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針灸研究所始建于1984年,由山西針灸泰斗、新九針發明者師懷堂教授創立;1999年與山西中醫學院針灸系合并,增掛牌“”和“中國針灸臨床中心山西分中心”,成為省內集針灸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最高機構;2012年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甲”評審,成為全國首家三級甲等針灸專科醫院;2013年增名。醫院一院兩地,占地面積13800平方米,開設床位400張。醫院設有一個山西中醫學院腦病學院士工作站,一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針灸針法實驗室),兩個國家級重點學科(針灸學、康復學),兩個國家級重點專科(針灸科、腦病科)。山西省五個省級專科(專病)(針灸科、腦病科、康復科、關節病科、)。全院共有職工357人,擁有高級技術人員58人,其中“國醫大師”1名,“山西名醫”3名,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10名,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3人,全國中醫藥優秀臨床人才1人。醫院按照科學合理的原則設置10個臨床科室、3個醫技科室,3個國家級名老中醫工作室(呂景山、趙尚華、文洪),4個院級研究室(新九針研究室、謝錫亮研究室、貼敷研究室、對法研究室)。開設名醫堂特色專家門診和22個專病專治門診;中醫特色技術治療區,集針灸、推拿、拔罐、蠟療、熏蒸、埋線、針刀、水療等特色療法為一體。30余年光榮歷程,匯聚省內中醫名師大家“一大師二泰斗”,培養了數以千計杏林棟梁之才。國醫大師呂景山昌明“對藥”、創論“對穴”、確立“對法”。開創了針灸學和針灸處方學的研究和發展新思路。;所著《施今墨對藥》、《呂景山對穴》也翻譯成四種外文版本,享譽海內外;針灸泰斗師懷堂教授取法古九針,發明新九針,堪稱醫林創舉,歷經四代傳承,形成了“多種針具辨證施治,針分主輔合理配伍”的流派特色,奠定了我院以針灸為核心競爭力的基礎;針灸泰斗謝錫亮遵循“針所不為,灸之所宜”,提出了“通督溫陽灸”“扶正祛邪灸”“子午流注灸”等一系列具有鮮明特色的“新”,將中醫古老的艾灸術發揚光大。我們現代中醫人,不辱使命,恪守“求慎敬命”院訓,艱且益堅,持重篤行,延續傳統中醫的輝煌。作為山西中醫學院教學醫院,直屬附屬醫院承擔著山西中醫學院研究生臨床實踐和本專科及其他院校臨床見習、實習任務。對外交流上,連續十六年承擔國家商務部第三世界國家中醫技術國際針灸班學員的臨床教學任務,共培養了70余個國家的近千名學員。特別是我院“山西名醫,山西省十大文明大使”文洪教授,援助喀麥隆八年,不僅為無數的喀麥隆百姓解除病痛,更被喀麥隆總統聘為保健醫,為弘揚祖國傳統醫學,維護中喀友誼做出了貢獻。近五年,醫院及系部共同承擔國家級國家自然基金課題6項,省廳級課題23項,院級課題5項,博士啟動課題3項在研或結題。其中參與的“芪參益氣滴丸對心肌梗死二級預防的臨床實驗研究”獲得國家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秩邊透水道針法治療型的臨床療效再評價”獲得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針刺手厥陰經穴對再灌注損傷Ca++信號轉導途徑的研究”獲得省科技廳自然科學類三等獎。今天的針研人,以為民服務,提高醫療質量建設為主題,全面推進依法治院、質量立院、科技強院的發展戰略,努力把醫院打造成“國內一流”的中醫醫院。...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