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中醫醫院成立于1979年,2003年組建為云南省彝醫醫院,是全國唯一的省級彝醫醫院。通過3次擴建,醫院已發展成云南省集中醫藥、彝族醫藥醫、教、研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全國重點民族醫醫院、全國彝醫藥標準化研究推廣基地。醫院占地面積58117.76平方米,凈資產總值2.1億元,開放病床1000張,職工850人,專業技術人員782人(其中,正高13人、副高65人、中級131人、初級573人)。年門診診療40余萬人次;出院2.6萬人次;開展手術7000余臺次。開設有中彝醫內、婦、外、兒、骨傷、肛腸、針灸、推拿、老年病、口腔、皮膚、五官、重癥醫學、麻醉手術、介入、急診、治未病等24個病區;檢驗、病理、功能、放射、CT、磁共振、制劑、藥劑、配液、供應、體檢等醫技科室。配備了西門子1.5T超導型磁共振、西門子64排128層螺旋CT機、全數字化平板血管造影介入系統(DSA)、直接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DR)、全自動生化分析儀、C臂X光機等先進設備。是云南中醫學院附屬彝醫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指導醫院、楚雄州創傷急救治療中心。 多年來,醫院堅持“中醫特色突出、彝醫水平領先、現代科技匹配、專科影響凸顯、三名戰略落實、管理能力到位”的發展戰略,以“管理一流、質量一流、人才一流、服務一流、環境一流”為標準要求,以“省內領先、國內知名、醫患和諧、成果共享、標準規范的三級甲等中彝醫醫院”為發展目標。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積極發揮中彝醫藥特色和優勢,加大科研力度,共獲國家級、省州級科技進步獎42項。通過建設國家級重點專科--彝醫骨傷科、肛腸科,樹立了醫院品牌,帶動了全院蓬勃發展。目前,醫院擁有骨傷科、肛腸科2個國家級重點專科,針灸科、推拿科2個省級重點專科,彝醫老年病科、彝醫皮膚科、彝醫肺病科等3個州級重點專科,胃脘病等14個省州級重點專病。先后出版了《彝族醫藥薈萃》、《云南彝醫藥(上、下冊)》、《中國彝族醫學基礎理論》、《中國彝族藥學》、《中國彝醫方劑學》等5部彝族醫藥專著。研發出4個國家級準字號新藥,開發了39個彝藥院內制劑和2個彝藥保健品;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彝族醫藥館,收集彝族藥材標本1500多種,蠟葉標本5125份,彝族藥材樣品1126份,收集彝族醫藥專著17種,彝族醫藥圖片1100多幅。配合楚雄州藥監局進行了彝族藥材標準研究制訂工作,頒布出版《云南省中藥材標準·彝族藥分冊》共四冊,收載了165種具有法定標準的彝族藥材。建設了一個集彝醫植物藥種質保存及栽培、藥用動物馴養繁殖為一體的彝族藥材種植養殖基地。先后被授予“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民族醫藥工作先進集體”、“省級文明單位”、“云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基層黨建工作示范點”、“云南省醫德醫風示范醫院”、“云南省中醫藥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