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職業病醫院二級
新疆煤礦總醫院位于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南昌路9號,是國家二級甲等醫院和愛嬰醫院,是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醫療保險定點機構,現隸屬新疆烏魯木齊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醫院始建于1958年10月,期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第二預備學校門診部。經過40余年的建設,現已發展成在編床位310張、25個科室及職業病、骨質疏松兩個研究所的多功能綜合性煤礦職工醫院。<br> 醫院擁有德國西門子CT機、西門子B超機、日本島津1000mA多功能X線機、美國產腹腔鏡、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德國產高頻電刀、美國產前腺氣化電切鏡、美國產膀胱鏡、英國產多功能麻醉機、日本產電子胃鏡、美國產無創起搏除顫心電監護儀、彩色多普勒、法國產呼吸機、美國產多功能監護儀等一批較為先進的大中型骨干設備,為臨床診斷與治療提供了良好的輔助檢查與治療手段。<br> 醫院在職職工297人,220名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中,高、中級專業技術職稱者占35.9%。科室專業設置包括內科(心血管、內分泌、神經內科、呼吸、消化、腎病、血液病科)、外科(普外、燒傷、泌尿、胸外、神經外科、腫瘤)、骨科、脊柱外科、兒科、職業病科、婦產科、腦外科、干部病房等。醫院大部分病房內部都設置了洗手間,配置了淋浴設施;手術室設有一流的重癥監護市,確保了危重手術病人的術后安全。在全院20多個專業中,重點科室骨科對于骨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在全疆享有一定聲譽。醫學影象科開展的子宮輸卵管再通術療效顯著;腦外科可運用手術治療癲癇,并運用顯微外科技術開展斷指再植。職業病研究所于1992年在西北五省率先引進全肺大容量灌洗術治療各種塵肺獲得成功;1994年成立的骨質疏松研究所,是區內首家開展骨質疏松防治的專門研究機構。目前,醫院在塵肺病和骨質疏松病的診治領域居全疆領先水平。
預約掛號
-
烏魯木齊市婦幼保健醫院(烏魯木齊市婦幼保健院)三級甲等
烏魯木齊市婦幼保健院始建于1951年,2013年加掛自治區婦幼保健院,是集預防、保健、醫療、科研、教學、培訓為一體的三級甲等婦幼保健機構,為婦女兒童提供婦幼健康服務,承擔自治區和烏魯木齊市婦幼健康工作業務管理和技術支持。 婦幼保健院有兩個院區。二道橋院區位于烏魯木齊市城南,占地7畝,使用面積4.5萬平方米,開放床位400張;紅光山院區是烏魯木齊友愛醫院,位于烏魯木齊市城北,占地78畝,2018年一期投入使用,使用面積6萬平方米,開放床位450張。是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附屬醫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國家婦幼保健中心的對口援疆單位。 婦幼保健院設孕產保健部、兒童保健部、婦女保健部、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部。開設產科、新生兒科、婦科、中醫婦科、生殖醫學科、人類精子庫、婦女保健科、乳腺科、兒童保健科、兒童康復科、急診科等48個科室,其中包括產前篩查、產前診斷、新生兒疾病篩查、新生兒重癥轉運、重癥孕產婦救治、婦科疾病診療、生殖醫學、盆底康復8個臨床中心,嬰兒艾滋病早期診斷西北區域實驗室以及新疆產前診斷重點實驗室等。 婦幼保健院目前有自治區重點專科2個,分別是產科、婦科;烏魯木齊市重點專科4個,分別是產前診斷中心、病理產科、新生兒科、兒童保健科。是全國產科麻醉培訓基地、產前診斷培訓基地、宮頸病變防治進修基地、中醫藥工作示范基地、盆底康復技術培訓中心、孕產婦心身健康門診研究員實習基地、眼保健示范單位,自治區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產前診斷管理中心、兒童早期發展示范基地、導樂分娩培訓基地,新疆醫科大學臨床教學基地,烏魯木齊市婦產科質量控制中心。2016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2017年成為國家婦產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在加強專科建設的過程中培養了一批婦科、產科、新生兒科、遺傳與優生等專科優秀人才。 近年來,榮獲 “全國百家優秀愛嬰醫院”、“全國青年文明號”、 國家級巾幗文明示范崗” “全國農村婦女兩癌免費檢查工作先進集體”、“ 全國婦幼健康服務先進集體”、“自治區實施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 孕產保健部 包括產科門診、產前診斷中心、產科病房、產房 產科門診——為孕婦建立檔案,篩查高危孕產婦。設遺傳咨詢、高危妊娠、營養、心理、二胎、特需等亞專科門診,母乳喂養咨詢、模擬產房、孕婦學校、糖尿病一日門診為孕產婦提供服務。 產前診斷中心——是集產前篩查、產前診斷、新生兒疾病篩查、遺傳病診斷及優生優育和遺傳咨詢為一體的醫學遺傳學中心,是全國產前診斷技術培訓基地、烏魯木齊市重點專科,開展高通量基因測序,無創DNA產前檢測,耳聾基因篩查、罕見遺傳病的基因檢測,流產物染色體及基因檢測等臨床技術服務。 產科病房——分為生理產科、病理產科、母胎醫學科、家庭化病房四個單元。有醫護人員252人,開放床位236張,是新疆“孕產婦重癥救治中心”、“妊娠期糖尿病診治中心” 和“母胎醫學中心”,開展高危孕產婦救治、妊娠合并癥和胎兒宮內治療等工作。 產房——倡導人性化服務,打造家的溫暖,開展“一對一”全程導樂陪產和分娩鎮痛服務,是新疆導樂分娩培訓基地。產科醫師、兒科醫師、助產士共同守護新生兒出生,保證母嬰安全,年分娩量達萬余人次。 兒童保健部 設新生兒科、兒童保健科、兒童眼耳鼻喉科、兒童康復科 新生兒科——是烏魯木齊市新生兒重癥轉運中心,科室是無陪護、層流潔凈病房,開展呼吸機支持療法、早產兒綜合治療及隨訪、同步換血療法、全靜脈營養支持及臍靜脈和中央靜脈置管等醫療服務。科室開展的袋鼠媽媽護理服務深受患兒家長歡迎。 兒童保健科——是自治區兒童早期發展基地,開展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和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查、智力篩查、兒童生長發育監測、營養評估、心理行為評估、過敏風險評估、兒童齲齒治療等診療服務,負責烏魯木齊市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管理工作。 兒童眼耳鼻喉科——是全國眼保健示范單位,開展新生兒眼病篩查,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治療,提供醫學驗光、斜視手術、弱視治療、兒童眼保健、五官保健、聽力保健及孕產婦眼保健等服務。 兒童康復科——開展腦癱高危兒篩查、早產兒出院后管理,殘障兒童的語言作業運動訓練、中醫推拿、針灸、按摩、藥浴等工作,是自治區腦癱康復定點救治機構,是河南省婦幼保健院對口支援單位,廣州市中山大學康復聯盟單位。 婦女保健部 有婦科、中醫婦科、乳腺科、生殖醫學中心、精子庫、婦女保健門診、體檢中心 婦科門診——設日間手術室和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診治中心,開展陰道鏡、宮腔鏡日間手術,盆底功能恢復、通乳、陰道松弛、尿失禁、外陰陰道整形及婦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是全國宮頸疾病多學科聯合門診、宮頸病變防治進修基地、盆底康復技術培訓中心。 婦科病房——開展各種婦科微創手術,宮腹腔鏡聯合治療不孕癥,腹腔鏡下良、惡性腫瘤切除術,陰式子宮切除,盆底重建,生殖
預約掛號
-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醫醫院暨中醫研究院三級甲等
寧夏中醫研究院是一所集中醫、中西醫結合的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省級綜合性中醫醫院。現為寧夏醫學院附屬中醫院,也是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醫藥醫療、科研、教學的中心和基地。<br> 占地面積36500m2,建筑面積2200m2,固定資產3476.47萬元,萬元以上設備101臺(件),專業設備總值1457萬元。編制床位154張,實際開放病床166張。醫院設科室30個,其中行政科室6個,臨床業務一級科室17個,醫技科室5個,回族醫藥研究所1個,科技實驗藥廠1個。2006年,實現業務總收入2359萬元,門診診治病人15.3萬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500人次,病床使用率達83%。現有職工163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36名,占全院職工總數的83.95%,碩士研究生2人,現有主任醫師12人,副主任醫師22人,中級職稱53人。醫院擁有CT機、彩色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氣分析儀和血液透析機等一批較先進的醫療設備,為醫院臨床、科研、教學提供了必要的診療條件。<br> 寧夏中醫研究院始終堅持中醫醫院的辦院方向,突出中醫特色,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斷加強醫院管理和內涵建設,重視人才培養,提高醫院技術水平,拓寬服務范圍,<br>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和職業道德教育,使廣大職工樹立了“愛崗敬業、文明服務、廉潔行醫、無私奉獻”的思想,贏得了廣大患者和社會的好評。<br> 寧夏中醫研究院始終堅持專科專病建設,把“院有專科、科有專病、人有專長”作為業務建設的重點,開展了腰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心腦血管病、脾胃病、乳腺病、腎病、糖尿病、肝膽病、風濕病、不孕癥、男性病等十余種疾病的專科專病治療和研究,現有特色專科4個,有國家級重點專科中西醫結合治療腎病,自治區級重點專科骨傷推拿科,在自治區內享有較高聲譽。<br> 寧夏中醫研究院堅持“科技興院”的方針,以科研為先導,以臨床為依托,先后承擔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項目“參芪防感口服液”防治小兒反復中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應用研究和“中藥復方制劑對致病性淺表真菌的抑菌實驗及臨床應用研究”及“回族衛生保健研究”;承擔了自治區科研項目“滋腎止血膠囊治療腎炎血尿臨床研究”、“痛經外治法”和“復方中草藥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實驗研究”。先后榮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其中:“參芪防感口服液”和“淺菌凈”兩項科研成果及院內中藥制劑30余種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在各種醫學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其中在全國性期刊發表280余篇,省級期刊發表230余篇。<br> 寧夏中醫研究院堅持“三個文明一起抓”的方針,自1996年以來,先后被衛生部、世界衛生組織授予“愛嬰醫院”稱號,被中華醫院管理學會授予“百姓放心示范醫院”,被自治區、銀川市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文明單位”、“衛生先進單位”、“無償獻血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10余項。<br> 寧夏中醫研究院在十余年的建設和發展中,堅持深化改革,實施科技創新,嚴抓基礎建設,重視專科專病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醫院建院時間短,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較差,人才匱乏等條件所限,醫院整體工作發展后勁不足,綜合服務功能較低。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醫院亟需高學歷、實用型人才的培養、醫療設備、硬件設施的配置和綜合診療技能的全面提高,以期更好地為全區回漢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醫療、保健服務。
預約掛號
-
吉林市結核病防治研究所
吉林市結核病防治研究所坐落于吉林市船營區昆明街73號,隸屬于吉林市衛生局,始建于1956年8月,是集結核病預防、科研和治療為一體的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承擔吉林地區九個縣(市)區451.6萬人口的結核病防治及對基層結防機構的業務指導工作。所內下設10個業務科室和2個綜合管理科室,并設有吉林省結核病細菌學重點研究室,為吉林省結核病防治重點專科單位。 2、人力資源:結防所現有在職職工130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01人,行政管理18人,工勤人員11人。主任醫師5人,副主任醫(技師)12人,主管(治)醫(技)師45人,初級人員39人。近十年來共發表在省級以上刊物的專業論文200篇,有10余項科研成果獲市3等獎以上獎項。 3、單位職能:(1)、結核病預防與控制:實施轄區內的結核病預防控制規劃及工作方案,組織落實《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的實施工作,進行評價、檢查和總結,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制定具體實施辦法;負責本地區結核病的監測,以及結核病疫情的統計、分析和預測工作;組織指導轄區內結核病疫情調查和處置。對本地區結核病防治工作進行技術指導;開展結核病防治技術的推廣工作。(2)、承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任務:承擔和實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規定的任務;組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專業隊伍。(3)、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制訂轄區內結核病健康知識、行為基線調查和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實施計劃;組織本地健康教育策略預試驗。 (4)、結核病患者的治療:對疑似結核病患者進行診斷,對重癥結核病患者實施診斷,住院觀察,并實施治療。 (5)、結核病細菌學研究:內設吉林省結核病細菌學重點研究室,對結核菌及多耐藥性結核菌作重點培養,及多種藥物敏感試驗,以服務于臨床治療。 (6)、負責本地區卡介苗接種工作的培訓、卡介苗的調配、及市區新生兒的卡介苗接種工作。
預約掛號
-
大慶油田讓北醫院一級醫院
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讓北醫院位于大慶油田最北端的采油六廠。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性一級甲等醫院,是管理局、油田公司,市政醫療保險定點單位,醫院下設慶虹橋醫院和科技園社區服務中心。<br> 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讓北醫院現有職工240人,衛生技術人員200人,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7人,主治醫師40人,開設內、外、婦、兒、中醫、肛腸、臨床醫技等科室,開放床位165張。配有德國西門子X光機、全自動生化分析議等大型醫療設備70余臺套。能夠較好完成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的診斷與治療。<br> 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讓北醫院把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滿意的醫療服務作為宗旨,常年聘請總醫院內科、外科及婦科專家出診。能獨立開展胃癌、乳腺癌、甲狀腺腫瘤等手術。住院內科設有設備完備的重癥監護室,能成功的救治心肌梗塞、腦梗塞,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婦科開展了子宮全切術、剖腹產術、子宮肌瘤等手術;輔助科室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能滿足臨床常規的各項檢查。<br> 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讓北醫院開設肛腸病專科,擁有省內領先的肛腸病檢查治療設備,常年聘請吉林和哈爾濱肛腸病專家出診,采用無痛療法治療肛裂、肛瘺、內外痔、肛周膿腫,直腸息肉等各種肛腸疾病。<br> 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讓北醫院從緩解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入手,對農民就醫實施了一系列便民措施及優惠政策,我們的服務深受廣大農民的好評,也得到了林甸縣政府的認可。2005年10月,醫院被林甸縣衛生局定為“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定點單位。<br> 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讓北醫院將以優美的環境,優質的服務,優良的技術,優惠的價格為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預約掛號
-
大慶油田四廠醫院二級
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四廠醫院位于紅崗區。以四廠醫院為核心,下轄七廠醫院、杏南醫院、杏五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紅二村、紅四村社區衛生服務站。是融醫療、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是大慶市、大慶石油管理局醫療保險定點單位,大慶石油管理局生殖保健服務中心。 <br> 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四廠醫院醫院現有職工311人,服務半徑59公里,覆蓋地域為油田南部及邊遠礦區,服務人口18萬人。醫院本部現有職工94人,各類衛生技術人員80人,占職工總人數的85%以上。其中,副高職3人,中級職稱31人;本科學歷11人,大專學歷44人。固定資產近2000萬元,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960平方米。醫院設有住院部、門診部和預防保健服務中心,現有編制床位70張,觀察床位23張,年門診量8萬人次,年出院病人1000人次。臨床和醫技科室設有內、外、婦、兒、口腔、眼耳鼻喉、中醫、檢驗、放射、CT、B超、心電、多普勒、胃鏡、纖維結腸鏡、乳腺掃描、理療等20個專業科室。
預約掛號
-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三級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始建于1905年,位于鄭州市中心區域,原名為華美醫院,1962年更名為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2008年冠名河南省第一慈善醫院,2011年被省衛生廳批準為鄭州市腫瘤醫院。設置床位1100張、職工1400余人(其中醫護人員900余人,高級技術職稱180余人), 是一所擁有腫瘤學科、血液科、耳鼻喉頭頸外科、泌尿外科、神經內科、腎病風濕科等一批河南省和鄭州市重點學科和重點培育學科的集教學、科研、臨床、防保為一體大型綜合醫院。<br> 1981年,腎臟移植手術在全省首家成功開展;1985年,“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白血病的臨床研究”排列全國第三;1988年“雙次自體骨髓移植術”在全國成為首創,上千名血液病患者得到了救助;1990年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治療在省內率先開展,使500多例鼾癥患者從中收益;1998年尿激酶聯合低分子肝素治療進展性腦梗塞在全省首開先河,數百名神經癱瘓患者重獲新生;2003年腫瘤專科在鄭州市率先開展了CT、超聲引導下經皮細針穿刺活檢,探索出了又一條救治腫瘤患者的途徑;2013年9月耳鼻喉頭頸外科電子耳蝸植入被列為全省大病救助項目定點醫院。<br> 擁有設備齊全的鄭州市干細胞與器官移植重點實驗室、1.5T核磁共振、16排CT、500MA數字胃腸X線機、肌電誘發電位儀、大功率鈥激光儀、電磁波體外碎石機、準分子激光、C型臂血管造影機、腹腔鏡、骨質疏松治療儀、人工腎、全自動生化儀、乳腺鉬靶機、彩超、電子直線加速器、鈷60放射治療儀、三位放射治療計劃系統(3DTPS)及全身腫瘤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系統(全身X刀)、遠距離后裝機、氬氦刀冷凍消融治療系統、單光子電子計算機算斷層顯像設備(ECT)等一大批先進的醫療設備,為診斷治療的高效、準確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br> 醫院設有鄭州市腫瘤防治研究所、鄭州市抗癌協會、鄭州華美法醫臨床司法鑒定、泌尿研究所、男性醫學研究所、鄭州市腫瘤個性化治療基因檢測重點實驗室。<br> 醫保支持有鄭州市醫保、河南省醫保、鐵路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慈善項目支持有電子耳蝸植入術列入“河南省新農合重大疾病救助定點醫院”、鄭州市2014年民生十大實事“免費為全市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中華慈善總會“唇腭裂免費治療”、美國“國際微笑列車”基金會資助項目、“善行綠城”之“關愛女性--兩癌慈善救助”、“善行綠城”--癌癥慈善救助項目、“善行綠城”之“凈化生命”--尿毒癥患者透析慈善援助項目、河南省慈善總會藥品援助項目。<br> 百年的光輝歷史,造就了醫院深厚的文化積淀和獨特的人文環境,三院人秉承“嚴謹實干、和諧奉獻”的院訓,鑄就了“德術并舉、敬業進取”的醫院精神和“生命相托,責比天大”的核心價值觀。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注重醫院內涵建設,全面提升醫院的醫療質量、服務水平和品牌建設,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經濟的醫療服務。
預約掛號
-
濟寧腫瘤醫院二級
濟寧市腫瘤醫院(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區)是一所集醫療、科研、預防、康復為一體的二級甲等專科醫院,也是魯西南地區建院最早、規模最大的腫瘤專科醫院。始建于1989年,占地面積23310平方米,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編制床位218張,設有17個臨床、醫技科室;建有濟寧市腫瘤防治研究中心、濟寧市肝癌研究所、濟寧市癌癥康復俱樂部等臨床科研與康復機構。<br> 醫院擁有電子直線加速器、美國產SPECT、遙控銥-192后裝治療機、美國產體部X-刀、500mA遙控X光機 、意大利進口彩超、日立多排螺旋CT、高頻電刀、C型臂、模擬定位機、體外高頻熱療機、雙頻微波熱療機、紅外線乳腺透照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甲功測量儀等設備,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腫瘤診治系統。<br> 在臨床治療上,可對各系統腫瘤施以手術、放療(X—刀、適形放療)、化療、生物免疫治療、中醫中藥、介入治療、熱療、同位素治療等規范化的綜合治療。并率先在魯西南地區開展了同位素治療骨轉移、生物免疫治療、碘-131治療甲亢、X-刀、調強適形放療等新技術。其中,碘-131治療甲亢、生物免疫治療、肝癌的早期篩查、腫瘤的藥敏實驗、同位素治療骨轉移、平陽霉素治療小兒血管瘤等項目均填補了山東省內空白。<br> 醫院曾先后獲得了濟寧市青年文明號、濟寧市綠化先進單位、濟寧市花園式單位、濟寧市消費者滿意單位、放射衛生防護先進單位、淮海經濟區優秀醫院、山東省百佳醫院等稱號。并被定位為濟寧市、縣兩級新農合及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濟寧市城鄉困難居民大病醫療救助定點醫院、濟寧市慈善定點醫院、濟寧市腫瘤普查定點醫院等。
預約掛號
-
山東省醫學科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山東省消化病醫院)二級
山東省消化病醫院座落于“孔孟之鄉、運河之都”的濟寧市,始建于1950年。是山東省唯一的集寄生蟲病和消化系統疾病防治、科研、臨床醫療、人才培養與科技開發為一體的省屬專業機構,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淋巴絲蟲病和絳/囊蟲病合作中心,山東囊蟲病治療中心,山東省消化系統疾病防治中心,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出版發行《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醫學昆蟲學科為省醫藥衛生重點學科,寄生蟲分子免疫學為省醫科院重點學科。附設有山東省醫學科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我所與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合作共建有山東省消化病醫院。 目前,擁有職工13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24人,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63人;博士7人,碩士21人,碩士生導師7人。擁有業務用房近20000平方米,固定資產4790萬元。具有較強的科研、防治、臨床醫療、研究生培養和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等綜合能力。 多年來緊緊圍繞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蟲病大力開展防治工作,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總結出一整套成功的防治經驗,在防治策略、防治技術、防治方法、疾病監測、效果評價等方面在國內同行業保持領先地位。在全國率先基本消滅了黑熱病、絲蟲病和瘧疾,取得全國寄生蟲病防治工作的“三連冠”,2004年全省消除絲蟲病。先后承擔并完成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國家級、省部級、廳院級科研課題二百余項,榮獲各級科技成果獎一百余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5項;全國科學大會獎2項;省部級成果獎31項;廳院級成果50余項。主編及參編寄生蟲病專著50余部,在國內外雜志報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0多篇。共招收培養研究生37名,其中30人畢業并獲碩士學位,大多數考取了博士。該所設有全國最大的寄生蟲病專科醫院,擁有國內著名的寄生蟲病診療專家,在寄生蟲病的診治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設有寄生蟲病、消化系統疾病、整形美容等特色專科。在對外科技合作與學術交流中,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完成科研課題11項,先后接待50 批112人次30個國家和地區的考察團及學者來所考察訪問,選派 20余人次出國參加學術交流、考察、訪問和進修深造,選派8批專家到塞舌爾執行援外任務,派遣瘧疾專家組到非洲執行援外任務,為國爭得了榮譽。 先后被國家衛生部、省衛生廳授予“全國衛生先進集體”、 “全國絲蟲病防治先進集體”、“全省衛生先進集體”、 “全省絲蟲病防治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連續多年被授予“省級文明單位”和“市級文明單位”,先后16人被推選為國家、省、市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6人被評選為全國、省、市級勞動模范。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山東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將繼續發揚艱苦奮斗、敢于拼搏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深化改革,開拓創新,求真務實,與時俱進,再創事業輝煌,為保護人民身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