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嘉定區牙病防治所
嘉定區牙病防治所前身是嘉定縣中醫醫院口腔科,成立于1986年2月,是上海郊縣成立最早的牙病防治所。 醫院現有建筑面積630平方米,內設口腔內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復科、整畸科、預防科等科室。醫院現有職工23人,醫生16人,技工1人,護士2人。十多年來,牙防所在區衛生局的領導,在市牙防所的指導下,為嘉定區牙病防治事作出了一定成績。
預約掛號
-
上海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
上海市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又名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寶山分院)地處上海市東北區域,位于濱江新區寶山區的中心城區。經過七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已成為一家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具有西醫優勢、中醫特色、中西醫并重的非營利性三級甲等醫療機構。自1997年起連續九屆榮獲“上海市文明單位”,先后獲得衛生部愛嬰醫院、上海市平安單位、上海市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集體、上海市模范職工之家、上海市振興中華讀書活動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中醫預防保健能力建設單位、上海中醫藥大學和南京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上海市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建設單位、全國骨質疏松基地、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基地、上海市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區縣基地。 醫院脫胎于1956年成立的江蘇省寶山縣人民醫院。1958年,寶山縣劃歸上海市,成立上海市寶山縣人民醫院。1983年,升級為寶山縣中心醫院。1985年假寶山縣中心醫院門診樓,以寶山縣中心醫院中醫科為基礎,成立寶山縣中醫門診部。1988年9月,吳淞區和寶山縣“拆二建一”成立寶山區,寶山縣中心醫院為更名寶山區寶山中心醫院。1987年寶山縣中醫門診部遷至友誼路301號,建立寶山區中醫醫院。2008年12月經寶山區人民政府批準,依托曙光醫院的品牌、技術和人才資源,整合寶山區寶山中心醫院和寶山區中醫醫院,成立具有中西醫結合特色優勢的曙光醫院寶山分院。2012年成功創建成為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并被列為上海市首批中西醫結合重點建設單位。 醫院占地面積36畝,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核定床位508張,實際開放床位596張,三期工程結束后實際開放床位將達到850張。醫院儀器設備較為齊全,擁有3.0T核磁共振、64排能譜CT、多功能數字胃腸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超、電子胃鏡、腹腔鏡、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OCT)、半導體紅外激光儀(TTT)等大中型醫療設備,全院開通了計算機網絡化管理和收費查詢系統、PACS系統、RIS系統、電子叫號系統等大中型醫療設備。年門急診量一百余萬人次,出院病人近二萬余人次,住院和門診手術量近二萬臺次。 作為一家立足寶山、服務全區的綜合性醫院,醫院現有27個臨床學科,6個醫技科室,18個病區。市、區各級重點專科14個。上海市重點專科、上海市中醫優勢專科眼科,上海市中醫優勢專科急診科,上海市中醫重點專科肛腸科,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重點病種肺病科,上海市傳統醫學示范中心中醫內科,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重點專科兒科、腫瘤科、微創婦科,區重點專科肝膽外科、婦產科,區創重點專科心血管內科、脊柱外科、內窺鏡室,具有較高水準的專科技術和解決各種急危重癥、疑難病例的專業能力。醫院著力打造以中醫藥品牌為特色,西醫綜合實力為保障,具有中西醫結合特色的一流區域醫療中心。 七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七十多年的披荊斬棘,醫院人才不斷涌現,科研層次不斷提升。現有職工918人,中、高級職稱418人,其中高級職稱94人,碩、博士88名。擁有黃肖功、方宗棠、杜昌華等名中醫,有國家863首席科學家1人、全國和上海市名中醫經驗繼承人各1人、上海市衛生拔尖人才1人、上海市高層次針推傷人才培養對象1人、上海市醫務職工科技創新能手2人、上海市中醫青年人才培養計劃2人、上海市“醫苑新星”1人、上海市衛生系統“五十佳”后勤人員1人、上海市及以上專業委員會主委、副主委4名,委員20余名。有杜昌華、朱玉妹、肖燕倩等名中醫工作室6個。 連續四屆上海市重點專科眼科,李海生主任、陸豪主任等前輩的精心培育下,1977年成功研制出我國第一臺應用于眼科臨床視網膜電流圖儀,1982年成功研制視覺信息程控系統檢查記錄裝置,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填補國內這一項目的空白。從80年代起,在全區開展防盲治盲工作,走遍了了寶山每一個鄉鎮、街道;1996年率先開展白內障“防盲復明”工程,使數千名患者重見光明。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在上海市和寶山區率先開展了白內障摘除手術、半導體紅外線激光技術、眼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技術等國際先進的診療技術。先后獲得上海市愛心助老特色基地、上海市500強智能型班組 、上海市勞模集體等光榮稱號。 區重點學科婦產科,擅長各種婦科、產科疾病的診斷治療。以腔鏡為發展重點,以微創手術為中心,開展的免氣腹腹腔鏡下陰式子宮切除術、囊腫切除術,陰式子宮切除術,具有損傷小、安全性能高、恢復快、痛苦少等優點,填補了寶山區空白,居上海市領先水平。他們先后推出了寶寶出生紀念卡、月子餐、24小時母嬰保健熱線、新生兒水療等人性化便民特色服務措施,把關愛生命、呵護健康的使命延伸到每一個細節。 醫院參與國家863課題1項、國家“十二五”課題1項、國家863計劃子課題1項、國家自然基金(協作項目)2個、國家科技部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1項、中國科技部項目1項及上海市科委等科研項目34項,出版專著1
預約掛號
-
上海市浦東新區周家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級甲等
暫無介紹
預約掛號
-
嘉定區中心醫院二級甲等
上海市嘉定區中心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創立于1947年;2005年成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嘉定分院;2008年成為上海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2010年成為嘉定區紅十字醫院;2013年成為山東省濰坊醫學院上海第一臨床學院,2015年成為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醫院,2018年成為上海健康醫學院直屬附屬醫院,2019年成為上海市首批區域性醫療中心。 醫院占地面積82235平米,建筑面積73818平米,綠化覆蓋率達45%。現有職工人1205人,其中衛技人員1112人。2019年門急診人次達到166萬余人次,年出院病人3.2萬余人次,年手術1.3萬余人次。擁有數字血管造影設備(DSA)、1.5T超導核磁共振(MRI)、64排螺旋CT、全息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重癥監護系統等各種現代化診療設備。 醫院核定床位800張,設有31個臨床科室,9個醫技科室。胃腸外科、麻醉科、心血管內科先后入選市重點專科;放射科為上海市衛健委智慧影像重點實驗室;中醫康復科為市中醫臨床優勢專科;急診醫學、腫瘤科、護理學、呼吸內科、消化內科、婦產科、超聲影像科、神經內科先后為區重點學科,消化內科為區特色專科。此外,多鏡聯合微創手術、多發傷的多學科聯合救治、危重孕產婦救治、冠心病的介入治療、腦卒中的一體化救治、肺小結節聯合診治等在區域內都凸顯優勢。近年來,區域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心衰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多發傷救治中心、放射影像診斷中心、醫學檢驗中心、超聲診斷中心、心電診斷中心等先后在嘉定區中心醫院落成,充分發揮了醫院作為區域性醫療中心的龍頭作用,全面保障患者醫療安全,也為全區醫務人員的成長搭建了良好的平臺。近3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省部級資助科研課題10余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上海市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區級以上科研進步獎近10項。醫院先后獲得“中國醫療機構公信力示范單位”、“全國優質服務示范單位”等稱號,蟬聯“上海市文明單位”五連冠。 醫院始終堅持“一切為了病人”的服務宗旨,秉承“誠信為本 德技雙馨”的院訓,遵循“普濟、仁愛、敬業、創新、協作”的核心價值觀,努力提升醫、教、研水平,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預約掛號
-
上海肺科醫院延慶路門診部三級甲等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上海市職業病醫院)創建于1933年,首任院長為國立上海醫學院院長顏福慶教授。建院七十多年來,通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肺科醫院已經成為一家集醫療、教學與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三級甲等專科醫院,主要診療特色為呼吸系統領域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危重疾病及其它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醫院占地面積10.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萬余平方米,擁有設施先進的門急診綜合樓、病房大樓和醫技綜合樓。作為上海市“花園單位”,綠化面積達55%,院內綠樹成蔭,芳草如茵。已有近一個世紀歷史的葉家花園更是碧水環繞于綠蔭,亭閣相映于花叢,為病人的治療和休養提供了優美和舒適的環境。醫院核定床位數838張,設有胸外、腫瘤、呼吸、結核、心內、肺循環及職業塵肺等專業的15個臨床科室及2個專病診療中心,設有醫學影像、檢驗、病理、核醫學等10個醫技科室。醫院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市級重點學科,1個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校級研究所及10個院級實驗室和研究室。全院近千余職工中,專業技術人員占81%,有碩士生和博士生導師23人。醫院除在總院開設普通門診、專家門診和特需門診外,為更好、更方便地為廣大病人服務,在本市延慶路另開設一門診部。2010年,全院門急診就診病人53萬余人次,手術病人2700余例,出院病人近35000人次,其中50%左右是全國各地慕名前來的就診患者。醫院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包括X線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機(DSA)、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LA)、醫用磁共振成像設備(MRI)、單光子發射型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儀(SPECT)、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雙板DR)、電子超聲支氣管鏡、電子胸腔鏡、肺功能(體容積)儀、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等。多次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的上海市肺科醫院,始終秉承公益性辦院宗旨,努力為國內外病人提供更多、更好的醫療服務。面向未來,全院職工堅持以“精醫重道、務實創新”的肺科精神,努力將肺科醫院打造成一個呼吸系統疾病專科診療特色鮮明,重點學科國內領先,人才隊伍儲備充足,醫療服務水平一流,硬件設施先進完備,內部管理專業科學,醫院文化和諧溫馨,醫院環境整潔優美的醫、教、研全面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專科教學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上海市職業病醫院)創建于年首任院長為國立上海醫學院院長顏福慶教授建院七十多年來通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肺科醫院已經成為一家集醫療教學與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三級甲等專科醫院主要診療特色為呼吸系統領域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危重疾病及其它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醫院占地面積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萬余平方米擁有設施先進的門急診綜合樓病房大樓和醫技綜合樓作為上海市“花園單位”綠化面積達%院內綠樹成蔭芳草如茵已有近一個世紀歷史的葉家花園更是碧水環繞于綠蔭亭閣相映于花叢為病人的治療和休養提供了優美和舒適的環境 醫院核定床位數張開放床位達到張設有胸外腫瘤呼吸結核心內肺循環及職業塵肺等專業的個臨床科室及個專病診療中心設有醫學影像檢驗病理核醫學等個醫技科室醫院擁有個國家重點學科個市級重點學科個市級重點實驗室個校級研究所及個院級實驗室和研究室全院近千余職工中專業技術人員占%有碩士生和博士生導師人 醫院除在總院開設普通門診專家門診和特需門診外為更好更方便地為廣大病人服務在本市延慶路另開設一門診部年全院門急診就診病人萬余人次手術病人余例出院病人近人次其中%左右是全國各地慕名前來的就診患者 醫院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包括X線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機(DSA)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LA)醫用磁共振成像設備(MRI)單光子發射型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儀(SPECT)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雙板DR)電子超聲支氣管鏡電子胸腔鏡肺功能(體容積)儀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等 多次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的上海市肺科醫院始終秉承公益性辦院宗旨努力為國內外病人提供更多更好的醫療服務面向未來全院職工堅持以“精醫重道務實創新”的肺科精神努力將肺科醫院打造成一個呼吸系統疾病專科診療特色鮮明重點學科國內領先人才隊伍儲備充足醫療服務水平一流硬件設施先進完備內部管理專業科學醫院文化和諧溫馨醫院環境整潔優美的醫教研全面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專科教學醫院。 上海市肺科醫院(上海市職業病醫院)、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創建于1933年,著名的醫學專家顏福慶、吳紹青等教授分別擔任過醫院院長。1998年上海市職業病醫院整合到醫院,2005年又成為同濟大學附屬醫院,現直屬上海市衛生局領導,是以呼吸系統疾病診治為特色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醫院曾先后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市衛生系統文明單位和上海市衛生局文明單位及繼續教育先進單位。醫院占...
預約掛號
-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始建于1864年,史稱“公濟醫院”,英文名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為當時國內規模最大的西醫醫院,也是全國建院最早的西醫綜合性醫院之一。醫院“一院兩址”,分設虹口和松江兩部,同時全面接管嘉定江橋醫院。新冠疫情期間,派員任全國第一支援鄂醫療隊領隊和專家組組長,涌現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模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受到黨和國家以及上海市領導的充分肯定。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和“全國紅十字模范單位”榮譽稱號。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獲A++最高考評等級,在全國2413家三級公立醫院中位列綜合醫院類第12名,上海第3名。 醫院名家薈萃:上世紀中后葉匯集了樂文照、任廷桂、胡懋廉、趙東生、張鏡人、謝桐教授等國內著名醫學專家,在醫學上創出了眾多國內第一,如:第一例肝葉切除、第一例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第一例針麻手術、第一臺國產心向量圖描記器研制、首個國產心臟臨時起搏器樣機研制等。 學科人才實力雄厚:現擁有眼部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學科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8個,上海“振龍頭”項目3項;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急救中心、醫學領先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麻醉質控中心等多個重點中心;形成了眼科、泌尿、骨科、消化、血液、普外、心血管、急診與危重病、內分泌科、介入、呼吸、婦產、腫瘤、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麻醉、臨床藥學、檢驗、放射、超聲等一大批具有影響力的特色學科。多人次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衛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多次榮獲以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為代表的各類國家級、省部級榮譽獎項。 醫療技術水平領先:積極開展無痛、微創等特色診療技術,掛牌成立“亞太脊柱外科人工智能臨床及轉化中心”等十余個疾病診治中心,配備滬上首臺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Mazor機器人,開展全國首例裸眼3D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國際國內高精尖手術。 科研教學能力突出:成立上海首家高標準臨床研究院,打造創新聯合體,獲批建設轉化醫學國家科學中心(上海)市一分中心。積極開展醫療人工智能、分子影像、生物材料、細胞、微創等多方面的科研合作。近幾年,獲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突飛猛進。發表一大批以Science、JAMA等為代表的高水平論文。醫院現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國家基地20個;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國家基地3個,上海市基地24個。現有博導92名,碩導144名,博士點27個,博士后流動站27個,碩士點37個。代表中國參加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評定,高質量通過評審,獲得國際認可,被評為國家級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培育)單位。 合作交流廣泛深入:深度推進與松江、虹口、嘉定等區域醫聯體建設,構建緊密型“內環”醫聯體;牽頭成立長三角醫院發展戰略聯盟,與長三角地區醫院合力打造“中環”醫聯體,助力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與美國克利夫蘭醫院集團、以色列拉賓醫學中心、德國癌癥協會等單位深度合作,拓展“外環”醫聯體,加速構建“市一同心圓”發展模式。 管理體系科學創新:在國內率先提出“六梁六柱”醫院全質量管理(h-TQM)理論體系并付諸實踐,結合卓越績效準則標桿引領,倡導“質量•創新•共享”的醫院文化。獲第六屆中國管理科學學會管理科學獎等多項國家、上海市榮譽獎項,成為上海乃至全國的質量管理名片。 2021年,醫院持續追求醫院高質量發展、群眾高滿意度就醫、員工高品質生活的“三高”目標,將疫情防控和醫院發展每一項工作以釘釘子精神貫徹落實到“最后一公里”,以優異成績為建黨100周年獻禮。主要的亮點工作有: 一是疫情防控馳而不息。落實“五零四亮”的防控目標,常態化疫情防控,無院內感染病例發生;圓滿完成市里交給的核酸檢測任務,深夜拉動60人核酸檢測隊伍,迅速集結完畢受到市衛健委和松江區政府高度評價。 二是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全年門急診量453.82萬,出院人次13.30萬,住院手術人次8.33萬,同比2019年分別增長5.56%、2.64%和7.90%。國考四級手術率上升至29.91%。國考微創手術率上升至19.56%。平均住院天數下降至5.78天。藥耗占比49.56%,均次費用保持在同級同類醫院平均水平。申康54個重點病種排名較2019年提升的病種達19個。創新技術大力開展。成功開展國內首例MAKO機器人輔助比基尼切口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國內首例三維重建下擴大袖式肺切除手術和上海市首例KODEX-EPD三維標測系統介導房顫冷凍消融手術等一系列創新技術。診療模式不斷優化。持續推進5G支撐下的急診急救一體化及總協調人制度,胸痛中心在市級醫院胸痛中心名列前茅;消化系統腫瘤MDT中心獲中國醫師協會/中國腫瘤MDT聯盟授權認證;肝臟外科獲全國肝臟外科示范病房;急診獲批全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
預約掛號
-
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醫院二級甲等
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醫院地處上海國際汽車城中心,位于上海市嘉定區、青浦區、江蘇省昆山市三地交界。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及預防保健于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擔負著安亭及周邊地區的醫療保健、疾病防治等任務。建院四十多年來,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辦院宗旨,嚴格管理,規范服務。經過幾代安醫人的不懈努力,特別是近年來,堅持“強化質量管理,落實責任制度,轉變服務理念,提高學術水平”的質量方針,醫院建設得到了迅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2006年醫院順利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預約掛號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的前身“伯特利醫院”創建于1920年。1952年更名為上海第九人民醫院,1964年正式成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2005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正式合并,改名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2014年11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三人民醫院(前身寶鋼醫院,屬三級綜合性醫院)資源整合,南北院區,統一布局,統一管理。2015年10月,上海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復市教委同意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三人民醫院整建制并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九院”) 九院是經上海市衛生局核準登記的政府主辦的非營利性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醫院有南部院區(制造局路639號)、北部院區(漠河路280號)、浦東院區(高科西路1908號)和浦東科教園區(錦尊路115號)。醫院承擔本市區域基本醫療服務,主要從事急危重癥和疑難疾病的救治,是上海市120的定點醫院,上海市口腔干部保健醫療定點醫院。 九院總占地面積127.9畝,總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總核定床位數2150張,口腔綜合椅位1000張。臨床科室64個,其中醫技科室11個。全院職工4846人。九院擁有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整復外科專家張滌生教授、口腔頜面外科專家邱蔚六教授、骨科專家戴尅戎教授、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專家張志愿教授、眼眶病眼腫瘤專家范先群教授,醫院現已成為一所學科特色鮮明、具備一定臨床科技創新核心競爭力、國內知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中國最佳醫院聲譽排行榜2020年度綜合排名全國第23位,整形外科全國第一,口腔醫學排名全國第三,耳鼻喉科排名全國第七,眼科排名第九,骨科獲提名。2020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研究排行榜醫院綜合排名全國第14位,整形外科排名全國第一,口腔醫學排名全國第三,耳鼻咽喉科學排名全國第七,眼科學排名全國第九。2020年度上海市三甲醫院科研競爭力排行榜中,九院綜合排名全市第3位,其中口腔醫學、整形外科學、實驗診斷學均排名第1位,眼科學排名第2位,耳鼻咽喉科學、骨外科學、麻醉學排名第3位,內分泌學排名第4位,急診醫學排第5。 九院學科建設水平不斷發展。現擁有國家口腔醫學中心1個,國家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口腔臨床醫學、整復外科、骨科等3個國家重點學科,口腔基礎醫學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骨科、口腔頜面外科、牙體牙髓科、牙周病科、口腔修復科、眼科、整復外科、口腔正畸科、口腔黏膜病科等9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上海市臨床重點專科8個;上海市教委IV類“高峰學科”1項;上海市教委“高峰高原學科”建設項目1項;口腔醫學、整復外科與組織工程學等3個教育部211工程重點學科;還有口腔疾病、修復重建外科、創傷骨科與骨關節外科等3個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口腔黏膜病科列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血管外科為全國第一批外周血管介入診療培訓基地;組織工程學、口腔頜面外科學為上海市重點學科(優勢學科)、口腔修復和生物材料學為上海市重點學科(特色學科),口腔基礎醫學、眼科學為上海市重點學科;修復重建外科為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醫學中心;眼科、耳鼻喉科學為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重點學科;內分泌科、麻醉科、泌尿外科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重點學科;醫院掛牌中國房顫中心,是上海交通大學血管病診治中心、疝與腹壁外科疾病診治中心單位,神經內科是上海市腦卒中預防與救治中心之一。 在國際合作方面,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頭頸與腫瘤培訓中心單位、國際口腔頜面外科醫師協會(IAOMS)口腔腫瘤外科與修復重建培訓中心單位和口腔頜面外科國際內固定學會(AOCMF)顱頜面分會培訓中心單位,建立了國內首個國際認證的麻醉護理教育基地,并掛牌美國心臟協會心血管急救培訓中心。“十三五”以來九院學科臨床綜合實力逐年提升。整復外科現為國際上規模最大的整形外科醫學中心和國內最大的整形外科醫教研中心。口腔頜面外科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牙體牙髓病科、牙周病科、口腔黏膜病科、口腔修復科、口腔正畸科、兒童口腔科、口腔預防科、口腔種植科、口腔綜合科等各類牙科診療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部分國際先進水平。骨關節外科和脊柱外科處于國內優勢地位。眼整形眼眶外科、眼腫瘤治療達到全國領先水平,耳神經顱底外科在亞專業領域的國內排名近年始終位居全國前三,輔助生殖中心是全國輔助生殖中心中診療不孕癥婦女平均年齡最高的輔助生殖中心。心血管介入治療、鈥激光前列腺剜除治療、周圍血管疾病治療、疝與腹壁外科疾病診治、病理性肥胖手術治療、腦卒中介入治療等方面,處于本市領先水平。 2021年醫院門急診人次數為460多萬人次,住院人次數13余萬人次,住院手術人次數11余萬人次,門診手術操作人次數18余萬人次,平均住院日5.4天。 截至202...
預約掛號
-
閔行區浦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級甲等
閔行區浦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一級甲等公立醫療機構,位于閔行區江文路681號,屬于上海市醫療保險局定點醫療機構。中心下設二個分中心,即位于閘航路2550弄39號的魯匯分中心和位于浦瑞路333號的陳行分中心,三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醫院曾先后被授予上海市衛生系統文明單位、上海市婦女發展實事獎、閔行區文明單位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醫院現有職工454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28人,包括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3名,中級專技人員83名。設有內、外、全、兒、婦、五官、口腔、中醫、針傷等門診科室和預防保健科,同時開設有內外科綜合病區及婦產科病區。外科作為區衛生系統的傳統特色專科,自2003年與市五醫院合作共建,開展以普外科為主的各種常見手術。婦產科是“流動人口貧困孕產婦特約分娩點”,自2004年開設以來,每年的分娩量達7000余人。同時中心聘請上海第五人民醫院的專家坐診,使老百姓不出家門,看上專家,用一級醫院的收費標準,提供了三級醫療服務,受到政府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為了更好的服務于社區群眾,醫院的功能逐步向社區衛生服務轉移。建立以社區為范疇、家庭為單位、個人為對象,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六位一體"的綜合衛生服務,試點GP服務新模式。
預約掛號
-
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
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是一所以關節病中西醫結合診治為特色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隸屬于長寧區衛計委的事業單位。醫院成立于1958年,2003年第二冠名為“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類風關專科醫院”,2013年1月成為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專科醫院。2014年7月更名為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2017年6月正式掛牌成為上海中醫藥大學第八家(非直屬)附屬醫院。我院目前有2個院區,分別位于新華路540號的總院與延安西路1474號的分部,開放床位441張,擁有關節內科、關節外科、關節矯形科、脊柱外科、風濕病科、痛風科、關節康復科等關節專科。關節病床位352張,占全院總床位的80%。截止2017年底,醫院有職工48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30人,其中正高職稱12人、副高職稱33人;碩士以上學位100人,其中博士17人;碩、博導師31名,兼職教授2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自上世紀70年代始,光華醫院用蛇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病人取得成功后,就開始了長達45年的中西結合治療關節病的探索,形成了以蛇制劑為代表的一系列關節病中藥制劑,臨床療效顯著,有效的減緩了疾病加重進程;開展了抗CCP抗體、HLA-B27、GPI抗原、類風濕因子滴度等檢測項目,使關節病早期診斷的準確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對于關節疾病晚期、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采取手術治療,早在1974年就開創了類風濕關節炎外科治療,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光華醫院的“類風關人工膝關節置換,滑膜切除術”項目及“多孔表面人工關節實驗研究”項目在80、90年代就獲得衛生部乙級科學技術成果和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關節內科在2013年度中國醫院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中榮獲了提名獎。近年來,醫院還開設特色專科一體化門診。由關節內科、關節外科和康復科多專科參與的專家門診,從中醫和西醫、內科和外科及康復科等不同的專業角度,對各種關節病,尤其是一些疑難重癥進行會診并制定最優化治療方案;同時創新開出全市唯一的痛風急診、365天全年無休關節病門診等,造福患者。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