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醫科大學附屬佛山醫院的前身是1922年成立的遠近聞名的吳滿福跌打醫館,50年代公私合營由多家私人診所合并成集體所有制聯合診所,隨后先后易名為普君醫院、朝東衛生院、朝東醫院;1972年正式掛牌成為公有制的佛山市人民醫院,1982年更名為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1983年地、市行政區域合并后,又更名為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至今已有90年的歷史。 1991年通過評審成為全國首批二級甲等綜合醫院;2000年通過全國高等醫學教學醫院的評審,內、外、婦、兒、眼、耳鼻喉、麻醉等科室成為廣東省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2003年由市政府下文增掛另一個牌“佛山市便民醫院”,賦予承擔低保病人的救治任務;2010年11月,獲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0年12月,以較優良的成績順利通過高等醫學院校非直屬附屬醫院的評審,成為南方醫科大學附屬佛山醫院;2011年7月,正式成為三級甲等醫院。 醫院目前占地面積23000平方米,醫療建筑用房51000平方米。編制床位838張。全院現有工作人員1179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030人,正高職稱59人,副高職稱119人,初中級職稱852人,博士13人,碩士88人。設職能科室15個,臨床科室46個(其中一級臨床科室18個,二級臨床科室28個)、醫技科室15個。科室設置合理齊全,專科建設各具特色。近年來,醫院的總體規模、水平、效益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11年門診人次175.49萬,出院人數3.56萬,業務總收入5.1億多元,業務發展每年都有所遞增。 醫院設備先進、齊全,目前擁有萬元以上醫療設備共948臺,設備總價值達2.027億多元,包括GE 16層螺旋CT、 GE 1.5T雙梯度核磁共振系統、GE直接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DR、西門子直接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DR)、美國GE Innova 3100-IQ數字化平板血管造影機(DSA)、高檔菲利普IE33實時三維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西門子彩色多普勒四維超聲診斷儀、高檔大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法國梅里埃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分析系統、日本希森美康全自動血液分析流水線系統、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數字遙測心電監護系統、史托克SⅢ人工心肺機、日本奧林巴斯高清晰電子腹腔鏡及宮腔鏡系統、德國史賽克HD 1288高清晰腹腔鏡系統、日本奧林巴斯高清電子鼻咽喉鏡、德國鷹視準分子激光治療儀、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OCT)、德國蔡司多波長激光儀、德國蔡司眼前節聯合分析儀、德國羅蘭電生理傳統多焦一體機、全球數字化曲面斷層全景X光機、施樂輝多功能射頻氣化等離子手術系統等一大批國際領先的醫療設備。 醫院堅持“科技興院”的發展方針,實施重點學科建設。目前我院有6個重點(特色)專科: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為廣東省中醫藥局“十二五”重點專科建設單位,也是佛山市首批特色專科;眼科為佛山市首批重點專科;心內科為佛山市首批特色專科;2010年通過評審,檢驗科、口腔修復科成為新的“十二五”特色專科。 眼科中心是市級首批重點專科,也是我院重點打造的專科,醫療用房5000m2,擁有病床100張,手術室5間,以技術精良、設備先進而聞名于省內外,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享有很高的聲譽。每年的門診量超過11萬人次,手術量達到4500臺,在省內眼科名列前茅,同時在國內眼科界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不少港澳同胞及省外患者慕名前來就診。 心臟中心下設心臟綜合病區(CCU、心臟介入診療中心、心臟功能檢查室)、心臟一科、心臟二科、心臟三科、心臟外科、心電圖室及心臟中心專科門診。擁有病床200多張,具有國內一流的先進設備和雄厚的技術力量。開展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結構性心臟病等臨床診療,而冠心病的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血管成形術、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術、安裝永久起搏器、ICD、CRT術以及主動脈瘤大支架隔絕術等心臟介入治療是該科的特色,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綠色通道”的開展為本市及周邊地區挽救了不少心臟病患者的生命。 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為我院首個省級重點專科建設單位,也是我市首批特色專科。是一個以鼻竇內窺鏡技術、耳顯微外科技術、頭頸腫瘤為龍頭的全方位發展的重點建設專科,在科主任陳舒華主任醫師的帶領下,醫療水平不斷提高,技術精益求精,在中西醫結合治療耳鼻咽喉科疾病形成品牌,尤其在中西醫結合防治鼻咽癌、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咽炎等疾病方面特色明顯,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2項,廣東省中醫藥局課題4項,獲得佛山市科學技術獎勵二等獎4項,在省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十一五”期間,醫院共獲科研課題107項,其中省部級1項,市級重點7項,廳市級62項;市級科技成果獎勵共20項。出版專著5部,發表學術論文568篇,其中SCI2篇,中文核心140篇,科技核心76篇,一般期刊351篇。近十年共獲得科...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