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徐匯區中心醫院)二級
醫院概況:創建于1934年,是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設立國際化藥物臨床I期病房。醫院開放病床1036張,臨床專業32個,年門急診百萬余人次,住院3萬余人次,手術1萬3千余例。有6位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目前全院擁有高級職稱專家151人,碩、博士共200余人。博士研究生導師9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2人。 醫院是上海大學和新疆醫科大學碩博研究生教學基地,新疆醫科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江蘇大學和南通大學的教學醫院。2013年1月中科院正式批準建立中科院上海臨床研究中心。2016年4月徐匯區—中山醫院醫療聯合體成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掛牌。 現有國家及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共4個,七個科室是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和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心內科、康復科、中醫科是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中科院葛均波院士設立心血管病工作站,專業居于國際國內領先水平;康復科是上海市醫學及殘聯雙重點專科,專業水平在國際國內處于領先地位;中醫科是國家:十一五"和十二五重點專科,并榮獲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上海市綜合性示范中醫科稱號,中醫腦病及針灸以"偏頭痛、針推治療頸腰椎病及骨關節病"為特色,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內鏡中心由國內外著名專家姚禮慶教授領銜,開展高難度復雜的治療手術,專業水平國際國內領先;外科由國內外著名肝外科專家周儉教授領銜,著名膽道專家劉厚寶教授為學科帶頭人,知名專家陸品相為執行主任,科室技術力量雄厚,專業水平領先;泌尿外科由中山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郭劍明教授擔任學科帶頭人,醫學博士王煒為執行主任,以泌尿系結石和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微創診療為特色;婦科由留德醫學博士李敏任主任,以婦科疾病的微創治療(腹腔鏡、宮腔鏡、盆底重建)為特色,已實現腹腔鏡下婦科微創手術15000例以上無事故;眼科以白內障治療為特色,是徐匯區特色專科,整體醫療技術水平處于同級醫院領先行列;骨科由我國老一輩骨科專家朱克聞教授創辦,率先在全國開展硬膜外腔注射膠原酶治療椎間盤突出癥,由朱海波主任領銜以:脊柱微創治療為特色,是徐匯區特色專科;內分泌科由國內著名內分泌學專家,中山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高鑫教授領銜,在糖尿病,脂肪肝、甲狀腺、垂體、腎上腺疾病和內分泌高血壓等內分泌疾病診治具有豐富經驗;腎內科由中山醫院腎內科主任丁小強教授擔任學科帶頭人,馮建勛主任為執行主任,血液凈化治療質量水平業界領先;消化內科由中山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沈錫中教授擔任學科帶頭人,熊文堅主任為執行主任,擅長對早期消化道腫瘤的篩查、診斷與治療;血液科由中山醫院血液科主任劉澎教授擔任學科帶頭人,熊紅博士為執行主任,以復發難治性血液腫瘤等的化學免疫綜合治療、個體化治療以及難治性血細胞減少癥的治療為特色;呼吸內科由復旦大學呼吸病研究所肺部感染研究室副主任王葆青領銜,余榮環主任為執行主任,以"慢性氣道疾病診治為特色;口腔科由中山醫院口腔科主任余優成教授擔任學科頭人,開展各種牙列缺損的種植修復、固定修復、正畸等口腔綜合治療;神經科擅長腦出血微創治療、腦血管支架和腦動脈介入治療;影像科由中山醫院放射科主任曾蒙蘇教授任指導專家,許永華教授任主任,在國內率先開展磁共振導航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腫瘤;腫瘤科侯安繼主任主持工作,腫瘤介入診療專家方世明任副主任,形成了以介入微創、腫瘤化學治療及中西醫結合治療為特色的多學科治療團隊。在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腫瘤、淋巴瘤的化學治療和靶向治療上處于領先水平,對消化道惡性狹窄的介入性綜合性診療達國內外先進水平;麻醉科擅長老年危重患者的麻醉管理,擁有先進的麻醉設備和監測手段;耳鼻喉科、皮膚科、急診科等科室均具有雄厚的基礎。 徐匯云醫院是醫院推出的上海首家智慧醫療平臺,標志著疾病視頻診療新模式的開啟。自2015年12月16日落地并正式運行以來,已簽約400余家機構,就診人次達到16萬人次。將醫療服務從上海、江蘇輻射至云南、江西、甘肅,觸角足跡從街道、居委延伸至百姓家中。通過:視頻看醫生為患者百姓提供便捷、經濟、規范、安全的醫療健康服務。 醫院擁有PET-CT、SPECT、3D腹腔鏡、海扶刀、1.5T及3.0T核磁共振、16排及64排螺旋CT、高檔DRF、DSA、多臺DR、菲利浦C臂X線機、醫療影像采集傳輸系統(PACS)、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微生物鑒定系統、全自動特定蛋白分析儀、3500-5500型串聯質譜儀8臺、彩色超聲心動儀、電子內窺鏡、高壓氧艙、CCU和ICU監護系統等先進的現代化臨床診療設施。 近5年來,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十二五項目2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專科建設項目1項,國家衛計委吳階平醫學基金重大專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衛生部科研課題1項;上海市經濟與信息化科技專項1項;獲上海市科委資助課題17項、上海市衛生局
預約掛號
-
華東醫院三級甲等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為建于1921年的宏恩醫院。醫院擁有東、南、西、北四幢醫療主樓以及十多幢配套用房,院內林木蔥郁,環境十分幽雅。 半個多世紀以來,經過幾代“華東人”艱苦卓絕的奮斗,華東醫院已發展成為一所以老年醫學為特色,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立足上海、面向國內外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目前,醫院開放床位1300張,現有43個臨床醫技科室,員工20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正、副主任醫師)318人;醫療設備先進,擁有當今世界最新技術的數字化手術室、達芬奇機器人、雙源光子CT、高清晰度低射線量寶石CT、PET-CT、磁導航血管造影X光機、SPECT、3.0TMR、四維直線加速器等一大批高、精、尖診斷和治療設備。華東醫院現由院本部、市府大廈門診部、康平路門診部、閔行門診部及市級機關浦東集中辦公點醫務室組成,擁有11個臨床診療特色專科——老年醫學科、影像醫學科、膽胰外科、臨床營養科、泌尿外科、疝與腹壁外科、消化內鏡、腫瘤科、骨質疏松科、微創外科、乳腺疾病診療科。老年醫學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同時為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醫學重點學科)、中醫老年科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專科。院內設有上海市老年醫學研究所(下設老年癡呆與抗衰老研究室、老年骨質疏松研究室、老年臨床醫學與保健研究室、流行病學研究室和老年藥學研究室)、上海市老年醫學臨床重點實驗室、《老年醫學與保健》雜志社和WHO社區老年保健合作中心,是復旦大學老年醫學研究中心、上海市康復醫學會、上海市臨床營養質控中心掛靠單位。 華東醫院的特需醫療中心是上海為外籍人員提供醫療服務時間最早、歷史最長的醫院。以歐美、日本患者居多,可以為日本持有海外旅行損害保險卡的患者提供免付現金的醫療服務,廣受海外患者和各界人士的信任與青睞,2010年通過英國Bupa機構“管理服務質量”資質認定并獲銀牌。 醫院醫風嚴謹,醫德淳厚,實施“質量建院、服務立院、科教興院、人才強院”戰略。經過六十多年的實踐積累,在基礎與臨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國內外矚目的重大科研成果;對老年心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骨質疏松癥、多臟器功能衰竭及腫瘤等疾病的診斷、治療和搶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膽胰外科、疝與腹壁外科、消化內鏡、特需醫療、齒科、營養等領域也成績顯著。自1989年承擔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原為上海醫科大學)教學任務以來,共為國家培養了3000多名合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建院以來,在履行好三甲醫院公益性職能的同時,兢兢業業為保障好各界知名人士、民主人士、科學家、藝術家的身體健康做出了杰出貢獻,成功救治了大量高齡、危重的老同志,受到中央領導及上海市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除醫療保健外,華東醫院每年為上海及全國各地患者提供180余萬人次門急診醫療服務及近3萬多人次的住院醫療服務。 今天,全體華東人在各級領導和院黨政班子的帶領下,團結一致向前看,一心一意謀發展,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公益性的辦院方針,秉承“樂于奉獻,勇于開拓,關愛生命,追求卓越”的院訓,創新醫院管理理念,優化醫療內涵發展,強化學科人才建設,升化科研教學水平,為開創華東醫院發展新局面而頑強拼搏、砥礪奮進。
預約掛號
-
上海市胸科醫院(上海市紅十字胸科醫院)
上海市胸科醫院(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創建于1957年,為我國最早建立的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以診治心、肺、食管、氣管、縱隔疾病為主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被衛生部指定為全國心胸外科進修基地,2004年成為上海市紅十字胸科醫院。醫院先后獲得“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無煙單位”、“上海市職業道德建設十佳單位”、“上海市文明單位”八連冠等殊榮。 上海市胸科醫院創建于1957年,是新中國第一家以診治心胸疾病為主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我國心胸外科四大先驅中的三位:黃家駟教授、蘭錫純教授和顧愷時教授,擔任首任院長、副院長。同年即被國家衛生部指定為全國心胸外科進修基地,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心胸專科醫師,造就了“中國心胸專科人才的搖籃”。2004年冠名上海市紅十字胸科醫院,2005年成為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 追溯胸科醫院前身,曾經歷了同仁醫院(1866年至1903年)、廣仁醫院(1903年至1942年)、宏仁醫院(1942年至1954年)、上海第二醫學院附屬宏仁醫院(1954年至1957年)等四個階段。1957年11月2日,上海市衛生局、上海第一醫學院、上海第二醫學院在原宏仁醫院的基礎上共建成立了上海市胸科醫院。建院以來,醫院在心胸領域開創了諸多第一:我國第一架鼓泡式人工心肺機,國內首創塑料無縫人造血管、毛絨型滌綸人造血管,國內第一株人體肺腺癌細胞株,世界首例非血緣供體成人單側肺葉移植術,國內首例冠脈搭橋并行心臟瓣膜置換術,國內首例達芬奇機器人胸部手術等等。 醫院核定床位580張,開放床位1000余張,設有10個臨床科室、10個醫技科室,病區28個,還建有SICU、CCU、RICU、日間病房、臨床研究病房和MDT病房。職工近1500人,其中正副主任醫師160余名,博導25名,碩導44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5名,擁有一批國家衛健委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優青、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等高級別人才。 醫院聚焦胸部腫瘤與心血管疾病兩大學科群,掌握國內疾病譜最廣、門類最全的心胸疾病診治技術。年門急診量逾80萬人次,手術量超1.9萬例,三四級手術比例90%以上,居上海市級醫院首位,食管、氣管、縱隔腫瘤手術量居全國第一,肺部腫瘤手術量居全國第二。醫院擅長各類胸部疾病外科治療以及肺移植手術,微創外科手術技術處于全國先進水平,達芬奇機器人胸部手術量連續多年保持單中心全國第一。在國內最早開展肺癌的早期診斷、多學科綜合治療、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等前沿技術,開展最高難度(四級)呼吸內鏡技術,在國內率先開展超聲支氣管鏡、熒光支氣管鏡、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海博技術等治療肺癌,多次牽頭制訂肺癌診療相關臨床指南。醫院在復雜冠心病的內外科治療、心肺血管結構異常的介入治療、心臟起搏技術、心臟瓣膜手術、終末期心力衰竭內外科綜合治療等領域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左心耳封堵術等前沿技術達國內一流水平,房顫射頻消融手術量多年位居亞太地區前列。 醫院擁有國家重點學科(心血管病學),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胸外科專業、心血管內科專業、心臟大血管外科專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專科(中西醫結合腫瘤科),上海市臨床重點專科(胸外科、呼吸內科),上海市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腫瘤科),上海市醫學重點學科(胸外科)等重點學科。醫院是全國首家國際認證胸痛中心,首批中國胸痛中心,首批中國心衰中心,首批中國房顫中心,上海市首批癌痛示范病房,上海呼吸內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房顫診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學食管疾病診治中心。 醫院有上海市胸部腫瘤研究所、心肺血管轉化研究中心、中心實驗室、生物樣本庫四大科研支撐平臺,并建有高新技術轉化園區,承擔國家863攻關課題、國家科技部重大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曾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發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國家級科研獎項。醫院擁有獨立的臨床研究中心,建有肺癌、食管癌、縱隔腫瘤三大專病數據庫,開展I期臨床試驗、器械臨床試驗、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等,牽頭腫瘤臨床試驗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多次作為國際牽頭單位開展抗腫瘤藥物的臨床研究,數次作為臨床試驗牽頭單位推動國內外抗腫瘤新藥注冊上市。 醫院是國家衛生部冠脈介入、心律失常、結構性心臟病介入診療培訓基地,衛生部呼吸內鏡培訓基地,國家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建有達芬奇機器人手術臨床教學示范中心、腔鏡實訓中心、心血管急救等具有專科特色的醫學模擬中心,獲RCS認證及AHA認證。面向全球推出國際臨床教育項目,吸引來自意大利、亞美尼亞、馬其頓、印度等諸國胸外科醫生前來接受規范化臨床技能培訓,并被亞洲胸腔鏡教育委員會授予中國大陸唯一一家示范中心。同時,醫院還承擔著上海交通大學等多
預約掛號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