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青島醫學院北鎮分院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 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青島醫學院北鎮分院附屬醫院)
醫院名稱: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青島醫學院北鎮分院附屬醫院)
一、發展歷史 醫院開診于1977年10月,建院之初定名為青島醫學院北鎮分院附屬醫院;1981年8月,更名為北鎮醫學院附屬醫院;1983年1月,隨駐地正式更名為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1995年5月,被衛生部確認為三級甲等醫院,成為第一輪次評審全國最年輕的三甲綜合醫院,也是當時魯北地區唯一的三級甲等醫院;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醫院承擔的評估指標均取得優秀成績;2013年6月,醫院以優異成績通過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復審,同年在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中,醫院承擔主要的后期臨床教學檢查,以優異成績通過檢查組現場評審;2015年12月,醫院成為7家山東省省級區域醫療中心之一。建院以來,醫院堅持以醫療、教學、科研并重,各項事業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逐步確立了在黃河三角洲地區的醫療、教學、科研、康復和急救中心地位。 二、醫院規模 醫院占地面積13.3萬平方米,現業務用房建筑面積10.2萬平方米,目前開放床位1930張,固定資產總額12.4億元。在建新門診醫技病房綜合樓建筑面積14.6萬平方米,已通過驗收,即將投入使用,建成啟用后群眾就醫流程將得到全面優化,就醫體驗和環境也將得到極大的改善。現設有64個臨床科室、19個醫技科室、8個研究所和臨床技能實訓中心、臨床醫學實驗中心、腫瘤研究實驗室、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擁有PET-CT、雙源CT、MR、LA、ECT、膠囊內鏡、超聲內鏡等萬元以上專業設備4000余臺(件),醫療儀器設備總值7.5億元。 三、人才隊伍 醫院現有職工36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400余人,博士、碩士1200余人,博士、碩士生導師151人;有“泰山學者”特聘教授4人,臨床“泰山學者”特聘教授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3人;有全國優秀教師2人、模范教師1人,省級教學團隊4個、教學名師4人、優秀教師3人,濱州市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員19人,濱州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人選34人。 四、診療能力與核心技術 醫院堅持醫療工作主體地位,狠抓醫療質量管理,提高診療服務水平,2017年總診療155.9萬人次,門急診量151.9萬人次,出院病人9.7萬人次,開展手術5.1萬臺次,病床使用率118.87%,平均住院日8.46天,在省衛計委通報的2017年山東省省(部)屬20家三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重點任務完成情況中各項指標均排名前列。 醫院高度重視醫療水平的提升,大力倡導自主創新和技術引進,曾開展過肺、肝、腎等器官移植。積極推進內鏡、腔鏡、介入、微創、康復等技術;整體技術水平,尤其是在疑難、危重、復雜、少罕見疾病診治方面居黃三角區域領先水平;共有急危重癥救治技術、心血管病綜合診療技術、惡性腫瘤綜合診療技術、內鏡診療技術、臨床營養支持技術、外周血管及綜合介入診療技術、骨傷微創治療技術、輔助生殖技術、腦血管病綜合診療技術、人工關節置換技術、腔鏡治療技術、疼痛治療與康復技術等十二大核心醫療技術,在省內外均有廣泛影響。 在新醫改背景下,醫院主動適應,以重癥病人綜合治療、腫瘤病人綜合治療、心腦血管病人綜合治療為重點,發揮腫瘤防治中心、骨關節交流合作中心、房顫聯合治療中心、保健康復示范基地的作用,積極推進轉型升級。一是大膽解放思想,在更新醫院發展理念上做文章,積極適應新醫改政策。二是狠抓內涵發展,在打造學科技術精品上做文章。醫院在外科領域全面開展快速康復外科(ERAS)技術,3D打印導航精準治療技術、顯微外科技術等多項技術水平處于國內或省內領先地位。三是抓服務質量,在拓展醫療市場上做文章。醫院把醫療服務從單純的診治疾病延伸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命質量上來,形成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慢病管理到臨終關懷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五是抓醫療協作,在輻射帶動上做文章。醫院充分發揮省級區域醫療中心作用,與區域內基層醫院組建醫療聯合體,使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輻射帶動基層醫院快速提升醫療水平,在黃三角區域內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如今,醫院以一流的技術、一流的服務、一流的設施和一流的管理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成為濱州市及周邊地區群眾就醫、醫師進修、醫院會診指導的首選醫院。 五、教育教學 醫院遵循醫學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充分發揚傳、幫、帶的優良教學傳統,發揮專家教授作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醫院現承擔臨床醫學等9個專業的臨床教學任務,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精品課程13門;近五年獲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廳級教學成果獎13項,廳級教學課題立項13項;有臨床醫學、護理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2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醫院是國家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單位。 醫院強化“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學習”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素...[詳細]
聯系電話

0543-3256544(導醫),0543-3256506(醫院辦公室),0543-3256524(醫院夜間總值班)

放號時間

醫院地址

濱州市黃河二路661號

醫生團隊
  • 楊淑野[副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骨折等相關疾病診治;成人及兒童復雜骨折的治療,利用Ilizarov外固定技術治療各種復雜骨折、骨缺損、骨髓炎及骨不連...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詳情
  • 張德剛[主治醫師]

    醫生擅長

    診治骨外科相關疾病...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詳情
  • 張新軍[副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骨折、脛腓骨骨折...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詳情
  • 王志剛[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四肢復雜骨折、骨不連、骨缺損、骨髓炎,骨盆髖臼骨折,脊柱脊髓損傷,人工關節置換;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神經損傷與修復;骨腫瘤;肢體延長術;腰腿痛等。...詳情

    從業經歷
    王志剛,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創傷骨科副主任。1973年9月出生,山東鄒平人,醫學碩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骨科創新與轉化分會骨外固定學組委員,山東省創傷學會青年學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骨折外固定學組委員會委員,山東醫師協會急診創傷分會多發傷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濱州醫學會災難醫學委員會委員。1996年7月畢業于濟寧醫學院臨床醫學系,獲醫學學士學位。2003年7月獲得第四軍醫大學外科學臨床醫學碩士學位。2014年8月擔任創傷骨科副主任,承擔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為骨創傷。擅長四肢復雜骨折、骨不連、骨缺損、骨髓炎、骨盆髖臼骨折及脊柱脊髓損傷等疾病的手術治療;對創傷骨科微創手術理念及手術操作技術具有較豐富的經驗。 曾先后撰寫論文10余篇,并在省級、國家級及國外等刊物上發表,其中在中華系列雜志發表論文4篇,SCI收錄文章2篇,第一作者10篇。作為副主編參編著作2部。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及省級課題2項。獲得市級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獲得市級科研成果三等獎2項。2007年獲得第八屆濱州市青年科技獎。先后獲得醫院新技術新項目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 發明并利用新型股骨骨折撐開復位裝置輔助下股骨系列骨折閉合復位內固定手術,改變了股骨干骨折、股骨轉子間骨折及股骨頸骨折依賴牽引床復位的傳統手術方式。2013年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016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并成功實現了技術轉讓及推廣應用。...詳情
  • 張鍇[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骨不連;骨缺損;骨髓炎;兒童骨折,成人骨折、老年骨折、髖部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髖臼骨折,四肢骨折;骨與軟組織修復與重建;人工關節置換;發育性髖關節脫位;馬蹄內翻足;神經損傷與修復;骨腫瘤;皮瓣移植及其他組織缺損顯微外科修復。...詳情

    從業經歷
    張鍇,男,主任醫師,教授,創傷骨科主任,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2007年及2016年赴美研修,2010年赴韓國研修,美國韋恩大學骨科中心訪問學者,韓國首爾圣母醫院骨科訪問學者。 1989年畢業于濱州醫學院臨床醫學系,獲得學士學位;2003年畢業于濰坊醫學院外科學專業,獲得碩士學位;2008年畢業于山東大學,骨外科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 多年專注于復雜骨折及骨與軟組織缺損的治療,利用Ilizarov技術治療骨缺損、骨髓炎、骨不連、四肢畸形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具有較強的科研和學術意識,承擔多項省級課題和國家自然基金課題。2011年“人無菌性松動假體周圍免疫細胞在磨損顆粒相關骨溶解中的作用”獲得濟南市科學技術三等獎, 發表科研論文數十篇,其中 “Circulating blood monocytes traffic to and participate in the periprosthetic tissue inflammation.” “Polymethylmethacrylate and titanium alloy particles activate peripheral monocytes during periprosthetic inflammation and osteolysis. ”“Different influence of Ti, PMMA, UHMWPE, and Co-Cr particles o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 during periprosthetic inflammation.”等6篇論文被SCI收錄。主編、副主編及參編著作5部,其中《骨折穿針外固定》《足與踝關節重建外科并發癥的防治》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ilizarov技術骨科應用進展》由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 。從2011年起共培養碩士研究生 5名,其中在職碩士研究生1名。 2008年任中國康協肢殘委創傷骨科學術委員會委員;2011年任互動百科網站簽約專家,任“骨折百科”網站主編。2011年任國際外固定與骨重建聯盟委員委員;2011年任國際Ilizarov方法研究與推廣學會委會(ASAMI China)委員;2012年任山東省創傷外科協會委員;2013年任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肢體殘疾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2012年任山東省骨科協會創傷骨科學組委員;2013年任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外固定與肢體重建專業委員會委員;2011年任《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志》執行編委。2013年任《中國醫藥科學》雜志社審稿專家。2013年任《中國矯形外科雜志》第5屆編委會編委。 2012年獲得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優秀科主任,2012年獲得濱醫附院 “創先爭優,爭做科教興魯先鋒活動”先鋒共產黨員稱號,2013年獲得濱州醫學院優秀教師。...詳情
  • 楊芳芳[]

    醫生擅長

    秉承仁心妙術,服務患者為原則,擅長肺癌,乳腺癌,胃腸道腫瘤等惡性腫瘤的治療及輔助治療。...詳情

    從業經歷
    腫瘤學研究生碩士畢業...詳情
  • 王振波[副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肺癌、食管癌、胃癌、大腸癌、乳腺癌...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詳情
  • 劉志冰[主治醫師]

    醫生擅長

    肺癌及胃癌結直腸癌的綜合治療...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詳情
  • 王曉樂[主治醫師]

    醫生擅長

    食管癌,肺癌,胃癌,直腸癌,乳腺癌等實體腫瘤的綜合治療等...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詳情
  • 韓霞[主治醫師]

    醫生擅長

    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的放射治療...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詳情
x

為了讓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請您點擊免費注冊 進行注冊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精品2021| 国产男女猛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公用玩物(np双xing总受)by单唯安 | 欧美va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日韩A无V码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男女交性特一级|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高潮了| 鲁啊鲁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99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2019免费观看|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10|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 男女免费爽爽爽在线视频| 可以免费看黄的app|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色视频精品| 不卡av电影在线|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五月天婷婷丁香| 欧美另类videosbestsex高清|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免费精品国产日韩热久久| 欧美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2018| aaa国产一级毛片| 好吊妞在线新免费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侵犯小太正bl浴室子开张了 | 我被继夫添我阳道舒服男男|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日韩精品第一页|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欧美变态另类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