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醫院始建于1951年,是赤峰地區唯一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和預防保健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內蒙古東部地區區域醫療中心,服務范圍達9萬平方公里,服務人口近500萬人。是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衛生部醫院信息化建設試點醫院;是自治區重癥醫學質量控制中心,先心病介入治療質量控制中心,心臟死亡捐獻器官腎臟、心臟、肝臟移植試點醫院;自治區臨床教學基地、急診急救專科護士培訓基地、自治區西部地區衛生人才培養基地;內蒙古醫科大學赤峰臨床醫學院;赤峰地區急診急救中心、影像診斷中心和腫瘤治療中心;赤峰地區干部保健基和醫學影像、護理、麻醉、重癥醫學科質量控制中心。
醫院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4萬多平方米?,F有病床2000余張,是自治區盟市級醫院中規模最大、開放床位最多的醫院。現有職工1573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342人,中級職稱人員356人,衛生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82%。設有34個臨床專業、40個病區、17個醫技科室和16個行政職能科室。年門診量達601641人次,收治住院病人43347人次,完成手術15071例。醫院專業分類齊全,技術力量雄厚。麻醉科為自治區重點學科,心內科、神經內科、腫瘤內科、泌尿外科、骨科、神經外科、血管外科、影像醫學專業、內分泌科、重癥醫學科、兒科為醫院重點學科。
醫院每年開展新技術項目數十項,微創治療已成為各科室的普及項目;心內科介入治療每年平均完成1300余例,先心病介入治療在國內處于先進水平;麻醉科在科研、教學、臨床麻醉、疼痛治療等方面在自治區處優勢地位,連續兩屆被自治區衛生廳評為臨床醫學重點學科。近年來開展的新項目主要有:心外科的冠狀動脈搭橋術、主動脈瓣升主動脈置換及冠狀動脈移植術、艾博斯坦畸形行肺動脈與腔靜脈分流術;心內科的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封堵術、經胸超聲監測下房間隔缺損封堵術、急性心肌梗塞的介入治療;神經外科的腦室鏡下顱內腫瘤切除、顱內動脈瘤夾閉術、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泌尿外科的經皮腎鏡鈥激光治療輸尿管狹窄術;骨科的膝關節重度外翻畸形、限制型人工關節置換術;相關科室聯合開展的腰椎轉移瘤椎體成形術、肺轉移瘤CT下射頻消融術、急性基底動脈栓塞選擇性動脈溶栓術、CT引導下肝癌射頻消融治療術等項目。今年,醫院開展了兩例心臟死亡器官捐獻移植工作(共4個腎臟、2個肝臟),1名患者在我院成功地完成了腎臟移植手術,其余供體在北京等地為4名患者實施了腎臟、肝臟移植手術。這些技術的開展填補了我市乃至自治區的技術空白,使我院的業務技術水平快速提高,醫院的綜合實力位居自治區同級醫院前列。
醫院醫療設備先進。擁有國際先進的美國GE公司生產的HDX-XT 3.0T核磁共振、Light speed 64排VCT-XT,國內先進的美國瓦里安公司生產的Clinac 21EX大型直線加速器、德國西門子SOMATOM Emotion 16 螺旋CT, 德國西門子ARTIS Zee Ceiling全數字平板大型C臂血管造影機、美國GE公司的DR全數字χ光機、美國柯達公司的CR放射線計算機成像儀、美國貝克曼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GE E8彩色超聲、日本阿洛卡α-10彩色超聲、奧林巴斯260電子胃鏡、德國西門子體外震波碎石機、血液透析機等大中型診斷治療設備數百部,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醫院管理實現信息化、數字化。對計算機管理網絡進行全面改造和升級,完成數字化建設。對HIS信息管理系統、PACS影像系統和LIS檢驗系統進行全面升級,同時增加手術麻醉系統和體檢系統,住院病人實行電子病歷,建立了護理人員信息管理系統,醫院管理實現了信息化和數字化,有效地提升了醫院管理水平和科學決策能力。目前建設中的無線移動查房系統、移動門診輸液系統、門診叫號系統、感染控制信息系統、臨床路徑信息系統、合理用藥處方點評信息系統即將投入使用。
赤峰市120急救中心掛靠于赤峰市醫院管理,擁有現代化的醫療救援指揮系統、有十余輛急救車和功能齊全的急救設備,有一批訓練有素的急救專業人員,承擔著全市廣大患者的急診急救和突發事件的醫療緊急救援工作,是赤峰地區急診急救和緊急救援指揮中心。
醫院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以高度的責任感、高超的技術和完備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保證生命綠色通道暢通無阻。在抗擊非典、三鹿奶粉事件、汶川地震、甲型H1N1流感爆發等一系列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應急救援中,突顯了三甲醫院的功能及救治能力。
醫院與北京各大醫院均建立了協作關系。是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宣武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北京朝陽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安貞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天津市......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