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錦華
其它科室
醫生介紹
張錦華,浙江大學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美國梅奧診所 (Mayo Clinic Rochester, MN) 神經內科和放射神經外科、臺灣臺中榮民總院神經內科訪問學者。現擔任浙江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缺血性腦血管病神經介入專業委員會 (學組) 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神經科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介入神經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周圍神經學會 (Peripheral Nerve Society) 會員等多個學術兼職。 工作特長:1. 腦血管病的診治,尤其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機械取栓術、腦動脈狹窄球囊擴張成形和支架植入術等);2. 重癥肌無力的診治;3. 中樞神經系統炎性脫髓鞘疾病(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病、多發性硬化等)的診治。 學習經歷: 1991.09-1996.06:湖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學士學歷/學位; 1999.09-2002.06:武漢大學醫學院,碩士學歷/學位; 2011.09-2015.03:浙江大學醫學院,博士學歷/學位; 2013.11-2013.12:臺灣臺中榮民總院神經內科,訪問學習; 2014.08-2014.09: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腦*血管病科,進修神經介入; 2016.03-2016.05:美國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市梅奧診所 (Mayo Clinic Rochester, MN) 神經內科腦血管病與重癥監護組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Critical Care Group)、多發性硬化與自身免疫神經病組 (Division of Multiple Sclerosis and Autoimmune Neurology)、神經肌肉病組 (Neuromuscular Disease Group) 和神經外科血管內治療組 (Endovascular Treatment),訪問學習。 工作經歷: 1996.07-1999.08:湖北省襄樊市中心醫院,大內科住院醫師; 2002.07-2013.04: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神經內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2009年受聘為Attending醫生,期間2007年~2012年任神經內科JCI協調員; 2013.04-2017.11: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 2017.11~至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助理,腦血管病和神經介入組組長。 教學經歷: 2010年-2013年:浙江大學醫學院授課教師,主講多發性硬化和重癥肌無力; 2013年-2017年:浙江中醫藥大學、杭州醫學院臨床醫學系授課教師; 2014年-2017年:杭州醫學院神經病學副教授; 2017年:主持國家繼續教育項目《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規范化診治及新進展》 [2017-03-07-199 (國)]; 2018年-至今:浙江大學醫學院授課教師,主講腦血管病。 科研經歷: 2010年-2011年:浙江大學免疫學研究所免疫調節研究組擔任客座與訪問學者,合作導師 魯林榮教授;曾作為分中心實際負責人參與華東四省一市多發性硬化流行病學調查,以及關于多發性硬化的國內多中心四期臨床和國際多中心三期臨床研究各1項,主持省部級課題1項,主參國家級課題3項、廳局級課題3項;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SSCI、中華系列期刊論文10余篇;受邀參與多發性硬化診斷和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4版)制定的討論;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項:神經介入手術專用聯通沖洗裝置(專利號 ZL 2016 2 0396443.1)和一種神經介入頭頸部固定裝置(專利號 ZL 2016 2 0318515.0);參與《神經內科治療學》的編寫。 主要榮譽: 2000年:武漢大學優秀研究生二等獎學金; 2001年:武漢大學聯邦醫學教育獎學金; 2002年:武漢大學優秀畢業研究生; 2004年:浙江大學醫學院年度畢業實習生優秀指導教師; 2008年: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2008年:浙江大學醫學院教育工作年度突出貢獻獎; 2010年:浙江大學免疫學研究所客座與訪問學者; 2012年-至今:浙江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踐技能結業考核考官; 2012年-2015年:中華慈善總會倍泰龍項目注冊醫生; 2014年-至今:浙江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委員; 2015年-至今:浙江省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委員,浙江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介入學組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神經科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衰老促進會神經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2016年-至今:浙江省神經科學會系統與行為分會委員; 2016年:浙江省人民醫院年度優秀帶教老師; 2017年-至今:國際周圍神經學會 (Peripheral Nerve Society) 會員,中國醫...
醫生擅長
腦內多發病變、脊髓病、神經肌肉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重癥肌無力、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病、多發性硬化、炎性周圍神經病、腦卒中的規范化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