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醫院始建于1965年,是東莞地區唯一一家集醫、教、研、康復和養生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現代化中醫醫院。醫院于1995年被評定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和廣東省示范中醫醫院,2007年成為廣州中醫藥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并成為該大學教學醫院,2012年、2019年分別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中醫醫院的評審;是國家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診療法—古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傳承基地、國家不良反應監測哨點醫院、國家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中國卒中中心聯盟的綜合卒中中心、南方中西醫結合老年病防治聯盟單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區域(華南區)中醫肝病診療中心聯盟核心單位、國家級胸痛中心、國家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PCCM)規范化建設三級醫院達標單位;是廣東省第三批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廣東省博士工作站、廣東省中醫專科護士培訓基地、廣東省消毒供應專科護士培訓基地、廣東省醫療機構治未病服務5A級單位;是東莞市中醫學會會長單位、東莞市中醫“治未病”指導中心掛靠單位,東莞地區中藥劑型改革中心,是東莞市骨科專科聯盟、東莞市針灸推拿專科聯盟、東莞市中醫“治未病”專科聯盟、東莞市中醫護理專科聯盟及東莞市骨科護理專科聯盟的牽頭單位,是東莞市特殊專科(ICU、手術室、老年)護理培訓基地,東莞市職業院校定點實習實訓基地、東莞市唯一中醫護理技術培訓基地。 醫院規模 醫院現有總院和莞城分院兩個院區,設有3個門診部(總院中心門診、莞城分院門診、莞翠中醫門診)及1個制劑中心和東莞市中醫藥研究所、東莞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東莞市骨傷科研究所等附屬機構,正籌建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醫院國醫館、東莞市骨傷科研究中心。醫院占地總面積14.5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5.6萬平方米。編制床位1500張,其中總院955張、分院545張。醫院2019年門急診量達170萬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近5萬人次。多年來位列“中國中醫院競爭力100強”,在艾力彼2020年全國100強中醫醫院排名第63名。在2019年國家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中位列全國第51名、全省第6名。 人才隊伍 醫院現有員工1753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297人,其中正高級職稱91人,副高級職稱206人;博士26人,碩士189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1人,全國中醫藥創新骨干人才1人,廣東省名中醫4人,廣東省優秀中醫臨床人才3人,廣東省杰出青年醫學人才2人;東莞市科技領軍人才1人,東莞市科技領軍后備人才1人,東莞市特色人才1人,東莞市名醫16人,東莞市醫學領軍人才1人,東莞市杰出青年醫學人才7人,東莞市醫學學科帶頭人12人,東莞市醫學學科骨干80人;擔任國家級、省級學術團體副主任委員30人次,常務委員77人次;博士研究生導師3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1人;擔任廣州中醫藥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教授的42人,副教授17人,講師1人。 專科優勢 醫院重視學科建設,設有臨床住院病區30個,其中內科病區12個、骨傷科病區8個。中醫藥內涵建設成績突出,已形成國家、省、市重點專科梯隊,現有國家重點專科2個(脾胃病科、骨傷科),廣東省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2個(脾胃病科、骨傷科),廣東省中醫重點專科6個(骨傷科、腦病科、心血管科、內分泌科、針灸科、急診科),廣東省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單位9個(肛腸科、治未病科、護理學、臨床藥學、兒科、老年病科、推拿科、外科、婦產科),廣東省中醫兒科重點建設單位1個(兒科),東莞市重點(特色)專科21個(骨傷科、脾胃病科、腦病科、心血管科、內分泌科、針灸科、肛腸科、急診科、腎內科、婦科、耳鼻喉科、中醫護理、康復護理、治未病科、中醫兒科、推拿科、中醫老年科、外科、中醫臨床藥學、呼吸內科、風濕免疫科);醫院治未病科是廣東省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試點單位。 名醫傳承 醫院重視名老中醫傳承,設有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3個(唐祖宣、沈寶藩、禤國維),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4個(何炎燊、何世東、葉偉洪、劉石堅),廣東省名中醫傳承工作室2個,東莞市名中醫傳承工作室16個,開展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工作5批,廣東省名中醫師承項目6個,東莞市名中醫師承項目22個。 中藥創新 東莞是嶺南中醫中藥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醫院根據本院中醫名家臨癥驗方積極開展中藥新制劑的研發和劑型改造,配制生產富有專科特色的院內自制中藥制劑有34個品種,臨床應用療效顯著,價廉質優,深受廣大患者群眾好評。 科研碩果 醫院實施科技興院,先后成為廣州中醫藥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廣東省第三批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國家級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現有博士研究生導師3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1人,兼職教授59人,已形成博士后、碩士、本科多層次的教學體系,已培養博士后2人,碩士研究生53人。目前在院進行醫教協......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