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蕭山第四人民醫院)二級
杭州市大江東醫院是大江東唯一一家集醫療、教學、預防、科研和社會保健于一體的現代化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于2015年2月完成整體搬遷運行,目前新四院按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標準建設,占地127.5畝,總床位數1000張(現開放600張),總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總投資5.5億元。建有門急診醫技樓、病房樓、行政樓、120急救中心等配套設施。醫院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各類高清內鏡、腹腔鏡、關節鏡、進口高檔呼吸機、螺旋CT、DR、核磁共振、鉬靶、各類高端彩超,全自動生化免疫流水線等高精尖儀器,擁有技術精湛的人才隊伍,有中高級醫療技術人員191名。一流的環境設施、合理的科室布局、便捷的服務流程將為您提供最佳醫療服務。
預約掛號
-
杭州市下城區中醫院(下城區中醫院)二級
杭州市下城區中醫院(文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一所全民所有制縣區級事業單位,于1987年12月由浙江省衛生廳批準設立,1995年1月被省衛生廳評為“二級丙等中醫院”,同時授予浙江省“文明中醫院”稱號。地處杭州市紹興支路25號,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一所集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指導“六位一體”功能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是浙江省和杭州市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中心下設和平苑社區、現代城社區、三里家園社區、京都苑社區、勝利社區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 醫院總建筑面積約10000平方米(含地下建筑1500平方米),管轄8個社區,服務面積7.2平方公里,服務人群5萬余人。現有職工140余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9名,中級專業技術人員29人,中醫類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5人。 醫院根據社區衛生服務的需要,分設全科醫療、中醫康復(中醫館)、預防接種、婦幼保健、健康體檢、健康教育館六大區域,設有2個康復病區,康復床位99張,采用以中醫治療為主的康復手段,為社區常見病、慢性病患者提供住院康復服務。 醫院醫療設備齊全,擁有西門子DR、希森美康五分類血球儀、飛利浦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動態心電圖機、動態血壓儀等先進儀器設備;中醫康復科配有多功能三維牽引床、進口智能溫熱型牽引床、華亨中藥汽療儀、電動直立床、功能牽引網架與訓練床等康復設備。 醫院始終堅持以居民的衛生需求為服務導向,以健康促進為目的,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將基本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指導等基本衛生服務工作落實到社區、家庭和個人,切實為社區居民提供有效、經濟、綜合、連續的綜合衛生服務。近年來,為了滿足社區居民的多元化健康需求,醫院以中醫中藥參與社區衛生服務為主要特色,突出中醫藥適宜技術的推廣和使用,讓祖國醫學瑰寶——中醫在社區獲得新的發展。 醫院緊緊圍繞“戶戶擁有家庭責任醫師,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這一目標堅持社區衛生服務方向,注重人才隊伍培養,不斷提高健康服務質量,以全新的形象、良好的技術、優美的環境為轄區居民提供優質、便捷、全程的社區衛生服務,為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質而不懈努力。
預約掛號
-
杭州市江干區人民醫院(杭州江干區人民醫院)二級
杭州江干區人民醫院位于杭州市江干區機場路238-6號,總建筑面積為112480平方米,布局合理,環境優雅、整潔,醫院科室設備齊全,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備先進,就診環境整潔,是杭州較具醫療特色,群眾口碑較佳的二級綜合性醫院。 杭州江干區人民醫院有職工300余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65人,中、高級職稱人員占78人,1991年被評為省級文明醫院,2001年與浙大醫學院邵逸夫醫院結成全科醫學協作醫院,技術聯合,學科共建,資源共享,為病人檢查和治療提供最大方便。 杭州江干區人民醫院目前已建立凱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轄七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形成醫療衛生網絡),已基本形成集醫療、預防、健康體檢、整體護理、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及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力量較強的綜合性醫院。 杭州江干區人民醫院開設內科、外(骨)科、康復科、婦產科、中醫科、口腔科、五官科、眼科、理療(推拿)科、皮膚(美容)科、針灸(推拿)科、腦科、老年病科等臨床科室及放射、心電圖、B超、檢驗、麻醉、胃鏡、高壓氧等輔助醫技科室。 杭州江干區人民醫院病房開設由內科、婦產科、外(骨)科、老年病房等,共有200張床位。病房設施先進、設計獨具人性化。增設單間衛浴設備,獨立隔離式吊掛床簾,獨立音樂耳堡,以及彩電、冰箱、微波爐等家用電器,辟有休閑茶吧、休閑桌、椅,周圍有綠色植物襯托,為病人營造出“寧靜、優雅、清潔、環保、安全”的就醫氛圍。 杭州江干區人民醫院醫療設備有:拉菲爾呼吸機,惠普彩色多普勒,GE心電監護儀,富士能電子胃鏡,司賽克腹腔鏡,愛克法計算機數字放射成像系統,日立X射線透視攝影儀,美國DMS動態血壓,太空動態心電圖等先進醫療儀器及“現代”新型救護車等裝備,24小時開辟綠色通道。 杭州江干區人民醫院特色醫療:老年病預防、治療、護理;核素治療甲狀腺;婦產科無痛分娩、無痛人流;盆腔炎治療等。 杭州江干區人民醫院秉承"以人為本,求實求精"的院訓,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為病人提供一個享受優質服務和精心治療的平臺,2001年與浙江醫學院 邵逸夫醫院結成全科醫學協作醫院,實行"技術聯合,學科共建,資源同享"的合作模式,為病人檢查和治療提供最大方便,實施超值的"省市級專家會診、手術"等特需服務。
預約掛號
-
杭州市余杭區第二人民醫院(余杭區第二人民醫院)二級
余杭區二院創建于1942年,我院是建國后浙江省衛生廳首批認定的縣、市級醫院,如今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是余杭區衛生系統唯一的省市區三級聯創文明單位。醫院設有18個臨床科室,擁有泌尿外科、骨科和兒科三個區級重點學科。
預約掛號
-
杭州市蕭山區第二人民醫院(蕭山區第二人民醫院)二級
蕭山區第二人民醫院,始建于1957年,現坐落于蕭山區瓜瀝鎮東靈路47號,被譽為蕭山“東部急診中心”。五十年的風雨變遷,醫院已發展成為一家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形成了以內、普外、婦、兒、骨、腦外科、耳鼻咽喉、口腔科、中醫內科、推拿理療、皮膚性病、超聲影像、醫學檢驗和藥學等專業學科為優勢的醫療特色;以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和婦產科為重點專科,接受下級醫院的轉診和會診。年均門診量約17萬人次,住院病人6000人次,手術2700臺次以上。蕭山區第二人民醫院滄桑巨變●1953年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決議再瓜瀝建立農村地段醫院——瓜瀝醫院,1957年,蕭山縣瓜瀝醫院正式對外應診,當時房屋占地400平方米,設門、急診兩部。到1966年,454平方米的門診及手術室落成,新設婦產科、放射科, 添置30cmAX線機等設備。●1977年,1070平房米的住院樓竣工使用,購入第一輛救護車;1988年蕭山改市后更名為蕭山市瓜瀝人民醫院,并被蕭山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1990年,醫院遷址至占地13583平房米的現院址,瓜瀝鎮東靈路47號。●1993年,再次更名為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醫院發展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快車道。形成了以內、普外、婦、兒、骨、腦外科、耳鼻咽喉、口腔科、中醫內科、推拿理療、皮膚性病、超聲影像、醫學檢驗和藥學等專業學科為優勢的醫療特色。●1997年,1534平方米的急診綜合樓落成使用;●2003年10月28日現代化住院大樓投入使用。●2001年,更名為蕭山區第二人民醫院。●2006年春節開始,我院專門邀請省內著名專家醫生定期來院坐診。●2006年10月1日《蕭山二院報》出刊,作為我院“內強素質 外樹形象”的重要工程。●2006年 月 日,新建1145平方米的集體宿舍建成并投入使用。蕭山區第二人民醫院輝煌重現●1990年被評為"花園式單位";次年又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二級丙等醫院"。●1996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授予"愛嬰醫院"榮譽稱號。●2002醫院輸液室被評為杭州市模范集體次年被評為杭州市為生系統市級青年文明單位。●2003年8月被區委區政府評為蕭山區防治非典“先進集體”。●2005年省衛生廳授予我院二級乙等醫院稱號。●2006年我院成功晉升區級綠色醫院。蕭山區第二人民醫院大事回眸●1970年成功為83歲的老太太摘除一顆重達67斤的腹部巨大腫瘤;●1993年5月,衛生部科教司老司長陳海峰來我院考察,并題字"瓜瀝人民醫院:依靠科技興院,不斷提高醫療質量,為發展醫療衛生事業作出貢獻"。●1993年8月,我院以全國農村醫院代表的資格、以第二屆全國農村衛生好新聞活動舉辦單位之一的身份,赴京參評。●1993年10月,震驚全國的觀潮慘案發生后,全體工作人員放棄休假,奮力搶救傷員,《解放軍報》、《健康報》等多家媒體爭相報道了我院出色的搶救工作。●1993年11月,骨科醫生歐志根和其它醫護人員成功搶救一名昏迷22天的車禍病人。●1997年7月,靖江協宜村的高德松左側腦袋被診斷出有腫瘤,正好位于中央靜脈處。腦外科孫才興醫生成功從患者腦部切下形如燒餅的腫瘤,完成了這個在當時被評估為高難度的特級三類手術。●1995年年6月,市衛生局收到一封來自嵊縣的群眾來信,感謝我院“奇跡性”搶救一位九死一生的車禍陌生人。患者先后六次瞳孔散大出現"腦疝"、心力衰竭、血尿、感染性休克等癥狀。●1996年5月9日,蕭山益農鎮農民朱仁香因剖腹產子宮縫合處嚴重感染引發大出血,馮玉軍、方祝英等六位年輕職工主動鮮血救人。省衛生廳致電:“獲悉貴院六位醫務人員為瀕危產婦慷慨獻血精神可嘉,表示敬意和慰問”。●1997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朝鮮老年病合作中心的Dr.MaG?鄄wangSu和Dr.HoChol Ryong在有關領導陪同下,專門訪問和考察我院老年病防治工作。●2000年7月15日,一患者子宮肌瘤增大至如同懷孕6個月。B超探查肌瘤切面大小為17.3×16.4×12.4cm,堪稱“肌瘤之王”。二院婦產科主任壽月仙等醫生成功鏟除了“肌瘤之王”。●2000年內科孫祖良主任和毛榮彪一起采用尿微酶溶栓術治療急性心機梗塞,同年11月25日,運用該術成功搶救大面積急性心機梗塞患者徐列成。蕭山區第二人民醫院“星光”人物●內科的徐秉興、黃勇、陳道炳,專注于研究常見病的特色治療,尤其擅長對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救治,為醫院內科的扎根成長奠定了堅實基礎;●外科“鼻祖”馬德道,人稱它為“馬一刀”,拯救了數不清的患者為醫院外科扎根成長奠定鑒定基礎。●腦外科創始人唐龍,憑著一把精致的手術刀拯救了無數腦部傷患的生命在他得帶領下,當時的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腦外科名聲顯赫;●陳良軍是婦產科門診開設時的第一名專職醫師,1970年陸美娜來院后開展了子宮肌瘤切除、剖宮產、宮外
預約掛號
-
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三級甲等
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又名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杭州師范大學附屬紅十字會醫院,是全國首家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前身為1928年法國天主教會修女創辦的仁愛醫院,迄今已有80余年的歷史,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1994年醫院被評為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2007年醫院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為全國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建設單位,浙江省中醫(中西醫結合)“名院”建設單位。醫院位于杭州市中心,毗鄰錢江新城,占地面積3.8萬平方米,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中科院院士、國家知名心血管專家陳可冀教授為該院名譽院長。 醫院核定床位1000張,全院有41個臨床科室。國家級重點專科5個,省級中醫名科7個,市級重點專科9個,其中傳染病科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西醫結合傳染病臨床基地建設單位,風濕病科、婦科(不孕不育)、內分泌科、針灸科為國家“十二五”中西醫結合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在職職工14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200余名,擁有國家及省市名中醫7名、碩士生導師12人;國家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指導老師2人,國家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3名;設有7個臨床教研室,承擔學校本科、碩士研究生、國外留學生的臨床教學和實習任務,先后培養了碩士研究生數十名。 2012年門診量171萬人次,年出院3.6萬人次。 醫院擁有國際上最為先進的磁共振成像系統(MRI)、高端飛利浦256層極速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機(DSA)、直接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DR)、數字腸胃機、鉬靶乳腺X光機、全數字彩色心臟B超、全自動生化儀、發光免疫分析儀、五分類血球儀、電子胃鏡、電子腹腔鏡、神經外科手術顯微鏡、血透機、呼吸機、中央監護系統、全自動清洗消毒機、低溫滅菌機和高壓氧艙等儀器設備,總價值2億多元。 該院新落成啟用的19層醫療綜合樓是集門診、急診、住院、VIP病房等為一體的現代化、智能化醫療綜合大樓。建筑面積5.09萬平方米,總投資3.7億元。病房陽光充足,環境優美,倚窗可近觀貼沙河,遠眺錢塘江。大樓配套建設有400多個停車位的地面及地下停車場,中央空調、中心供氧、中心吸引、消控系統、電腦管理中心一應俱全。新醫療綜合大樓住院部有外科、生殖醫學科、婦科、產科、骨科等病區,病區設有雙人、三人病房及VIP套間,并設有會客廳的VIP病區,可滿足各界人士醫療康復需求。手術室擁有現代化手術間11個,其中潔凈度一級的層流手術間1個。門診部布局合理,設施先進,中醫診療區設施彰顯中醫傳統文化特色,每層均設有兩對雙向自動扶梯,各診區均采用電子叫號系統,候診區溫馨舒適,兒科診區還專門設置了兒童活動區,以方便各類患者就診。 隨著新的醫療綜合大樓的投入使用,醫院將繼續發揚克難攻堅的精神,創造團結、務實的醫院文化,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秉承“仁愛精醫,勵志敦行”的院訓宗旨,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不斷改進。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力求突破,爭創一流,為實現“千方百計讓老百姓不生病、少生病、遲生病”和“千方百計讓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目標作出貢獻。
預約掛號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