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的前身是始建于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三線'建設時期,1970年正式開診的'第四機械工業部第八一八職工醫院',由部屬總醫院(北京401醫院)抽調骨干,接收北京、上海、成都和貴陽等地醫學院校畢業生組成,1971年上海楊浦區兒童醫院整體搬遷貴州凱里并入八一八醫院。1984年電子工業部決定將八一八醫院更名為電子工業部四一八職工醫院,1985年隨電子工業部O八三基地下放貴州省,2002年省政府確定醫院為省衛生廳直屬事業單位,更名為貴州省四一八醫院,2005年省編制委員會和省衛生廳批準醫院為貴陽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掛牌建設,2008年通過驗收評審并經省政府同意正式成為貴陽醫學院的附屬醫院。2011年12月通過貴州省等級醫院評審委員會的評審,晉升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醫院本部地處凱里市區,占地160畝,建筑總面積173676.03平方米,業務用房建筑總面積100023.21(包括現有建筑和在建建筑面積)。目前醫院職工1,392人,其中主任醫師(教授)29人,副主任醫、藥、技、護師(副教授)110人,碩士生導師3人,省政府津貼4人,州拔尖人才3人,離退休人員236人。有45個臨床科室,13個醫技科室,19個臨床醫技教研室,11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1個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目前編制床位1000張,開放床位1725張。下轄凱里經濟開發區人民醫院、貴陽新天振華醫院,1所衛生職業技術學校(在校生3000余人),1所法醫學司法鑒定所,1所腫瘤生物與細胞治療室。經過4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預防、康復和保健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貴州省緊急救援中心黔東南急救站設在本院。 醫院不斷引進國內外高新設備和技術,學科專業不斷得到發展,醫療、教學、科研水平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形成較強的綜合實力。在心內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神經(癲癇)外科、腫瘤科、骨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婦產科、口腔科等專業領域形成了優勢品牌。腹腔鏡微創技術、皮質腦電波定位手術治療癲癇、人工種植牙技術、肢體殘疾矯治等居省內領先水平。 建院40多年來,幾代職工在歷屆院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團結一致、自強不息、拼搏創新,在醫療、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獲國家發明專利8項,獲部、省、地廳級科技成果獎309項,在各級各類刊物發表專業學術論文 2000余篇;被各級黨政機關表彰、獎勵達280余項(次),是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黨風廉政建設先進集體、全國職工醫院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全國殘疾人康復工作先進集體、全省衛生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省直屬高校'五好基層黨組織',省級文明單位,兩次被黔東南州政府記'集體三等功',2010年1月院急診科被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授予'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稱,醫院被《健康報》、《中國衛生》雜志評為全國'百家2010改革創新醫院',2011年被有關部門授予'全國百佳'三好一滿意'示范醫院'稱號,“2012改革創新獎”。...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