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彥淖爾市中醫醫院三級甲等
巴彥淖爾市中醫醫院始建于 1969 年,前身為內蒙古生產建設兵 團三師醫院,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急救、康復、科教于一體 的國家級三級甲等中醫綜合醫院。醫院始終秉承“以患者為中心,傳 承創新,特色發展,中西匯通,福澤民眾”的辦院宗旨,積極探索現 代化地市級中醫醫院發展新模式,中醫藥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長期以來,醫院堅持公益性,以“質量立院,特色興院,人才強院” 為辦院方針,以中醫為主,突出中醫特色優勢,提升綜合服務能力為發 展方向,以“保障民眾安康”為己任,始終遵循“育名醫、建名科、創名院”的“三名”戰略,創建國家中醫區域醫療中心,提升防治能力,履行公益責任,守護人民健康,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中醫力量。 醫院現建有一批中醫特色鮮明、臨床療效顯著的重點專(學)科, 其中國家中醫重點專科 1 個、國家中醫重點專科培育項目 1 個、華北 地區區域中醫診療中心(血液病)培育單位 1 個、國家中醫重點專科協 作組成員 1 個、自治區醫療衛生重點學科 3 個、自治區中醫臨床重點 專科 3 個、自治區中醫特色優勢重點專科 9 個、市級蒙醫中醫重點專 科 3 個、市級中醫重點專科 4 個。醫院還設立“名醫堂”、“名醫傳 承工作室” 等,加強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傳承、創新, 強化中醫內涵建設。醫院目前擁有自治區名中醫 1 人、自治區基層名 中醫 1 人、市級名中醫 2 人、自治區中醫師承導師 8 人。 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努力為 廣大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2019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預約診療制度、 優質護理服務、和諧醫患標桿單位”,被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評 為“首批內蒙古自治區蒙醫中醫名院”,2021 年,我院 5 項制度 3 項創新舉措榮獲“全國中醫藥系統 2018—2020 年改善醫療服務先進典型醫院”榮譽稱號。醫院堅持公益屬性,積極探索公立醫院改革創 新,推進區域性中醫醫聯體建設,積極發揮三級中醫醫院龍頭示范作 用,與 18 所旗縣蒙中醫醫院、鄉鎮衛生院組建巴彥淖爾市中醫醫院 聯盟,開展了包括人才培養、遠程診療、醫療會診及雙向轉診等多種 合作方式,帶動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的提升。 醫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黨 的全面領導,深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堅持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 作方針,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持續深化改 革創新,努力形成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性的運行新 機制,把醫院辦成群眾滿意、社會認可、政府放心、員工幸福的現代 化三級甲等中醫綜合醫院。
預約掛號
-
巴彥淖爾市醫院三級
巴彥淖爾市醫院占地面積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47萬平方米,是巴彥淖爾市唯一一所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主要承擔全市170萬各族群眾醫療保健和各旗縣區急危重癥轉診患者的救治重任。 醫院現有在職職工1725人,其中,正高級職稱86人,副高級職稱246人,中級職稱342人,初級職稱949人;博士、碩士研究生63人,本科學歷630人,專科學歷667人。 醫院設病床1300張,年病床使用率92.37%。內設科室85個,其中,包括臨床科室44個,醫技科室15個,行政后勤科室26個。 醫院堅持“建名院、樹名科”的學科建設理念,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學科建設方案,使醫院形成了龍頭學科與發展學科、特色專業與一般專業、優勢方向與發展方向并存、互長的良性學科發展環境。急診醫學科、婦產科、醫學工程科為醫院重點學科。其中,急診醫學科于2009年順利通過了自治區重點學科評審驗收,在有力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填補了我市醫療衛生系統長期以來無自治區重點學科的空白。介入導管科、放療科、心胸外科、腫瘤內科等新型學科,在醫院的大力扶持下,近年來發展穩定,整體實力明顯增強。另外,2001年以來,全院21個二級專科也相繼達到三級醫院建設標準。 醫院堅持“引進與推廣”、“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鼓勵各專科大力引進、推廣、應用醫療新技術和適宜技術,目前多專業領域應用的腔鏡技術日漸成熟,如腔鏡下胃腸道腫瘤根治術及腹腔鏡甲狀腺切除術年平均開展百余例,這兩項技術屬自治區領先技術;腔鏡下腎癌根治術與腎上腺腫物切除術年開展20余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占膽囊手術90%,年開展1000余例;婦科腔鏡技術年開展近300例。另外,全膝關節置換術、脊髓高頸段腫瘤切除術、聽神經瘤切除術、嗜胳細胞瘤切除術、甲狀腺聯合根治術、脊柱側彎矯形術、喉癌全喉并頸部淋巴結清掃術、胸腺瘤切除術、直腸癌全系膜切除術、急性心梗腦梗的溶栓治療等大批高新技術在市、區兩級也具有較高的影響力。截至2009年底,醫院已完成三級醫院必備項目156項,重點項目150項。每年開展新技術項目約60多項。 醫院重視科研工作,不斷完善科研工作激勵考核管理機制,相繼制定了《科技論文管理獎勵辦法》、《科技成果獎勵辦法》、《科研經費使用辦法》,對每年評出的優秀論文特別是高水平論著的完成人,及獲得市級以上獎勵的科技成果予以獎勵;對獲得立項的科研課題、有前景的自選課題積極予以經費支持。同時將科研工作納入綜合目標《責任狀》考核范疇,將科研任務的完成情況與科室評優、年終獎發放等直接掛鉤。在各項制度措施的激勵下,醫院科研工作取得不菲成績,近三年間,有劉俊芳院長參與完成的《內蒙戰區飲水型砷中毒的病因與防治研究》獲解放軍總后勤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由劉俊芳院長負責的《RSA基因多態性與內蒙古地區人群Ⅱ糖尿病及合并腎病的相關性研究》通過了自治區科技廳鑒定,另有4項科研項目通過市科技局鑒定;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5項,盟市級科技進步獎16項,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每年發表于國內外各級專業刊物的論文百余篇。 在設備購置方面,醫院結合當今醫學發展的趨勢、醫院各專科發展的需要及當地疾病譜的變化情況,積極引進了代表現代醫學診療水平的高、精、尖醫療設備200余臺(件),其中包括1.5T核磁共振、64排CT、800mAX光機、DSA、直線加速器、PSA醫用制氧機、數字化彩超、數字化胃腸機,數字化X線攝影機、X線計算機攝影機等,為提升醫院整體實力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經過幾年的開拓創新、不懈努力,醫院駛入了發展快車道。2010年,全院全年業務收入3.14億元(含老干所),同比增長20%;門診收入7724萬元,同比增長26.9%;住院收入2.22億元,同比增長18.2 %。門診量43.5萬人次,同比增長5.27%;出院人數3.7萬人次,同比增長8.46 %;手術例數1.01萬例,同比增長7.4%(含門診手術2032例,同比增長2.3%);病床使用率88.19%,同比增長10.89%;出院者平均住院日11.34天;急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97.8 %;入出院診斷符合率99.6%;治愈好轉率96.87%。 與此同時,醫院還相繼被國家衛生部評為三級乙等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思想建設先進單位;被國家衛生部、人事部、中醫藥管理局聯合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被全國總工會評為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先進集體、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集體;被全國婦聯評為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崗、全國巾幗文明崗。除此之外,醫院還獲得了全區百佳醫院、全區“五一”勞動獎狀獲得單位、全區救災防病先進集體、全區衛生系統赴川抗震救災先進集體、全區衛生下鄉先進集體、全區繼續醫學教育先進集體、全區衛生工作先進集體、全區青年文明號、全區金融系統信用等級3A單位及全市衛生工作先進集...
預約掛號
-
巴彥卓爾市烏拉特中旗人民醫院二級醫院
暫無
預約掛號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