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閔行門診部三級甲等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為建于1921年的宏恩醫院。醫院占地面積達4萬㎡,擁有東、南、西、北四幢醫療主樓以及十多幢配套用房,院內林木蔥郁,環境十分幽雅。 半個多世紀以來,經過幾代“華東人”艱苦卓絕的奮斗,華東醫院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干部醫療保健為重點,老年醫學為特色,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立足上海、面向國內外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目前,醫院開放床位1200張,現有42個臨床醫技科室,員工20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正、副主任醫師)300余人;醫療設備先進,擁有當今世界最新技術的數字化手術室、達芬奇機器人、高清晰度低射線量寶石CT、PET-CT、磁導航血管造影X光機、SPECT、3.0TMR、四維直線加速器等一大批高、精、尖診斷和治療設備。華東醫院現由院本部、市府大廈門診部、康平路門診部、閔行門診部及景苑體檢中心組成,擁有11個臨床診療特色專科——膽胰外科、疝與腹壁外科、泌尿外科、消化內鏡、老年醫學科、臨床營養科、腫瘤科、骨質疏松科、影像醫學科、微創外科、乳腺疾病診療科,以及一個國家重點專科——中醫老年科和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醫學重點學科——老年醫學科,同時院內設有上海市老年醫學研究所(下設老年癡呆與抗衰老研究室、老年骨質疏松研究室、老年臨床醫學與保健研究室、流行病學研究室和老年藥學研究室),《老年醫學與保健》雜志社和WHO社區老年保健合作中心,是上海市康復醫學會、上海市臨床營養質控中心掛靠單位。 華東醫院的特需醫療中心是上海為外籍人員提供醫療服務時間最早、歷史最長的醫院。以歐美、日本患者居多,可以為日本持有海外旅行損害保險卡的患者提供免付現金的醫療服務,廣受海外患者和各界人士的信任與青睞,2010年通過英國Bupa機構“管理服務質量”資質認定并獲銀牌。 醫院醫風嚴謹,醫德淳厚,實施“質量建院、服務立院、科教興院、人才強院”戰略。經過五十八年的實踐積累,在基礎與臨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國內外矚目的重大科研成果;對心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骨質疏松癥、多臟器功能衰竭及腫瘤等疾病的診斷、治療和搶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膽胰外科、疝與腹壁外科、消化內鏡、特需醫療、齒科、營養等領域也成績顯著。自1989年承擔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原為上海醫科大學)教學任務以來,共為國家培養了近3000名合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目前擁有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共50位。 建院61年來,為保障中央領導、上海及兄弟省市主要領導、各界知名人士、民主人士、科學家、藝術家以及上海市局級以上干部的身體健康做出了杰出貢獻,成功救治了大量高齡、危重的老同志,受到中央領導及上海市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除干部醫療保健外,華東醫院還每年為上海及全國各地患者提供150余萬人次門急診醫療服務及近3萬多人次的住院醫療服務。 今天,全體華東人正在“十六大”、“十七大”黨代表、全國勞模俞卓偉書記、院長等黨政班子的帶領下,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公益性的辦院方針,秉承“樂于奉獻,勇于開拓,關愛生命,追求卓越”的院訓,團結一致,頑強拼搏,以忘我的奉獻情懷、睿智的創新思維和先進的管理理念,實施華東醫院新一輪的發展,為推進“老年醫學科成為全國中心之一,醫、教、研水平及綜合競爭力大幅度提升”戰略目標的實現而不懈努力。
預約掛號
-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三級甲等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由中國首家婦產專科醫院——西門婦孺醫院發展而來,是美國人Margaret Williamson于1884年捐資創辦。因創建時英文名為Margaret Williamson Hospital,被廣大市民以及患者親切地稱為“紅房子醫院”,多次被評為上海市文明單位。 百余年以來,婦產科醫院在中國婦產科奠基人之一王淑貞教授以及幾代婦產科人共同努力下,規模不斷擴大,學科發展迅速,培養并造就一大批專家學者。目前,婦產科醫院亞專科齊全,學科發展平衡,人才梯隊完善,是集醫療、教學、 科研于一體的全國知名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在各級政府及領導的關心下,2009年起楊浦院區(沈陽路128號)投入使用。兩院區總占地面積65畝,建筑面積84600余平方米,核定床位820張。 醫院醫療技術力量雄厚,擁有在職正高職稱專家91名,副高職稱專家148名,博導39人、碩導61人。年門診量高達170萬人次,住院病人7.4萬人次。 醫院設有普通婦科、婦科腫瘤科中西醫結合婦科、婦科內分泌與生殖醫學科宮頸與陰道早期疾病診治中心、宮腔及輸卵管疾病診治中心、產前診斷與胎兒醫學科、計劃生育科、母體病理產科、普通生理科、新生兒科、乳腺科等多個臨床科室及復旦大學人類精子庫、上海市生育力保存中心、上海市中西醫結合月經病診療中心、上海市女性生殖內分泌疾病診療中心、上海市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等多個專科診療中心。 醫院婦產科學科是教育部重點學科、上海市重點學科;婦科和產科雙雙入選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中西醫結合婦科也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入“十二五”重點專科。醫院還承擔婦產科學國家精品課程、上海市精品課程的建設任務,并相繼成為首批上海市住院醫師規培及專培基地之一。2013年度我院婦產科學入選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重點學科、2017年我院獲市衛計委批準設立上海市女性生殖疾病臨床醫學中心。醫院擁有上海市女性生殖內分泌相關疾病重點實驗室,婦產科研究所,上海市女性生殖疾病臨床醫學中心等婦產專科應用基礎研究平臺。近年來先后成為衛生部婦產科醫院標準制定單位、衛生部首批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婦科四級內鏡培訓基地、衛生部華東地區婦科腫瘤培訓中心、衛生部委托的婦科臨床路徑制訂單位。此外,醫院還是全國產科麻醉培訓基地、上海市婦科臨床質控中心、上海市出生缺陷一級預防指導中心,上海市女性生殖內分泌診療中心、上海市中西醫結合月經病診療中心、上海市產前診斷中心等臨床診療及研究中心、上海市人類生育力保存中心;以及擁有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婦產科組織樣本庫及臨床病例信息資料庫等支撐平臺。 現有973首席科學家1人,特聘教授3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1人,5名上海市領軍人才,5名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等一批學術骨干人才。近五年獲得973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1項,國家重點專項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研究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1人、國自然重點項目4項等國家級重點課題。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中華醫學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全國婦幼健康科技獎自然科學三等獎,婦幼健康科技獎一等獎1項,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上海醫學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中華護理學會一等獎1項、中國青年科技獎1項、銀蛇獎一項。 5年來,申請到局級以上(含局級)科研項目290余項、授權專利20余項。與多個國家的醫學院校建立了學術交流和友好合作關系。每年接待來訪及講學的外賓近二百人次。醫院在人才培養方面也大力投入,努力推薦優秀中青年骨干進入各級培養計劃,先后有22人次入選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上海市晨光計劃、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 百年歷史,古今相繼,內外兼修。紅房子人用智慧和汗水書寫歷史,譜寫未來,用執著和努力鑄就輝煌,創造明天。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百年紅房子將在千帆競發的發展浪潮中秉承宗旨,恪守院訓,為實現醫院建立"三個中心,一個平臺"的愿景而不懈努力!
預約掛號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的前身“伯特利醫院”創建于1920年。1952年更名為上海第九人民醫院,1964年正式成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2005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正式合并,改名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2014年11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三人民醫院(前身寶鋼醫院,屬三級綜合性醫院)資源整合,南北院區,統一布局,統一管理。2015年10月,上海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復市教委同意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三人民醫院整建制并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九院”)九院是經上海市衛生局核準登記的政府主辦的非營利性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醫院有南部院區(制造局路639號)、北部院區(漠河路280號)、浦東院區(高科西路1908號)和浦東科教園區(錦尊路115號)。醫院承擔本市區域基本醫療服務,主要從事急危重癥和疑難疾病的救治,是上海市120的定點醫院,上海市口腔干部保健醫療定點醫院。九院總占地面積127.9畝,總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總核定床位數2150張,口腔綜合椅位1000張。臨床科室64個,其中醫技科室11個。全院職工4846人。九院擁有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整復外科專家張滌生教授、口腔頜面外科專家邱蔚六教授、骨科專家戴尅戎教授、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專家張志愿教授、眼眶病眼腫瘤專家范先群教授,醫院現已成為一所學科特色鮮明、具備一定臨床科技創新核心競爭力、國內知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中國最佳醫院聲譽排行榜2020年度綜合排名全國第23位,整形外科全國第一,口腔醫學排名全國第三,耳鼻喉科排名全國第七,眼科排名第九,骨科獲提名。2020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研究排行榜醫院綜合排名全國第14位,整形外科排名全國第一,口腔醫學排名全國第三,耳鼻咽喉科學排名全國第七,眼科學排名全國第九。2020年度上海市三甲醫院科研競爭力排行榜中,九院綜合排名全市第3位,其中口腔醫學、整形外科學、實驗診斷學均排名第1位,眼科學排名第2位,耳鼻咽喉科學、骨外科學、麻醉學排名第3位,內分泌學排名第4位,急診醫學排第5。九院學科建設水平不斷發展。現擁有國家口腔醫學中心1個,國家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口腔臨床醫學、整復外科、骨科等3個國家重點學科,口腔基礎醫學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骨科、口腔頜面外科、牙體牙髓科、牙周病科、口腔修復科、眼科、整復外科、口腔正畸科、口腔黏膜病科等9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上海市臨床重點專科8個;上海市教委IV類“高峰學科”1項;上海市教委“高峰高原學科”建設項目1項;口腔醫學、整復外科與組織工程學等3個教育部211工程重點學科;還有口腔疾病、修復重建外科、創傷骨科與骨關節外科等3個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口腔黏膜病科列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血管外科為全國第一批外周血管介入診療培訓基地;組織工程學、口腔頜面外科學為上海市重點學科(優勢學科)、口腔修復和生物材料學為上海市重點學科(特色學科),口腔基礎醫學、眼科學為上海市重點學科;修復重建外科為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醫學中心;眼科、耳鼻喉科學為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重點學科;內分泌科、麻醉科、泌尿外科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重點學科;醫院掛牌中國房顫中心,是上海交通大學血管病診治中心、疝與腹壁外科疾病診治中心單位,神經內科是上海市腦卒中預防與救治中心之一。在國際合作方面,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頭頸與腫瘤培訓中心單位、國際口腔頜面外科醫師協會(IAOMS)口腔腫瘤外科與修復重建培訓中心單位和口腔頜面外科國際內固定學會(AOCMF)顱頜面分會培訓中心單位,建立了國內首個國際認證的麻醉護理教育基地,并掛牌美國心臟協會心血管急救培訓中心。“十三五”以來九院學科臨床綜合實力逐年提升。整復外科現為國際上規模最大的整形外科醫學中心和國內最大的整形外科醫教研中心。口腔頜面外科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牙體牙髓病科、牙周病科、口腔黏膜病科、口腔修復科、口腔正畸科、兒童口腔科、口腔預防科、口腔種植科、口腔綜合科等各類牙科診療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部分國際先進水平。骨關節外科和脊柱外科處于國內優勢地位。眼整形眼眶外科、眼腫瘤治療達到全國領先水平,耳神經顱底外科在亞專業領域的國內排名近年始終位居全國前三,輔助生殖中心是全國輔助生殖中心中診療不孕癥婦女平均年齡最高的輔助生殖中心。心血管介入治療、鈥激光前列腺剜除治療、周圍血管疾病治療、疝與腹壁外科疾病診治、病理性肥胖手術治療、腦卒中介入治療等方面,處于本市領先水平。2021年醫院門急診人次數為460多萬人次,住院人次數13余萬人次,住院手術人次數11余萬人次,門診手術操作人次數18余萬人次,平均住院日5.4天。截至2021年底,醫院共有博士
預約掛號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廣慈醫院)三級甲等
瑞金醫院建于1907年,原名廣慈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有著百年的深厚底蘊。醫院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萬平方米,核定床位1893張(實際開放2139張),全院職工4402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841人,占員工總數87.3%。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陳國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陳賽娟、寧光等一大批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的醫學專家,其中王振義院士榮膺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醫院共設有46個臨床學科和9個公共學科;現有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4個(血液病學、內分泌與代謝病學、心血管病學、神經病學);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項目22個和國家臨床重點實驗室1個(消化內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臨床護理、骨科、檢驗科、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血液科、兒科消化專業、腎臟內科、皮膚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急診科、普外科、燒傷科、感染科、腫瘤中心、老年病科、放射影像、中醫腫瘤、內分泌代謝病重點實驗室);目前也是國家中西醫結合示范單位;上海市重點學科“重中之重”1個,上海市優勢學科2個,上海市特色學科1個,上海市重點學科2個,上海市教委及衛生局重點學科6個。醫院還設有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3個(微創外科、內分泌與代謝病、血液病),6個市級研究所(上海市傷骨科研究所、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上海市內分泌與代謝病研究所,上海燒傷研究所、上海血液學研究所、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5個院校級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神經病學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瑞金醫院感染性疾病和呼吸性疾病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胰腺疾病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腎臟病研究所),科技部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醫學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功能基因組學和人類疾病相關基因研究重點實驗室),衛生部重點實驗室2個(人類基因組研究重點實驗室、內分泌代謝重點實驗室),上海市重點實驗室5個(人類基因組研究重點實驗室、中西醫結合防治骨關節病重點實驗室、心血管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內分泌腫瘤學重點實驗室和上海市胃腫瘤重點實驗室)。20世紀50年代,瑞金醫院因成功救治嚴重燒傷面積達89.3%鋼鐵工人邱財康,打破了當時國際上“燒傷總面積超過80%無法治愈”的定論而蜚聲國內外,指導大面積燒傷補液的“瑞金公式”作為經典規范沿用在全球范圍內沿用至今;1957年確診國內首例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奠定了中國內分泌代謝病學的基礎;70年代完成了國內首例同種異體心臟移植和首例同種異體肝臟移植;90年代在白血病分子生物學研究和臨床醫療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治療的“上海方案”已成為國際公認的規范治療手段。瑞金醫院以所取得的成就為引領,以疑難危重疾病診療為己任,不斷挑戰技術禁區,積極開展高精尖診療技術,如各類機器人手術、三維直播微創外科手術、心血管和神經外科雜交手術、、疑難復雜的心臟大血管微創治療與全主動脈置換手術、多種臟器聯合移植、劈離式肝移植等。并充分利用醫院綜合醫療優勢,實行多學科或跨學科聯合會診制,使醫療診治水平日益提高。醫院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特色專科突出,尤其在血液內科、心血管內科、腎臟內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高血壓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感染科、皮膚科、中醫傷科、肝膽胰外科、胃腸外科、微創外科、燒傷科、心血管外科、乳腺外科、泌尿外科、功能神經外科、骨科、器官移植和生殖醫學等學科方面頗具特色。醫院在國內最早裝備PET-MR、第六代頭部伽瑪刀、第二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360腦磁圖、術中放射治療系統和小動物PET-CT等頂尖設備,還擁有PET-CT、、磁共振(MRI3.0T)、256層CT、第二代64層雙源CT、SPECT、SPECT/CT、磁導航DSA、、三維調強直線加速器等一大批高精尖儀器,醫療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瑞金醫院還承擔了中國首套自主研發質子治療設備的臨床研發工作,建成后將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現代化質子治療中心。瑞金醫院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最大的臨床教學基地,瑞金臨床醫學院現設臨床醫學和醫學檢驗學兩個專業,41個教研室(組),承擔臨床醫學5年制、8年一貫制(含法文班)、4+4八年制碩博班、醫學檢驗本科的教學任務,并接受每年約30個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教學任務,是上海市教委授牌的留學生實踐教學基地。瑞金臨床醫學院每年接收國際交流生短期臨床見習約70人次。瑞金醫院也是上海市最大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之一,每年培訓住院醫師約250人,專科醫師230人,2015年被國家衛計委評選為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示范基地。同時,瑞金醫院外科培訓基地是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香港外科醫學院聯合認證的外科住院醫師培訓基地。瑞金醫院于2015年10月啟用國內最先
預約掛號
-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三級甲等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是滬上一所百年老院,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院,省部共建研究型中醫院,位列上海十大綜合性醫院之一,全國示范中醫院,全國文明單位。1984—2018年十八次蟬聯“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上海市衛生系統唯一),多次獲得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榮譽和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稱號。2001年成為全國首家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中醫醫院。2010年以來,醫院7次獲得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市級醫院院長績效考核A級。 醫院擁有東西二院,核定床位1200張,開放床位1320張。醫院2018年各項業務指標、效率指標均位列全市三甲綜合性醫院前列。 醫院中醫特色顯著,優勢突出,現擁有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3個: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內科學、中藥學(中藥制劑、中藥臨床藥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9個,衛健委臨床重點專科6個,中管局重點專科14個。中醫急診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急診基地,制劑室是全國中藥制劑和劑改基地,神經內科是衛健委腦卒中防治基地。 醫院開設的專病專科各具特色,獨樹一幟,享譽全國。近年來,醫院堅持加強中醫內涵建設,切實做好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傳承工作,建立了2個全國名中醫傳承工作室,9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22個上海市名老中醫藥學術經驗傳承工作室。 醫院擁有多個重癥監護室,醫療設施先進,內外婦兒科室設置齊全,2012年成立中西醫結合生殖醫學中心,2014年恢復產科,已具備了較強的綜合救治能力,成為上海市公共衛生防治體系六個重點單位之一、浦東地區三個急救中心之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醫院醫療質量監測中心和上海市中醫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也設在院內。 醫院目前配備了3.0T核磁共振儀、128排雙源螺旋CT、SPECT/CT、PET/CT、全數字X光攝片機、全數字乳腺鉬靶成像系統、骨關節成像儀、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O臂機、高清電子胃腸鏡、高清腹腔鏡手術系統、鈥激光手術系統、四維彩色多普勒超聲波診斷儀、手術導航系統、脊柱微創手術系統、四桿聯動液相質譜聯用儀、高內涵藥物篩選系統、基因芯片掃描儀、發光免疫分析儀、全自動模塊式生化儀、熒光定量PCR檢測儀等大型醫療設備,在藥學部門配置了全自動發藥機、全自動包藥機等先進設備。 醫院現有職工總數2055人,具有正高級職稱144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15名,入選國家級人才培養項目70人次,擔任全國和上海市專業醫學會副主任委員以上的專家100余名。現擁有全國名中醫2名,上海市名中醫20名、47名曙光名中醫、50名曙光高級中醫師,在充分發揮傳統醫學優勢方面,形成了“名中醫掛帥、高級中醫師當家”的曙光特色。 醫院以建設研究型醫院為目標,現有校級研究所5個、院級研究所9個,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5個。成立了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肝腎病證省部共建實驗室。具備國際標準的I期藥物臨床試驗病房,完成了中國首例接受世界衛生組織委托的臨床實驗項目。每年獲立項的科研經費約1.5億元左右。2018年獲得“上海市專利示范單位”稱號。 作為全國中醫院校中最先成立的臨床醫學院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的臨床基地、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曙光臨床醫學院現有教研室18個,博士研究生培養點7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12個,博士后流動站3個,博士生導師48名,碩士生導師189名。每年承擔1000人次以上的各類學生的臨床帶教工作。各教研室主編的“十三五”國家級統編教材18部,副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14部,與“十二五”同期相比增幅翻一番。 2008年曙光醫院被批準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交流合作基地”。隨后,醫院又接連承擔了ISO TC/249秘書工作以及WHO ICD 11工作。2015年,由曙光醫院和捷克赫拉德茨•克拉洛韋市大學醫院共同建設的中國-捷克“中醫中心”由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揭牌,同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捷克總理索博特卡共同見證曙光醫院和捷方簽署《中國傳統醫藥在捷克發展的合作諒解備忘錄》,全面推動該中心項目在捷克的發展。曙光醫院也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中東歐國家中醫藥工作協作組首批成員單位。 曙光醫院以“大醫德澤 生命曙光”為核心理念,在全國首創“倫理查房”,鍛造具有鮮明特色的曙光文化。黨的十九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醫院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為實現建設亞洲中醫臨床醫、教、研中心,打造亞洲領先、國際一流的大型研究型中醫院的戰略目標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預約掛號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三級甲等
仁濟醫院建于1844年,是上海開埠后第一所西醫醫院。醫院目前由東西南北四個院區和上海市腫瘤研究所組成,是一個學科門類齊全,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東院區位于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內,于1999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占地86,875m2,建筑面積207,740.74m2;西院區位于黃浦區中央商務區內,毗鄰外灘,占地7,811 m2,建筑面積39,014.83 m2;南院區位于閔行區浦江鎮,于2012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2020年10月20日整建制并入仁濟醫院,占地50,055 m2,建筑面積82,590 m2;北院區位于巨野路靈山路,占地6,744m2,建筑面積17,553.82m2,于2013年7月全面啟用;腫瘤所位于斜土路,總建筑面積7,523m2,由癌基因與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腫瘤流行病學研究室、十一個相關的研究課題組、輔助部門公共服務平臺與《腫瘤》雜志編輯部組成,于2010年10月與仁濟醫院正式“院所合一”,2019年完成整體轉隸,目前由市教委委托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管理,具體事務由仁濟醫院負責。 截至2020年底,醫院共設有53個臨床醫技科室,總核定床位2750張;共有正式職工4390人,其中正、副高級職稱專家587名,博導136名、碩導166名。仁濟醫院在2019年度醫院綜合實力排名榜(復旦版)中位列全國第十五名,在全國醫院專科聲譽排名中,醫院消化內科排第二,風濕免疫科排第三,變態反應科排全國第四、麻醉科排全國第六,泌尿外科排第七,核醫學科、生殖醫學科排全國第十,腎內科、神經外科、婦產科、放射科、普通外科、檢驗醫學、健康管理等學科均獲提名,處于國內領先地位,部分領域達國際先進水平。 近年來,醫院申請到的科研項目及專利逐年遞增,包括國家級的973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基金(重大、重點、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等,其中2020年科研經費近3億元。醫院還獲得多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中華醫學科技獎、高等學校科技進步獎等;先后共有幾百人次入圍各級人才培養計劃,包括973首席科學家、長江特聘教授、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杰出青年、上海市領軍人才等。醫院與加拿大、英國、美國、法國、比利時、德國、瑞士、挪威、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近十個國家的二十多所醫學院校建立了學術交流和友好合作關系。在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發布的2021年全球醫療機構“自然指數”百強榜中,仁濟醫院論文相關指標位列全球排名第22名,處于全國第一。
預約掛號
-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上海普慈療養院)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始建于1935年,前身為上海普慈療養院,院址位于上海市西南郊區(現閔行區),由慈善家陸伯鴻集資建設,屬教會管理,是當時遠東最大、設備最完善的精神科專科醫院之一。醫院占地約100畝,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 幾十年的風雨歷程,如今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已成為上海市三級甲等精神衛生專科醫院,擔負著全市精神衛生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心理咨詢/治療和對外學術交流等任務,是全國規模最大、業務種類最全、領銜學科最多的精神衛生機構。2006年5月,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成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徐匯院區地處宛平南路600號;閔行院區地處滬閔路3210號。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中心同時也是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精神衛生分中心、上海市精神衛生臨床質量控制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詢培訓中心、國家精神藥物臨床試驗機構、WHO/上海精神衛生研究與培訓合作中心。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科室齊全、技術力量雄厚,主要診治精神分裂癥、心境障礙、器質性精神障礙、兒童青少年及老年期精神障礙、神經癥性障礙等各類精神障礙患者及藥物依賴患者。中心設有普通精神科以及老年、康復、臨床心理、兒少、傳染、自愿戒毒等臨床科室。核定床位1878張,目前實際開放床位2141張。 位于零陵路604號的上海市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心,主要為各類心理障礙患者及受心理困擾的來詢者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并開展多種心理治療。“上海市心理健康熱線(64383562)”,是上海市最早設立的熱線電話之一。從2008年12月起,與“上海市公共衛生公益電話(12320上海)”合并為“上海市心理援助熱線(上海12320-5)”,繼續為上海市民提供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健康促進服務。 上海市精神衛生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3月,設有藥物依賴、生化、遺傳、神經電生理、腦電影像、心理測量、臨床流行病學、兒少行為、心理咨詢與治療、司法精神醫學、精神護理、危機干預等14個研究室,主要從事精神醫學的臨床應用研究。近十余年來,榮獲國家級、省部級和局級科研成果獎共23項。目前作為上海市醫學重點學科有:上海市精神疾病臨床醫學中心、老年精神醫學、預防精神醫學。 中心作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同濟大學醫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的教學醫院,擁有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博士、碩士點、博士后工作站,心理學碩士點。同時也是上海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的心理學教學研究與實踐基地。作為WHO精神衛生研究與培訓合作中心之一,與世界各國的精神醫學界進行著廣泛的學術交流及科研合作。 受衛生部委托,中心每年舉辦全國精神科醫師、護理進修班和研修班等繼續教育項目,培養了大批精神科醫療、護理骨干。心理咨詢與治療培訓中心為全國各地培訓高質量的心理咨詢師和心理治療師,已形成獨特的品牌。自2009年起,中心成為上海市首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同時,中心也是中華預防醫學會精神衛生分會等學術組織的掛靠單位。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以嚴謹的醫療作風、優質的全面服務和精湛的專業技術贏得國內外人士的一致好評。連續十一屆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多次榮獲衛生部、衛生局文明單位,以及上海市模范職工之家、上海市廠務公開先進單位、上海市無償獻血先進單位、上海市婦女工作優秀品牌、上海市衛生系統先進集體、上海市衛生局“三八”紅旗集體、上海市禁毒工作先進集體、上海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全國巾幗文明崗等榮譽。
預約掛號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中山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屬事業單位,是復旦大學附屬綜合性教學醫院。醫院開業于1937年,是中國人創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綜合性醫院之一,隸屬于國立上海醫學院,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而命名。解放后曾稱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中山醫院和上海醫科大學附屬中山醫院,2001年改用現名,沿用至今,是上海市第一批三級甲等醫院。經過80年的發展,醫院本部目前占地面積9.6萬平方米,核定床位2005張。建院至今,共有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現有高級職稱700多人。 醫院嚴格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的領導作用,以一流黨建工作引領醫院高質量發展。全院現有黨總支2個、黨支部80個、黨員2000余人。2020年中山醫院黨委入選“復旦大學黨建工作標桿黨委”培育創建單位。 醫院科室齊全、綜合實力雄厚。心臟、肝臟、腎臟和肺部疾病診治是醫院的重點和特色,診治水平始終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醫院有1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放射與治療(介入治療)中心。1項國家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心腦血管方向)。1個國家公共衛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項目。1個國家重點學科(呼吸)發展項目。18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消化科、檢驗科、麻醉科、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胸外科、心臟大血管外科、臨床護理、中醫腦病科、呼吸內科、腎病科、普通外科、重癥醫學科、腫瘤科、醫學影像科、器官移植科、急診醫學科和神經內科。4個國家重大疾病多學科合作診療能力建設項目:消化道腫瘤、心臟瓣膜病、重癥肺炎和早期認知障礙疾病。 醫院還有22個上海市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普外科、心臟病科、腫瘤科、肝膽外科、呼吸內科、病理科、超聲醫學科、腎內科、核醫學科、中醫急診科、胸外科、醫學影像科、醫學檢驗科、康復科、麻醉科、內窺鏡、生物醫用材料、器官移植、心肌梗死、介入治療、微創手術和臨床藥學。3個上海市婦女健康服務能力建設項目:危重孕產婦會診搶救中心、孕產婦重癥監護病房和產前診斷中心。3個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醫學中心:心血管疾病、肝臟腫瘤和腎臟疾病。有8個上海市臨床質量控制中心掛靠:院內感染、超聲診斷、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胸心外科、普通外科、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和血液透析。 醫院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包括螺旋斷層自適應放療系統(Tomo)、PET-CT、320排640層超速螺旋CT、全數字平板式心血管造影機(DSA)、直線加速器、3.0T磁共振斷層掃描儀、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儀(SPECT)、數字化X線成像系統(DR)、重癥監護系統和遠程醫療教學系統等等。 醫院以規劃引領、基礎支撐、創新探索“三駕馬車”驅動全院信息化建設,形成了以自主研發HIS、EMR和RIS系統為核心,集成PACS、LIS、HRP、ERP、CDR、RDR等近200個模塊的一體化智能信息平臺。以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新技術應用為牽引,高效支撐“醫教研”,便捷服務“醫患管”,智慧管理“人財物”,開創“互聯網+醫療”的新業態與新模式。 醫院積極承擔各項公益性任務。受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派,自2011年開始,每年組建國家醫療隊,遠赴新疆、云南、青海、四川、安徽等省、市、自治區的老、少、邊、窮地區開展巡回醫療工作。先后對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云南省富源縣人民醫院、西藏日喀則地區人民醫院、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醫院、西藏察雅縣人民醫院、西藏崗巴縣人民醫院,全面援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每年組織各類大型義診、咨詢等活動,品牌活動“中山健康促進大講堂”至今已有620多位專家登上“講臺”開展健康講座,受益聽眾26.5萬余人次,發放醫學科普資料43.5萬余份,深受群眾歡迎。 醫院擁有國家重點學科13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上海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醫學中心3個,上海市重點學科2個,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醫學重點學科2個,上海市醫學重點學科2個,上海市重要薄弱學科5個,上海市公共衛生重點學科6個,上海市研究所8個,上海市科委研究中心2個,復旦大學研究機構15個。 自2007年以來,醫院獲得科技部973計劃、863計劃、國家支撐計劃、重點研發計劃及重大專項課題近百項,教育部創新團隊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00余項,各類省部級人才培養計劃超過250人。 自2006年起,醫院共獲得國家獎10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項72項,其中一等獎19項。 自1987年起,醫院申請專利近1000項,授權專利500余項。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