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綦江醫院(綦江區人民醫院)二級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綦江醫院 重慶市綦江區人民醫院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綦江醫院、重慶市綦江區人民醫院座落在美麗的綦江河畔。建院于1940年,歷經70余年的發展,現已建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預防、保健、急救、科研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醫院積極與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醫院、附屬口腔醫院,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大坪醫院,川北醫學院,遵義醫藥高專、重慶醫高專等開展教學合作,綜合實力快速提升,業務范圍覆蓋綦江全區并輻射到鄰近的貴州、巴南、江津、萬盛等地,總服務人口超過200萬。 醫院占地面積76畝,建筑面積9.9萬多平方米,開放床位730張。2014年醫院總收入3.8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門急診414134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7.89%;住院32124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6.3%。門診均次費用為291.09元;住院均次費用為6989.48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59%;藥占比30.75%,比去年同期下降3.02 %。<br> 在崗職工1204人,其中博士學歷者2人,碩士學歷者45人,正高級技術職稱15人,副高級職稱87人,中級職稱210人,市級醫學會、管理學會理事6人,市級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3人、常務委員3人、委員34人,市高級職稱評委1人,統計源期刊以上醫學雜志編委3人; 37個臨床、醫技科室和23個職能部門。院區大樓寬敞明亮,配置有空調、中心供氧系統等輔助設施;院內花園、草地互相映襯,舒適、整潔的住院環境讓人心情舒暢,是患者看病、休養的好場所。<br> 醫院技術先進,能開展體外循環下二尖瓣置換、心臟射頻消融、冠脈造影、心臟支架植入、神經瘤切除、玻璃體切除、肺段切除、髖膝關節置換、顱內深部腫瘤切除、肝葉切除、胰和十二指腸切除、脊柱前后路減壓植骨內固定、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顯微鏡下精索靜脈結扎、前列腺電切、白內障超聲乳化及各種燒傷治療等等,診療技術在全區處于領先地位,部分診療技術達到市級醫院水平。<br> 醫院設備先進,擁有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核磁共振(MRI)、GE-16排螺旋CT、體外循環機、多功能數字胃腸機、日立7600-010生化分析儀、電化學發光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阿洛卡四維彩超、阿克松彩超、高壓氧艙、高能量超聲聚焦治療儀、深部放射治療機、鈷—60遠距離放療機、前列腺汽化治療儀、白內障超聲乳化治療儀、腹腔鏡、血液透析機、碎石機等先進醫療設備數千臺件,并擁有全區規模最大、設備比較好的健康體檢中心。<br> 圍繞“科教興院”戰略,醫院不斷擴大教學科研規模,建立創新教學、科研管理模式,已基本形成 “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技術格局。擁有市級重點專科4個,市級特色專科4個,區級質控中心12個,區級臨床重點科室13個,132項科技課題獲國家衛計委、市科委、市衛計委、區科委立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并先后成為川北醫學院、遵義醫高專、重慶醫高專等的教學醫院,是重慶市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綦江區基層醫生培訓和進修基地。<br> 醫院從2001年開始進行數字化醫院建設,建立了院前急救系統、遠程會診系統、無線醫療信息系統、銀醫信息系統、移動查房系統、排隊叫號系統、手術麻醉管理信息系統、輸血管理信息系統、三甲達標信息系統等信息軟件平臺。信息化的全面應用大大簡化了服務流程。網絡、現場和電話預約,讓患者看病變得更加方便和快捷。<br> 醫院的發展歷史上也寫滿榮譽:先后榮獲中國質量萬里行先進單位、全國誠信醫院、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全國五四紅旗黨支部、全國信息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優秀單位、全國優秀冠名紅十字會醫療機構、“5.12”四川汶川抗震救災先進集體、重慶市先進基層黨總支、重慶市抗震救災先進黨組織等數十個省部級榮譽,成長為重慶市內一流的醫療中堅力量。<br> 2010年6月,醫院被列為重慶市首批三甲醫院建設單位。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舉全區之力強力推進,區政府專門成立了建設三甲醫院領導小組。醫院緊緊圍繞建設三甲醫院的總體方案,以打造渝南黔北區域醫療衛生中心為目...
預約掛號
-
重慶市紅十字會醫院(江北區人民醫院)(江北區人民醫院)二級
重慶市紅十字會醫院(江北區人民醫院)是由始建于1911年的“重慶市紅十字會醫院”與始建于1952年的“重慶市江北區第一人民醫院”在2010年12月借公立醫院改革東風合并而成。新的重慶市紅十字會醫院(江北區人民醫院)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創建單位。 國家首批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單位中央編辦確定的全國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建設試點直接聯系單位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愛嬰醫院 重慶市對外交流醫院重慶市全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重慶醫科大學教學醫院重慶市“物價、計量”信得過醫院首批醫保及城鄉合作醫療定點醫院 重慶市江北區西醫藥科、教、研中心重慶市江北區聽力語言殘疾康復技術指導中心重慶市江北區視力殘疾康復技術指導中心重慶市江北區白內障復明工程定點醫院重慶市“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手術定點醫院重慶市江北區“征兵體檢”指定醫院重慶市江北區“中小學體檢”指定醫院重慶市江北區“高考體檢”指定醫院重慶市“特病鑒定”定點醫院 擔負著江北區主要醫療急救和醫療服務工作。醫院占地21.2畝,業務用房面積為36608平方米,將新增業務用房面積10萬平方米,病床達1200張。醫院現有編制床位795張,開放床位545張。職能科室18個,臨床醫技科室34個。截止2017年1月,醫院在職員工902人,其中高級職稱86人、碩士、博士75人,中級職稱184余人。年門診量達50萬人次,住院病人達3萬人次。特色科室:重慶市首批醫療特色專科: 眼科 婦產科 耳鼻咽喉科 內分泌科重慶市重點專科建設單位: 骨科專業 護理專業重慶市江北區醫療重點專科:神經內科 消化內科 影像醫學科 兒科重慶市江北區醫療重點學科:呼吸內科 神經外科 重癥醫學科 產科 內分泌科心血管內科檢驗醫學科骨科醫院先后榮獲2011年衛生部醫院改革創新獎、衛生部“全國院務公開示范點”、重慶市現場醫療救援二等獎等榮譽稱號等。 醫院秉承“精醫、求實、博愛、創新”院訓,以“病人是中心、質量是核心、安全是準心、服務是重心、滿意是開心”為辦院宗旨,“立足江北,打造區域醫療中心”為愿景。
預約掛號
-
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慶新橋醫院)三級甲等
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始建于1944年,前身是國民黨軍政部陸軍醫院,1950年改編為西南軍區總醫院,1955年轉隸第七軍醫大學,為第二附屬醫院,對外稱新橋醫院。1975年改稱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2017年改為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現址由賀龍、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親自選定。現已建設發展成為一所設備先進、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集醫療、教學、科研、衛勤、為軍服務等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現代化教學醫院,是國家首批“三級甲等醫院”,也是重慶市首批“涉外定點醫院”。醫院展開床位2860張,擁有國際一流的重癥監護病床293張和現代化層流凈化手術室52間;其中百級層流手術室22間,雜交手術室1間;擁有達芬奇手術機器人、320排640層容積CT、PET-CT、手術導航系統、雙源CT系統、移動式X射線術中放療系統等國際先進的醫療設備3.1萬余臺件,儀器設備總價值16.54億元。醫院設有臨床和醫技科室49個,其中,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軍隊建設項目5個(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心血管外科、腫瘤科、口腔科)、國家級重點學科10個(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心血管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普通外科、肝膽外科、普通胸外科、整形外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建設專科1個(中西醫結合腎臟病重點建設專科),全軍醫學研究所4個(呼吸、心內、心外、腫瘤),全軍醫學專科(病)中心6個(腎內、超聲、骨科、神外、血液、口腔),優生優育中心學科3個(婦產、兒科、泌外),重慶市研究所4個(心內、腫瘤、呼吸、腎內),重慶市重點實驗室6個(心內、呼吸、腫瘤、血液、腎內、內分泌),重慶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5個(呼吸、消化、神內、血液、腎內),重慶市科普基地1個(心內),重慶市工程中心2個(血液、醫工)。醫院是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有博士學位授權點學科2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學科29個。國家住培專業基地24個、專培基地2個。有7個重慶市質量控制中心(血液內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腎移植醫療質控中心、心臟大血管外科(含心臟移植)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美容外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臨床輸血質量控制中心、護理質量控制中心、醫學裝備醫療質量控制中心)。醫院年門(急)診量266萬余人次,年收治病人13萬余人次,手術量8萬余臺次,均居國內三甲醫院前列,患者來自包括香港、臺灣在內的全國33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外阜患者就診率達33.60%,入出院診斷符合率99.30%,治愈好轉率99.43%。醫院是國內最早一批組建呼吸內科、胸心外科、肝膽外科、腫瘤科等特色專科,最早一批開展胸心手術,甲狀腺手術等特色技術,最早一批實施ARDS、酸堿失衡、腫瘤保器官綜合治療等相關特色項目的醫院。急慢性呼吸衰竭、心臟衰竭、腎臟衰竭等重大、疑難、危重疾病救治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年開展心臟介入手術6000余例、心臟外科手術2700余例、脊柱微創手術3700余例、腦血管疾病介入手術1500余例、消化內鏡診療5.7萬余例、血液透析8萬余例,造血干細胞移植累計1900余例,腎移植手術累計開展4100余例,居國內第一方陣,是重慶市首家開展心臟移植的醫療機構。醫院已形成以肺、心、腦、腎、脊柱、血液、胃腸、口腔頜面、皮膚等器官系統疑難疾病及腫瘤、重癥創傷救治為特色的強大綜合救治實力。成功開展了4對胸腹聯體嬰兒分離、2例異位心矯治以及雙頭單體女嬰救治,被總后勤部首長稱贊為“敢治別人不敢治的病,能治別人治不好的病”的為軍為民服務模范醫院。醫院擁有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國“十大”杰出青年、首屆中國醫師獎、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全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為代表的優秀拔尖人才群體;現有教職員工4643名,其中,教授、副教授298名,博(碩)士導師161名,博(碩)士學位獲得者1000余名。醫院承擔有10個專業層次的臨床教學任務。為首批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有25個專業基地。是首批國家級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有心血管病學、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口腔頜面外科學3個專業。44名教員獲軍隊院校育才金獎、銀獎。近三年來,先后承擔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重大項目、重點項目、重點國際合作研究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軍隊“十三五”重點課題,重慶市自然基金重點項目等在內的國家、軍隊、省市級課題318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獎項6項;先后獲包括軍隊教學成果一等獎在內的軍隊(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45項。內、外科學教研室獲評總后優秀教學團隊,《內科學及野戰內科學》列入國家衛生部“十一五”規劃統編教材。獲評國家精品課程和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項,獲全國醫學院校青年教員教學基本功比賽特等獎1名,一等獎2名;獲陸軍院校“教壇之星-2018”比武競賽二等獎。代表大學獲全國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西南
預約掛號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