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復興中路分院
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的前身是上海市牙病中心防治所,創建于1946年。經過60年的發展,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已經成為一家能為上海市民提供各項高質量口腔醫療保健服務的區域性口腔疾病防治的專科中心,同時還承擔著對全市口腔疾病預防監控職責,對上海市各區縣牙病專業防治機構進行指導。 除擔負口腔疾病的醫療和預防職責外,還擔負了口腔醫學的教學和科研任務。曾先后是上海第二醫學院口腔系、上海鐵道大學口腔醫學院、上海同濟大學高等技術學院、上海職工醫學院和溫州醫學院等院校的教學基地,指導全日制學生的臨床見習和實習,同時還負責國家級和上海市的醫學繼續教育培訓班的課程,接收全國各地口腔醫務人員的進修和臨床新業務培訓。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我院得到了全市市民的關愛和信任,每年有眾多的病人到我院就診,其中包括許多疑難病例,全年門診量逐年上升,2005年達到20萬人次,無論從醫療總人次、以及平均每醫師完成的門診量上,在全市的口腔疾病專業醫療防治機構中均位居前列。自1985年以來連續獲得上海市衛生系統和上海市衛生局文明單位的稱號,病人總體滿意度歷年測評始終在90%以上。所獲榮譽:1985年以來連續七次被評為上海市衛生局系統文明單位.先后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和全國衛生科技大會獎各一項
預約掛號
-
上海市閔行區婦幼保健院二級
閔行區婦幼保健院系公立、非營利性、專業從事婦女、兒童保健的醫療機構。醫院主要承擔全區婦女、兒童預防保健、臨床及健康教育的指導與督查任務,集“醫療、科研、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為一體 堅持基本醫療服務 按比例開展特需 實現多層次服務。 醫院發展至今,始終堅持以“保健”為中心,保健與臨床相結合的服務模式,既承擔著政府公共衛生職能,又具備產科臨床功能,為保障閔行區婦女兒童的健康、安全作著不懈的努力。 一、臨床業務工作 1、我院現開設門診和住院服務。門診設有婦科、產科、計劃生育、婚前保健、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營養指導、兒童保健、兒童眼保健,每天開放專家門診。聘請市、區各級專家開設乳腺病專科、遺傳優生咨詢、生殖健康咨詢指導等專業門診。 住院設有婦科、產科、計劃生育、麻醉手術科。核定床位50張。病區設有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需求的特需病房;并開展導樂分娩、分娩鎮痛、無痛人流等特殊服務項目。 2、特色項目:特需產科、全身運動質量評估(GMs)、0-3歲早期教育、嬰兒游泳、撫觸、兒童訓練發展等。 二、公共衛生工作 1、指導1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基層婦幼保健工作。 2、閔行區唯一一所承擔婚前醫學保健服務的定點醫療保健機構,目前閔行區婚前保健服務點免費提供婚前醫學檢查和咨詢,地址位于閔行區七莘路750號(閔行區民政局婚姻管理登記處二樓)。 3、負責全區婦女病普查工作。 三、合作共建 閔行區婦幼保健院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瑞金集團閔行區中心醫院合作共建,促進我區衛生能級提高的同時提高我院的醫療技術水平,通過全方位的合作,加速學科建設,加快人才梯隊的培養,實現互補雙贏,共享醫療資源,共同組建一個兒童保健領域的高水平、高效益的創新團隊來推動閔行兒童保健水平的整體提升。而和閔中心的合作則從縱向、橫向使衛生資源整合,錯位聯動、錯位互補、錯位發展,通過合作,使雙方達到既定的目標,為提高我院衛生醫療的能級水平而努力奮斗。
預約掛號
-
上海市寶山區仁和醫院(華山醫院寶山分院)二級
華山醫院寶山分院位于寶山區長江西路1999號,是寶山區政府投資1.4億元新建的二級綜合性醫院。2006年10月,區委、區政府從醫院的長遠發展出發,方便于民,造福于民,決定將仁和醫院委托給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全面管理。本著“創新和探索”的精神,經上海市衛生局批準,醫院正式冠名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寶山分院。醫院托管后仍屬于全民事業單位,繼續享受上海市醫保定點單位待遇。 華山醫院寶山分院占地面積25090m2,建筑面積27406m2,綠化面積12759m2,綠化率42.5%。現有床位327張,在編職工385名(其中高級61名,中級86名)。 華山醫院寶山分院設有急診科、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以及內分泌內科,普外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婦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膚科,麻醉科等臨床科室。醫技科室有放射科,檢驗科,病理科,物理診斷科,藥劑科以及CT室等。呼吸內科是寶山區創建重點專科。擁有CT、彩超、大型X光機、電子纖維內窺鏡、腹腔鏡、全自動生化儀等大型醫療設備。年門診量近40萬人次,出院病人6500余人次。 華山醫院寶山分院將全面依托華山醫院總體優勢,輸入全新的經營管理理念,利用華山醫院強大的醫療技術力量,全面提升分院的整體醫療水平,為當地居民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今后將重點發展創傷外科、腦外科、骨科、普外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皮膚科等,建立ICU重癥監護室。建立1-2個市級重點專科。寶山地區居民不出寶山,就能在家門口享受到市區三級甲等醫院專家的醫療技術服務,并且能夠感受到二級醫院收費的實惠。 華山醫院寶山分院表示,托管后將會與寶山分院的全體員工團結一致,風雨同舟,抓住機遇,謀求發展,實現雙贏,共同推動兩家醫院的發展,為上海市和寶山區的醫療衛生事業做出更大貢獻。寶山分院也會在新的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將進一步開拓和強化醫院管理,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醫務人員為根本”的辦院宗旨,堅持正確的辦院方向,開展廉潔行醫,優質服務。繼續以“質量一流,服務一流,技術一流,設施一流,環境一流”為辦院目標,發揚“病人高于一切,責任重于一切”的醫院精神,為患者提供“溫馨、優質、便民”的人性化服務。
預約掛號
-
上海市靜安區中心醫院(華山醫院靜安分院)二級
上海市靜安區中心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靜安分院)是一所有80余年悠久歷史的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是上海市首家綠色醫院,連續八屆16年被評為上海市文明單位。 醫院地處上海市中心城區,總建筑面積為47110平方米,核定床位628張,臨床及醫技科室近50個,全院職工1010人,2013年門急診量達96萬人次,出院病人達1.9萬人次。目前醫院有國家級重點專科1個(針灸科)、上海市重點專科4個(手及上肢外科、內分泌科、消化內科、陸氏傷科、臨床免疫科)、靜安區重點學科4個(心臟內科、護理、董氏兒科、泌尿外科)、靜安區特色專科4個(神經內科、腎內科、中醫內科、放射科);內科(消化內科、血液科、心內科、神經內科)、外科、影像科為首批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學基地;醫院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藥物臨床研究機構。 2010年4月,與華山醫院建立全面合作關系,成立華山醫院靜安分院 先后引進30位華山醫院專家入駐靜安區中心醫院。在上海"11•15"特別重大火災事故中,迅速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開辟綠色通道,劃分急救區域,收治傷員56人,成為當時反應最迅捷,診治傷員人數最多,參與面最廣,社會各界反響最佳的醫院。2014年初成為復旦大學附屬醫院(籌),揭開了醫院發展史上的新篇章。 近年來,醫院著重醫療聯合體的建設,積極實踐"3+2+1"的醫聯體新模式。引入華山醫院JCI管理方法,提升醫院管理理念;引進華山醫院專家團隊,提高醫院技術水平;學習華山醫院績效管理模式,狠抓醫院醫療質量;完善組織構架,提高醫院科研水平;確立區域醫療中心地位,強化社區服務意識。靜安區中心醫院努力走出一條可借鑒、可復制、可持續的醫聯體建設發展道路,讓社區居民享受到三甲醫院專家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醫院始終堅持"創文明單位,建一流醫院"的辦院方針,向著成為一所"符合三級醫院標準的區域醫療中心"發展目標不懈奮進。
預約掛號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東院(上海市同仁醫院東院)二級
上海市長寧區同仁醫院(又名ST.LUKEs HOSPITAL)創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是上海地區成立最早的近代醫院之一,為美國圣公會所辦的教會醫院,曾經是圣約翰大學醫學院的附屬教學醫院,首任院長文恒理最初在今塘沽路大名路附近設立以門診為主的診療所,取名同仁醫局,兩年后擴大規模更名為同仁醫館,1880年醫院再加擴大,定名為同仁醫院,當時床位僅19張,后幾度遷址,1947年9月,定址今萬航渡路1561號,該院所需經費極大部分依靠國內外社會各界的捐助,資金相當拮據,發展困難,許多病房為鐵皮活動簡房,解放初期,年門急診量僅2萬人次, 解放后,人民政府加強對該醫院進行扶植,195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衛生局正式接管該院,定名為上海同仁醫院,同時興建1200平方米的醫療用房,床位從79張增到119張,同年,國家副主席宋慶齡視察了該院的小兒科病房,對醫院的衛生,消防,工會等工作給予了極大的關心,1957年,該院劃歸長寧區政府領導,改名為上海市長寧區同仁醫院,1966年文革期間,更名為東方醫院,1977年,醫院遷址于上海市愚圓路786號,1979年恢復同仁醫院院名,床位增加到200張, 1988年,新建了建筑面積達5870平方米的八層病房大樓,床位增到330張,同年,該院成立了圣約翰大學醫學院校友會顧問團,指導,支持和協助同仁醫院醫療業務的開拓和專業技術的培訓工作,承擔了各科疑難病例的會診,重大手術的決策,手術指導和示范, 1989年,顧問團幫助該院開設了心血管內科病房,同年,該院成功地施行了心臟二尖瓣狹窄分離術,在同級區屬醫院中為領先,1992年,被市衛生局批準為第二醫科大學的教學醫院,每年接納第二醫科大學,上海職工醫學院,松江衛生學校等大中專生的實習,承擔醫療,放射,護理等教學工作,1994年,該院評為二級甲等醫院,同年,急診大樓建成啟用,1995年又通過教學醫院的驗收,目前,該院占地面積3908.32平方米,使用建筑面積17303.4平方米,固定資產5887萬元,已走過一百多年歷程的同仁醫院現已發展為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長寧區文明單位。
預約掛號
-
上海市同濟醫院(上海鐵道大學附屬甘泉醫院)三級甲等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位于上海市普陀區,是該區唯一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國家臨床藥理試驗機構、上海市醫療保險定點醫療單位、上海市衛生系統文明單位和上海市文明單位。醫院設施完備、設備先進、學科齊全、人才薈萃,一貫以病人為中心,堅持提高醫療質量與培育醫療特色相結合,注重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正向著建設綜合性、研究型、國際知名高水平大學附屬醫院的目標邁進。醫院占地62畝,建筑面積7萬余平方米。目前開放床位1080張,萬元以上設備1233臺,擁有1.5TMRI、16排螺旋CT、帶PET功能的單光子雙探頭可變角ECT、DSA,以及直線加速器等大型設備。現有職工1400余名,醫生人數500余人,其中正副主任醫師160名,醫師隊伍中博士、碩士學位者占40%,并擁有國家級和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和中國醫師獎獲得者等一批高水平專家。醫院目前在醫療特色與學科建設等方面已呈現了較強的優勢,形成了以心血管內科、骨科和消化內科為重點的優勢學科群,及以精神醫學科、影像醫學科、婦產科和小兒科為代表的特色專科群。同時,為配合區域醫療衛生規劃的要求,與各社區衛生中心形成良好的雙向轉診關系,承擔了周邊地區的一、二級醫院疑難重危病人的會診、指導、培訓等一系列醫療任務,在上海市西北地區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同濟大學的附屬醫院,醫院承擔了以五、七及八年制本科生教育為主和碩博士研究生培養為重點的高層次人才培養任務。同時與德、法、美、英、日、澳等國家和臺港澳地區幾十家大學和醫院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擁有內科學、外科學博士學位授予權,碩士點基本涵蓋所有臨床、醫技學科;擁有了以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及教育部優秀骨干教師等為代表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建成有上海市和同濟大學精品課程;建設了"醫學模擬教學中心"和"臨床醫學實訓中心"等現代醫學教育技術示范基地。醫院堅持科教興院,于2001年成立了"醫學科學研究所",下設有"中心實驗室"和"動物實驗中心"等公用實驗平臺,同時建立了"人類疾病基因實驗室"、"性醫學實驗室"、"醫學功能材料實驗室"、"心理生理研究室"和"心臟康復研究室"等一系列研究平臺。2006年優先規劃建設了科研樓和動物實驗中心,總建筑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醫院擁有教育部創新團隊,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家杰出青年、上海市第八屆科技精英、上海市醫苑新星、上海市啟明星和曙光學者等一大批科技精英;承擔了"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十一五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杰出青年基金項目等多項重大科研項目;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和"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為標志的高等級科研成果。創建于1907年的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經歷近百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成為擁有理、工、醫、文、法、哲、經(濟)、管(理)、教(育)等九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同濟大學以醫科建校,早期為德國醫生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取名"同濟",意蘊合作共濟。歲月更迭,斗轉星移。今天的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于1991年建成開診,1995年被國家衛生部評定為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醫院位于上海市區西北部,緊鄰內環線和外環線,交通便捷、環境優美怡人。醫院建筑面積7萬平方米,現有病床1080張,職工1200余人,其中正副主任醫師和正副教授157人,門急診診次115萬,出院病人超過2萬人次,平均住院天數為12天。醫院設施完善、設備先進,擁有磁共振、螺旋CT、帶PET功能的單光子雙探頭可變角E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儀、直線加速器等大型先進的醫療設備。醫院學科齊全、人才薈萃,許多海內外優秀學子和著名學者加盟醫院,為醫院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已形成心血管內科、骨科、胸心外科、肝膽外科、口腔頜面外科、神經(顱底)外科、內分泌科、小兒血液科、精神醫學科、婦產科、檢驗科、康復科、皮膚與性病科和醫學影像科等一批特色鮮明的學科。醫院依托博士點、碩士點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的優勢,承擔國家863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百余項。同濟醫院作為同濟大學的附屬醫院,承擔著研究生、本科生教育、國家級和市級繼續醫學教育任務,每年向全國輸送數百余名高級醫學人才。醫院主辦的《中國醫學文摘外科學雜志(英文版)》等學術刊物發行國內外。醫院與德、法、美、英、日、澳等國家和臺港澳地區的幾十家大學和醫院建立了廣泛的合作和交流關系。醫院為了加快學科建設,在同濟大學醫學與生命科學部主任傅繼梁教授和醫學院院長胡大一教授的領銜下,在多學科交叉、整合發展方面已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建成了"冠狀動脈疾病現代干預診治中心",年內還將推出融神經內科學、神經外科學、腦血管介入放射診斷治療學、康復醫學、心身醫學、流行病學為一體的"腦
預約掛號
-
上海市東方醫院三級甲等
我們的醫院: 上海市東方醫院(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始建于1920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預防、保健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醫院南北兩址,分別位于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和世博園區,總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開放床位2000張。 我們的中心: 眼部整形美容中心是上海東方醫院重點科室之一,是具安全整形理念的技術精湛、設備、人才實力雄厚的醫療美容整形機構。中心秉承三甲醫院的質量水準、結合國際化管理服務體系,下設整形美容中心 / 注射微整形中心 / 皮膚激光美容中心 / 畸形修復中心 / 中歐整形技術交流中心,為廣大愛美女性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醫療服務和安全塑美體系。安全低事故,在業界享有較高口碑。 我們的規模 中心坐落于上海市上海浦東新區即墨路150號,診療面積160000平方米,采用全套環保裝飾材料,環境舒適典雅。五個專業診療中心,不同規格的住院休息室,可滿足不同需求的求美人士。醫療設備總價值 數千萬,獨創“醫美安全保障體系”,著力打造一體化聯合診療服務,讓您安全和效果更! 我們的結構 一個高級公立機構:醫學美容整形中心; 兩個診療區:“醫學美容整形中心”和“健康管理體檢中心”; 三個世界高端美容激光廠家(美國科醫人、以色列飛頓、美中互利)中國區臨床教學培訓基地; 四個榮譽機構:上海市涉外定點醫療醫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整形外科教學點,微笑列車唇腭裂矯治項目定點醫院; 五個中心:整形美容中心 / 注射微整形中心 / 皮膚激光美容中心 / 畸形修復中心 / 中德整形技術交流中心 我們的團隊 中心匯集了中國整形界先進、激光美容全國美學設計組、微創精雕權威等一批技術精湛的國內整形精英。現有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數十名,一支以博士和碩士為主體的專業整形外科、注射美容、激光醫學、毛發移植、口腔美容專業醫療隊伍,作為上海市涉外定點醫療機構,重視科技創新,積極開展與國際高端整形美容機構和權威美學設計的技術交流與合作,且與韓國首爾大學形成戰略聯盟,長期邀請韓國、美國、臺灣、英國等國際著名整形美容美學設計進行學術交流會診。 我們的力量 中心擁有高級職稱人員10名,中級職稱人員15名,博士學歷5人,碩士學歷2人,國內外特邀知名美學設計10余名;醫生中碩士、博士以上學歷人員占80%以上,護理人員全部為大專或本科以上學歷。 我們的科研 中心在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科研論文100余篇,擁有國家多項專利技術,如“微創內窺鏡動感隆胸”“神經阻斷法瘦小腿”“360°環周/淺表吸脂塑形減肥術”“內窺鏡除皺”“5S個性化鼻雕“ 等。且2013年5月26日由國家繼續教育項目委員會授權,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主辦,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隸屬醫院-上海東方醫院醫學美容整形中心承辦的‘2013·內窺鏡與微創技術在整形美容外科中心的應用與推廣暨鼻微整形學習班’,在上海東方醫院核磁共振三樓學術報告廳正式開班授課。 我們的理念 恪守對醫療技術“精益求精、追求好”的高標準要求,秉承“安全誠信,健康塑美”的服務理念,時刻牢記醫務人員的神圣職責,將顧客的安全和健康作為美麗的追求,以提高醫療技術和服務質量為核心,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完善服務細節,為顧客再塑好人生。
預約掛號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