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北京大學精神衛生學院)是北京大學精神病學與精神衛生學的臨床醫療、人才培訓與科學研究基地,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北京精神衛生研究和培訓協作中心,也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精神衛生中心。 我院始終秉承“以科學精神體現人文關懷”的理念,以循證醫學為基礎, 以求實創新為動力,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臨床服務。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 形成了綜合實力卓越、亞專科齊備、特色病種鮮明的醫院特色。設有綜合病房兩個,收治來自全國各地的急癥、重癥、難治的精神障礙患者;設有特需醫療病房一個,面向高端人群和國外使領館的外交人士;設有老年、兒童、臨床心理病房、睡眠醫學科病房等亞專科病房以及酒藥依賴和進食障礙等特色病種病房,為相關人群提供專科的精神衛生服務。門診設有普通門診、專家門診、特需門診、中西醫結合門診、神經內科門診、多專家會診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問題患者的就診需求;還設有進食障礙、成癮行為、睡眠障礙、記憶障礙、行為分析治療、精神疾病康復咨詢、心理治療、老年兒童等相關專業門診,以滿足就診者對專科或特殊方向的咨詢和治療需求。 我院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指定的精神科藥物臨床試驗基地,自1997 年以來,共完成了百余種精神科藥物的新藥臨床試驗和療效驗證。 健康教育和自助團體在精神康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發動患者和家屬參與到精神疾病康復的全過程是我院的醫療特色之一。多年來我院定期舉辦戒酒互助會(AA)、癡呆患者家屬聯誼會、精神分裂癥家屬聯誼會、老年期癡呆家屬聯誼會、抑郁癥患者自助團體、進食康復聯誼會、強迫癥患者生活發現會等活動。北京市孤獨癥兒童康復協會也掛靠我院,定期組織孤獨癥兒童家長培訓班和家屬聯誼活動。以上團體組織的各項活動為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其社會功能和社區再適應奠定基礎。 我院的精神科護理文化可追溯至1951年我院前身北京醫院學第一附屬醫院精神病院建立的時候,“廢除普遍約束患者, 讓精神疾病患者大解放,過正常人生活”,正是我院護理前輩的志愿,也是我院護理團隊繼承的寶貴精神財富。幾代六院護理人,都為消除我院住院環境與綜合醫院的差異, 為患者緩解疾患苦痛、減輕患病恥感進行著探索和實踐。 建院40年來,護理部在“以科學精神體現人文關懷”的院訓指導下,陸續推出了“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護理工作理念、“科學、人文、關愛”的護理品牌。在護理學科建設、護理質量控制、護理教學科研、護士培養、拓展護理社會公益服務等方面不斷進取。2010年我院首批被確立為全國“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試點精神科專科醫院之一,在全國率先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工作,落實從患者入院到出院的責任制整體護理。同年成為精神科專科護理教學基地。每年接收來自全國的專科基地學員及進修護士,培養高質量的護理專業人才。我院作為北京大學的護理專業見習/實習基地,教學水平得到業界普遍好評。我院護理學科多年來深耕于精神科優質護理服務、醫院護理管理模式、護士培訓體系、護理信息化建設、專科護理等多項工作,為我國精神科護理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是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擁有國家衛健委唯一的精神衛生學重點實驗室,為教育部批準的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國家重點學科。北京大學精神病學/心理學進入全球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前1%,成為國際高水平學科之一。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漁邨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陸林教授等精神病學專家的引領下,北大六院建立了以院士、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73”計劃首席科學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博士研究生導師等為學術帶頭人、中青年科研人員為骨干的臨床及基礎研究隊伍,形成了以心身醫學、生物精神病學、社會精神病學、兒童精神病學、臨床精神病學、精神藥理學六個領域為方向的科研團隊。歷年來我院承擔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和國際合作項目,并獲多項重大科研獎勵。 我院秉承北大醫學的優秀教學傳統,以朝氣蓬勃、學風嚴謹的教師隊伍承擔北京大學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人員、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進修以及研修人員的全部精神病學教學和教學改革任務。同時還承擔北京協和醫院本科生、住培生教學以及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教學任務。 2002年我院被批準為精神病學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每年為國家舉辦數十項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為全國精神衛生事業培訓各項人才。許多培訓項目連續舉辦多年,形成了品牌效應。 2006年我院被北京市衛生局認定為北京市精神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承擔培養北京地區精神科住院醫師的任務。2014年,我院成功申報成為第一批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2020年我院成為國家重點建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我院同時也是中國醫師協會畢業后教育委員會精神科專委會及北京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精神科專委會......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