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前身是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二師醫院,1975年改為昌濰醫學院附屬醫院,1987年更名為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是省衛生廳直屬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保健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部隊醫院軍人堅韌不拔的個性、陽光豁達的品質、胸懷全局的氣度和困難面前敢于“亮劍”的氣魄,以及艱苦樸素、軍民魚水情深的優良作風得以傳承,造就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曾經在醫院工作23年的國家工程院院士謝立信、在醫院學習的優秀畢業生于金明院士等是最杰出的代表。醫院在傳承中不斷凝練形成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辦院宗旨,“仁心妙術、佑民濟世”的院訓,“求實進取、團結奉獻”的院風,“奮發圖強、敢為人先”的醫院精神。并不斷在拓展中求發展,在突破中提名升位,在爬坡上坎中奮力崛起。醫院各項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醫院現有職工1709名,其中山東省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人,二級教授3人,專家269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104人,國家、省、市級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104人。現有臨床科室45個,醫技科室13個。其中外科學、臨床檢驗診斷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3個學科是省級“十二五”重點學科與重點實驗室;兒科學、心內科學、檢驗醫學、眼科學、病理診斷學、中醫學、血液科、內分泌科、神經外科9個學科是山東省衛生廳醫藥衛生臨床重點專科;重癥醫學實驗室、病理學實驗室、腦血管病學實驗室、泌尿男科學實驗室、生殖醫學實驗室、醫學影像學實驗室、臨床應用藥理學實驗室、腫瘤內科學實驗室、臨床麻醉學實驗室9個實驗室是衛生廳醫藥衛生重點實驗室;婦科、兒科、口腔科等8個學科是濰坊市市級重點學科;影像醫學是濰坊市鳶都學者設崗學科,腫瘤學科與眼科同為院士工作站。醫院是國家級生殖醫學技術培訓基地,國家級臨床藥物試驗基地,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衛生部腦卒中臨床研究中心,國家教育部、衛生部卓越醫師培養改革項目單位,省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省級全科醫師培訓基地,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基地,濰坊市生物醫藥科技創業園研發基地。近三年來,醫院職工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子課題、國家衛生計生委“十二五”重大疾病防治課題8項,省部級課題31項,地廳級課題76項;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獎4項,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獎1項,地廳級獎勵190余項,在全國各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200余篇,被SCI收錄56篇。承辦全國泌尿男科學和全國生殖醫學等國家級、省級大型學術會議20余次。 目前醫院擁有世界先進的動態500排寶石能譜CT、GE 3.0T超導型磁共振、用于無創手術的高能海扶刀、世界最先進的腫瘤細胞檢測系統CTC、瓦里安直線加速器、EPET-CT、大平板血管造影機、基因分析儀、準分子激光治療儀、流式細胞儀、腫瘤粒子刀、中子刀、氬氦刀、全自動生化檢測儀、生物治療儀、近視眼準分子激光治療儀等大型醫療設備1000余臺(套),為疾病的準確診治提供了技術保障。 醫院是濰坊醫學院臨床學院,其中17個二級學科、53個三級學科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碩士研究生培養點,每年承擔200余名研究生在院學習,接收全省各地進修生100余名,本科四五年級學生教學與實習400余人,留學生實習學生30余人,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大批優秀臨床醫學人才。在2011、2012、2013年的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中,醫院培訓選拔的臨床醫學生先后獲得華東賽區團體2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10個單項獎、獲得全國總決賽團體3個二等獎的優異成績;在山東省組織的南丁格爾護理大賽中獲得山東省第一名,在全國護理崗位競賽中獲得山東賽區二等獎。 “干在實處、干出實效、趕在前列”是醫院一貫秉承的工作作風。多年來,醫院以七大工程為抓手(發展空間的拓展工程、醫療技術服務的創新工程、科研工作的跨越工程、學科人才的攀登工程、教學改革的深化工程、文化品牌的鑄造工程以及和諧醫院的示范工程),不斷注重提升文化軟實力,突出核心競爭力,用名醫、名科打造提升醫院影響力,用教學提升醫療規范化,用全新的價值觀念統一思想,用共同愿景激勵心志,堅持社會公益,堅持“生命之源、至善至精”的質量理念,堅持“換位思考、傾注親情”的服務理念,堅持“人本管理、責任到位”的管理理念,堅持“崇賢尚能、人盡其才”的人才理念。形成了一套以重點學科為引領的學科建設體系,功能化愛心感恩,優質技術、健康教育雙三進(優質服務進農村、社區、家庭;健康教育進社區、家庭、病房)的社會服務體系;內部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及持續改進的管理體系,醫療個性化、舒適化、微創無創的治療體系,服務細致周到、真誠激情、高附加值的一站式服......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