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肺科醫院二級甲等
重慶市肺科醫院重慶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始建于1956年、原為重慶市第二結核病醫院,1987年拓展業務更名為重慶市肺科醫院,為適應醫療改革的需要和小區開發居民的醫療需求,1996年經市編委批準增掛重慶市第十二人民醫院。2006年11月07日,重慶市政府批準成為重慶首家市級惠民試點醫院。 <br> <br> 醫院位于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西南(竹林村1號),西臨嘉陵江、與鵝嶺隔江相望,東接觀音橋繁華商貿區,南經華新村、出嘉陵江橋 。北通貓兒石工業區。 地面積44555平方米,建筑面積17313平方米。現有工作人員250人,其中主任醫師級2人,副主任醫師級16人,主治醫師級56人,初級113人。擁有固定資產1600萬元,醫療設備204臺(件)。 <br> <br> 醫院有編制病床312張,從事肺部疾病診治40余年,是西南地區較大的治療各種肺部疾病和重慶市指定治療結核病專科醫院。具有全市最完備的肺部疾病檢測手段,擁有川東地區唯一的美國BD公司生產的全自動快速檢測分枝桿菌的先進設備-“BACTEC-460系統”,其檢測報告時間比常規檢測方法縮短65.7天。為適應社區服務的需要,已引進各種人才,開設了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五官科、中醫科等臨床科室,已形成突出專科特色為主的綜合醫院,在國內專業博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完成全國結核科研協作課題14項,組織實施并完成局屬科研課題兩項,分獲局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醫院重視醫療質量管理,40年來未發生醫療事故,醫德醫風好,曾多次被評為省、市、區“文明醫院”和“先進集體”枯廣大群眾中享有較高的聲譽。
預約掛號
-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三級甲等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建于1929年,歷經80余年的發展,現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重慶市區域性醫療中心,承擔著三峽庫區23個區縣1600萬人口的醫療保健任務,年門診量200萬人次,年出院病人6.4萬人。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曾先后榮獲“全國百佳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全國內部審計先進單位”、“全國衛生系統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全國醫院感染檢測先進單位”、“重慶市最佳文明單位”、“重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市十佳園林式單位”等省級以上榮譽30余項。院長被評為“全國優秀院長”、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優秀管理者”等榮譽稱號。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占地面積400畝,建筑面積達50萬平方米。設有1個總院;8個各具特色的分院:平湖分院(以精神衛生、心身康復為特色)、百安分院(以疾病康復、肢體康復為特色)、兒童分院(以兒童專科為特色)、御安分院(以傳染性疾病防治為特色)、江南分院(以腦系專科醫院為特色)、腫瘤分院(以腫瘤專科為特色)、口腔分院(以口腔專科為特色)、急救分院(以承擔政府公共衛生職能為特色);1個川北醫學院三峽臨床學院;1個瀘州醫學院碩士生培養點;6所本科醫學院校(第三軍醫大學、重慶醫科大學、湖北民族學院、川北醫學院、瀘州醫學院、吉林醫藥學院)、2所專科醫學院校(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三峽醫專)的教學醫院和培訓基地;重慶醫科大學醫學超聲工程研究所三峽臨床基地;渝東北100所鄉鎮中心衛生院、縣級醫院的上級指導醫院;區內15所鄉鎮中心衛生院統籌發展師帶徒醫院;渝東北衛生人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術交流中心;5個國家級醫學專業中心(國際救援中心網絡醫院、中國小兒麻痹矯正定點醫院、中國白內障復明定點醫院、國家心臟中心心血管技術協作中心、國際微笑列車定點醫院);5個重慶市級醫學重點學科、特色專科、重點實驗室(康復醫學、神經內科、兒童急重癥、心血管介入、消化系腫瘤防治研究);10個萬州區醫學重點學科; 共設置69個臨床專業,32個醫技檢查專業。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現有編制床位3000張,上崗職工3389人,高級技術人員396人,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醫學專家10人,碩士研究生導師5人,區級學術技術帶頭人41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45人。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總資產13.8億元,其中各種醫療設備價值4億元。擁有3.0T核磁共振成像儀、128層螺旋CT、全數字化平板減影血管機(DSA)、海扶刀、醫用直線加速器等醫療設備4808臺件。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重大科技成果獎1項;國家專利技術6項;撰寫學術論文2500余篇;開展高新難技術563項。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重點發展神經內科、心內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腫瘤科、骨科、急救醫學、肝病科、兒科、精神衛生醫學、疾病康復醫學等。開展的高難度診療項目有肝、腎移植、斷肢(指、趾)再植術、心內直視手術、各種介入檢查和治療、海扶刀成功治療巨大肝腫瘤、骨肉瘤、子宮肌瘤、乳腺腫瘤等。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始終奉行“以民為先,為健康付出為本”的辦院宗旨和“以發展創榮譽,以榮譽促發展”的辦院理念,大力實施“醫德立院、科技興院、文化強院”和“縱向領先、橫向蓋寬”的戰略,建成在全國具有鮮明特色、西部領先、重慶市最優的區域性醫療中心。
預約掛號
-
重慶市中山醫院
重慶市中山醫院是由創建于1935年的義林醫院、解放后改建的重慶市第二人民醫院、1961年成立的重慶市外科醫院演變發展而來。2001年,經市相關部門批準,正式更名為中山醫院。經過七十多年的發展建設和全院職工的共同努力,憑借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的優良傳統和“素質、責任、務實、創新”的時**神,中山醫院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 作為重慶市“十大公共醫療衛生建設項目”之一,2012年3月16日,市中山醫院與市肺科醫院正式合并為新重慶市中山醫院。原市中山醫院即為中山醫院渝中院區,原肺科醫院即為中山醫院江北院區。 同年6月4日,新成立的中山醫院從渝中院區派出一批專家充實江北院區,新開設骨科、心內科和綜合科,滿足江北區居民不出本區就可享受原中山醫院優質醫療資源的需求。 2012年12月6日,市中山醫院與原重慶市衛生局、重慶市地產集團簽訂了照母山地塊購地協議。醫院將用3至5年時間建成一所環境優美、技術領先、學科優勢突出的現代化綜合醫院。 “強專科 大綜合”,打造強勢品牌 重慶市中山醫院擁有一批如王安定、冉瑞圖、何德沛、楊慶軍等在國內知名、在百姓中享有極高聲譽的醫學專家,幾十年來勵精圖治、創新發展,在西南最先完成全部外科二級分科,先后建立了重慶市心肺血管疾病醫療研究中心、重慶市骨傷骨病醫療中心、中國心血管技術協作培訓中心西南分中心等醫療研究與臨床應用平臺,在解決心肺及骨傷骨病和肝膽復雜疑難病診治上具有豐富的經驗,其專科實力與服務水平得到了市民和同行的公認。進入21世紀后,中山醫院確立實施了發展專科、研治專病、培養專才的戰略方向。在心肺、骨傷骨病、肝膽普外三大老牌專科基礎上,醫院相繼建立了更專更細的心臟中心、骨創傷中心、骨關節中心、骨脊柱矯治中心、神經外科兒童腦癱及斜頸治療中心,并建立了腫瘤放射治療中心、泌尿中心、腎臟病中心、無張力疝修補治療中心、糖尿病強化治療中心等30多個專病專治醫療中心和醫療攻關組,成為西南乃至西部名副其實的專科專治的醫療機構。 重慶市中山醫院技術力量雄厚,專業配套齊全,設備先進,醫療條件好,擅長處理外科、內科各專業的各類疑難重癥及各種創傷和復合創傷等病人。在各科和內外科聯合救治和嚴密監護治療的良好條件下,醫療效果顯著,是重慶市衛生計生系統直屬的集科研、教學、醫療一體的有較強綜合實力的三級綜合醫院。 全院共設置病床700張,開放床位1000張。現有在編職工96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750人,高級職稱230人,中級職稱310人;博士研究生32名,碩士研究生125名。醫院有榮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和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人。臨床科室有心血管外科,小兒心臟外科、心臟介入治療科、胸外科、普外科、肝膽外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骨傷骨病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腫瘤科、腫瘤放射治療科、血液病科、中醫科、眼科、耳鼻喉科、婦科、皮膚性病科、理療康復科、醫學美容科、急診科、手術室、麻醉科、重癥監護病房、血液透析室等。并設有心臟血管疾病和骨傷骨病相關研究室共5個。其中心血管外科與骨傷骨病科是重慶市醫學重點學科,重癥醫學科榮獲重慶市首批臨床重點專科。 醫院擁有各種大型及先進醫療設備如:SIEMENS 1.5T磁共振成像設備,PHILIPS 128層納米平板CT,SIEMENS ECT,PHILIPS和GE數字減影心血管成像系統,骨密度儀、DR、CR及各種數字化放射檢查設備,美、日本1300MA大型C臂X線機,500MA胃腸X線檢查機、多臺美國和德國的X線攝片機、智能惠普5500型心臟彩色多普勒檢查儀、西門子小獅王B型超聲及顱腦彩色多普勒、美國太空實驗室心電運動平板檢查儀、日本光電的肌電圖一誘發電位及心臟、神經電生理檢查儀,腎結石碎石機、德國西門子先進的直線加速器、后裝機、頭部、體部X刀全套設備,意大利貝爾克FORMULA及FORMULA2000系列血透機、瑞典金寶AK系列血液凈化機,德國進口DWA水處理設備,OLYMPUS電子鏡、OLYMPUS高清圖像處理中心OLYMPUS CV-260(加),各種進口的電子胃鏡、十二指腸鏡、結腸鏡、支纖鏡、膀胱鏡、腹腔鏡、胸腔鏡、關節鏡、前列腺氣化電切鏡、麻醉機、呼吸機、人工心肺機、多功能心肺床邊監護和中心監護系統、心內電生理檢查、病理及臨床檢驗等先進設備。 新建住院大樓外設有綠化區和供交通使用的中山廣場,供病員休閑散步及車輛往來。大樓內布局合理,各部門之間聯系配合方便,設有電梯、中央空調、中央吸引、中心供氧、消防報警、雙路電源等系統。病區設甲、乙、丙、丁四類不同檔次病房,滿足不同層次病人的需求,每間病房有獨立衛生間及淋浴設施,24小時供應熱水、開水。新門診大樓臨街而立,風格別具,有專門為醫院而設的停車港,門診設服務咨詢臺有免費供病員使用的推車及坐椅,診斷室均為單間,...
預約掛號
-
重慶大坪醫院三級甲等
院所由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對外稱大坪醫院)和野戰外科研究所合并而成。位于重慶市渝中區,坐落在兩江環抱、風景秀麗的佛圖古關上,南俯長江,北瞰嘉陵,山水輝映,是全軍唯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軍隊醫療衛生機構,為國家首批三級甲等醫院,中央首長來渝指定保健醫院,重慶市首批涉外定點醫院、醫療保險定點醫院。 院所占地總面積近20萬余平方米,建筑總面積36萬余平方米。擁有目前西南地區規模最大、功能先進,集人性化、智能化、數字化為一體的單體病房大樓,總建筑面積近12萬平方米。 人才實力 院所形成了院士領銜,以領軍人才、拔尖人才為骨干,以優秀中青年人才為主體的人才方陣。現有專業技術人員2000余人,其中高級技術職稱200余名;博士、碩士生導師近200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4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3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名;科技部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軍隊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獎2人;總后“三星人才11人; 重慶市學科學術帶頭人18人。 學科建設 院所學科專業齊全,外科學所有三級專業均為國家重點學科。現有野戰外科、骨科、普通外科、神經外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8個國家級重點學科;眼科、消化內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和軍隊“2110”重點建設學科(野戰外科學)。有全軍戰創傷專科中心、全軍胸外科專科中心和全軍交通醫學研究所;高血壓代謝病、青光眼病、內耳疾病以及便秘為全軍專病中心;婦產科、小兒科、泌尿外科為全軍優生優育中心。戰創傷醫學、胸心外科、眼科學、神經內科、生物醫學工程、腫瘤治療學為重慶市重點學科,高血壓病研究所、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研究所、交通醫學研究所、創傷愈合與組織工程研究所、宮頸癌防治研究所、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為重慶市研究所,皮膚科為重慶市高校皮膚組織工程研究中心。 教學科研 院所所有臨床學科和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均為博、碩學位授權點,設有臨床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承擔了博士后、博士、碩士、本科、大專5個層次13個專業的教學任務,年培養各類學員1800余名,年招收進修生500余名,已建成臨床示教、手術轉錄及遠程教學系統和臨床技能訓練中心。《外科學及野戰外科學》為國家精品課程;“創建現代軍事醫學學科體系培養新型軍事醫學人才的研究與實踐”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為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衛生部內鏡診治培訓基地、國家衛生部介入診治培訓基地、國家衛生部腹膜透析培訓基地、軍隊及重慶市臨床藥師規范化培訓基地、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鄉村醫生培訓基地...。 院所具有良好的科研條件,為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擁有全軍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傷、燒傷與復合傷國家重點實驗室,全軍“重中之重”建設實驗室—戰創傷基礎研究實驗室和全軍重點實驗室—交通醫學實驗室。高血壓病實驗室、創傷基礎實驗室、交通醫學實驗室、車輛生物安全碰撞實驗室為重慶市重點實驗室。承擔了以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級為代表的重大科研課題,課題總數660余項。先后獲得軍隊、省部級二等獎以上獎勵150余項 ,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7項,軍隊、省部級一等獎24項,軍隊、省部級二等獎118項。近五年發表SCI、EI期刊高質量論文650余篇;5分以上SCI論文60余篇;入選F1000的高質量論文7篇。2014年發表SCI論文202篇,5分以上20篇、10分以上3篇。成功在《Cell》、《nature》、《Science》三大頂尖雜志發表論著。“十二五”獲得國家專利400多件,2014年實現科技成果轉化1000萬元。每年舉辦大型國際學術會議4~5次,每年接待外國專家來訪100余人次,每年100人次專家教授受邀出國交流。 臨床技術 以急危重癥和介入微創治療為標志的醫療高新技術國內領先。建成了全國最早的大型集中式重癥監護單元和西南地區最大的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以ICU、CCU、NICU、血液凈化透析中心等科室構建的急危重癥救治體系國內領先;率先在國內開展了心、肝、肺腎等大器官移植,小兒心臟移植填補了國內空白,肺移植存活時間居國內第二;率先在國內開展了中子刀治療宮頸癌、脫鈣骨移植治療骨缺損、骨不連,游離空腸代食管術等新技術;開展了結腸重建食管術、體內雷管取出術、巨舌癥等國內罕見手術;擁有全國第四家規范化的“一站式復合手術”平臺,復合手術技術、腦血管病介入、心臟、肺、食管及肝、腸等微創手術、便秘外科治療以及青光眼、梅尼埃病、代謝綜合癥的診治等20余項技術邁入國內領先水平。擁有四大國家級技術培訓基地:衛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基地、衛生部腦卒中篩查及防控基地、衛生部內鏡診治培訓基地、衛生部腹膜透析培訓示范中心。 以嚴重創傷救治
預約掛號
-
萬州區人民醫院二級甲等
萬州區人民醫院始建于1977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為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和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等大中專醫學院校的實習教學基地,曾被評為“區級文明單位”、“萬州區十佳醫院”、“民眾喜愛醫院”等。萬州區人民醫院現有職工429人,固定資產6500萬元(原值),設有院本部、一個分院和三個門診部,開放床位300張,有內、外、婦、骨科、五官科、腫瘤科、腔鏡外科等10個病區。擔負著萬州區城鄉及周邊區縣的醫療保健任務,醫院醫護管理質量獲得“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腔鏡技術、五官科、心血管內科等專科特色和醫院綜合實力在萬州區以及三峽庫區享有盛譽。萬州區人民醫院擁有高分辨率數字化血管造影系統(C臂機)、直線加速器、全身CT、CR、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液透析機、胸腔鏡、腹腔鏡、體內伽瑪刀、準分子激光切削系統等大中型醫療設備。萬州區人民醫院正嚴格按照“萬州區衛生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中提出的創建“三級醫院”的目標任務要求,不斷深化改革,擴大規模,以大力引進和培養人才為重點,加速推進醫院發展,努力在未來三至五年內,把醫院建設成“技術精湛、設施先進、環境優美、服務優良”的國家三級醫院。
預約掛號
-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三級甲等
醫院概況 新橋醫院是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始建于1944年,前身是國民黨軍政部陸軍醫院,1950年改編為西南軍區總醫院,1955年轉隸第七軍醫大學,為第二附屬醫院,對外稱新橋醫院。1975年改稱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現址由賀龍、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親自選定。現已建設發展成為一所設備先進、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等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現代化教學醫院,是國家首批“三級甲等醫院”,也是重慶市首批“涉外定點醫院”。 硬件精良 設備先進 醫院展開床位2860張,擁有國際一流的重癥監護病床289張和現代化層流凈化手術室43間;其中百級層流手術室42間,雜交手術間1間;有包括360°旋轉調強放射治療系統、世界最先進的Leksell C型智能伽馬刀、640層動態容積CT、第三代TOF技術64排PET/CT、3.0特斯拉雙梯度MRI、四維彩超和INNOVA3100平板數字減影心血管造影系統等國際先進的醫療設備2000余臺件,儀器設備總價值10億元。 學科齊全 主干強健 醫院設有臨床和醫技科室45個,其中,國家級重點學科10個(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心血管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普通外科、肝膽外科、胸外科、整形外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建設專科1個(中西醫結合腎臟病重點建設專科),全軍醫學研究所4個(呼吸、心內、心外、腫瘤),全軍醫學專科(病)中心6個(腎內、超聲、骨科、神外、血液、口腔),優生優育中心學科3個(婦產、兒科、泌外)。醫院是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有博士學位授權點學科2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學科28個。有6個重慶市質量控制中心(血液內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腎移植質控中心、心臟大血管外科(含心臟移植)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美容外科質量控制中心、臨床輸血質量控制中心、護理質量控制中心)。 技術雄厚 特色鮮明 年門急診量、住院人次、手術臺次均居國內三甲醫院前列,患者分別來自香港、臺灣等全國33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外地患者占駐院人次的31%,入出院診斷符合率99.1%,治愈好轉率98.7%。是國內最早一批組建呼吸內科、胸心外科、肝膽外科、腫瘤科等特色專科,最早一批開展胸心手術,甲狀腺手術等特色技術,最早一批實事ARDS、酸堿失衡、腫瘤保器官綜合治療等相關特色項目的醫院。急慢性呼吸衰竭、心臟衰竭、腎臟衰竭等重大、疑難、危重疾病救治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年開展心臟介入手術7000余例、心臟外科手術3500余例、脊柱微創手術2200余例、腦血管疾病介入手術3000余例、消化內鏡診療4萬余例、血液透析7.3萬余例,造血干細胞移植累計1200余例,腎移植手術累計開展3900余例,居國內第一方陣。醫院已形成以肺、心、腦、腎、脊柱、血液、胃腸、口腔頜面、皮膚等器官系統疑難疾病及腫瘤、重癥創傷救治為特色的強大綜合救治實力。成功開展了4對胸腹聯體嬰兒分離、2例異位心矯治以及雙頭單體女嬰救治,被總后勤部首長稱贊為“敢治別人不敢治的病,能治別人之不好的病”的為軍為民服務模范醫院。 人才濟濟 成果豐碩 醫院擁有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國“十大”杰出青年、首屆中國醫師獎、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全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為代表的優秀拔尖人才群體;現有教職員工37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369名,博(碩)士導師138名,博(碩)士學位獲得者595名。醫院承擔有13個專業、6個層次的臨床教學任務,21名教員獲軍隊院校育才金獎、銀獎。近三年來,先后承擔包括國家科技部支撐計劃、衛生部行業專項、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軍隊“十二五”重點課題等在內的國家、軍隊、省市級課題388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省部級二等獎以上獎項15項;近五年來,獲軍隊(省部)級以上教育科研課題40項,獲包括教學成果一等獎在內的軍隊(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41項。內科學教研室獲評總后優秀教學團隊,《內科學及野戰內科學》列入國家衛生部“十一五”規劃統編教材。獲評國家精品課程和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項,獲第一屆和第三屆全國醫學院校青年教員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2名;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篇,軍隊、重慶市優秀博士論文15篇。醫院被重慶市評為綜合化教學改革創新試驗區。成功研制了全國首列衛生列車,研發的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骨科手術機器人,入選2010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 理念先進 榮譽滿院 經過70年的建設與發展,醫院秉承“做一流品質、建國際名院”的辦院理念,始終致力于 “大器官疾病綜合救治能力、醫療應急處置能力、現代化院園文化、賓館式病房服務、國際化人才培養以及生態化營院”醫療品質的塑造。醫院先后參加了抗日戰爭、抗美援朝、中印邊境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等歷次戰爭的衛勤保障,以及抗震救災等重大應急醫學救援任務,胸心外科劉欲團教授在對越自
預約掛號
-
重慶市精神病院
重慶市精神病院始建于1954年3月,是我市最早建立的精神病醫療機構之一。院座落于重慶市沙坪壩區紅槽房,交通方便,占地面積為33614㎡,工作用房面積12000 ㎡。經過五十余年的發展,院已建成為環境優雅、設備齊全、功能齊備、技術力量雄厚的重慶市民政局直屬的社會福利醫療機構,是重慶市注冊的非營利性醫院,并多次評為市先進單位。 重慶市精神病院是重慶市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屬三級醫院。我院三次被評為《重慶市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定點醫療機構先進單位》。 重慶市精神病院集醫療、康復、修養為一體,主要承擔收治各類急、慢性精神病、神經癥、心理障礙患者。為適應社會需要,增強市場競爭力,醫院走上了大專科、小綜合的路子,其業務范圍:①精神科病人門診及住院治療;②內外科病人的門診及住院治療;③為社會開設各種體檢服務和精神疾病鑒定等。 重慶市精神病院住院部現設有6個精神科病區(其中3個男病區、1個女病區、1個康復病區、1個綜合病區);門診部設有普通門診、專家門診及心理咨詢治療。院擁有500maX光機、彩色腦電地形圖、心電圖機、B超、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球計數儀、鉀鈉鋰分析儀、心臟監護儀等先進的醫療設備,在管理上配備了數字化網絡及監控系統。 重慶市精神病院隨著不斷發展和設施的日趨完善,服務對象和范圍日益擴大。從最初僅診治重型精神病,發展到涉及精神衛生各個領域,包括各種輕型精神疾患;各類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老年和兒童精神衛生;心身疾病;精神病人的社區康復;精神病人的醫學鑒定和勞動鑒定;藥物依賴治療(戒毒科)等。2006年11月,我院又成立了重慶市第一家以心理危機干預為主的一個專業性心理咨詢與治療機構——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亦是中國首家以網絡心理危機干預、熱線心理危機干預、面對面心理危機干預、病房心理危機干預及自傷自殺后臨床醫療急救為一體的立體式、綜合式危機干預體系。 重慶市精神病院優美的環境、一流的設施、雄厚的技術、優質的服務、合理的價格和良好的聲譽體現了民政福利的特色優勢,是住院治療的好去處。
預約掛號
-
重慶市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醫院二級甲等
重慶市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萬盛醫院)成立于1955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急救于一體的國家二級甲等醫院。 醫院現建有門診綜合大樓、內科住院大樓、外科住院大樓、一站式體檢中心、醫學影像中心等;設有19個臨床科室,6個輔助科室;現有職工470人,其中正高職稱1人,副高職稱25人。 醫院科室設備齊全,服務功能完善,擁有美國GE八排螺旋CT、800毫安數字化照光機、進口全自動生化分析儀、C臂、進口黑白B超、彩色多普勒、電子胃腸鏡、電視腹腔鏡、前列腺汽化電切機等一批高精尖現代醫療檢查治療設備;醫院所開展的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各種頸胸腰椎骨折伴癱瘓患者減壓術和婦產科微創外科治療術等在區內處于領先水平。 醫院一直秉承“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以三級醫院標準為目標,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目前醫院正在施工建設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共21層,設置床位600張的綜合業務大樓,現已與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簽訂合作協議,并命名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萬盛醫院”,并從2012年11月起,醫院將用3年時間積極準備“三級醫院”創建,力爭2015年達到“國家三級醫院”標準,成為一所功能更齊全、設備更先進、技術實力更雄厚、管理更加規范的綜合性現代化醫院。屆時,醫院的醫療水平及服務能力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為萬盛經開區及周邊地區廣大老百姓提供更加優質、安全、便捷的醫療服務。
預約掛號
-
重慶市梁平區人民醫院二級甲等
暫無介紹
預約掛號
-
重慶市永川區婦幼保健院
永川區婦幼保健院始建于1953年,1997年由婦幼保健所改為婦幼保健院,1999年評審為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2006年12月并設“永川區婦女兒童醫院”。2008年3月成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網絡指導醫院。是全區婦幼保健工作技術指導中心、產科急救中心和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 醫院位于重慶市永川區人民大道198號,占地面積16.68畝,業務用房13887平方米。開放床位150張,固定資產44551825.95元,萬元以上設備達158臺(件),醫療設備1770萬元(,擁有實時四維彩超、艾克松腹腔鏡、宮腔鏡、B超監視婦產科手術儀、乳腺X光機、CR系統、骨質分析儀、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化學發光儀、超強度超聲聚焦海扶刀、海極星治療儀、伊美德爾康復系統、血鉛篩查儀、視力篩查儀等先進儀器設備。新生兒重癥監護室配備有嬰兒呼吸機、監護儀、藍光治療儀、新生兒暖箱等先進醫療設備。2012年門、急診208076人次,收治住院病人9492人次。 全院在崗職工271人(在編98人),其中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38人,衛技人員占全部職工總數的80%。醫院設置了辦公室、醫務科、護理部、院感科、保健部、人事科、財務科、后勤科、宣教科、安全保衛科10個行政職能科室;設有檢驗科、特檢科、放射科、藥械科4個醫技科室;設有兒科、新生兒科、婦科、產科、不孕不育專科、乳腺專科、兒童保健科、婦女保健科、產后康復科、麻醉科等臨床保健科室,發展形成了兒童保健科、婦女保健科等特色專科,以及婦科、產科、新生兒科等重點專科。從產前保健、產時服務到產后康復均能為孕產婦提供規范的、高質量的、人性化的產科一條龍服務,能開展各種婦科手術,如陰式子宮切除術、全子宮切除術、宮頸癌根治術、腹腔鏡檢查和手術等,與重慶醫科大學共同建立了渝西片區首家“海扶治療中心”,形成了優質、全面、先進的婦科診療服務,在永川區首家建立新生兒監護室,兒科、新生兒科診斷技術在全區位居前列。 醫院作為全區婦幼保健業務技術指導中心,負責全區22個鎮、街婦幼保健業務技術指導和全區婦女兒童健康狀況信息收集、整理、上報工作,每年負責召開組織婦幼衛生的工作會和培訓會,對全區41家開展母嬰保健服務的單位常年進行婦幼保健技術指導。 醫院始終堅持“規范管理興院、特色服務興院、科技發展興院”的發展戰略,1995年成為全區第一家“愛嬰醫院”,1999年成功創建為 “國家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2012年躋身全國區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前100強。先后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 “中國醫療衛生行業百姓滿意、患者信賴、示范品牌婦幼保健院”、 “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工人先鋒號”、“重慶市永川區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市永川區青年文明號”、“重慶市永川區衛生工作先進單位”、 “永川區五四紅旗團支部”、“永川區優質護理先進病房”、“永川區衛生系統群眾滿意窗口”等榮譽稱號。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