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黃浦區中心醫院(黃浦中心醫院)二級
黃浦區中心醫院根據黃浦區委、區府指示,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原則,由原黃浦區中心醫院為主體,聯合原紅光醫院,黃浦區中醫醫院,區結防所,婦兒所,新組成一所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取名“黃浦區中心醫院”。它由總院(四川中路109號)和黃浦區中心醫院西藏中路綜合門診部(西藏中路25號)及黃浦區中心醫院九江路中醫門診部(九江路150號)二分支機構組成。新建成的黃浦區中心醫院建筑面積32624平方米,床位設置530張(內、外、骨、腫、放、特需、ICU、CCU、婦產科、中醫、傷骨),擁有萬元以上設備268臺(套),其中30萬元以上設備為42臺(套)。尤其是醫院近年來從法國引進了一批先進醫療儀器設備,使醫院設備、固定資產在同級醫院中名列前茅。如直線加速器、后裝機、ECT、數碼X線機、血透儀、監護設備、全身CT機、彩色多譜勒超聲診斷儀等儀器設備。 黃浦區中心醫院現有職工1200多名,其中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61名,擁有齊全的臨床、醫技科室40余個,先后成立了上海市乳腺疾病專家會診中心,上海激光醫療中心,上海市白內障復明分中心,心血管疾病專家會診中心,上海膽道疾病會診中心,黃浦CT中心診斷室、第一醫科大學內分泌疾病研究中心等,擁有上海市醫學領先學科:石氏傷科和眼科、白內障復明特色專科,另外還建有特色專科,如泌尿專科、免疫專科、膽道專科及以石氏傷科為龍頭,內、外、婦、兒、針、推、傷齊全的中醫門診等。 黃浦區中心醫院作為二級甲等醫院、愛嬰醫院和市衛生系統文明單位、區文明單位,醫院在重視硬件投入的同時,狠抓軟件建設,抓人才隊伍建設,并積極營造“黃中”文化,樹立“黃中”精神,遵循“病員至上,院譽第一,和衷共濟,開拓前進”的辦院宗旨,并以ISO9001國際質量認證體系標準提供規范、便捷、滿意的優質服務。
預約掛號
-
上海市楊浦區中醫醫院(楊浦區中醫院)二級
楊浦區中醫醫院創建于1980年4月,是一家中醫特色濃厚的區級二級甲等醫院。2009年申報成為國家重點中醫醫院建設項目;2010年與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簽約,成為岳陽醫院楊浦分院;2011年10月30日,位于眉州路185號的楊浦區中醫醫院新院正式啟用。醫院擁有16層西門子CT機、飛利浦DR放射攝片機、富士CR放射攝片機、GE730腹部彩超、日立71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西門子XP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希森美康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BD細菌分析儀、奧林巴斯電子胃鏡、骨密度檢測儀、結腸透析儀、全身中藥熏蒸機、康復理療等設備,為患者提供全面的醫療、檢測和診療服務。 楊浦區中醫醫院致力于中西醫結合治療,醫院新址坐落于眉州路185號,由一座10層的主樓和5層的副樓組成,占地面積4853平方米,建筑面積15598平方米。現有員工208人,其中醫技人員177人,高級職稱9人,博士1人,碩士24人。門診設神經內科、腫瘤內科、腎臟內科、心臟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外科、骨傷科、婦科、肛腸科、針灸科、推拿科、皮膚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以及專家門診和特需門診等,上海市名老中醫彭培初、何立人、楊炳初和岳陽醫院多名專家每周來院坐診。醫技科室有中西藥房、檢驗科、放射科、心電圖、B超室、胃鏡室、煎藥室等。住院設置床位150張,分為心病科、腎病科、骨傷科、外科(肛腸科)四個病區。醫院開設兩間手術室,開展普外科、骨科等疾病手術。老院位于眉州路34號,主要收治中風康復病人,共有100張床位。 醫院除了注重自身建設發展外,還積極投身于各類社區服務。“中醫巡講團”多年來深入社區,為居民提供中醫養生保健知識講座,進行各類義診咨詢服務,發放居民喜愛的食療方等,楊浦區受益居民達到1萬余人。開展中醫適宜技術推廣項目共計15項,其中市級12項,區級1項,院級1項。我院外科胡之華入選上海市優秀青年中醫臨床人才培養計劃,神經內科沈立入選上海市青年醫師培養資助計劃,腎臟內科米秀華主任、針灸科葉國傳副主任醫師為楊浦區第八批拔尖人才。此外,我院還有6位青年醫師入選岳陽醫院的“青苗”人才培養計劃等。 醫院理念:堅持中西醫結合的辦院方針,圍繞“以質量求生存,以服務創品牌,以特色贏信譽”的發展思路,奉行“大醫精誠、傳承創新”的醫院精神, 倡導“尊重為先、誠信為本、滿意至上”的服務理念,努力把醫院辦成“中西結合實、臨床療效佳、專科專病強、服務質量好、病員信譽高”的區中西醫結合醫院。 特色服務:夏季開展"冬病夏治",運用中藥敷貼治療老慢支、哮喘等疾病;冬令開設專家膏方門診,實施膏方調補,倍受廣大群眾的青睞。 特色專科:心臟內科、腎臟內科、骨傷科、肛腸科、婦科、針灸科、推拿科是醫院的特色專科。 腎病科:市中醫臨床重點專科,核定床位40張。該科聘請上海市名老中醫葉景華教授和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腎內科何立群主任為顧問,融合現代醫學與傳統醫學的診療特點,以中藥內服外用、針藥結合,輔用臍療、穴位注射、熏蒸、足浴、保留灌腸等方法治療慢性腎炎蛋白尿、血尿、腎功能不全、糖尿病腎病、尿路感染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獲得市級科研課題2項,區級科研課題1項,參與完成國家科技部科研課題1項。 心病科:院重點專科,核定床位40張。該科立足中醫,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病,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急慢性心衰、心肌炎、心肌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等疾病的治療方面取得較好的療效。"溫陽活血利水法"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獲得市級科研課題,"復律湯"治療心律失常獲區級科研課題,逐步形成專科品牌特色。 骨傷科:院重點專科,核定床位40張。該科繼承和發揚中醫傳統特色,運用中醫正骨手法、可塑性夾板外固定,中藥內服外敷等方法治療各種閉合性骨折,既免手術之痛苦,且醫療費用經濟。中西醫綜合療法對脊柱、四肢關節、軟組織等急、慢性骨科疾病具有顯著的療效。 "針刺干預對老年人COLLES骨折功能恢復的臨床研究"獲得院級科研課題。 肛腸科:院重點專科,核定床位26張。該科對傳統中醫優勢進行傳承創新,采用中醫保守治療及手術根治等方法治療肛腸科疾病,對痔瘡、肛瘺、肛裂 、直腸息肉等疾病有較好療效,具有痛苦小、效果明確、預后好、費用低等特點。"程氏瓜蔞散配合三黃洗劑及針刺法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研究"獲得院級科研課題。 婦科:院重點專科。該科堅持中醫中藥辨證施治的原則,結合微波治療儀、婦科多功能理療儀、紅外線燈等物理治療法,治療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尿道綜合征、陰道炎及更年期綜合癥等疾病取得顯著療效。"痛經方周期性治療寒瘀型痛經的臨床觀察"及"滋腎化痰方治療腎陰虛體胖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研究"獲得院級科研課題。 針灸科:楊浦區重點專科。該科運用針刺、溫灸、拔罐等方法治療頸椎病、腰腿痛、肩周炎、面癱、斑
預約掛號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東院(上海市同仁醫院東院)二級
上海市長寧區同仁醫院(又名ST.LUKEs HOSPITAL)創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是上海地區成立最早的近代醫院之一,為美國圣公會所辦的教會醫院,曾經是圣約翰大學醫學院的附屬教學醫院,首任院長文恒理最初在今塘沽路大名路附近設立以門診為主的診療所,取名同仁醫局,兩年后擴大規模更名為同仁醫館,1880年醫院再加擴大,定名為同仁醫院,當時床位僅19張,后幾度遷址,1947年9月,定址今萬航渡路1561號,該院所需經費極大部分依靠國內外社會各界的捐助,資金相當拮據,發展困難,許多病房為鐵皮活動簡房,解放初期,年門急診量僅2萬人次, 解放后,人民政府加強對該醫院進行扶植,195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衛生局正式接管該院,定名為上海同仁醫院,同時興建1200平方米的醫療用房,床位從79張增到119張,同年,國家副主席宋慶齡視察了該院的小兒科病房,對醫院的衛生,消防,工會等工作給予了極大的關心,1957年,該院劃歸長寧區政府領導,改名為上海市長寧區同仁醫院,1966年文革期間,更名為東方醫院,1977年,醫院遷址于上海市愚圓路786號,1979年恢復同仁醫院院名,床位增加到200張, 1988年,新建了建筑面積達5870平方米的八層病房大樓,床位增到330張,同年,該院成立了圣約翰大學醫學院校友會顧問團,指導,支持和協助同仁醫院醫療業務的開拓和專業技術的培訓工作,承擔了各科疑難病例的會診,重大手術的決策,手術指導和示范, 1989年,顧問團幫助該院開設了心血管內科病房,同年,該院成功地施行了心臟二尖瓣狹窄分離術,在同級區屬醫院中為領先,1992年,被市衛生局批準為第二醫科大學的教學醫院,每年接納第二醫科大學,上海職工醫學院,松江衛生學校等大中專生的實習,承擔醫療,放射,護理等教學工作,1994年,該院評為二級甲等醫院,同年,急診大樓建成啟用,1995年又通過教學醫院的驗收,目前,該院占地面積3908.32平方米,使用建筑面積17303.4平方米,固定資產5887萬元,已走過一百多年歷程的同仁醫院現已發展為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長寧區文明單位。
預約掛號
-
上海市中醫醫院三級甲等
上海市中醫醫院的前身為上海市立中醫門診部,始建于1954年,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市級中醫醫療機構。其后因歷史原因幾易其名,1979年正式改名為上海市中醫醫院。經過55年的發展壯大,上海市中醫醫院已發展成為一所中醫特色濃厚、臨床科室齊全、醫學人才匯聚,集醫、教、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醫院地址:上海市芷江中路274號,另在靜安區石門一路67弄1號設有門診部(原上海市中醫門診部)。近年來,醫院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發揚中醫藥傳統特色,從中醫確有獨特療效的單病種入手,不斷加強學科建設,走出了一條凸顯中醫藥特色,發揮中醫藥優勢的發展道路。 上海市中醫醫院是一所中醫特色濃厚、臨床科室齊全、醫學人才匯聚,集醫、教、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是上海中醫藥大學 (非直屬)附屬醫院。醫院設有上海市名老中醫診療所和上海市中醫中西醫結合專家診療所兩個專家診療中心,云集張鏡人、裘沛然、顏德馨等70余位代表上海 乃至全國中醫界最高水平的專家為病人服務。開設神經內科、風濕科、消化科、心血管科、呼吸科、內分泌科、腎內科、血液科、肝科、外科、中西醫結合外科、婦科、兒科、針灸科、推拿科、腫瘤科、骨傷科、肛腸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康復科、急診科等臨床科室。并擁有國家中管局“十一五”重點專科中醫小兒哮喘專科及中醫睡眠疾病專科、中醫小兒哮喘專科、腫瘤科3個上海市中醫臨床優勢專科;中醫小兒厭食專科等2個上海中醫藥大學臨床優勢專科和中醫失眠癥特色專科、中醫紅斑狼瘡特色專科、中醫小兒厭食癥特色專科、中西醫結合治療帕金森氏綜合癥特色專科、中醫綜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特色專科5個上海市中醫特色專科。 目前上海市中醫醫院設有上海市名老中醫診療所和上海市中醫中西醫結合專家診療所兩個專家診療中心,云集以國醫大師裘沛然、顏德馨為代表的70余位中醫界最高水平的專家為病人服務,并且成立了上海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研究中心,以此為平臺,挖掘、整理、推廣、應用名老中醫經驗, 培養中醫理論扎實、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中醫臨床學科帶頭人。 上海市中醫醫院通過完善制度、扶管并重、培養人才等舉措,不斷加大對專科的建設力度,取得一定成果。現醫院擁有國家中管局重點專科1個(兒科);上海市中醫臨床優勢專科3個(中醫睡眠疾病專科、中醫小兒哮喘專科、腫瘤科);上海中醫藥大學臨床優勢專科2個(中醫睡眠疾病專科、小兒消化專科);中醫失眠癥特色專科、中醫紅斑狼瘡特色專科、中醫小兒厭食癥特色專科、中西醫結合治療帕金森氏綜合癥特色專科、中醫綜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特色專科5個上海市中醫特色專科;“申康”市級醫院中醫特色專科建設項目1個(中醫腫瘤特色專科)。 上海市中醫醫院中醫藥科研工作以臨床實踐為基礎,以現代科技為手段,不斷提高科研水平。積極組織2009年度各級各類課題的申報工作,目前已有41項科研課題立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部級5項、局級8項、校級27項),共獲上級部門資助經費214.6萬元。目前在研局級以上課題55項,在研院級課題73項,2009年完成課題26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1個,并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GCP基地。2009年共發表學術論文223篇,其中核心期刊57篇,非核心期刊166篇。統計源期刊115篇,非統計源期刊108篇。發表SCI論文3篇。以主編或副主編單位編寫學術著作11部、教材2部。 上海市中醫醫院核定床位450張,實際開放床位500張。全院在職職工中有全國名老中醫和上海市名中醫2人,享受國務院津貼15人,具有正副高級職稱136人,其中新增博士后合作導師1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56人,博士點3個、碩士點10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全院醫師中碩、博士占50%以上。 上海市中醫醫院堅持鮮明的中醫特色,中藥飲片使用在全市中醫院位居第一。2009年我院門急診人次增長迅速,門急診人次近144萬人次,同比增長15.49%,每醫生門診人次居市級綜合性醫院第一位。2009年出院病人數達8769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5.28%,均次費用在全市三級綜合性醫院最低。醫院擁有64排螺旋CT、超聲刀、DSA等一批先進的現代化儀器設備,為病人科學的診斷、治療提供了保障。 中醫藥因其具有“簡、廉、便、驗”的特點,深受群眾歡迎。我院作為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積極推進“中醫進社區”工作,與寶山、臨汾等八家社區服務中心建立全面合作關系,在上海率先提出并施行了“雙向轉診綠色通道”、“雙向轉診優惠減免制度”、三級醫院主任醫師擔任全科醫師隊首席醫師等舉措,以適宜技術推廣、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等為手段,實實在在為區域民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低價的中醫服務。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城市共同舉辦的2008年中國健康年度總評榜中,上海市中醫醫院榮...
預約掛號
-
華東醫院三級甲等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為建于1921年的宏恩醫院。醫院擁有東、南、西、北四幢醫療主樓以及十多幢配套用房,院內林木蔥郁,環境十分幽雅。 半個多世紀以來,經過幾代“華東人”艱苦卓絕的奮斗,華東醫院已發展成為一所以老年醫學為特色,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立足上海、面向國內外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目前,醫院開放床位1300張,現有43個臨床醫技科室,員工20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正、副主任醫師)318人;醫療設備先進,擁有當今世界最新技術的數字化手術室、達芬奇機器人、雙源光子CT、高清晰度低射線量寶石CT、PET-CT、磁導航血管造影X光機、SPECT、3.0TMR、四維直線加速器等一大批高、精、尖診斷和治療設備。華東醫院現由院本部、市府大廈門診部、康平路門診部、閔行門診部及市級機關浦東集中辦公點醫務室組成,擁有11個臨床診療特色專科——老年醫學科、影像醫學科、膽胰外科、臨床營養科、泌尿外科、疝與腹壁外科、消化內鏡、腫瘤科、骨質疏松科、微創外科、乳腺疾病診療科。老年醫學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同時為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醫學重點學科)、中醫老年科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專科。院內設有上海市老年醫學研究所(下設老年癡呆與抗衰老研究室、老年骨質疏松研究室、老年臨床醫學與保健研究室、流行病學研究室和老年藥學研究室)、上海市老年醫學臨床重點實驗室、《老年醫學與保健》雜志社和WHO社區老年保健合作中心,是復旦大學老年醫學研究中心、上海市康復醫學會、上海市臨床營養質控中心掛靠單位。 華東醫院的特需醫療中心是上海為外籍人員提供醫療服務時間最早、歷史最長的醫院。以歐美、日本患者居多,可以為日本持有海外旅行損害保險卡的患者提供免付現金的醫療服務,廣受海外患者和各界人士的信任與青睞,2010年通過英國Bupa機構“管理服務質量”資質認定并獲銀牌。 醫院醫風嚴謹,醫德淳厚,實施“質量建院、服務立院、科教興院、人才強院”戰略。經過六十多年的實踐積累,在基礎與臨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國內外矚目的重大科研成果;對老年心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骨質疏松癥、多臟器功能衰竭及腫瘤等疾病的診斷、治療和搶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膽胰外科、疝與腹壁外科、消化內鏡、特需醫療、齒科、營養等領域也成績顯著。自1989年承擔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原為上海醫科大學)教學任務以來,共為國家培養了3000多名合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建院以來,在履行好三甲醫院公益性職能的同時,兢兢業業為保障好各界知名人士、民主人士、科學家、藝術家的身體健康做出了杰出貢獻,成功救治了大量高齡、危重的老同志,受到中央領導及上海市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除醫療保健外,華東醫院每年為上海及全國各地患者提供180余萬人次門急診醫療服務及近3萬多人次的住院醫療服務。 今天,全體華東人在各級領導和院黨政班子的帶領下,團結一致向前看,一心一意謀發展,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公益性的辦院方針,秉承“樂于奉獻,勇于開拓,關愛生命,追求卓越”的院訓,創新醫院管理理念,優化醫療內涵發展,強化學科人才建設,升化科研教學水平,為開創華東醫院發展新局面而頑強拼搏、砥礪奮進。
預約掛號
-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三級甲等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由中國首家婦產專科醫院——西門婦孺醫院發展而來,是美國人Margaret Williamson于1884年捐資創辦。因創建時英文名為Margaret Williamson Hospital,被廣大市民以及患者親切地稱為“紅房子醫院”,多次被評為上海市文明單位。 百余年以來,婦產科醫院在中國婦產科奠基人之一王淑貞教授以及幾代婦產科人共同努力下,規模不斷擴大,學科發展迅速,培養并造就一大批專家學者。目前,婦產科醫院亞專科齊全,學科發展平衡,人才梯隊完善,是集醫療、教學、 科研于一體的全國知名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在各級政府及領導的關心下,2009年起楊浦院區(沈陽路128號)投入使用。兩院區總占地面積65畝,建筑面積84600余平方米,核定床位820張。 醫院醫療技術力量雄厚,擁有在職正高職稱專家91名,副高職稱專家148名,博導39人、碩導61人。年門診量高達170萬人次,住院病人7.4萬人次。 醫院設有普通婦科、婦科腫瘤科中西醫結合婦科、婦科內分泌與生殖醫學科宮頸與陰道早期疾病診治中心、宮腔及輸卵管疾病診治中心、產前診斷與胎兒醫學科、計劃生育科、母體病理產科、普通生理科、新生兒科、乳腺科等多個臨床科室及復旦大學人類精子庫、上海市生育力保存中心、上海市中西醫結合月經病診療中心、上海市女性生殖內分泌疾病診療中心、上海市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等多個專科診療中心。 醫院婦產科學科是教育部重點學科、上海市重點學科;婦科和產科雙雙入選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中西醫結合婦科也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入“十二五”重點專科。醫院還承擔婦產科學國家精品課程、上海市精品課程的建設任務,并相繼成為首批上海市住院醫師規培及專培基地之一。2013年度我院婦產科學入選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重點學科、2017年我院獲市衛計委批準設立上海市女性生殖疾病臨床醫學中心。醫院擁有上海市女性生殖內分泌相關疾病重點實驗室,婦產科研究所,上海市女性生殖疾病臨床醫學中心等婦產專科應用基礎研究平臺。近年來先后成為衛生部婦產科醫院標準制定單位、衛生部首批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婦科四級內鏡培訓基地、衛生部華東地區婦科腫瘤培訓中心、衛生部委托的婦科臨床路徑制訂單位。此外,醫院還是全國產科麻醉培訓基地、上海市婦科臨床質控中心、上海市出生缺陷一級預防指導中心,上海市女性生殖內分泌診療中心、上海市中西醫結合月經病診療中心、上海市產前診斷中心等臨床診療及研究中心、上海市人類生育力保存中心;以及擁有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婦產科組織樣本庫及臨床病例信息資料庫等支撐平臺。 現有973首席科學家1人,特聘教授3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1人,5名上海市領軍人才,5名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等一批學術骨干人才。近五年獲得973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1項,國家重點專項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研究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1人、國自然重點項目4項等國家級重點課題。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中華醫學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全國婦幼健康科技獎自然科學三等獎,婦幼健康科技獎一等獎1項,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上海醫學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中華護理學會一等獎1項、中國青年科技獎1項、銀蛇獎一項。 5年來,申請到局級以上(含局級)科研項目290余項、授權專利20余項。與多個國家的醫學院校建立了學術交流和友好合作關系。每年接待來訪及講學的外賓近二百人次。醫院在人才培養方面也大力投入,努力推薦優秀中青年骨干進入各級培養計劃,先后有22人次入選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上海市晨光計劃、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 百年歷史,古今相繼,內外兼修。紅房子人用智慧和汗水書寫歷史,譜寫未來,用執著和努力鑄就輝煌,創造明天。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百年紅房子將在千帆競發的發展浪潮中秉承宗旨,恪守院訓,為實現醫院建立"三個中心,一個平臺"的愿景而不懈努力!
預約掛號
-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三級甲等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是滬上一所百年老院,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院,省部共建研究型中醫院,位列上海十大綜合性醫院之一,全國示范中醫院,全國文明單位。1984—2018年十八次蟬聯“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上海市衛生系統唯一),多次獲得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榮譽和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稱號。2001年成為全國首家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中醫醫院。2010年以來,醫院7次獲得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市級醫院院長績效考核A級。 醫院擁有東西二院,核定床位1200張,開放床位1320張。醫院2018年各項業務指標、效率指標均位列全市三甲綜合性醫院前列。 醫院中醫特色顯著,優勢突出,現擁有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3個: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內科學、中藥學(中藥制劑、中藥臨床藥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9個,衛健委臨床重點專科6個,中管局重點專科14個。中醫急診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急診基地,制劑室是全國中藥制劑和劑改基地,神經內科是衛健委腦卒中防治基地。 醫院開設的專病專科各具特色,獨樹一幟,享譽全國。近年來,醫院堅持加強中醫內涵建設,切實做好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傳承工作,建立了2個全國名中醫傳承工作室,9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22個上海市名老中醫藥學術經驗傳承工作室。 醫院擁有多個重癥監護室,醫療設施先進,內外婦兒科室設置齊全,2012年成立中西醫結合生殖醫學中心,2014年恢復產科,已具備了較強的綜合救治能力,成為上海市公共衛生防治體系六個重點單位之一、浦東地區三個急救中心之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醫院醫療質量監測中心和上海市中醫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也設在院內。 醫院目前配備了3.0T核磁共振儀、128排雙源螺旋CT、SPECT/CT、PET/CT、全數字X光攝片機、全數字乳腺鉬靶成像系統、骨關節成像儀、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O臂機、高清電子胃腸鏡、高清腹腔鏡手術系統、鈥激光手術系統、四維彩色多普勒超聲波診斷儀、手術導航系統、脊柱微創手術系統、四桿聯動液相質譜聯用儀、高內涵藥物篩選系統、基因芯片掃描儀、發光免疫分析儀、全自動模塊式生化儀、熒光定量PCR檢測儀等大型醫療設備,在藥學部門配置了全自動發藥機、全自動包藥機等先進設備。 醫院現有職工總數2055人,具有正高級職稱144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15名,入選國家級人才培養項目70人次,擔任全國和上海市專業醫學會副主任委員以上的專家100余名。現擁有全國名中醫2名,上海市名中醫20名、47名曙光名中醫、50名曙光高級中醫師,在充分發揮傳統醫學優勢方面,形成了“名中醫掛帥、高級中醫師當家”的曙光特色。 醫院以建設研究型醫院為目標,現有校級研究所5個、院級研究所9個,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5個。成立了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肝腎病證省部共建實驗室。具備國際標準的I期藥物臨床試驗病房,完成了中國首例接受世界衛生組織委托的臨床實驗項目。每年獲立項的科研經費約1.5億元左右。2018年獲得“上海市專利示范單位”稱號。 作為全國中醫院校中最先成立的臨床醫學院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的臨床基地、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曙光臨床醫學院現有教研室18個,博士研究生培養點7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12個,博士后流動站3個,博士生導師48名,碩士生導師189名。每年承擔1000人次以上的各類學生的臨床帶教工作。各教研室主編的“十三五”國家級統編教材18部,副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14部,與“十二五”同期相比增幅翻一番。 2008年曙光醫院被批準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交流合作基地”。隨后,醫院又接連承擔了ISO TC/249秘書工作以及WHO ICD 11工作。2015年,由曙光醫院和捷克赫拉德茨•克拉洛韋市大學醫院共同建設的中國-捷克“中醫中心”由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揭牌,同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捷克總理索博特卡共同見證曙光醫院和捷方簽署《中國傳統醫藥在捷克發展的合作諒解備忘錄》,全面推動該中心項目在捷克的發展。曙光醫院也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中東歐國家中醫藥工作協作組首批成員單位。 曙光醫院以“大醫德澤 生命曙光”為核心理念,在全國首創“倫理查房”,鍛造具有鮮明特色的曙光文化。黨的十九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醫院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為實現建設亞洲中醫臨床醫、教、研中心,打造亞洲領先、國際一流的大型研究型中醫院的戰略目標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