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山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二級
花橋人民醫院(昆山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位于蘇滬交界處的花橋國際商務城,距上海市中心不到25公里,虹橋交通樞紐20公里,浦東機場80公里,滬寧高速、同三高速、軌道交通、城際鐵路構建了花橋國際商務城現代立體便捷的交通優勢,上海地鐵R11號線直接延伸到商務城;滬寧城際鐵路設有花橋站。 醫院創建于1958年,1998年易地重建,2007年醫院改擴建工程被花橋經濟開發區列為政府實事工程,經過近三年的建設,于2010年8月全面投入使用。目前醫院建筑面積近15000平方米,實際開放床位135張,是一所集預防、醫療、保健、健康教育、康復、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 醫院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功能完善,按照二級醫院建設標準,目前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急診科、麻醉科、中醫科等13個臨床科室;醫學檢驗科(含病理科、輸血科)、影像科、B超心電、藥劑科等4個醫技科室;病區分設內科、外科、婦產科三個病區,下設呼吸內科、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普外科、骨科、肛腸科、泌尿外科等8個二級專科,其中內科、外科、婦產科、肛腸科、麻醉科、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放射科為鎮級重點學科。全院職工250余名,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21人,副高職稱12人,中級職稱33人。醫院擁有16排螺旋CT、DR、全自動生化儀、電子胃腸鏡、腹腔鏡、宮腔鏡等一批先進醫療設備,能為患者提供良好的診療服務。五年來共開展新技術項目80余項,開展的多項診療技術處于昆山市區鎮級先進水平,其中有近20項獲得市局的表彰。 在市衛生局和花橋經濟開發區社會事業局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經過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我院于2013年11月順利通過蘇州市衛生局二級乙等醫院評審,成功躋身二級醫院行列。醫院為全面提升整體醫療技術能力,滿足百姓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加強與上海、蘇州、昆山等上級醫院緊密協作,加大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全力創建二級醫院。與上海瑞金醫院、蘇大附一院、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緊密合作,開設了骨傷科、內分泌、神經內科、兒科、皮膚科、激光科、肛腸科、消化科、婦產科、傷科、消化內科等專家門診;與南京市中醫院全國中醫肛腸診療中心合作成立花橋技術協作中心,依托上級醫院的管理經驗和醫療技術提升我院專科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同時開設了肛腸科、骨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專科、消化專科、微創外科等特色專科門診。近年來先后被授予“昆山市文明單位”、“蘇州市文明單位”、“蘇州市廉潔文化示范點”、“敬老愛老助老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花橋人民醫院全體員工面對未來,信心十足。堅持“科技興院、人才立院、質量為本、患者至上”服務宗旨,在“博愛、精術、厚學、卓越”的花醫精神鼓舞和鞭策下,努力打造“放心、舒心、安心”誠信服務品牌,全力開創花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新局面。
預約掛號
-
昆山市康復醫院二級
昆山市康復醫院是2008年12月,在原昆山市周市人民醫院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公立二級康復專科醫院,地處昆山市北部新城核心區,交通便捷,環境宜人。先后被授予"蘇州市文明單位"、"蘇州市醫德醫風示范點"、"蘇州市青年文明號"、"蘇州市巾幗文明崗"、"蘇州市五一文明崗"、"昆山市文明單位"、"昆山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昆山市青年志愿者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醫院是南京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江蘇建康學院、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教學基地、昆山市殘疾人康復中心。醫院總占地面積約21000m2,建筑面積23090m2。核定床位202張,實際開放床位254張,其中康復床位127張。醫院現有職工324名,其中衛技人員278名,高級職稱13名,碩士研究生學歷9名,康復治療師31名。設有骨與關節康復科、神經康復科、老年康復科、兒童康復科以及內科、外科、婦產科、急診醫學科、中醫科、皮膚科、口腔科、眼耳鼻喉科、麻醉科等臨床科室,開展運動平衡功能評定、認知功能評定、言語吞咽功能評定、作業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神經電生理檢查等項目,相應開展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傳統康復等治療。開設骨與關節康復科、神經康復科、老年康復科、內科、外科、婦產科6個病區。醫院先后引進了模擬仿真評估測試訓練系統、康復機器人、主動神經康復訓練系統、Tecnobody平衡功能訓練治療儀、Elink訓練控制系統、認知功能康復訓練系統等一百多臺國內外先進的康復治療設備;擁有GE16排螺旋CT、日本島津數字胃腸機、X光機、CR、DR、彩超、電子胃腸鏡、氬氣刀、C型臂X線機、全自動生化儀、血液分析儀、麻醉機、電子陰道鏡等一批國內先進的醫療器械。主要開展腦外傷、腦血管意外、脊髓損傷、燒傷、骨關節損傷、工傷、兒童腦癱等疾病的康復診斷、治療和評定,以及常用低溫矯形器制作、裝配和訓練等。醫院致力于康復專科特色發展,近年來,在加強康復專科建設的同時,不斷加大人才引進與培養力度,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分別與德國勒沃庫森康復中心、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中醫藥大學、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佳木斯康復醫院建立人才培養和技術合作關系。開展FES功能電刺激、BTE、EINK手功能訓練、膀胱容量測定等新技術、新項目40余項;專科學術地位逐步鞏固,49人次分別擔任國家級、省、市各醫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委員。昆山市康復醫院已全面啟動二期建設工程,計劃新增床位350張,屆時將成為以慢性病后遺癥、物理性損傷康復治療為主、在蘇州地區乃至全國具有一定規模的三級康復醫院,為全市居民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康復治療服務。
預約掛號
-
昆山市第六人民醫院二級
昆山市第六人民醫院地處昆南重地張浦鎮,北臨吳淞江,南靠機場路。為昆山市中醫院一個規模最大的分院。下設張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市、南港分部和張浦預防保健所及浦西服務站等十多個個社區衛生服務站。 目前,醫院占地面積23000平方米 ,擁有可開放床位110張,衛技人員132名,中高級技術人員27名,設置了外科、內科、婦產科、骨科、中醫科、口腔科、五官科、反射科、B超、胃鏡室等十一個臨床科室,并開設氣管炎專科、中醫傷骨科專科、婦科疑難病專科、等多個特色服務項目。 為適應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需要,醫院預防保健所下設的體檢中心以優質、誠信的服務理念積極深入外資、民營、學校等企事業單位及公共場所,為廣大體檢人員提供了便捷的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的健康教育、婦幼保健,慢性病預防、跟蹤治療,老年保健、家庭病房等項目無不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 醫院以科技興院為目標,加大人才的培養,并充分依托總院的人才、技術優勢,開展了"腹腔鏡手術" 、"舒適胃鏡"、等一批新的醫療服務項目。 醫院注重文化建設,以"團結、精誠、開拓、創新"為治院宗旨,構筑了強大的團隊凝聚力。擁有自己的網站、院報和一支出色的志愿者服務隊伍,并正努力向著園林式醫院的方向發展。 根據昆山市區域衛生發展規劃,醫院將在三到五年內建設成一所初具規模的二級醫院,配備衛生技術人員200名,設置床位達200張,添置CT等一批功能先進的配套設備,建設二個以上昆山市重點專科,全面實施醫療質量管理,并通過ISO質量體系論證。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昆山市第六人民醫院將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向著新的發展目標,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不懈努力。
預約掛號
-
常熟市第五人民醫院二級
常熟市第五人民醫院(虞山鎮人民醫院),地處古城中心,虞山鎮周神廟弄9號,前身為常熟市琴南衛生院,始建于1965年5月1日。1992年12月,琴南鄉、城郊鄉和虞山鎮合并,醫院更名為常熟市第五人民醫院(虞山鎮人民醫院),現隸屬于常熟市衛生局、虞山鎮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系集體所有制的綜合性醫院,并有1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和門診所,2002年5月經蘇州市衛生局批準同意增掛“常熟市老年醫院”牌子。目前醫療用房8000平方米。多年來,醫院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從小到大,從無到有,穩步發展,日新月異。 目前設床位145張,科室齊全,醫療設備齊全,是具有一定科技力量及一定醫療特色的綜合性醫院。截止2005年底,全院在編職工158名,其中衛技人員127人,衛技人員中有高級職稱者2人,中級職稱者38人,初級職稱者87人,2005年,年業務收入6300萬元。門急診總人數31萬人次,健康體檢10000人次,出院病人8300人次,年手術2250人次.較上年度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病房內全部裝有空調、彩電、管道氧氣、對講電鈴、對外電話、不銹鋼雙搖床,部分病房有衛生設施。 我院還在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二十多年來從無節假日,設有專科特色,如皮膚醫學美容中心、乳腺甲狀腺專科、腫瘤專科、小針刀、烤磁牙、白內障診療中心等專科,聘請了上海、南京等多位專家上門診。醫院堅持走社區衛生服務的道路,開設了招商城門診部、報慈社區衛生服務站、阜湖路社區衛生服務站、長江路社區衛生服務站、甸橋社區衛生服務站、元和路社區衛生服務站、君子弄社區衛生服務站等門診所。并開設家庭病床和家庭門診,開設出診、換藥、注射、代為配藥等服務,隨叫隨到。 醫院始終把醫療質量放在首位,狠抓醫療安全,認真貫徹執行《執業醫師法》,做好首院、首科、首診制度,不推諉病人,做好“三查七對”,出院診斷與入院診斷符合率在90%以上,二十年來從未出現醫療事故及重大醫療糾紛。醫院在抓好醫療質量的同時,注重社會效益,醫院將各項收費項目一一輸入電腦已有9年時間,每天用超大電子屏幕滾動播出,使病人一目了然,增加了透明度,明確雙方平等制約的關系,建立醫藥費反饋和信息跟蹤制度,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系統,實行一日清單制,用藥情況每天同病人見面,杜絕搭車開藥。大堂值班主任制度持之以恒,已堅持9年之久,不斷提高質量,做好導醫導診工作,為及時反饋信息,幫助改進工作,定期發放門診、住院病人滿意度調查表,經調查結果,滿意度達95%以上。在窗口部門推行十講十禁,規范語言服務,醫院公開十五條承諾完善服務的措施,公開病區護士職責,實行整體護理,接受群眾監督。我院在醫療質量、服務態度、合理收費等方面深受廣大群眾的好評。 在市衛生局及虞山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辦院方針,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有我變,人變我轉”為發展原則,不斷加強政治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在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創十佳醫院、文明單位和醫德醫風建設中,深入持久地開展“白求恩杯”競賽活動。目前,全院職工正以飽滿的熱情,以“耐心、細心、熱心、愛心、責任心”為工作宗旨,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事業辛勤工作著。全面為病人提供優質、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把五院建設成具有一定規模,一定特色的綜合性醫院。
預約掛號
-
常熟市梅李人民醫院二級
我院是一所具有六十多年歷史,集醫療、急診急救、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二級乙等綜合性醫院。2008年9月搬遷至新址,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6173平方米,綠化面積14700平方米,其中業務用房約14000平方米。醫院在編人員149人,其中衛技人員129人。目前醫院開放床位200余張,年門急診量約30萬人次,出院病人約7000人次;手術1000臺。醫院擁有臨床和醫技科室15個,尤以急診、骨科、普外、兒科、呼吸內科、婦產科、眼科、內分泌科、口腔科等聞名。
預約掛號
-
蘇州市吳江區中醫醫院二級
醫院位于蘇州市吳江區中心城鎮平望鎮境內,東臨上海、北靠蘇州、西接湖州、南達嘉興、杭州,蘇嘉杭高速和滬蘇浙高速、318國道和227省道,京杭大運河和太浦河三縱三橫穿境而過。2005年7月在吳江市政府統一規劃下,原吳江市第二人民醫院和原吳江市中醫院合并,于2008年正式命名為吳江市中醫醫院、吳江市第二人民醫院,其前身分別為血防醫院和聯合醫院,合并前二家醫院均為二級乙等醫院。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全院干部職工共同努力,醫院走上良性循環和快速發展的道路,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取得長足進步,如今醫院已經成為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急救、健康檢查為一體的具有中醫特色綜合性二級甲等中醫醫院。2006年4月被吳江市政府確定為惠民醫院;2008年9月,成為南京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常年為醫學院校學生提供帶教實習。醫院占地15935.3m2醫療用地12288.9m2,編制床位370張,實際開放床位377張。目前在職職工520人,其中衛技人員474人,高級職稱50人、碩士研究生23人;江蘇省名中醫1名,蘇州市名中西醫結合醫師4名,"江蘇省農村優秀中醫臨床人才"2名,"第二批江蘇省優秀中青年中醫臨床人才"1名。設有一級學科21個,二級學科39個;11個病區;門診科室齊全,中西藥房及中西藥制劑室各一處,各類自制制劑28種。其中中醫特色制劑8種,中醫協定處方26張。目前醫院有國家農村中醫特色專科1個、省級中醫臨床重點專科1個、省級中醫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1個、蘇州市重點中醫專科(專病)1個、吳江區重點專科3個、吳江區特色專科1個。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