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市立醫院(集團)始建于1916年,2006年組建集團構架,形成以市立醫院本部、市立醫院東院兩所三級甲等醫院為主體,包括市皮膚病防治院、市北九水療養院、徐州路院區六個院區,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療養于一體的大型公立醫院集團。 醫院編制床位2514張,現有職工44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703人,年門、急診量225萬人次,年出院病人11萬余人次,年手術量4萬余人次。目前,擁有7個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專業,18個山東省臨床重點???,1個山東省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22個青島市醫療衛生A類、B類重點學科,1個衛生部細胞移植重點實驗室臨床中心、4個市級重點實驗室,5個市級臨床研究中心,13個市級質量控制中心;是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批準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內首家人民衛生出版社醫學圖書翻譯中心、衛生部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國家科技部臨床藥物研究GCP平臺、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作為青島市市屬規模最大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綜合實力一直處于市級綜合醫院的首位,是青島市危急重癥救治中心和臨床醫學中心,青島市市政府確立建設的區域性高端醫學中心。重癥醫學、燒傷科在省內領先。醫院推行學科中心制管理,集約優化學科資源,形成了心臟中心、腦科中心、骨關節與運動醫學康復中心、泌尿外科中心、口腔醫療中心、眼科中心等一批優勢學科群;能夠廣泛開展冠脈搭橋術、腦血管病介入手術、超聲刀腫瘤消融術、關節鏡、顯微外科微創手術等各種高難度手術,微創、介入成為診療特色。 醫院大力推行“科教興院、人才強院”戰略,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和人才梯隊建設,堅持引進與培養并重。目前擁有泰山學者、國務院特貼專家、省部級突貢專家等省級以上專家20人,市級優秀人才120名,市級以上學會副主任、主任委員160余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課題44項,省市級科研課題490余項。與山東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3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人才培養和科研項目合作,是醫學院校的教學醫院,目前擁有碩士研究生導師305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7人。與華西醫院共建遠程會診中心,與中國海洋大學共建中國海洋大學醫藥研究院,建立了郎景和、趙繼宗、黎介壽院士專家工作站。 醫院致力于打造國際化醫院,2003年創建省內第一所執行國際標準的涉外醫療門診——國際門診,病人覆蓋五大洲100個國家和地區。是青島市國際醫學交流中心掛靠單位,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醫療保障定點醫院。截至目前,醫院已與美國紐約大學RUSK康復醫學研究所、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心臟病院、美國德克薩斯醫學中心、韓國延世大學附屬Severance醫院等15所國際大型醫療機構和大學建立友好合作關系。簽約合作國際救援、保險公司近20家,并與國際SOS救援中心合作,建立國際化的醫療流程和服務模式。 醫院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醫聯體建設,與市內44所二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建醫聯體,托管經營嶗山麥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直管模式的醫聯體,實現了優質醫療服務向基層的輻射和延伸。 2017年7月,原青島市第九人民醫院加入市立醫院(集團),稱市立醫院(集團)西院。 醫院貫徹“改革、創新、發展”的理念,秉承“服務百姓、奉獻社會”的宗旨,傳承百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良好的社會信譽,堅持人才引領、技術進步與內涵發展的指導方針,立足膠東半島,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努力建設具有國際診療規范與服務水平的、病人信賴的國家級區域醫學中心和國際醫學中心,為島城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優質、舒心的診療服務。 市立醫院(集團)本部: 位于膠州路1號,青島市市立醫院的發祥地。始建于1916年9月,由政府當局設立,稱新町分院,1919年建成普濟醫院,1922年普濟醫院與新町分院合并,改成膠澳商埠普濟醫院,1931年定名為青島市市立醫院。 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占地面積4.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57萬平方米:編制床位1000張,三級甲等醫院規模和標準。專業設置全面,人才梯隊建設科學合理,擁有現代化的醫療設施:1.5T核磁共振系統(MR)、直線加速器、128層螺旋CT、超聲內鏡、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雙板DR)、血管造影系統(DSA)、高清電子腹腔鏡和超聲刀等微創手術設備及立體救護樓頂飛機平臺等。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開展冠心病、腦血管病介入手術、超聲刀腫瘤消融術、關節鏡、顯微外科微創手術、器官移植、干細胞移植等各種高難度手術。...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