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陽市渾南區中心醫院二級
東陵區中心醫院,是全民所有制醫療機構,是國家衛生部認定的二級甲等醫院,是集醫療、預防、科研、 教學、康復、保健為一體的現代化區級中心醫院,是全區的醫療中心。醫院占地面積6400平方米,建筑面積6100平方米。醫院現有醫務人員180人,其中:高級醫務人員30人,中級醫務人員50人,30多個臨床醫技科室,開設床位110張。 <br> 內科開展的主要診療項目:頑固性心律失常、頑固性心衰、急性大面積心梗、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冬種急慢性中毒等各類疾病的診治。內科心血管專業組是醫院的重點專科,設有CCU病室,能24小時對病人進行監護治療。 <br> 外科開展的主要診療項目:顱腦硬膜下血腫清除術、肺葉切除術、食道癌根治術、甲狀腺癌根治術、直腸癌根治、胃切除術、腎切除術、脾摘除術、前列腺摘除術、髖關節整形術、腰椎間盤髓核減壓術,以及其它常見病的診斷和治療。 <br> 婦產科開展的主要診療項目:子官肌瘤、卵巢囊腫、宮外孕、巨大盆腔腫物切除、高危妊娠的治療、產后DIC的診治、剖官產美容切口、正常分娩、人工流產、藥物流產以及各類婦產科疾病的診治。 除上三大科系外還設有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 鑲復科、皮膚科、中醫科、肛腸科、理療科、激光科、 檢驗科、放射線科、藥械科、電診科、功能檢查科、預防保鍵科、家庭病房科、合同醫療科、公費醫療科、保險醫療科等科室。 <br> 東陵區中心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不斷加強內涵建設,以較低的收費和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醫院全體員工正以最佳的醫療技術、最佳的服務質量恭候您的光臨。
預約掛號
-
遼寧省血栓病中西醫結合醫療中心(遼寧省血栓醫院)三級甲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醫院全國中醫血栓病醫療中心、遼寧省血栓病中西醫結合醫療中心暨沈陽市第二中醫醫院,位于遼寧省沈陽市蘇家屯區雪松路49號,是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全國示范中醫院、遼寧省重點專科醫院、遼寧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遼寧中醫藥大學杏林學院。醫院所轄沈陽血栓病研究所、國家三級中藥藥理實驗室和國家二級血管生物學實驗室。遼寧省中醫藥學會血栓病專業委員會掛靠該院。 醫院始建于1988年12月,全院占地21384平方米,建筑面積26220平方米,現開設床位400余張,年門診量近50萬人次,日均門診量1400余人次,年住院量1.5萬余人次。設有27個臨床科室,2個制劑室。醫療設備總價值為5000余萬元,擁有日本島津公司DSA成像系統、美國GE公司開放式永磁型磁共振、德國西門子16層容積CT和西門子AR-SP全身螺旋CT、美國GE公司Vivid7 彩超、美國GE公司LOGIQ9型多級編碼彩色超聲診斷系統和HDI-3000型彩色超聲多普勒、美國GE公司500毫安X光機、日立公司800毫安透視攝影裝置、X線攝影裝置、日本全自動血脂分離系統、 日本產EXERA系列奧林巴斯電子內窺鏡、德國產經顱多普勒、瑞典AKTA蛋白純化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美國產988型腹腔鏡等診斷、治療、科研設備。 建院以來,血栓病專科建設,突出中醫藥特色,中西醫結合,個體化治療,療效顯著。先后接待了全國二十多個省、二百多個縣市的血栓性疾病患者,同時美國、韓國、俄羅斯、馬來西亞、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患者也紛紛前來就醫,良好的聲譽名揚海內外。該院先后研制出治療腦血管、心血管及周圍血管血栓性疾病的純中藥制劑蝮龍抗栓丸、蝮龍抗栓膠囊、通脈膠囊、蝮龍金丸、抗粘降脂丸等14種專科藥品。其中,國家專利產品蝮龍抗栓丸(膠囊),始終受到血栓病患者的青睞,成為臨床治療血栓性疾病的首選藥品。該院科研臨床制劑先后榮獲多項國家、省、市政府獎。該院堅持發展是硬道理,開展高科技介入放射治療技術為急危重患者開辟了一條綠色通道。 醫院1997年牽頭成立遼寧省血栓病專業學術委員會,出版了學術刊物--《血栓研究信息交流》現名為《中國血栓研究》。1997年6月5日與韓國東緒病院結成了友好醫院并每年進行專家學術交流。1998年與中華中醫藥學會原中國中醫藥學會共同成功舉辦了首屆國際中醫藥治療血栓病的學術研討會,并由沈陽出版社公開出版了《血栓病中醫藥治驗》一書。2001年開辦了國際互聯網--中國血栓病研究網站。2004年4月與北京天壇醫院簽訂協議,成為技術合作醫院。2004年5月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院長、中西醫結合主任醫師池明宇教授主編的《中西醫結合血栓病學》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從而標志著該院在治療血栓性疾病方面從臨床走向了學術理論的高度。2006年1月池明宇教授等主編的《臨床常用藥物手冊》由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公開發行。2007年2月池明宇教授等編著了偏癱患者康復訓練自學教程《我幫你你自立偏癱患者肢體康復方法》一書,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發行。原國家衛生部部長張文康教授、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佘靖教授等領導先后到該院視察,鼓勵醫院要:"做深、做細、做精、做強",要在全國示范中醫院中當好表率。2010年10月,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蒞臨我院視察,充分肯定了醫院取得的成績,并提出殷切希望:進一步突出中醫特色,大力弘揚中醫文化。該院連年榮獲沈陽市衛生系統白求恩杯,連年榮獲沈陽市文明單位標兵,并先后獲得沈陽市"五一"先進集體、沈陽市十佳文明服務示范醫院、遼寧省綠化先進單位、遼寧省衛生特等模范單位等稱號,1999年該院又獲得遼寧省十佳單位、省文明單位標兵、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2000年榮獲全國衛生系統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稱號,院長池明宇同志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光榮稱號。2003年1月,該院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單位光榮稱號。2005年該院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2006年該院除獲上述殊榮外又獲遼寧省模范職工之家;遼寧省誠信杯優秀單位;沈陽地區醫院管理年活動優秀單位。展望21世紀,該院全體醫護人員以"居安思危、精醫濟世"為座右銘,堅持“五要、四抓、一個方針”和“三個適應”,在改革與發展的道路上踐行科學發展觀,努力提高學術水平與臨床醫療水平,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廣大患者。
預約掛號
-
沈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沈陽傳染病醫院)二級
沈陽傳染病醫院(沈陽市第六人民醫院)位于沈陽市和平區和平南大街85號。占地面積83332平方米,建筑面積72622平方米。其中醫療行政用房建筑面積35275平方米。現有職工2634名,其中副主任工程師以上醫務人員51名、碩士研究生以上人員40名、中級衛生技術人員156名、初級衛生技術人員177名,開放床位466張,設有急性傳染病、慢性肝病、肝硬化、肝膽外科、中醫科、內科、血液治療中心,十上個專業醫療科室。同時開設肝炎、傳染病、性病、綜合四個門診。并設有“沈陽市腎綜合征出血熱研究所”“沈陽市基固診斷中心”“沈陽市肝病研究所”和“沈陽市皮膚性病防治所”。并確定我院為沈陽市肝病診療中心。 沈陽傳染病醫院現有固定資產1.45億元,主要醫療設備有:美國產全自動化分析儀、全自動化電泳分析儀、平式生化分析儀、血氣分析儀,美國雅培低壓滑環式雙層螺旋CT機,彩屏血透機,酶標儀及定量PC片儀器,先進的析測手段和棉析測水平,在全國名列前茅,在治療肝病方面,多年來積累的豐富的經驗,全國內同引業中處于領先地位。目前,沈陽于傳染病院已成為東北亞及至全國最具有競爭力,集醫療,效號、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大型傳染病專科醫院之一。是國家重坑肝炎攻吳組成成員單位,是衛生部肝病健康教前基地,是中國醫科大學,遼寧中醫學院和沈陽醫學院教學醫院。 沈陽傳染病醫院,它的前身為滿洲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一所傳染病房,如建于1934年。1935年2月日遷至現址,至今已有七十余年的歷史,可以稱得上是我國歷史上建立最早的傳染病院之一,解放前醫院先后改名為“奉天市共立醫院”“奉天市立傳染病院”“沈陽市立傳染病院”,1949年11月后,更名為沈陽市傳染病院,當時與我成立的沈陽市防疫所合屬辦歸沈陽市人民政府衛生領導,自此,沈陽市傳染病院得名至今。新中國成立后,在黨以人民政府的關注下,沈陽市傳染病院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由過去為10東帝國主義和國民黨政府服務的醫院,變成了春民健康服務的傳染病專科醫院。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以來,隨著政茅的不斷深入,醫院的衛生事業得到長足的發展。 沈陽傳染病醫院設備不斷更新,技術力量日趨擴大、醫療、護理質量顯著提高,科學研究工作不斷取得成果。為了拓展醫療服務范圍,實行了大專科,大綜合的發展道路。同年增褂了“沈陽市人民醫院”的牌匾。為了給廣大患者捉住良好的治療休養環境,和現代化醫院的同標邁進,1998年建了新病房樓,醫院的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院庭 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醫院整理逐步走向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了明顯增強,為保障人民的健康做了新的貢獻。
預約掛號
-
沈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沈洲醫院)三級甲等
沈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始建于1936年,1987年成為沈陽醫學院附屬醫院,1998年被評定為國家三級甲等醫院。 醫院在職員工1427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231名,占總人數的86%,副高職以上198人,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16%,博士8人,碩士167人,碩士導師8人。每年承擔10 個專業、37門課程、4000-5000余學時的臨床教學任務。 醫院附設有沈陽市心血管病醫院、沈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沈陽市心臟介入中心,是省、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鐵路醫療保險和商業保險定點醫院。 現有南、北、東三個院區,分別位于和平、皇姑、沈河三區,占地面積5.3萬平方米,總床位編制1400張。醫院設有33個臨床專業學科和醫技學科,有心血管內科、心臟外科、周圍血管外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干診科六個市級重點學科。心血管內科是沈陽市Ⅰ級重點學科,現有病房8個。開放床位300張,是目前沈陽市規模較大的心血管專科。心血管病學、呼吸系統疾病學是沈陽醫學院重點學科。心血管病實驗室是市重點實驗室。擁有西門子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128層螺旋CT等現代化診療儀器設備,平均每床設備值10萬元。 醫院堅持科教興院,鼓勵科技創新。目前已經成功開展心臟移植、心臟冠脈搭橋、體外循環心臟直視手術、冠脈內支架植入術、起搏器植入術、射頻消融術、缺血性腦卒中的溶栓治療等項目,技術水平達到同級醫院領先水平。心血管介入治療技術每年達3000例以上,進入全國前50名行列。率先在市級醫院開展了房間隔、室間隔微創封堵術、動脈導管未閉彈簧圈封堵術等技術,每年承擔大量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任務,搶救成功率達到95%以上。周圍血管外科是東北地區成立時間最早的周圍血管專業學科,開放床位100張,多項技術達到省內先進水平。醫院還廣泛開展了內窺鏡微創技術,腹腔鏡、結腸鏡、鼻內窺鏡、關節鏡、宮腔鏡等正在廣泛應用于臨床,開展腹腔鏡微創治療手術已經突破千例。通過人才引進也為醫院帶來普外腫瘤領域的技術創新,在全盆腔聯合臟器切除術治療進展期直腸癌、子宮頸癌等晚期腫瘤和足部惡性腫瘤切除皮瓣移植修復術達到省內先進、市內領先水平。 近五年,全院開展新技術42項,承擔各級科研課題164項,獲科技進步獎31項,其中省級3項、市級10項,課題研究經費總計370萬元,發表學術論文640篇。 近三年,醫院進入蓬勃發展的新階段,建筑面積28000平方米的16層新病房大樓已經投入使用,占地面積4萬余平方米的新院區已經規劃完成,現擁有南、北、東三個院區,5.3萬平方米的辦院規模。醫院先后獲得“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沈陽市十佳醫院”、沈陽市百姓口碑榜金榜單位、感動遼寧“二十佳慈善單位”、遼寧省精神文明標兵、遼寧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遼寧省衛生系統行風建設優秀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預約掛號
-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三級甲等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遼寧省中醫藥研究院)創建于1977年,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康復、保健于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是全國中醫藥科研基地,國家臨床藥理基地,國家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遼寧省和沈陽市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近2.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編制床位1200張。醫院設有20個一級臨床科室,10個醫技科室,三個遼寧省衛生健康委批準成立的治療中心;配有美國GE3.0T磁共振成像系統、東軟512層無極CT等現代化醫療設備,為患者提供全面的臨床診療服務。 醫院現有職工1400余人,擁有一支由國家級名中醫、省級名中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等組成的專業人才隊伍。醫院有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13個。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15人,繼承人44人。遼寧省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7人,繼承人14人。 醫院現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7個。國家區域中醫診療中心建設單位1個,培育單位1個。遼寧省中醫專科質量控制中心2個。省級中醫重點專科18個。市級中醫重點專科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3個。專、學科及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建設帶動了人才培養,使醫院走出了一條具有中醫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 醫院科研底蘊深厚,科技工作碩果累累。擁有一支由近200名中醫藥科研人員組成的專職研究隊伍。醫院是國家藥物臨床試驗研究機構,擁有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二級實驗室、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專業技術創新中心、1個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以及多個科學研究中心。目前,倫理委員會已通過CAP認證;檢驗科通過CNAS ISO15189醫學實驗室認可。 近年來,醫院主持及參與國家、省、市等各級科研項目180余項,包括國家科技部“十三五”重大新藥創制項目——“基于組分中藥創新模式的射干新藥開發研究”、國家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新藥創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21項,省級課題項目145項。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606篇,出版專著33部。榮獲各級科學技術獎多項。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拼搏,醫院榮獲“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中醫藥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中醫藥應急工作先進集體”“遼寧省中醫系統先進集體”“遼寧省文明單位”“遼寧省衛生系統誠信服務標兵單位”“遼寧省衛生法制工作先進單位”“沈陽市中醫工作先進單位”“沈陽市公共服務單位百姓口碑評選優秀單位”等多項殊榮。
預約掛號
-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盛京醫院)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是一所大型綜合性現代化數字化大學附屬醫院。醫院有南湖、滑翔和沈北3個醫療院區,均位于遼寧省沈陽市,總建筑面積69.20萬平方米;醫院的醫藥研究教育發展基地,位于遼寧省本溪市高新區“中國藥都”,建筑面積15.21萬平方米。 作為首批委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綜合類)建設單位,醫院發揮中心城市醫療服務優勢和綜合醫院學科優勢,并于2020年被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式批準為國家兒童(東北)區域醫療中心。同時,醫院還高質量完成了國家傳染病、創傷、癌癥、神經疾病、骨科及精神衛生區域醫療中心的申報和省級評審工作。 盛京醫院是國內第一家擁有中國馳名商標的綜合性醫院,實行三院區一體化管理,即一套領導班子,一套信息系統,統一的文化理念,以及統一的人事、財務、醫療和后勤服務保障管理,保障了醫院協調運行和高速發展。 醫院前身是1883年蘇格蘭教會在沈陽興建的盛京(施)醫院,是東北第一家西醫院;1912年,醫院成立了東北三省第一所醫科大學——奉天醫科大學,時為東北地區醫學教育的最高學府;1949年,醫院正式并入中國醫科大學,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仁愛濟世的教會精神融入紅醫文化,醫院從此開始了嶄新的里程;1969年,為響應毛澤東“要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六·二六”指示精神,醫院整體遷往朝陽地區;1983年,醫院全部遷回沈陽;2002年,醫院全面接管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成立滑翔院區;2003年建院120周年之際,醫院恢復“盛京醫院”名稱;2016年,醫院完成了三院區一基地的建設布局,從此邁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2019年,醫院成為首批委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綜合類),百年老院在新時代獲得發展建設的重大歷史性機遇;2020年,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文件,批準在醫院設置國家兒童(東北)區域醫療中心,醫院成為國家首批、東北唯一獲批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單位。 醫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加強醫院黨的領導,按照《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的要求,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的各環節,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作用有效發揮。加強制度建設,把黨建工作寫入醫院章程;以章程為引領制定各項規章制度,規范執行“三重一大”事項的集體決策制度,制定黨委會與院長辦公會議事決策規則、黨委書記和院長定期溝通制度。充分發揮專業委員會的治院作用,發揮職工代表大會的民主決策與監督作用,不斷完善醫院治理體系。黨的領導責任已經轉化為促進醫院改革和發展的強大動力。 醫院員工共7305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6562人,含聘任正高級職稱、副高級職稱707人;博士生導師125人,碩士生導師558人;國家級領軍人才3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1人,長江學者青年學者1人,國家級青年領軍人才2人;擔任中華醫學會、遼寧省醫學會正副主任委員和常務委員學術任職的專家16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在職專家11人。 醫院以實力擔重任,在2019年成為首批委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綜合類);在2020年8月3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的文件中,醫院成為東北區域第一個獲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單位,同時也是唯一獲批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的綜合性醫院,邁入了高質量、高水平兒科“國家隊”行列。 醫院設有一級診療科目29個、二級診療科目82個,醫療、醫技科室(病房)199個,編制床位6750張,年門急診量432.14萬人次,年出院病人數21.35萬人次,年手術量8.07萬例,患者平均住院日8.2天。 醫院素以精湛高超的醫療技術和齊全完善的學科特色聞名于國內外,承擔著區域重癥患者的會診、急救及醫療技術和醫院管理人才的培訓等多重任務,現有374項國際水平醫療技術,851項國內領先醫療技術,615項區域領先醫療技術。 重癥醫學和急診醫學具有雄厚實力,重癥監護病房(ICU)、小兒重癥監護病房(PICU)、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內科重癥監護病房(MICU)、心血管重癥監護病房(CCU)、心臟外科重癥監護病房(CICU)和急診重癥監護室(EICU)床位共計439張;新生兒急救中心全國著名。設有國家高級卒中中心、遼寧省胸痛中心、遼寧省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遼寧省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 截至目前,醫院共有16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急診醫學科、普通外科、感染病科、婦科、產科、新生兒專業、兒科重癥、小兒呼吸專業、小兒消化專業、小兒外科、中西醫結合脾胃病科、醫學影像科、病理科、臨床藥學、臨床護理、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骨科。 醫院共有34個遼寧省臨床重點專科——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腎病學、神經內科、骨科、神經外科、腫瘤
預約掛號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