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是廣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下屬大型綜合性醫院,是廣州地區醫療、教學、科研、干部保健的重要基地。始建于1899年(光緒25年),名為“城西方便所”,1953年與市立醫院合并,解放后于1954年更名為“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院由院本部、鶴洞分院和南沙醫院三個院區組成。 醫院位于越秀山下,流花湖畔,東風西路主干道旁。占地面積約16.25萬平方米,醫療業務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約14.6億元。現有職工人數3632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932人,高級職稱605人。博士生導師30人,碩士生導師99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廣州市杰出人才1人,廣州市優秀專家2人。編制床位2645張,2015年門診總診療320余萬人次,年收住院病人8.33萬人次,全院實際手術3.9萬次。 醫院設置專業學科50個,其中消化內科、老年病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消化病學為廣東省醫學重點專科;共有普通外科、血液內科、骨科、呼吸內科等18個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臨床分子醫學及分子診斷實驗室為廣東省醫學重點實驗室;中醫腦病科為廣東省“十二五”中醫特色專科建設項目。醫院專業設備總值近4億元,擁有全身320排螺旋CT、MRI、DSA、彩色多普勒超聲儀、電視纖維胃腸鏡、1250毫安電視胃腸X線機等。 近三年共獲得國家級、省級、廳局級科研課題近400項,獲省、市科技獎勵12項。 醫院與國外著名醫療機構和學術機構開展協作和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先后與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亞、日本、香港和澳門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多所醫療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邀請著名專家學者來醫院講學及開展技術項目合作研究,主辦、協辦各類型國際學術研討會;醫院還設立專項基金用于人才培養,每年選送中青年技術骨干出國研修培訓和博士后研究,聘請國外知名學者擔任醫院客座教授。 2014年5月23日,“廣州消化疾病中心”正式落戶醫院,這是廣州地區首個以消化疾病的臨床診治、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為一體的高級醫療研究中心。目前已有5個病區221張床位,20名教授及主任醫師,未來,該中心將達到11個病區440張床位,并計劃引進一批國內外消化專科高層次人才和團隊。2015年6月23日,廣州消化疾病中心聯合門診正式啟動,胃腸、肝膽、胰脾等消化系統疾病一站式解決。 近年來,醫院先后獲得“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廣東省文明窗口”、“廣東省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先進集體”、“廣州市創建文明城市積極貢獻單位”等榮譽稱號。全院職工秉承“仁心仁術,方便為懷”的院訓將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術、一流的設備、一流的服務為人民群眾提供全面、周到、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廣州市南沙中心醫院由廣州市人民政府與南沙區人民政府共同投資興建,是南沙區目前唯一一所三級綜合性醫院。醫院原隸屬廣州市衛生局,由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經營管理,2014年3月經廣州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準,更名為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掛廣州市南沙中心醫院牌子),調整為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直接管理。醫院總占地面積10.05萬平方米,建筑工程分三期進行,現已完成的一期工程,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目前設置床位155張。二期工程于2016年3月交付使用,包括13層住院樓及5層醫技樓,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開設床位500張。目前醫院配備價值近1.1億元的先進醫療設備和精密儀器。南沙醫院的開設完善了南沙地區的醫療服務配置,保障了區內居民對高質量醫療服務的需求。 鶴洞分院是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首家直屬分院,是芳村地區一所新型現代化三級甲等醫院,建筑面積6600平方米,住院部設床位100張,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同時與總院共享CT、MR等大型醫療設備;全院實行電腦網絡化管理,并利用光纖與總院聯網,可實現各項診療數據共享和遠程會診。...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