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陽強直醫院國家二級
貴陽強直醫院(原貴陽中醫風濕病醫院)是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第二屆風濕免疫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單位,組建成立“京黔名醫|風濕慢病管理辦公室”、“名醫工作室”,正在籌備衛生部北京醫院技術協作單位,是貴州省扶貧基金會風濕基金指定治療援助單位。 一、立足貴州,輻射云貴川周邊地區 醫院位于貴陽市南明區油榨街281號(花鳥市場斜對面),由貴陽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證認可,總建筑面積5000多平方米,規劃病床位200余張,以承擔貴州省類風濕關節炎、痛風、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濕免疫性疾病的治療康復、預防保健、公益宣教、學術研究交流為重要使命,同時輻射云貴川周邊地區,集專業、專治、專研等優勢于一體的新型現代化醫院。 二、融匯中西醫結合精髓,創建“類風濕診療”“痛風診療”兩大中心 貴陽強直醫院以中西醫結合診療為特色,在貴州省率先創建“類風濕診療中心”和“痛風診療中心”,貫徹精準醫學,提倡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的“調免疫保關節”和痛風病的“融晶保腎調代謝”治療理念,首要解決病人的疼痛,實施聯合、綜合治療原則,最終以達到保護腎臟、保護關節的正常功能為診療目的,預防殘疾,抗復發,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三、“名醫工作室”匯聚國內外名醫專家優質資源,研討共享國內外先進臨床經驗 在專業性人才建設方面,貴陽強直醫院堅持“引進來”方針,成立“名醫工作室”,國際知名痛風風濕病專家、原中國臺灣臺北榮民總醫院林孝義教授為首席顧問。邀請國際著名風濕免疫學學者、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里卡德·侯美杜教授,美國猶他大學免疫學博士馬赫·阿諾,俄羅斯莫斯科第一醫科大學全科學教授薩莫伊連科·瓦列里,親臨貴陽,進行中歐/中美痛風、類風濕等風濕免疫病的診斷治療新進展交流探討。 聘任衛生部北京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宣武醫院、北京復興醫院、北京天壇醫院,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等風濕科、骨科、中醫科、內科、康復科等知名學者教授為醫院特聘專家,與醫院崔麗主任、朱紅梅主任、魏琳琳主任、魯業東主任等專業骨干團隊,定期開展“疑難病例”、“慢病管理”等多方位的學術成果研討共享。 四、引進高精領先國家專利設備技術,致力規范化精準醫療 引進高精設備,聚焦國內外先進診療國家專利技術。為促進貴州省風濕病診療水平不斷提升,更好服務貴州省社會民眾,貴陽強直醫院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大力引進高精設備和先進診療國家專利技術,在貴州省專科醫院中帶頭引進原產于意大利,被稱為“風濕科醫生眼睛”的“肌骨超聲儀”,以及獲得國家專利的“中醫微創可視針刀鏡技術”。 此外,還在貴州省率先開展美國風濕病學會風濕病診療指南中推薦的“磁穴生物調免”治療和在歐美地區廣泛應用的能夠促進軟骨組織細胞再生的“第四代三腔一體的關節PRP制備技術”,結合DR數字影像系統、痛風治療儀、氦氖激光治療儀、TDP治療器、NPD中醫定向透藥治療儀、磁震熱治療儀、中藥熏蒸理療儀、實驗室檢查儀器等數十個高精設備,致力痛風風濕病的精準化、規范化的診療。 五、重視學術交流,不斷開拓創新 貴陽強直醫院在專業水平創新的道路上,秉承“走出去”戰略。近年來,多次派遣專家代表團參加貴州省、國內以及國際重要痛風風濕病學術交流會。交流學習促發展,分享經驗共進步。 六、熱心公益關懷,扶貧助殘義診情系社會民眾 為了穩步推進健康扶貧工作,有效落實助殘惠殘政策,結合《“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文件精神,解決貧困地區痛風、風濕病患者的專業醫療條件有限的窘境,貴陽強直醫院攜手貴州省扶貧基金會,成立“貴州省扶貧基金會風濕基金”。 對經濟困難的痛風、風濕病患者提供系統的治療和愛心援助,減輕患者的就醫負擔。與此同時,貴陽強直醫院還多次舉辦扶貧助殘義診活動,多舉措公益關懷,踐行醫院的社會擔當,惠及廣大貴州省痛風風濕病群眾。 針刀微創祛痛風,肌骨超聲辨風濕。中西結合保關節,良醫有術救病患。貴陽強直醫院始終以“培養卓越人才,打造特色技術,攀登醫學高峰”為辦院理念,傾情服務患者,履行社會責任。不忘初心,永葆本色。為建設成貴州省乃至云貴川地區知名的,以痛風/風濕病為特色優勢的,現代化專業、專治、專研醫院而不懈奮斗!
預約掛號
-
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貴陽市金陽醫院、貴陽腦科醫院)是貴陽市觀山湖區唯一一所大型公立醫院,是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全國百佳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醫院始建于1937年,前身是國民黨中央陸軍醫院,著名的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曾在這里做過闌尾手術,文學大師巴金的巨著《第四病室》撰寫的背景就是醫院外科病房。1962年命名為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原址位于老城區市南路。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醫院綜合實力不強、專科特色不明顯,固定資產僅為320萬元,就連醫院的牌子都掛在一顆洋槐樹上。為了擺脫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艱難處境,醫院大膽提出“科技興醫、特色興院、貸款引資、橫向聯合”的戰略舉措,走專科特色發展道路。在曾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何魯麗的親自關心下,在中國工程院王忠誠院士(世界著名神經外科專家、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技進步獎獲得者)的大力支持下,醫院與國內一流的北京天壇醫院協作,成功創辦“貴陽腦科醫院”;隨后又分別與中科院腫瘤醫院和武漢市第一醫院協作創辦“貴陽腫瘤專科醫院”和“貴陽皮膚病專科技術協作中心”。三大特色專科像三駕馬車一樣帶動著醫院的全面發展,醫院走出了一條以專科特色帶動綜合發展的創新之路,為貴陽市乃至貴州省的醫療衛生事業做出了貢獻、樹立了典型。 為推動觀山湖區(原金陽新區)的快速發展,按照貴陽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2007年10月,醫院整體搬遷至觀山湖區,同時命名為“貴陽市金陽醫院”。面對當時人煙稀少、四野空曠的新區,醫院黨政領導班子帶領干部職工加大對醫院的宣傳,完善醫療服務,很快,醫院的業務量就超過同期在老二醫的水平,實現了醫院的再次跨越。而今,醫院的住院病人量長期保持在1000人左右,日均門急診量達到1500人次以上。 為了進一步提升醫院的綜合技術實力和服務水平,醫院于2008年底啟動創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的工作,并于2011年7月9日順利通過貴州省衛生廳評審,榮升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實現了醫院的第三次跨越。 醫院現編制床位2000張,實際開放床位1000張;全院現有在職職工1317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147人,正高職稱48人、副高職稱103人、中級職稱198人;省管專家2人,市管專家2人;博士、碩士研究生70余人。院內設有33個臨床科室、7個醫技科室以及貴陽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擁有貴州省臨床重點(扶持)學科3個,分別是神經外科、神經內科、急診(重癥)科。醫院是貴州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以及遵義醫學院、貴陽醫學院、貴陽護理職業學院的教學醫院,擁有CT(64層、16層各一臺)、核磁共振、DSA、直線加速器等一大批先進的大型醫療設備,全院總資產已達7個多億。 醫院始終秉承“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恪守“厚德、術精、博學、創新”的醫院精神,堅持“科技興醫、特色興院”的發展思路,將醫院建設成高水平、高質量、現代化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為貴陽乃至貴州的醫療衛生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預約掛號
-
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三級甲等
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我院是貴州省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最具權威性的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非營利性“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因其精湛的診療技術和良好的醫德醫風,在省內外享有良好的聲譽。 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醫院科室設置齊全,現有臨床、醫技學科28個, 一個專科醫院——“貴州省肛腸病醫院”;兩個省級診療中心——“貴州省中醫骨傷診療中心”、“貴州省中醫眼底病診療中心”;一個國家重點專病——甲狀腺病和五個國家重點專科協作建設單位。 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藥理試驗機構(貴州省唯一一家);與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合作建立“腔鏡外科技術協作中心”。 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擁有臨床科室16個,醫技科室5個;血液病研究所、骨傷研究所各一所;編制床位將達600張。年門診量達20余萬人次,年住院人次4000人次左右。全院共有職工62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91人、高級以上職稱98余人、中級以上職稱128人,我省有國家級名老中醫9名,其中有6名在我院工作。醫院占地面積24001.2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4360平方米。全院擁有固定資產近億元。擁有檢測、診斷儀器價值近億元,比較先進的設備有:西門子9000型呼吸機、顯微圖像分析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經顱多普勒分析儀、東芝800mA電視遙控X光機、德國WOLF腎鏡、眼底螢光血管造影攝相儀、C型臂數字減影X光機、德國貝朗血液透析治療機、美國ATL3000型彩超、CR、GE、多層雙螺旋CT等。 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承擔了全省范圍內中醫藥人才進修培訓和臨床技術指導工作,承擔了貴陽中醫學院學生教學工作和后期臨床帶教任務,是全省中醫骨傷及肛腸臨床醫師進修培訓基地。
預約掛號
-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三級甲等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建于抗日烽煙中的1941年,由我國早期著名熱帶病學家、醫學教育家、時任國立貴陽醫學院院長、后調任北京協和醫院院長的李宗恩教授所創建。醫院創建伊始即云集了楊濟時、王季午、楊靜波、周裕德、沈克非、朱懋根、楊崇瑞等大批醫學精英。其中多數專家來自協和醫院,且醫院在辦院理念、規章制度、組織架構上亦多參照協和醫院,形成了診療規范、治學嚴謹的優良作風,在當時被人們譽為“小協和”。<br><br> 截至2019年底,醫院有開放床位2748張,臨床科室55個、病區86個,醫技科室19個,職能部門20個,臨床教研室23個,臨床醫學博士授予點3個,碩士學位授予點32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4個、國家藥物臨床試驗(GCP)專業25個(28個方向)、國家級基地15個,國家級重點研究室1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1個、國家級示范高級卒中中心1個、國家級胸痛中心1個、國家級心衰中心1個、國家級房顫中心1個、國家級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1個、院士工作站3個,院士工作室9個,也是全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干細胞研究機構、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有省級臨床重點專科12個、省級重點學科建設項目10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1個、省區域內一流建設學科1個、貴州省一流專業建設項目2個、貴州省一流平臺建設項目1個、貴州省一流師資團隊建設項目3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醫療質控中心20個、省級醫療中心16個、貴州省醫學研究機構3個、省級人才培訓基地15個、省級創新團隊10個。<br><br> 醫院有職工4500余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3900余人,高級技術職稱近900人,碩士、博士1400余人,碩博導師400余人。有諾貝爾獎客座教授1人、合作院士9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中國青年科技獎1人、中華醫學會終身成就獎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2人,省核心專家5人、省管專家17人、貴州省高層次創新型人才15人、貴州省十百千人才計劃4人、貴州省青年科技獎6人、貴州省青年創新人才獎2人。在中華醫學會的學術任職有全國副主委2人、全國常務委員6人、全國委員35人,在中國醫師協會的學術任職有全國主委1人、全國委員1人,在貴州省51個醫學會專科分會中,貴醫附院任職的主任委員有38個。<br><br> 醫院還擁有全球最先進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和貴州省唯一的伽瑪刀治療中心、PET/CT、雜交手術室等。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貴州)、貴州省緊急救援中心設立于貴醫附院,負責調度全省醫療急救資源,開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緊急救援。<br><br> 在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醫院競爭力排行”中,貴醫附院連續四年(2014/2015/2016/2017)入選中國頂級醫院100強,是貴州省唯一入選的醫療機構。在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的“西南區醫院綜合實力排行榜”中,貴醫附院連續五年(2014/2015/2016/2017/2018)排位全省第一,進入西南排名前五的學科數量也是全省最多。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發布的“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中,醫院科技綜合實力連續三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排名全省第一,進入全國100強的學科數量也是全省最多。<br><br> 經過近八十年的發展,貴醫附院已成為貴州省綜合實力最強、集醫教研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也是貴州省醫療服務、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支撐力量。新時代,新征程,貴醫人正滿懷信心地向著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研究型優質醫院的目標闊步前進!
預約掛號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