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州市甌海區郭溪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級
坐落在甌海區西部郭溪街道景德路203號,距市區約5.8公里,毗鄰新火車站和甌海城市中心,服務轄區面積42.9平方公里,覆蓋17個行政村,下設3個公立服務站,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心占地面積6畝,業務用房約4300平方米,現有在崗職工74人,其中,持技術職稱63人(副高3人、中級26人、初級34人)。中心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浙江省衛生廳副廳長王國敬、副市長陳作榮及省、市、區的多位歷現任主要領導曾來中心視察工作。中心2013年創成全國示范中心,2014年獲“全國群眾滿意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榮譽;列為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溫州醫科大眼視光醫院合作單位,溫州醫科大學社區實踐基地,甌海區首個溫州市公共衛生基層衛生適宜技術示范基地。
預約掛號
-
溫州市中醫院(溫州中醫院)三級甲等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溫州中醫院坐落在溫州市區風景秀麗的松臺山麓、九山湖畔,創建于1923年。醫院系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省級“平安醫院”、市級“文明單位”、“綠色醫院”,承擔浙南地區中醫醫療、教學、科研、培訓等任務,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良好的社會聲譽。醫院現有職工825人,其中高級職稱89人,中級128人;占地面積51畝,核定床位600張,開放床位601張。醫院新院區選址葡萄村,占地面積38畝,設置床位500-600張,現已動工建設。 醫院開設內、外、婦、兒、急診、ICU、感染科、骨傷、肛腸、耳鼻喉、眼、針灸、推拿、康復、口腔、皮膚科、麻醉科、精神衛生科等一級科室18個,病區13個。在腎病、肝病、胃腸、呼吸、腫瘤、心腦血管病、康復(神經康復、骨科康復、脊髓損傷、腦外傷、老年病)、乳腺病、不孕癥、先兆流產、盆腔炎、子宮肌瘤、頸腰椎間盤突出、骨關節炎、斷肢再植再造、男性疾病、骨髓炎、脈管炎、肛腸病及結石病等專科的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方面具有地區領先水平。醫院還是“全國中醫腫瘤治療中心溫州分中心”、“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溫州分中心”、“溫州中西醫結合腎病治療中心”,與市殘聯合作的康復實踐訓練基地。擁有進口16排螺旋CT、多功能數字化X光機、DR、C臂機、關節鏡、腎鏡、醫院圖像存儲與傳輸系統(PACS)、彩色B超、高壓氧艙、鉬靶機、雙能骨密度測定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免疫分析系統、熒光定量PCR、特定蛋白測定系統、電子胃鏡、結腸鏡、腹腔鏡、宮腔鏡、支氣管鏡、陰道鏡、麻醉機、呼吸機、碎石機、全自動病理切片機、人工腎、人工肝治療機、腹膜透析儀、腹水回收治療儀、床旁持續腎替代裝置、動態心電圖、動態腦電圖、肺功能檢測儀、表面肌電分析系統、肌電圖、誘發電位儀等先進醫療設備,為臨床提供及時、準確、有效的醫療支持和保證。 多年來,醫院走“以中醫為特色,中西醫結合”的發展道路,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辦院宗旨,努力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2004年醫院成為浙江中醫學院、溫州醫學院和江西中醫學院的教學醫院,2008年成為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2007年被列為浙江省中醫藥攀登工程名院建設單位,中醫婦科、腎病科、肝病科被列為名科建設對象。醫院學科地區輻射性強,現有國家級中醫重點專科4個——中醫婦科、腎病科、康復科、神志病科;省中醫重點學(專)科2個——腎病科、肝病科;市級重點學科群1個——老年病學科群;市級重點學科4個——心腦血管科、康復科、骨傷科、乳腺科;院級重點學科2個——腫瘤科、針推科,保持了在地區中醫藥發展建設中的領先地位。 醫院全體職工在院黨委和院長的領導下,竭誠為廣大群眾提供更高效、安全、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
預約掛號
-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浙江省立溫州第一醫院)三級甲等
(又名浙江省立溫州第一醫院)是浙江省屬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系溫州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創建于1919年,前身是溫州市首家由國人創辦的甌海醫院。經過近一個世紀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擔負著浙南閩東北地區近三千萬人口的醫療保健及危重疑難病癥救治任務。在四川大學中國公立醫院社會貢獻度研究所公布的《2012年中國公立綜合性醫院社會貢獻度前50位排行榜》中,醫院名列全國第34位。醫院擁有輝煌的歷史。1953年,成功施行浙江首例開顱取子彈手術;1960年,成功救治一名75%,Ⅲ度燒傷42%的工人;1963年,在省內首次施行斷肢再植成功;70年代,肺葉切除、切除、心臟手術等相繼開展;1973年,錢禮教授編寫的《腹部外科學》出版發行;1978年,發明對數視力表獲國家科學大會獎;1985年,開展首例腎臟移植手術成功;90年代,開展異基因;2001年,生殖醫學中心成為首批國家衛生部批準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準入機構;2008年“外科學”成為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2010年成立中加聯合心臟中心,開展國際先進的心臟外科技術,高難度心臟手術以每年100例的速度遞增;2011年腎移植例數位居全國第五。近百年的歷史積淀為醫院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上世紀90年代,臺胞何朝育、黃美英伉儷捐資建造育英門診大樓、育英病房大樓,為醫院發展創造新的條件。目前醫院總占地面積530多畝,南白象新院區建筑面積35.5萬㎡,公園路院區建筑面積7萬㎡,醫院核定床位3380張,開放床位4200多張,設有56個臨床科室和學科中心,10個醫技科室,72個病區,79個護理單元,擁有浙南地區最大的醫療保健中心。醫院現有在崗職工4425人,其中正高職稱193人,副高職稱309人,博士生導師15人,碩士生導師156人。醫療設備固定資產總值4.2億元,擁有浙南首臺PET-CT、640層螺旋CT、VMAT功能直線加速器、3.0TMRI等先進設備。醫院以搭建臨床醫療中心為平臺,發揮多學科組合的優勢,提升醫院整體科研水平和臨床救治能力,在疾病的診治和研究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醫療新技術、新項目不斷涌現。腹部外科診療中心在大臟器移植技術、肝臟、、采用區域動脈灌注治療重癥、門脈高壓的綜合治療技術等處國內領先地位,出版了《腹部外科學》、《錢禮腹部外科學》等外科專著。肺科中心呼吸介入技術居省內領先水平,可治療多種疑難疾病,擔任多項省部級課題,2012年完成呼吸3000余例、其中呼吸介入診治500多例,均繼續位列全省第一。腦科中心是浙南閩北地區最具實力的和介入神經系統疾病診療中心,曾獲五項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以危重病的救治和神經專病診療為特色,已開展各種高難度的腦部手術,顱底外科、神經導航、功能核磁共振引導入手術治療顱內復雜等神經外科新技術處于省內首位,2012年手術1324臺,數量連續多年居全省第二位。心臟中心常規以介入技術開展冠心病、等多種治療,在射頻消融術治療復雜方面療效顯著;成立中加聯合心臟中心,開展國際先進的心臟外科技術,成效明顯;對急危重癥心血管疾病診治、采用急癥搭橋術治療冠心病、高危心臟手術的救治和大血管改良象鼻技術方面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通過衛生部二類技術準入,2012年冠脈造影量3602例,PCI1313多例,開展的希式束起搏,影響力輻射至全國。移植中心自1985年成功開展腎移植手術,已相繼開展肝移植、胰腎聯合移植、肝腎聯合移植、等手術,2012年腎移植完成116例,累計達1600例次,患者最長存活已達20年以上,在全國有資質的122家醫院綜合排名12名,居浙江省第二名。口腔醫療中心在全省率先開展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手術治療、髁突內固定加關節盤復位固定術,在頜面部外傷和腫瘤診治、唇的整復及序列治療及種植牙技術等方面具有特色。燒傷外科是我省唯一的衛生部VSD技術培訓基地,在國內最早系統全面地將VSD技術應用治療燒傷和慢性潰瘍創面等難愈創面,成功救治深度燒傷面積>90%以上特大面積特重度燒傷患者數十例,救治水平省內領先。醫院在微創胸腔鏡治療胸部疾病、肺部腫瘤等方面療效顯著。生殖醫學中心系首批國家準入的人類輔助生育機構之一,各項技術國內領先,世界各地的患者慕名而來,近5年來中心試管嬰兒治療周期數以每年約20%遞增,2012年順利完成新鮮試管嬰兒周期數3000以上,冷凍移植周期數1500以上,成功率均穩定在50%-60%,繼續保持國內領先水平。泌尿外科在泌尿系腫瘤的診治、男學臨床研究、尿路的體外碎石方面獨具特色。消化內科在內窺鏡診治消化系統疾病、早期診治等方面有豐富經驗。血液科各類血液病治療技術達國內先進水平,自1999年成功進行省內首例外周血干、骨髓聯合移植以來,相繼開展浙江省臍血庫的首例臍血干細胞移植,并成為臺灣慈濟骨髓
預約掛號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