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源縣人民醫院
鹽源縣人民醫院成立于1956年,前身為西康省立鹽源縣衛生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2011年達到國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標準,是全縣的醫教研中心、醫療衛生服務中心、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龍頭和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紐帶。 醫院占地面積14841平方米,業務用房建筑面積10691平方米。設有臨床、醫技、行政職能等19個科室。編制床位280張,實際開放床位303張,全院共有職工444人(其中在編177人,臨聘159人),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13人,其中正高級職稱3人,副高級職稱24人,中級職稱73人,初級職稱213人。 醫院現有萬元以上設備338臺件,較大設備有:飛利浦16層螺旋CT、直接數字化X射線攝影系統(DR系統)、800mA X射線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色B超機、華西醫院遠程會診教學系統等。 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把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醫院服務質量的標準,切實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優質的醫療服務。承擔著縣域及毗鄰各縣部分居民的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危急重癥搶救與疑難病轉診,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培訓指導,以及部分公共衛生服務、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等工作。能開展心臟驟停、心源性休克的搶救,急慢性呼吸衰竭的診斷治療,外科急腹癥的手術處理,腹腔鏡膽囊摘除術,開放性顱骨外傷清創術、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肝葉切除術、經尿道前列腺氣化電切術等“二甲”醫院95%及三級醫院部分診療項目。 全院職工秉承“德高技精、仁愛濟世、團結奉獻、開拓創新”的優良傳統,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斷提高團隊素質、醫療服務質量和教學科研學術水平,推動醫院不斷發展。近年先后獲得“四川五四紅旗團支部”、“四川省綠化模范單位”、“四川省巾幗文明崗”、“涼山州青年廉潔示范崗”、“涼山州艾滋病防治抗病毒治療工作先進集體”、“鹽源縣防治艾滋病工作先進單位”、“鹽源縣先進基層黨組織”、“鹽源縣醫院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隨著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就醫需求,在各級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鹽源縣區域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已經啟動。該項目按照“三乙”綜合醫院標準建設于瀘沽湖大道旁,占地面積81畝,總投資約1.39億元,總建筑面積48480m2,一期規劃床位550張,二期規劃床位450張。屆時鹽源縣人民醫院將整體搬遷至項目新址。
預約掛號
-
荊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暫無介紹
預約掛號
-
延吉市醫院二級
延吉市醫院建院于1948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承擔著延吉市近60萬人民的醫療保健工作、急診、急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任務。承擔著延邊大學醫學部、延邊大學護理學院的臨床教學及實習指導任務。 延吉目前醫院占地面積13600平方米,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編制床位400張。在職人員585名,編制422名,主任醫師45名,副主任醫師35名,博士1名,碩士36名。醫生193名,護士244名,醫技人員47名。設有21個臨床科室,4個醫技科室,1個藥劑科,5個后勤保障,10個行政管理科室,固定資產(原值)近2億元。2011年底被確定為吉林省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單位。2014年被確定為國家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單位。 延吉新改擴建的門急診綜合樓于2012年8月份正式投入使用,2014年2月份完成了原住院樓的維修改造并投入使用,改善了服務環境,優化了服務流程;深化及穩步推進優質護理服務,覆蓋率達到了100%;在婦產科、疼痛科、神經內科、循環內科對新農合、醫保患者實行了“先住院,后結算”機制,通過預約診療服務、節假日增設特需門診等一系列惠民便民措施,方便患者就醫。 延吉目前醫院擁有先進的 64排CT機和1.5T核磁共振、彩色多普勒診斷儀(彩色B超)、電子胃鏡、多功能麻醉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先進設備,為來院就診患者提供快速、準確、優質的診療服務。 延吉近兩年來重新審批準入了腹腔鏡微創手術、無痛胃鏡、結腸鏡診療技術等一類醫療技術,開展了頭頸部三維磁共振血管成像技術等11項新技術新項目,獨立設置了內分泌科、血庫、急診觀察室,成立了青少年心理咨詢室,進一步完善了外科ICU病房、內科ICU病房,加強了血液透析室的標準化建設,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擴展診療服務。 延吉作為吉林省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單位,醫院以改革為契機,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弘揚“誠信、仁愛、敬業、創新”醫院精神,充分體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不斷提升醫院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確保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便捷、價廉的醫療服務。 延吉2012年至2014年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為患者讓利1600多萬元,有效減輕了群眾的醫藥負擔。 延吉2012-2014年相繼榮獲吉林省衛生系統深化醫改標兵單位、延邊州精神文建明建設先進單位、延吉市委先進基層黨組織、延吉市模范單位、延吉市模范工會委員會等榮譽稱號。
預約掛號
-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三級甲等
深圳市龍崗區中醫院是龍崗區委、區政府根據《深圳市衛生事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結合區域衛生規劃需求,投資興建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社區服務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公立中醫院。 醫院位于深圳市龍崗區體育新城內,緊鄰深圳市龍崗區大運中心,占地面積57293.64㎡,建筑面積近8萬平方米,由門診樓、急診樓、醫技樓、住院樓、行政樓等建筑物簇擁而成。龍崗區中醫院規劃設置病床500張,在醫院科室設置方面,根據區域人口健康情況綜合論證共設立了骨傷科、肛腸科、針灸科、推拿科、皮膚科、婦科、兒科等十余個中醫科室。醫院醫療技術力量以在全國范圍內引進的在相關專業有較大影響力的高層次人才和學科帶頭人為主,本科學歷占60%,碩士研究生學歷占15%,博士研究生學歷占5%。 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宗旨,堅持以人為本,發揮中醫優勢,實施科技興院、人才強院、依德治院的基本戰略,繼承和發揚國醫精髓,不斷強化醫院管理,推進“名院、名科、名醫”工程,力爭把醫院建設成中醫氛圍濃厚、專科特色鮮明、保障能力完善、文化內涵豐富、國內一流的綜合性中醫院,為中醫藥的發展再添一筆濃郁的色彩。 作為龍崗區內唯一一家中醫院,受到了政府及各界的高度重視,門診已于2012年12月28日正式試業,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全面體貼的中醫藥治療、保健、預防、養生等一條龍的優質服務。
預約掛號
-
313醫院三級甲等
位于渤海之濱的遼寧省葫蘆島市龍灣海濱,院區北倚綠蔭掩襯的龍背山公園,南朝碧波萬頃的海水浴場,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對于從事醫療科研活動和療傷養病,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醫院與共和國同齡,他的前身最早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軍政大學醫院的第二院第四分院,后改為哈軍工醫院。1966年9月搬遷至遼寧葫蘆島。經歷幾次整編遷移,從一個不起眼的衛生所,發展成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綜合性中心醫院。醫院占地面積18.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開設病房600張,設臨床科室15個,醫技科室4個。醫院現有人衛生技術人員550人,其中副高級衛生技術職務32人,中級技術職務97人。年門診量32.4萬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1.7萬人次。擔負著全市280萬老百姓和當地駐軍的醫療保障任務。是白求恩醫學院、遼寧醫學院、石家莊柯棣華醫學院、錦州衛校、阜新衛校等院校的教學醫院。醫院現有磁共振、螺旋CT、智能乳腺X線機、CR機、全自動大生化儀、免疫發光儀、全自動血球計數儀、彩超、超聲乳化、體外碎石機、腦彩超、心電工作站、動態、血液透析機、數字減影機、腹腔鏡、關節鏡、電子胃腸鏡、前列腺電切鏡、鈥激光、腦立體定向儀、電子纖維內窺鏡、高壓氧艙等醫療設備400余臺件,總價值4000多萬元。2001年,醫院投資280萬元建成制劑生產線,一次性通過沈陽軍區聯勤部GMP達標驗收。先進的科學技術運用于臨床,推動了整個醫院的創新活動。為加快診療技術的現代化,加強優勢學科建設,成立了椎間盤超市、甲狀腺疾病診治中心、腹腔鏡治療中心、中心、血液透析中心、中心、診治中心、碎石中心、急救中心、治療中心等,幾個中心科室各領千秋。同時,與北京301醫院、沈陽軍區總醫院等開通了遠程會診,使患者不出市就能得到北京、沈陽等地專家會診。椎間盤超市的成立,為腰椎、頸椎患者帶來新的無痛治療方法。心臟冠脈造影、PTCA+冠脈內支架置入術、立體定向儀治療等尖端技術的開展,使的治療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醫院還重視提高專科技術水平,開展了食道癌根治術、根治術、術、、頸椎前后路手術、足二趾移植再造手指、嗜咯瘤切除術、腦干細胞移植術、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頭顱切除術、聯合經路鼓室成形術、聽骨重建術、大劑量尿激酶治療心肌梗死、消化道疾病內窺鏡下介入治療、關節鏡下重建交叉韌帶、關節鏡下軟骨移植術、前列腺氣化電切術、鈥激光碎石術等各種微創傷手術得以開展。醫院積極開展新技術新業務100余項,獲得軍隊醫療成果獎7項,年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填補了多項葫蘆島市、遼西地區的空白。目前正在開展的腦立體定向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骨科開展的雙膝關節置換術處于遼西地區領先水平。醫院被駐地百姓親切的譽為“生命的綠洲,健康的港灣”。幾年來,醫院牢記軍隊宗旨,“以駐地為故鄉,視人民為父母”,積極為駐地軍民提供優質服務,并承擔了大量的搶險救災等急難險重的醫療保障任務。先后為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體檢10000多人次,為邊遠山區送醫送藥10萬余元。多次被上級評為雙擁共建先進單位。
預約掛號
-
黃驊市人民醫院
黃驊市人民醫院于1945年10月成立,是集醫療、預防、康復、保健、教學、急救功能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性公立醫院,2022年4月成為首批河北省67家國家千縣醫院工程之一(預評三級醫院單位),是國家級愛嬰醫院,老年友善型醫院,承德醫學院非直屬附屬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本科教學基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聯體單位、中國創傷救治聯盟成員單位、河北省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對口支援單位、農工黨醫科院委員會京津冀幫扶基地。2022年,醫院開放病床700張,職工920人,副高級以上醫務人員達到189人,中職432人,具有研究生學歷49人、本科以上學歷737人,北大訪問學者、河北省卓越人才16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2人,滄州市、黃驊市拔尖技術人才23人,與協和、阜外、北大人民醫院、北醫三院等30多家京津冀知名醫院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近5年,獲得省科技進步獎5項,滄州市科技進步獎17項,開展新技術項目150余項。醫院設有42個臨床醫技專業科室,血液腫瘤科為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發展學科,血液腫瘤科、骨科、泌尿外科為滄州市醫學重點發展學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內.外科、普外科、肛腸外科、內分泌科、婦產科為醫院重點學科。設有“卒中、胸痛、創傷、呼吸重癥、腫瘤防治、危重新生兒救治、危重孕產婦急救”七大中心。 擁有西門子1.5T磁共振、醫科達直線加速器、西門子C型臂數字減影機、西門子64排CT、西門子DR成像系統、豪洛捷鉬靶乳腺機、奧林巴斯胃鏡.腸鏡、道尼爾鈥激光碎石機、飛利浦矩陣四維超聲機、眩暈診療機、胸腔鏡、關節鏡(膝、髖、肩、腓、肘、踝)、腹腔鏡、膽道鏡(ERCP)、經皮腎鏡、椎間孔鏡、宮腔鏡等先進醫療設備。近年來,醫院堅持走專科化發展道路,以腔鏡為代表的微創技術在省同級醫院中居于前列,成功開展了以腔鏡微創為主的顱腦、甲狀腺、乳腺、肺、胃、子宮、卵巢、泌尿系、結、直腸等腫瘤根治術及腹腔鏡保脾胰體尾切除術、肝腫瘤切除術、ERCP技術、關節鏡肩袖撕裂傷修補術、全髖、膝關節置換術、顯微鏡下頸、腰椎微創手術、重危復合傷(MDT)聯合救治、鼻內窺鏡下上頜竇腫瘤切除術、喉鏡下喉部腫瘤切除術、經皮腎鏡下碎石術、前列腺增生等離子電切及剜除術、胸腔鏡下縱膈腫瘤切除術、腔鏡下乳腺切除+內乳淋巴結清掃術、胃鏡下早癌剝切術(ESD術)、微創內、外痔手術、白內障復明手術、眼底造影、激光治療、心臟冠脈造影支架置入術、永久起搏器植入術、室上速射頻消融術、頸動脈狹窄內膜剝脫術及支架置入術、心梗、腦梗靜脈溶栓術、磁共振顱腦灌注成像、急性腦梗塞機械取栓術、腦動脈瘤介入栓塞及手術加閉術、新生兒綜合支持技術、種植牙技術、肺功能檢查、腫瘤介入冶療、腫瘤放化療、HPV病毒分型檢測、免疫組化技術、經食道超聲心動圖等技術項目。 新市醫院占地222畝土地,設計床位1100張、建筑面積14萬平米,目前門診醫技樓、住院樓已全部封頂,預計2024年投入使用。
預約掛號
-
重慶市璧山區婦幼保健院二級
重慶市璧山區婦幼保健院(重慶市璧山區婦女兒童醫院),建于1952年迄今已有68年發展,集“愛嬰醫院”、“國家巾幗文明崗”、“文明單位”等榮譽于一身,得到了國家級領導、市級領導和縣級領導的重視和關懷,經重慶市衛生計生委批準,又名“璧山區婦女兒童醫院”。 全院建筑面積3.8萬平方米,功能完善,將人性化、科學化和智能化融為一體,設施一流,具有較高的醫療技術水平,承擔璧山區婦產科危急重癥的急診急救工作,是全區婦科、產科、兒科及婦幼保健工作的業務指導中心,是全區產科急救中心,是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定點單位、計劃生育免費技術服務定點單位。 醫院圍繞婦女兒童著力打造孕產保健、兒童保健、婦女保健和計生服務四個中心,設置了醫務科、護理部、保健部、辦公室、財務科、總務科、計劃生育服務科等7個職能科室,婦科、產科、兒科、新生兒科、中醫科、婦保科、兒保科等臨床科室以及藥劑、檢驗、影像、病理等輔助科室。擁有職工235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92人(高級職稱20人,中級職稱60人)。開放床位150張。擁有進口(美國、韓國)四維彩色多普勒超聲波診斷儀、陰道鏡、ATP治療儀、超導期宮頸癌篩查儀、全自動日本西森美康血凝分析儀、西班牙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德國全進口麻醉機、五分類全自動血球分析儀、日本全進口島津X光機、化學發光分析儀、全進口兒童肺功能檢測儀等大型先進醫療設備,形成一套完整的檢查、監護、治療、搶救體系。
預約掛號
-
吐魯番市高昌區人民醫院二級
<span style="font-size:14px;"> 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人民醫院始建于1945年,近70年來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斗與努力拼搏,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學科較齊全、醫療設備精良、技術力量較強,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于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療機構和“愛嬰醫院”,是吐魯番城鎮居民醫保定點醫療單位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機構,是“自治區級文明單位”、“自治區級巾幗文明示范崗”、“自治區行風建設示范窗口”,曾榮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地區“最佳醫院”、“文明誠信單位”等榮譽稱號。</span> <br><span style="font-size:14px;"> 醫院占地面積20876.85平方米,建筑面積20745.75平方米。醫院開放床位350張,現有職工465人(其中差額229人、自收自支80人、合同人員68人、臨時合同60人、臨時用工28人),其中醫技護人員384人,擁有高級職稱技術人員60名,中級職稱技術人員69名;醫技護人員本科以上學歷118人,大專學歷136人。2013年年門診量達17.4萬余人次,出院病人1.9萬余人次,手術4200余臺次,實現業務收入1.17億元,固定資產總值達9000余萬元。</span> <br><span style="font-size:14px;"> 設有內一科(呼吸、感染科)、內二科(消化、內分泌)、內三科(心腦血管)、內四科(腎病、腎透)、外一科(普外、肛腸外科)、外二科(骨科、神經外科)、外三科(泌尿外科)、婦科、產科、兒科(新生兒科)、急診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手術麻醉科、中醫康復理療皮膚科等16個臨床科室,有檢驗科、放射科、藥劑科、病理科、B超室、心電圖室、輸血科等7個醫技科室以及后勤保衛、設備、院內感染、預防保健、體檢科等18個職能科室。下設分院1所。</span> <br><span style="font-size:14px;"> 醫院擁有雙排螺旋CT、CR、DR系統、數字胃腸X光機、骨科C型臂X光機、彩超、全自動大型生化分析儀、五分類血球分析儀、電視腹腔鏡、等離子電切刀、鉬靶X光機、鈥激光、電子胃腸內窺鏡、血液透析機、氬氣刀、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眼底鏡、微量元素測定儀、肺功能儀及兒科專用呼吸機等先進醫療設備。</span> <br><span style="font-size:14px;"> 醫院堅持科技興院,人才強院戰略,通過“請進來,送出去”,培養壯大醫療人才隊伍,先后與自治區人民醫院、蘭州軍區烏魯木齊總醫院、兵團醫院建立技術協作關系,聘請專家坐診、講學,促進技術交流。同時,承擔著新疆醫科大學及疆內其他醫學院校學生的教學實習任務。為鄉鎮醫院免費培訓醫、技、護等專業人員。技術力量較強,有一批經驗豐富的學科帶頭人。現有層流潔凈手術室5間,可常規開展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婦科腹腔鏡、宮腔鏡下電切術、經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手術、脊柱手術、全髖、膝關節置換手術、腦出血手術、胃鏡下微創治療及食道支架放置術、胃鏡電切射頻治療、牙齒冷光美白、骨性反合早期干預治療及異位骨埋伏牙開窗牽引矯正術、頜面部多發性骨折手術、規范化急性腦卒中溶栓治療等。</span> <br><span style="font-size:14px;"> 醫院領導班子團結、奮進、開拓、求實,不斷強化科學管理,全面實施計算機網絡化管理,深化醫院體制及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和臨床路徑管理,通過公示“醫療服務價格”、提供住院病人“一日清單”,開設便民門診,方便患者就醫。</span> <br><span style="font-size:14px;"> 歲月流金70載的吐魯番市高昌區人民醫院,傳承著歷久彌新的醫院文化,蘊含著希望和憧憬。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吐魯番市高昌區人民醫院將一如既往的遵循“誠信行醫,誠心待患,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理念,加強醫療區管理,提高醫療質量,為吐魯番各族人民健康服務做出更大的貢獻!</span> <br>
預約掛號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綦江醫院(綦江區人民醫院)二級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綦江醫院 重慶市綦江區人民醫院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綦江醫院、重慶市綦江區人民醫院座落在美麗的綦江河畔。建院于1940年,歷經70余年的發展,現已建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預防、保健、急救、科研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醫院積極與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醫院、附屬口腔醫院,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大坪醫院,川北醫學院,遵義醫藥高專、重慶醫高專等開展教學合作,綜合實力快速提升,業務范圍覆蓋綦江全區并輻射到鄰近的貴州、巴南、江津、萬盛等地,總服務人口超過200萬。 醫院占地面積76畝,建筑面積9.9萬多平方米,開放床位730張。2014年醫院總收入3.8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門急診414134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7.89%;住院32124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6.3%。門診均次費用為291.09元;住院均次費用為6989.48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59%;藥占比30.75%,比去年同期下降3.02 %。<br> 在崗職工1204人,其中博士學歷者2人,碩士學歷者45人,正高級技術職稱15人,副高級職稱87人,中級職稱210人,市級醫學會、管理學會理事6人,市級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3人、常務委員3人、委員34人,市高級職稱評委1人,統計源期刊以上醫學雜志編委3人; 37個臨床、醫技科室和23個職能部門。院區大樓寬敞明亮,配置有空調、中心供氧系統等輔助設施;院內花園、草地互相映襯,舒適、整潔的住院環境讓人心情舒暢,是患者看病、休養的好場所。<br> 醫院技術先進,能開展體外循環下二尖瓣置換、心臟射頻消融、冠脈造影、心臟支架植入、神經瘤切除、玻璃體切除、肺段切除、髖膝關節置換、顱內深部腫瘤切除、肝葉切除、胰和十二指腸切除、脊柱前后路減壓植骨內固定、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顯微鏡下精索靜脈結扎、前列腺電切、白內障超聲乳化及各種燒傷治療等等,診療技術在全區處于領先地位,部分診療技術達到市級醫院水平。<br> 醫院設備先進,擁有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核磁共振(MRI)、GE-16排螺旋CT、體外循環機、多功能數字胃腸機、日立7600-010生化分析儀、電化學發光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阿洛卡四維彩超、阿克松彩超、高壓氧艙、高能量超聲聚焦治療儀、深部放射治療機、鈷—60遠距離放療機、前列腺汽化治療儀、白內障超聲乳化治療儀、腹腔鏡、血液透析機、碎石機等先進醫療設備數千臺件,并擁有全區規模最大、設備比較好的健康體檢中心。<br> 圍繞“科教興院”戰略,醫院不斷擴大教學科研規模,建立創新教學、科研管理模式,已基本形成 “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技術格局。擁有市級重點專科4個,市級特色專科4個,區級質控中心12個,區級臨床重點科室13個,132項科技課題獲國家衛計委、市科委、市衛計委、區科委立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并先后成為川北醫學院、遵義醫高專、重慶醫高專等的教學醫院,是重慶市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綦江區基層醫生培訓和進修基地。<br> 醫院從2001年開始進行數字化醫院建設,建立了院前急救系統、遠程會診系統、無線醫療信息系統、銀醫信息系統、移動查房系統、排隊叫號系統、手術麻醉管理信息系統、輸血管理信息系統、三甲達標信息系統等信息軟件平臺。信息化的全面應用大大簡化了服務流程。網絡、現場和電話預約,讓患者看病變得更加方便和快捷。<br> 醫院的發展歷史上也寫滿榮譽:先后榮獲中國質量萬里行先進單位、全國誠信醫院、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全國五四紅旗黨支部、全國信息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優秀單位、全國優秀冠名紅十字會醫療機構、“5.12”四川汶川抗震救災先進集體、重慶市先進基層黨總支、重慶市抗震救災先進黨組織等數十個省部級榮譽,成長為重慶市內一流的醫療中堅力量。<br> 2010年6月,醫院被列為重慶市首批三甲醫院建設單位。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舉全區之力強力推進,區政府專門成立了建設三甲醫院領導小組。醫院緊緊圍繞建設三甲醫院的總體方案,以打造渝南黔北區域醫療衛生中心為目...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