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市口腔醫院(青島口腔醫院)三級
青島市口腔醫院始建于1987年,是市衛生局直屬的唯一一所公立口腔專科醫院。青島市口腔醫學會所在地,青島市牙病防治臨床基地,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山東醫科大學、蘭州醫科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的教學實習基地,承擔著全市八百多萬人口的口腔疾病預防保健和醫療防治工作,是我市醫療保險定點機構。 青島市口腔醫院在市委、市政府和衛生局的大力支持下,醫院歷經了1999年和今年的兩次大搬遷,實現了由小及大、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醫院現已搬遷至德縣路17號人民醫院原址,面積擴大至23000平方米。 裝修一新的口腔醫院共分為六層,設置牙椅80張,床位42張。科室設置齊全,有牙體牙髓科、口腔頜面外科、兒童口腔科、口腔修復科、口腔正畸科、牙周粘膜科、老年口腔科及保健科等8個臨床科室,還增設了口腔種植中心、VIP國際門診等。 青島市口腔醫院在細化專科建設的同時,醫院注重加強人才梯隊建設,現擁有職工130余人,口腔專業醫師81人,其中醫學博士3人,醫學碩士22人,碩士生導師5人,高級職稱17人,中級職稱33人。醫院將繼續加大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力度,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為島城廣大市民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口腔診療服務。
預約掛號
-
青島市黃島區中醫醫院三級甲等
青青島西海岸新區中醫醫院(青島市黃島區中醫醫院)是青島西海岸新區唯一一所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始建于1978年,業務涵蓋醫療、教學、科研、中醫預防保健、康復與健康教育等方面,承擔著西海岸新區180 萬人口的醫療、預防、保健和多家醫學院校的教學、科研任務,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經過40年的發展,醫院目前占地65畝,建筑面積3.5萬平米,總資產2億元,職工1046人,擁有直線加速器、1.5T磁共振、16排螺旋CT、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萬元以上醫療設備866臺(件),開放床位678張,設有25個職能科室,34個臨床科室,11個醫技科室,1個綜合門診部,擁有2個全國農村醫療機構中醫特色專科――肝膽病科和康復科,3個山東省中醫重點專科――肝膽病科、骨傷科和內分泌科,3個青島市中醫藥重點學科――肝膽病科、內分泌科、康復科,4個青島市特色專科――腫瘤科、腎病科、腦病科和介入科,2個青島市引進類知名中醫藥專家工作室,1個青島市腦卒中分型診療專家工作站。擁有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1名,全國第三批優秀中醫臨床人才2名,山東省第二批高層次優秀中醫臨床人才2名,青島市中醫優秀青年人才6名。是國家首批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培養)基地、國家中醫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培養)基地、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濱州醫學院教學醫院、山東省中醫藥預防服務保健中心、青島市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項目培訓基地、青島市中醫養生保健基地、青島市膏方示范單位、青島市腦癱兒童康復定點醫療機構、青島市肢體殘疾人康復醫療訓練定點機構。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醒腦開竅針刺、刺絡拔罐和小兒推拿技術協作單位。 醫院以弘揚祖國醫學為使命,不斷突出中醫藥優勢,承擔了國家精準扶貧任務,與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中醫醫院結成對口幫扶對子,通過“幫管理、傳技術、帶人才、扶學科”,不斷推進幫扶工作的廣度和深度。醫院帶動了青島西海岸新區中醫事業的發展,實施中醫“三進”工程,啟動“名老中醫師帶徒”活動;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積極開展“冬病夏治”、“冬病冬防”、中醫養生保健和膏方工作;師古創新,不斷推出院內自制制劑、中醫特色服務項目和中醫特色護理技術,積極為群眾提供“簡、便、驗、廉”的中醫藥服務。 醫院不斷創新服務舉措,優化服務流程,改善就醫環境。開展“志愿服務在醫院”活動,依托醫院“杏林使者”志愿者服務隊,組織志愿者參與門診導醫、健康宣教等志愿服務,方便患者就醫;實施“服務零缺陷管理”,建立“科主任回訪不滿意病人制度”,通過門診病人滿意度回訪、住院病人滿意度調查、出院病人醫后回訪、第三方滿意度調查等渠道,實現了服務的持續改進;產科以其溫馨服務與專家經驗豐富而享譽西海岸地區,推出集“營養早餐、藥膳服務、紀念照、產后訪視和指導”為一體的“親情母嬰樂”服務,深受廣大產婦及家屬的一致好評;實施惠民醫療,積極開展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為黃島辦事處居民免費實施白內障手術;舉辦“全國名老中醫專家周”活動,常年邀請全國著名的老中醫專家定期來院坐診,惠及全區乃至全市百姓。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醫醫院將努力踐行黨中央提出的“健康中國”戰略,圍繞“建設一所學科齊全、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的目標,秉承“大醫精誠 佑護健康”的醫院宗旨,開拓創新,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拓展服務內涵,突出中醫特色,為造福西海岸新區百姓、繁榮中醫藥事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預約掛號
-
青島市黃島區中心醫院(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人民醫院)二級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人民醫院創建于1989年,由開發區衛生局主管,差額撥款事業單位,開辦資金為3604萬元,位于黃浦江路7-9號,地處開發區的城區中心,是一家集醫療、科研、教學、保健、預防功能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醫院占地面積3.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5萬余平方米,固定資產1.58億元。醫院開放床位568張,擁有職工985名,有37個臨床醫技科室,先后成立了心臟中心、腫瘤微創治療中心、工傷康復中心、口腔醫療中心、血液透析中心、遠程醫學會診中心、兒童康復中心、職業病防治中心等,形成院前急救、院內急診、重癥監護病區的全方位立體急救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具有24小時救治大批量傷病員的能力。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人民醫院秉承"仁心醫術、關愛生命"的核心服務理念,以"建設區域性現代化醫療保健中心"為目標,狠抓學科建設,不斷提高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其中,口腔科為青島市特色專科;康復科為青島市中醫特色專科。在開展常規治療基礎上,還開展了半肝切除術、關節置換、斷肢(指)再植、口腔癌根治術等,其中許多項目達到國內同級醫院領先水平;經皮椎體成形術、各種內窺鏡微創技術如腹腔鏡、電子胃鏡、電子結腸鏡、鼻內窺鏡、關節鏡、纖支鏡等也正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系列治療。醫院先后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級科技進步獎5項,市級科技進步獎9項,區級科技進步獎15項,擁有國家發明專利52項。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人民醫院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積極倡導人本文化,以病人的需求為導向,推行"三二七"服務理念,改進服務流程和服務模式,成立了一站式門診服務中心,方便病人就醫,推出"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急診急救綠色通道"、無節假日門診、青年志愿者服務,設立"門診服務總監"、"醫德醫風評價系統"和24小時服務熱線,采用電話、短信、郵件"三網"聯動的方式,及時處理患者就醫過程中的困難。努力創建"人民滿意醫院",開展的"精心醫療、貼心服務"活動,被評為青島市衛生系統優秀服務品牌。2011年全年實現業務收入1.932億元,完成門診45.47萬人次,住院17010人次,手術4439臺次;床位使用率、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分別達到93.9%、93.1 %。全院共收到錦旗108面,感謝信105封,拒收紅包131次,金額達14萬余元,社會總體滿意度達到了97.6%。 近年來,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人民醫院通過嚴抓效能建設和專業技能培訓,推行規范化服務,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要效率,以管理促發展,并逐漸形成了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良性發展格局。
預約掛號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山東腫瘤醫院東院)三級甲等
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暨山東省腫瘤醫院東院區,位于濟南市無影山路38號,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社區衛生服務、醫學健康管理等于一體的具有特色專業優勢的省級綜合性醫院,是山東省省直文明單位、濟南市城鎮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和山東省新農合定點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3萬余平方米,開設病床506張。設有腫瘤外科、內科、婦瘤科等三大專業及相關分支學科以及綜合內科、兒科、胸外科、普外科、頭頸外科、介入治療科、婦科、乳腺病中心、中醫骨傷科、五官科、皮膚科、生殖保健科、免疫預防、社區衛生、急診醫學、麻醉醫學等二十多個臨床專業和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病理學、細胞學、超聲診斷、內窺鏡室等十余個醫技(基礎)專業科室。具 有代表當今國內外治療前沿技術和綜合治療優勢的腫瘤學等優勢學科和中醫骨傷、口腔醫學、生殖保健等特色專業。 現有職工總數667人,在職職工429人,專業技術人員412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43人,具有博碩士學位66人,碩士生導師11人,30余人在國家或省級相關學術團體中兼任職務,形成了老中青三結合的專業技術梯隊。 擁有西門子SOMATOM Sensation 64 CT、 西門子AXIOM Artis FA C型臂和西門子MAMMOMAT1000 Nova乳腺鉬靶X光機、大型數字胃腸機、系列電子內鏡系統、重癥監護系統、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骨密度檢測儀、腹腔鏡、肛腸鏡、超聲刀、肺功能儀等先進醫療設備200余臺(套)。形成了高技術人才與先進診療設備的有機結合。 醫院以精湛的醫療技術服務于患者的同時,堅持“以臨床帶科研,以科研促臨床”的指導思想,積極開展科研、學術交流及教學工作。近年來,先后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20余項,獲省(部)級、廳局級科技成果獎5項、國家發明及使用新型專利7項,每年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積極開展研究生教育及臨床教學工作,每年平均帶教腫瘤學、醫學影像與核醫學、外科學、中西醫結合基礎等專業碩士研究生10余名,醫學院校實習生50余名。 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指導思想,以精湛的技術、高度的責任心和良好的醫療環境,全心全意服務于患者,服務于社會。
預約掛號
-
濟南市章丘區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章丘市人民醫院建于1950年6月, 為全市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急救中心,占地面積6.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開設病床750張,年門診量30余萬人次,年住院病人1.8萬人次,手術6800余例,裝備有64層螺旋CT、核磁共振、數字胃腸機、ECT 、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全數字化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動態心電圖、大型心臟運動平板儀、碎石機、腹腔鏡、宮腔鏡、鼻內窺鏡、電子胃鏡、心臟體外循環機、高壓氧倉、人工腎、遠程會診系統、X-刀、直線加速器、數字照像系統等一大批國內領先水平的醫療設備。<br> 全院現有正式職工954人,衛生技術人員818人,高級職稱137人,中級職稱373人,濟南市和章丘市級拔尖人才10人,碩士30余名。有臨床一級科室57個,二、三級科室59個。濟南市重點專科3個,章丘市重點專科6個, 整體水平處于全國同級醫院先進水平。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改革不適應病人就診的流程和設置,滿足人民群眾醫療需求的多樣化,千方百計為患者提供方便、舒適、到位的零距離全程服務。實施惠民醫療工程,實行單病種限價收費,最大限度緩解群眾看病難和貴。開展人性化服務,提供愛心、熱心、耐心、細心、溫馨的全方位為民、便民優質服務,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以提高醫療質量為主題,始終把醫療質量作為醫院工作的核心和靈魂,完善質量管理的組織、制度、檢查、反饋、運行等機制,加大患者安全目標和核心制度落實力度,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水平,增強服務優勢。2005年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使醫院的醫療質量管理上了一個大的臺階。強專科、創名牌,打造醫院核心競爭力。能開展心臟手術,進行多處骨折復合傷、大面積燒傷、中毒等內外婦兒各科的重大搶救,唇腭裂手術國際水平,斷指(肢)再植、皮瓣移植國家水平,介入、微創技術普及率高,醫院很多技術達到三級甲等醫院水平。堅持技術創新:2006年至2008年開展新技術、新項目、重大手術3300余例,其中成功治愈典型病例有:1、開展PTCA+支架術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急性心肌梗死五百余例。2、開展食管癌切除術治療食管癌210余例。3、開展室間隔缺損修補術、房間隔缺損修補術治療各種先天性心臟病22例。4、手術切除治療腦膜瘤、動脈瘤27例。5、下頜骨部分切除術+取髂骨可成形術+鈦板重建術治療下頜骨細胞瘤3例。6、開展口腔內腫瘤切除術治療口腔內各種惡性腫瘤106例。7、人工髖關節置換術60余例。堅持科教興院戰略,積極開展臨床醫學科學研究,近年來,完成由省、市科委主持鑒定,具有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45項,獲發明專利15項,獲濟南市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獎20項。在國家和省級刊物發表論文1000余篇,出專著20余部。在濟南地區首批被命名為“二級甲等”醫院和國際“愛嬰醫院”。為山東大學教學實踐醫院、濟寧醫學院和濱洲醫學院教學醫院。4萬余平方米的現代化病房樓————省內一流水平。2008年12月,又被命名為濟南市第六人民醫院。98年以來一直保持著濟南市“科技興醫”先進單位稱號。2004年以來,獲得了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縣市醫院優秀院長單位,全國基層醫院感染管理先進集體,全國基層單位糖尿病培訓合格單位,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醫院人文管理榮譽獎,全國醫療行業百姓放心、政府滿意百佳和諧醫院,全國誠信示范醫院,山東省醫院管理和醫政管理先進集體,山東省誠信醫院,山東省首批醫患和諧示范醫院,全省職工最滿意醫保定點醫院,山東省醫學科普先進集體,山東省花園式單位,山東省醫療救助定點醫院,濟南市科技興醫先進單位,濟南市醫療質量效益年先進單位,濟南市輸血工作先進單位等幾十項濟南市以上榮譽稱號。在濟南市級醫院中綜合實力始終排名靠前。
預約掛號
-
德化縣中醫院(德化中醫院)二級
福建省創建于1981年,經多年發展,目前是一所中醫特色濃厚,中西醫結合優勢突出,集醫療、教研為一體的泉州市首家縣級二級甲等中醫院。醫院占地面積3200平方米,房屋總建筑面積7320平方米,編制床位110張,2010年業務總收入3180萬元,醫院整體功能不斷提高,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備先進,設有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康復科、五官科、針灸科、推拿理療科、口腔科、皮膚科、中醫男性科、肛腸瘡科、體外碎石中心、社區保健等19個臨床科室和心血管專科、老年病專科、內分泌專科、脾胃病專科、骨質增生專科等11個專科專病門診。具有高、中級職稱的各科醫師50余人,配備有手術室、放射科、病理科、超聲室、室、心功能室、肺功能室、內鏡室、檢驗科、新生兒監護室、重癥監護室等12個醫技科室,①擁有西門子雙排螺旋CT、數字胃腸X光機、體外碎石機、飛利浦彩超、紅外乳腺儀、儀、日本奧林巴斯電子胃、腸鏡、英國等離子雙極內窺鏡、三維腰椎牽引床等20多臺先進進口儀器設備和健全的醫院網絡管理系統,②可開展普外、腦外、泌尿、骨傷、婦產、五官等手術,③醫院按照“突出重點、兼顧全面”的技術發展思路,狠抓科技興院。陸續開展了一大批高難度手術如食道癌根治術、根治術、膽腸吻合術、頸椎手術、全髖關節置換和腦外科、泌尿外科等手術,系為福建省道路事故傷員施救、“醫保”、“農保”、“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龍潯鎮塔雁街89號。電話:0595-23522152
預約掛號
-
泉州市婦幼保健院三級
泉州兒童醫院(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創建于1990年元月,前身是一所僑建公辦的兒童醫院,1997年加掛“泉州市婦幼保健院”牌子,目前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醫療保健兩院合一”的管理模式。院區占地面積3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2000平方米。編制病床500張,員工550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留美博士1人,碩士11人。高級職稱55人,中級職稱65人。設NICU、PICU、新生兒、神經康復、腎臟血液、哮喘、小兒心血管中心、眼科、婦科、產科和VIP等十二個專業病區和相應的專科門診。是“省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泉州分中心”和“省新生兒救護中心泉州分中心”的所在醫院。 泉州兒童醫院主要設備有:眼科準分子激光、螺旋CT、四維彩超、二維彩超、全自動生化、乳腺X光機、腹腔鏡、24小時動態腦電圖、宮腔鏡、視頻腦電圖、腦干誘發電位、麻醉工作站、玻璃體切割機、超聲乳化機、眼底照像系統、間接眼底鏡視頻影像系統、早產兒間接眼底激光治療鏡、五分類血球記數儀和成套的試管嬰兒中心實驗室設備,輔助檢查功能配套、齊全,能為各臨床科室提供全方位的醫技檢查。全院各部門實行計算機網絡管理,出入院結帳快捷、方便。 小兒內科是我院的支柱學科,技術力量雄厚,幾十位高、中級醫護骨干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三名,居全省同行之首。兒內科分設NICU、PICU、新生兒、神經康復、哮喘、腎臟血液六個專業病區和相應的專科門診。在小兒重癥監護、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小兒癲癇、兒童哮喘、免疫功能低下的診療和兒童個性、行為異常、遺傳病系列研究等領域技術領先、多次榮獲省、市科技進步獎。兒童保健科0-3歲兒童早教、感覺統合訓練、性早熟和鉛中毒防治等方面居全省領先水平。 小兒外科是我院的重點專科,擁有成套的麻醉工作站及先進的監護設備。在《中華小兒外科雜志》編委、小兒外博士王祖耀教授的率領下,成功地開展了包括小兒普外、小兒普胸、小兒骨科、小兒泌尿、小兒整形及新生兒外科等多個亞專業的手術,其中聯體嬰兒分離術及省內首例產房外科手術等多次被省內外新聞媒體報道。許多手術如先天性食道閉鎖食道吻合重建術、新法漏斗胸畸形矯正術、經肛門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的治療效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目前是福建省綜合實力最強的小兒外科中心。 婦產科擁有一流的凈化產房、貴賓待產室和成套的產前篩查、產前診斷實驗設備。婦科以“微創手信”為特色,在我市率先開展婦科腹腔鏡的檢查與手術治療;產科以“無痛分娩”為支柱,配合“孕期胎兒先天性缺陷的篩查、診斷”和“實行孕產婦、嬰幼兒保健一條龍服務”,富有特色。有較好的前景和業務發展空間。 眼科與北京同仁醫院合作,成套引進國外眼科先進設備,以“連鎖經營”的方式組建“泉州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同仁眼科專家長期坐診,多種高難度眼科手術的開展填補了省內眼科診療的空白,達國內先進水平。 小兒心血管中心,是在我國小兒先心病外科創始人丁文祥教授的倡導下,我院與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合作組建的小兒心血管診療機構——“上海市小兒先心病臨床醫學中心泉州分中心”。她成套引進國際心血管外科的先進設備,代表國內小兒心外領先水平的上海專家長期在我院“傳”、“幫”、“帶”。目前,許多高難度的小兒心外手術達省內領先、接近國內先進水平。 泉州兒童醫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走臨床與保健機構結合的道路,業務建設超常規發展,連續十年年均經濟增長超過30%。十五年來,全院在國家、省級刊物發表學術論文900多篇,16個課題21次榮獲省、市、廳級科技進步獎,碩果累累,成績斐然。
預約掛號
-
蕪湖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二級
蕪湖市婦幼保健院創建于1950年,位于蕪湖市著名的中山路步行街西側,占地面積5102.28m2,業務用房7386.53m2。現擁有床位150張,在職職工184人。各類高中級醫務工作者90人。30多個職能科室。是集臨床、保健、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婦幼保健專科醫院,在全省率先榮獲國家衛生部、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頒發的“愛嬰醫院”光榮稱號。2003年榮獲安徽省人事廳、衛生廳頒發的"衛生系統先進集體",2005年榮獲市“誠信醫院”光榮稱號。 <br> 蕪湖市婦幼保健院設有婦科、產科、兒科、計劃生育、婦女保健、兒童保健、生殖保健及圍產保健、圍產醫學實驗室、新生兒疾病篩查實驗室、B超、檢驗科、病理科、放射科等醫療、醫技科室。 <br> 蕪湖市婦幼保健院在開展婦、兒疾病的診治、正常及高危妊娠的監護和處理、計劃生育各類手術的基礎上,尤其在婦科、內分泌、不孕癥、宮頸疾病、乳腺疾病、產科感染的診治及新生兒疾病篩查、治療等服務方面有很高的聲譽。 <br> 蕪湖市婦幼保健院為廣大的婦女、兒童就診提供優越的診療條件,歡迎廣大患者來院就診。
預約掛號
-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三級甲等
安徽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是培養口腔醫學高級人才的省屬重點口腔教育基地。1984年建系,同年獲準招收口腔醫學專業本科生,2000年成立口腔醫學院。目前設有口腔醫學1個本科專業,年招生本科生60人。2000年獲口腔臨床醫學碩士學位授予權,與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聯合招收博士學位研究生。2006年經教育部批準對港澳臺地區招收口腔碩士研究生。2008年口腔臨床醫學被遴選為省級重點學科,口腔醫學中心實驗室被批準為中央與地方高校共建項目實驗室和安徽省口腔疾病研究省級實驗室。2009年獲批口腔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2010年獲批口腔醫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口腔醫學被遴選為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口腔醫學專業是我省“第一批次”招生的本科專業,累計招收本科生1268人,畢業生968人,在校生300人。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目前在學碩士研究生66人。畢業生遍布國內外大學、科研院所和各級醫療機構,承擔教學、科研和醫療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口腔醫學院現有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正畸學、口腔預防醫學等6個教研室和口腔醫學、口腔醫學美學等2個研究所。學院教師年齡、職稱和學歷層次分明,結構合理。現有教職工68人,其中專任教師54人,高級實驗師2人。專任教師隊伍中,正高職稱教師10人,占18.5%,副高職稱教師7人,占13.0%,中級職稱教師20人,占37.0%,初級職稱教師17人,占31.5%。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14名。具有博士學位者10人,占18.5%,碩士學位者37人,占68.5%,學士學位者7人,占13%。目前有4名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口腔醫學院是安徽省口腔修復、正畸及修復工藝委員會掛靠單位、安徽省康復醫學會頜面創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現有國際牙醫師學院院士3人,30人次在中華口腔醫學會及其它專業學會擔任理事(委員)以上職務。與香港大學牙醫學院、臺灣中山醫學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科學院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展科研合作項目。年學科建設及科研經費300多萬元,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省科技攻關項目4項,省、部、廳、委級科研項目5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20余部,獲國家及省部級科研獎項10多項。近5年來發表科研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中SCI論文30余篇。口腔醫學院同時掛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安徽省口腔醫院牌,實行“三位一體”管理,是安徽唯一的省級口腔三級專科醫院。醫院科室設置齊全,擁有床位30張,牙椅70張。2008年被國家民政部和李嘉誠基金會批準為“重生行動-全國貧困家庭唇兒童手術康復計劃”項目安徽省唯一項目承辦單位。口腔醫學院依托大學資源和優勢,經過多年發展和壯大,業已成為安徽省口腔教學、科研和醫療基地。
預約掛號
-
常德職業技術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二級
常德市第三人民醫院前身是由西班牙人開辦的“天主堂診所”;20世紀50年代初由常德市軍管會接管后改名為常德市立中心診所;1959年3月,與常德人民醫院第二門診部合并,成立常德市立醫院;1964年更名為常德市人民醫院;隨著地改市,1990年正式定名為常德市第三人民醫院。 在上級黨委、政府的精心呵護下,歷經幾代三醫人的不懈努力,今日的三醫院集醫療、保健、科研、教學為一體,已成為湘西北地區規模較大,技術力量雄厚,專科特色突出,設備先進,服務一流的現代化國家二級甲等醫院、百姓放心醫院、消費者信得過單位、雙文明單位、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和南華大學的教學醫院。 常德市第三人民醫院占地面積14200平方米,固定資產近7000萬元,在職職工460人,現年人均收入已達1.5萬元。醫院人力資源雄厚,醫務人員370多名,其中高級職稱40多名,中級職稱120多名,匯集了一批醫學精英和學科帶頭人。 常德市第三人民醫院醫療設備先進。擁有進口CT機、彩超、500mAX光機、血透儀、血藥濃度與基因檢測儀等先進大型設備40多臺(件)。 科室設置齊全。醫院開放病床400張,有臨床、醫技科室30多個。其中有重點特色專科:器官移植中心,引進同濟醫科大學兩名教授和湘雅醫學院一名血液透析專家,率先在湘西北地區開展腎移植已達200多例,處于國內先進水平、位居全省第一;外科微創腔鏡中心,率先在常德市開展前列腺電汽化術、肝膽和婦產科腔鏡微創手術;白內障超聲乳化中心,率先在常德市開展白內障超聲乳化術,迄今已成功完成2000多例,達國內先進水平位、居全市第一;7222120急救中心,24小時免費出車接診。 常德市第三人民醫院硬件設施良好。新建門、急診大樓已竣工投入使用,大樓內配備有中央空調、電梯、IC卡電話等設施,屬目前市區一流環境。院內正在拆除舊房進行綠化、美化、亮化,為廣大患者提供良好的就醫環境和優質的醫療服務。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