建立的第一所大醫院。毛澤東主席、劉少奇副主席、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特為醫院親筆題詞。1970年,周總理親自為醫院定名為“北京友誼醫院”。科技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總后勤部衛生部認定的“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落戶友誼醫院。 2017年7月5日,為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醫療保障水平,由通州區政府、市衛計委和市醫管局委托北京友誼醫院管理通州區新華醫院,更名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新華醫院(簡稱北京友誼新華醫院)。 北京友誼新華醫院地處通州區永順鎮,距離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僅1公里 ,是副中心四大區域醫療中心之一,占地面積135畝,一期建筑面積11.131萬平米,設計日均門診量6000人,床位800張,牙椅200臺,下轄16所社區衛生服務站。 北京友誼新華醫院依托北京友誼醫院的管理理念和技術、人才、品牌優勢,著力發展“消化疾病診治、腎臟及泌尿疾病診治”兩個優勢及“口腔醫學,頭頸部疾病學科群,以友誼新華醫院為龍頭、社區與三級醫院分級診療一體化的緊密型醫聯體”三個特色。將北京友誼新華醫院打造成集基本醫療、急癥救治、醫療保健為一體的,面向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京津冀東部地區,輻射周邊、特色鮮明、品牌知名的區域醫療服務中心。
預約掛號
-
北京鐵營醫院二級乙等
鐵營醫院現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公立非營利性二級綜合醫院,是北京市醫療保險定點醫院(醫保編碼:06110006),醫院開設了神經治療與康復中心(包含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康復室、針灸理療室、臨床心理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含兒科)、腎內科(含透析室)、中醫科、口腔科、眼耳鼻喉科、皮膚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診科、麻醉科(含疼痛門診)等臨床科室,開放床位210余張。鐵營醫院在2007年由衛生局確定為以神經康復為特色的區域醫療中心,2012年掛牌為豐臺區神經治療與康復中心,2013年掛牌為中國醫學會心理衛生協會心身醫學臨床基地和豐臺區心身醫學會診中心。2013年5月28日開始第一次心身疾病聯合查房,此后固定于每月最后一個周四下午開展心身疾病聯合查房,截止2014年5月為止共計已開展13次聯合查房。除本院醫務人員外,心身醫學聯合查房還吸引了豐臺區CDC、731醫院、南苑醫院,鐵營、馬家堡、蒲黃榆、盧溝橋、大紅門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多家醫院專家參與,并會在未來繼續積極邀請其它醫院參加到心身疾病聯合查房的工作中來。同時鐵營醫院也是全國首家介入反對針對婦女家庭暴力的醫療機構、首家醫務社會工作教學醫院和北京康復醫學會理事單位。從2008年開始,醫院作為中華女子學院社會工作系實習基地,在醫院的門診、病房相繼開展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受到了患者和醫務人員的好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從中也積累了一定的基層醫療機構在社會工作服務方面的經驗。2009年8月,醫院成為第二批民政部社工人才隊伍建設試點單位,9月正式掛牌成為中華女子學院社會工作教學醫院。2010年,醫院開始招聘社工,成為豐臺區第一家設立社工崗位的醫院,并獲得首發基金項目的支持,進行專項課題研究。鐵營醫院在六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逐漸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濃厚醫院文化,并在2004年五十年院慶時正式提出了“仁愛、厚德、求實、創新”的院訓、“科技興院、質量建院、服務樹院、效益強院”的辦院方針和“以患者為中心,以誠信為根本,持續為患者提供滿意的醫療服務”的質量方針,成為推動鐵營醫院持續快速發展的內生推動力。在多年實踐中,鐵營醫院以開展“醫院管理年”和“創建人民滿意醫院”活動為契機,加強效能建設,進一步推進質量管理體系建設,2005年8月,鐵營醫院在豐臺區衛生系統率先導入并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先后制定出《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匯編》;2007年開始,鐵營醫院在質量認證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建立科學有效、符合醫院實際的績效管理體系,經過多年的運行,各項考核指標不斷修訂完善,臨床科室的績效考核標準基本上涵蓋了醫療工作的全部內容,已成為一種提升醫療質量的重要手段,醫院在醫療質量、服務意識、科研意識、收入結構、成本意識和協作意識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醫院患者流量和經濟收入大幅增加。人才是醫院發展中最寶貴的財富。在衛生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鐵營醫院堅持以人為本,加大力度引進多名學科帶頭人和外聘專家,選派職工參加外出進修、接受規范化培訓和在職研究生學習。為鼓勵職工學習,醫院規定對在職自學本專業學歷的,畢業后報銷學費的50%,對參加全科醫師、護士考試的人員,考試合格者給與100%報銷學費,未通過者也給予70%的報銷。鐵營醫院秉承科研帶動學科發展的理念,鼓勵科研立項,促進學科建設。近年來鐵營醫院已成功申請十余項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和區科委支持項目,開展新技術新項目二十余項,連續成功舉辦四屆職工科技周,在2010年6月正式出版發行《臨床護理管理與工作流程》一書。醫院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相繼完成病房、門診裝修改造,新建保健科、感染疾病科、康復治療室,改造五官科、透析室、皮膚科,裝修社區站和院容美化等工程,盡最大努力在現有面積和條件下美化醫療環境,擴展服務容量,提高服務能力。從2005年開始,鐵營醫院已連續十年施行醫療服務夏時制,暑期門診各科室均實行每天早上班1小時,下午延長1小時工作時間,受到了患者和家屬們的歡迎,也得到了北京市衛生局專家組的充分肯定。從2010年開始鐵營醫院又推出了助患就醫志愿服務活動,由醫院職工利用個人休息時間為患者提供志愿服務。醫院積極參加國家、市、區各級重大社會事件的醫療保障任務和日常的醫療救助任務,積極承擔醫療部門的社會責任,先后在抗擊非典、抗震救災、奧運醫療保障、處理問題奶粉事件、防控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等工作中很好地完成了黨和政府賦予的各項任務,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樹立了醫療衛生部門的良好形象,榮獲了北京市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北京市醫療保險管理二等獎、豐臺區文明單位、豐臺區創建公共衛生文明單位、愛嬰醫院等多種榮譽稱號。醫院從2009年開始以主題年的形式凝聚全院力量,推進醫院發展:2009年---品牌建設年,2010年---內涵建設年
預約掛號
-
北京婦產醫院西院三級甲等
北京婦產醫院創建于1959年6月6日,是一所以臨床醫療、保健為主,診治婦產科常見病、多發病為特點和婦產科疑難病癥為重點的醫、教、研、防、保健相結合的三級甲等市級專科醫院。著名婦產科專家林巧稚是首任院長。1984年由世界衛生組織(WHO)確定為圍產保健和研究培訓合作中心,1999年更名為WHO母嬰和婦女保健研究及培訓合作中心1992年成為我國首批符合國際標準的“愛嬰醫院”之一。1994年被首都醫科大學批準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2000年成為首都醫科大學婦產醫學院,為該院婦產科臨床碩士研究生培訓重點基地。 為滿足全國各地女性患者的就診需求,優化就醫條件,2002年政府投資擴建了位于朝陽CBD區的新院。現為一院兩址:新院為東院區,占地面積40畝,以產科、新生兒科和婦科為主。老院為西院區,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積25畝,以生殖醫學中心、婦科微創中心、腫瘤科和生殖調節科為主。醫院總建筑面積67484平方米,開放病床600張年門診量 60萬人次,急診1、5萬人次,住院2.03萬人次,近三年分娩量逐年上升,2005年出生嬰兒10177名,居全市第一,創建院歷史新高。建院46年來有25萬名嬰兒在這里誕生。 全院在職職工1148人,專業技術人員1005人,中高級職稱占34%。有博士15人,碩士101人,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13名正、副教授25人。 圍產醫學科、婦科微創中心、生殖醫學中心、生殖調節科、腫瘤科是醫院的重點科室,培育誕生了北京市屬醫院第一例試管嬰兒。圍產期保健實行系統化、規范化服務,在高危孕產婦、胎兒和新生兒的監護和診治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糖尿病、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防治、導樂分娩、產時鎮痛、母乳喂養、新生兒撫觸、新生兒游泳、新生兒聽力篩查等方面居國內領先水平。多項研究成果獲國家、部、局級獎。廣泛應用腔鏡和介入技術診治婦科常見病、多發病及小兒婦科、女性生殖器畸形矯正等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節育方法齊全,診治不孕癥、異位妊娠等疑難病癥以及輸卵管吻合、整形技術享譽全國。開展對婦女更年期相關疾病的診治和研究。在國內率先開展亞健康保健、新生兒相關疾病篩查和女性尿失禁的治療。腫瘤科采取手術、化療、放療聯合治療婦科惡性腫瘤,還開展了乳腺疾病的診治。醫院曾榮獲國家、部委、市級科研成果獎100余項,連續多年評為首都文明單位。 北京婦幼保健院組建于2002年6月。由北京市婦女保健所、市兒童保健所、市計劃生育技術研究指導所和北京婦產醫院合并成為首都乃至全國最大的現代化婦幼保健機構,位于東院區內。對全市十八個區縣的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及質量控制實行全方位管理,管轄著全市18個區縣400家計劃生育機構.300家有產科的醫院.900家托幼園所 并為全市及全國的婦女兒童提供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從而成為培養、輸送婦幼保健專業人才基地。 北京婦產醫院、北京婦幼保健院歸屬一個領導班子管理。在黨委書記李燕申、院長周保利的帶領下,全院職工以“醫院管理年”為契機,全面貫徹衛生部、市衛生局的部署和要求,秉承以病人為中心、全面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宗旨和理念,按照醫院發展戰略,朝著“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依法執業、溫馨服務、嚴管費用、持續改進”的目標團結奮進,實現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化醫院的戰略目標。
預約掛號
-
北京泉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級醫院
泉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于2007年,共有職工9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74人,大專以上學歷68人,中級以上職稱44人;該中心設置全科醫療科、中醫科、預防保健科等11個科室,提供全科、中醫等基本醫療服務,同時提供免疫接種、婦女保健、兒童保健等公共衛生服務。另外,2009年被評為北京市“政府為百姓辦實事 先進集體”,2010年被評為“北京市2010年免疫規劃工作先進集體”,2010年被評為北京市無償獻血工作先進單位,2011年被評為北京市“基層雙擁工作示范單位”,2012年被評為“全國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榮譽稱號。
預約掛號
-
大興區精神病醫院二級甲等
大興縣精神病醫院暨大興縣精神衛生保健所。位于大興縣黃良路口,京津鐵路和106國道的交叉點上。醫院的創建與發展是京郊大興縣的一個奇跡:1985年3月,原大興縣醫院僅有6名醫務人員的精神病科,瞄準當時精神病人求醫住院難的社會需求,在有關部門支持下,從與駐軍某部聯辦住院部發軔,繼而租房自辦,隨后買斷地產擴建,六年邁出三大步,到1991年5月,醫院規模擴大到100張病床、80萬元固定資產、62名員工,經縣人民政府批準,正式成立大興縣精神病醫院。
預約掛號
-
北京懷柔中醫院二級甲等
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由一個人才缺乏、設備簡陋、只能提供最基本醫療服務的鄉鎮衛生院發展為集中醫、中西醫結合醫療、教育、科研、預防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中醫院。是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教學基地,也是北京市首批列入的醫療保險定點醫院。醫院建筑面積16000余平方米,開放床位220張,設內科、外科、骨傷科、婦產科及CCU病房。有層流凈化手術室4個,設臨床科室26個,醫技科室6個,現有員工454人,專業技術人員382人,其中高級職稱46人,中級職稱119人,日門診量1200余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6000余例次。醫院擁有核磁共振、螺旋CT、顱腦超聲、心臟和腹部彩超、移動式C型臂系統、CR影像系統、電子胃腸鏡、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萬元以上設備200余臺件總價值6000余萬元。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