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三級甲等
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是山東省政府30多年來唯一批準新建、煙威地區首家省屬大型三級綜合醫院,是大學直屬附屬醫院,也是省政府著眼提升煙臺東部新區醫療服務功能實施的一項健康惠民工程。 地理環境優越。醫院位于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美麗的海岸線——煙臺市東部高技術海洋經濟新區,坐落于煙臺與威海兩市之間,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周邊交通干線四通八達,北鄰青榮城際高鐵、榮烏高速(G18)出口,距煙臺萊山國際機場、煙臺火車站、煙臺港車程約30分鐘,為高端醫院大范圍服務提供了便利。 規劃建設一流。醫院新院一期占地256畝,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規劃床位2200張;二期規劃建筑10萬平方米;三期預留用地250畝。院區內設有直升機停機坪,便于煙威地區海上救援。 醫教實力雄厚。目前已引進國內著名神經外科專家、北京神經外科學院一系(天壇醫院)系務委員、博士生導師楊軍教授,國內著名神經外科專家、博士生導師張慶林教授,脊髓損傷治療和神經功能重建領域國際知名專家、博士生導師張少成教授,生物醫學工程專家、博士生導師張傳森教授,口腔頜面外科專家楊志誠教授,心血管介入專家張明哲教授,心血管外科專家韓珂教授以及神經內科、內分泌科、骨科、普外科、婦產科、兒科、眼科、腫瘤科、康復醫學科、ICU等20余名國內一流專家,構建起由200余名教授、博士組成的主力醫療團隊,形成了一批高層次專業學科。在承擔本科、碩士教育的基礎上,與山東大學合作培養高級醫學人才。 技術設備領先。近年來,醫院以神經外科、眼科、心血管內科、超聲醫學科、骨科、腫瘤科、神經內科等學科為龍頭,相繼開展了顱底垂體瘤、巖斜腦膜瘤等顱底病變手術,巨大顱內動脈瘤夾閉術等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遠視、散光眼,心臟介入,超聲介入,脊髓損傷治療和神經功能重建,惡性腫瘤綜合治療,現代神經康復術等新技術,有多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新院引進德國西門子3.0T磁共振、256層螺旋CT、瑞典醫科達直線加速器、數字化血管造影機、平板數字胃腸機、數字化X光機、移動C型臂X光機、丹麥IVF工作站、西門子Aptio Automation自動化檢測流水線等國內外先進醫療設備860余臺(套)。 醫院將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的標準,建設國內一流現代化的大型綜合醫院,打造膠東半島醫療、教學、科研和健康服務中心。
預約掛號
-
煙臺毓璜頂醫院(煙臺專區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傳承百年歷史? 鑄就世紀輝煌 ——煙臺毓璜頂醫院簡介 煙臺毓璜頂醫院始建于1890年,其前身是美國長老會創辦的教會醫院。經過一百多年的變遷,現已發展成為煙臺市最大的綜合性醫療保健中心、三級甲等醫院、山東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山東大學醫學院暨青島大學醫學院研究生培養基地。 醫院占地面積9.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9萬余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2.7億元,?其中醫療設備資產7.2億元。擁有PET-CT、256層極速CT、3.0T磁共振、全身X刀、直線加速器等高精尖儀器設備。在崗職工3500余人,其中,主任、副主任醫師461人,教授、副教授184人,具有博士/博士后學歷/學位者174人、碩士學歷/學位者763人,博導7人、碩導78人,享受國務院特貼、衛生部及省突貢專家14人,全國學會委員及省級學會副主委76人。開放床位3000張,年門診量170萬人次,出院病人9萬人次,各類手術6萬例。 醫院設有50個臨床科室、18個醫技科室,其中消化內科、泌尿外科、婦產科、兒內科等9個專業為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專業,血液內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外科、臨床護理等16個學科為山東省臨床重點專科。器官移植、腔鏡手術、內鏡技術、介入診療是醫院的四大品牌技術。年開展腎臟移植近百例,骨髓移植10余例,腔鏡微創手術5000余例,內鏡診療技術近30000例,介入診療技術10000余例。代表醫院學科發展方向的生物治療、干細胞移植、基因檢測、生物芯片診斷等“六個十技術”也實現了全面突破,技術層次和規模均處于國內先進、省內領先水平。 醫院建有國內一流的中心實驗室,設有“山東省干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著國家“863”、“973”重大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高層次科研課題,其中兩項“863”填補了山東衛生系統空白。成功獲得5枚符合國際公認鑒定標準的人類體細胞克隆胚胎,標志著我國已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成功掌握人類胚胎克隆技術的國家。生物芯片實驗室為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全國設立的6家分中心之一,也是華東地區唯一的分中心,搭建了生物芯片技術研發與應用的高端平臺。2011年以來,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6項,其中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中華護理學會科技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承擔國家“863”、“973”、國自然基金等高層次科研項目22項,194篇SCI論文中影響因子最高者達39.06,居國內地市級醫院前列。 近年來,醫院以打造國內一流的數字化醫院為目標,以財務管理為基礎、以臨床應用為主線,以質量控制為核心,研發了醫護工作站、電子病歷、移動醫護、LIS、PACS、手術麻醉、物流管理、全成本核算、辦公自動化、數字圖書館等80余個信息系統,覆蓋了醫療、護理、行政、后勤的所有科室。其先進性、適宜性、可拓展性以及應用的廣度和深度等均居國內前列。先后被衛生部指定為全國首批電子病歷試點醫院、單病種質控信息化管理系統研發基地,并獲得全國首屆衛生信息化推進優秀獎。醫院電子病歷系統經美國醫療衛生信息與管理系統協會認證,達美國電子病歷采納模式六級水平,是全國僅有的三家醫院之一。 醫院積極開展國際、國內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休斯頓安德森腫瘤中心,德國巴伐利亞州利希藤菲爾斯醫院、杜塞爾多夫大學附屬醫院,荷蘭烏特勒茲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外多家醫學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成立了煙臺-廣島中日腫瘤中心、中德國際關節培訓與治療中心等合作機構,先后派出100余名醫護人員赴美國、德國、澳大利亞、荷蘭、日本等國進修深造、攻讀學位。 多年來,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宗旨,在全國衛生系統率先實施了醫院文化建設工程。培育和光大了“精誠、創新、超越”的醫院精神,“求知、求慈、求精”的醫院院訓;設計和創作了“如意飛翔”的醫院院徽,“吉祥如意”的醫院院歌,全面系統地打造了毓醫的“如意”核心文化。在全國率先提出了深蘊關愛的人性化服務理念,全面詮釋了人性化服務內涵,編撰了全國衛生系統首部分類科學、內容豐富的《服務規范》、《服務指南》和《醫院文化建設專輯》,形成了深蘊尊重關愛理念的服務品牌 實現了服務品質的持續改進,服務質量全面提升,被中國醫院協會向全國推薦。 近年來,醫院先后榮獲全國百佳醫院、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執行醫藥服務價格十佳單位、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預約掛號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