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老年醫院三級乙等
福建省老年醫院,又名福建省立醫院北院,創建于1987年,是以老年醫學為特色的三級綜合性醫院。前身為福建省干部療養院(隸屬中共福建省委老干部局管理),2010年4月,管理體制調整,成為福建省衛健委直屬事業單位,由福建省立醫院成建制管理。是福建醫科大學、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醫院,省市干部保健、離休干部醫療、各級醫保、工傷保險、公務員體檢及駕駛員體檢定點醫院。 醫院現有編制床位500張,在職職工600余人,擁有一支由醫院300余名高、中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和一批省立醫院專家組成的醫療骨干力量,設備設施先進、醫療技術精湛、臨床經驗豐富,為廣大患者診療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醫院設有急診醫學科、內科、感染性疾病科、中醫科、康復醫學科、重癥醫學科、基本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婦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肛腸科、甲乳外科、肝膽胰外科、針灸科等30個臨床科室,檢驗科、醫學影像科等12個醫技科室,在高血壓、冠心病、慢性心衰、胃腸、消化內鏡、耳鼻喉、老年白內障、糖尿病、慢阻肺診治和心腦血管康復方面具有較高的診療水平。醫院開展多學科診療、老年病綜合評估等模式,為廣大患者提供預防、治療、護理、康復于一體的綜合醫療服務。 醫院擁有醫用核磁共振成像設備(MRI)、西門子128層螺旋CT、GMM數字胃腸機、西門子移動DR、西門子C型臂、奧林巴斯電子胃腸鏡、奧林巴斯電子支氣管鏡、GE彩超、飛利浦彩超、電子鼻咽喉鏡、德國STORZ腹腔鏡、眼力健超聲乳化儀、強生超聲刀等先進醫療設備。 醫院以老年醫學為特色、以創建三甲老年醫院為目標,按照臨床、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醫養“六位一體”的發展模式,把醫院打造成綜合實力雄厚、專科特色鮮明,在全國、全省有影響力的三甲老年品牌醫院,力爭列入國家老年醫學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
預約掛號
-
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東二環院區三級甲等
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東二環分院原福州二化集團有限公司職工醫院,于2006年12月成建制整體劃撥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坐落于福州市連江北路46號,占地面積五千平方米,建筑面近萬平方米。
預約掛號
-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福州市第一醫院三級甲等
福州市第一醫院又稱福州紅十字醫院,其前身系1898年英國圣公會創辦的福州柴井基督醫院,至今已有114年歷史。是福州市屬唯一一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同時也是福建醫科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2009-2011年度省級文明單位、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 醫院占地面積56畝,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編制床位800張,編制人員1280人。現有在職職工1019人,高級職稱163人,中級職稱190人,初級職稱540人。醫院內設30個臨床科室、16個醫技科室及10個教研室。擁有9家市級科研機構:福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福州市中西醫結合腫瘤研究所、福州市顱腦損傷急救中心、福州市神經康復中心、福州市低視力康復中心、福州市重癥監護質量控制中心、福州市病案質量控制中心、福州市臨床用藥質量控制中心及福州市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中心。醫院是福州市口腔學會、福州市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福州市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福州市醫學會耳鼻喉分會、福州市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福州市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福州市醫學會消化內科學分會、福州市腎病學會、福州市老年醫學分會、福州市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福州市抗癌協會、福州市康復醫學會、福州市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的掛靠單位。醫院擁有呼吸內科、婦科、產科、腎內科、泌尿外科及口腔科等六個重點科室。特色科室有中醫肛腸科、中西醫結合腫瘤科、乳腺外科及健康體檢中心等。
預約掛號
-
廈門大學附屬福州第二醫院
福州市第二醫院又名福建省福州中西醫結合醫院,是福建省唯一的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創建于1866年,前身為英國教會醫院——塔亭醫院,現為廈門大學附屬福州第二醫院。 醫院現已發展成為一所設備先進、專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學術水平高,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醫院同時也是福建中醫學院骨傷博士、碩士研究生及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2003年11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國家中西醫結合重點醫院建設基地。2005年加掛福州市職業病醫院,2005年8月托管原倉山區鶴齡醫院,成立福州市第二醫院二部。2008年,福州市急救中心將建成投入使用。 醫院以骨科及骨傷康復為“龍頭”,骨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骨傷科學重點學科,診療水平居全國先進水平。現有省市級重點專科四個,福州市急救中心、福州市骨科研究所、福州市中西醫結合研究所、福州市骨傷康復中心、福州市臨床檢驗中心等醫療、科研機構均設在該院。1984年至今,醫院年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單位和先進單位。 醫院目前醫療用地面積2.7萬平方米 ,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醫院現有床位650張,設22個臨床科室,18個醫技科室,4個重點中西醫結合專科,19個中西結合特色專科,門診全院臨床科室普遍開展中西醫結合診療工作。醫院現有職工929人,衛生技術人員788人,其中中高級以上職稱357人,研究生19人,博士生3人。全院共有45人擔任全國和省級各學術團體委員、常委、副主任、主任委員職務。 目前我院擁有總值達9000多萬元的先進的醫療儀器設備,醫院堅持“病人至上,質量第一”的辦院宗旨,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理念,以中西醫結合治療為特色,優質服務,營造溫馨、優美、人性化的醫療環境。醫院將堅持不懈,致力于以比較低廉的價格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服務。
預約掛號
-
福建協和醫院三級甲等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前身是福州基督教協和醫院(又名Willis F. Pierce Memorial Hospital),為創建于1860年的福州圣教醫院與創建于1900年的馬高愛醫院合并而成,為八閩現代醫學的發祥地。現為一所集醫療、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醫院座落在福州市中心風景秀麗的于山之麓,現有開放床位2200張,年門診病人超150萬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超6萬人次,開展各類手術5萬余臺。現有員工2800余人。其中正、副高職稱(含教授、副教授)400余人,擁有博士、碩士學位的醫師占醫師總數的60%,有國家突出貢獻專家4人、省部級優秀專家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2人、入選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和省廳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68人。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臨床科室齊全,其中血液內科和心臟大血管外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血液內科、內分泌內科、普通外科、胸心外科4個學科居全省首批10個重點學科之列,燒傷外科、心血管內科冠心病專業、小兒內科醫學心理學專業躋身省內10個領先醫療特色專業。血液病學專業也是我省“211”工程唯一的西醫臨床重點學科。福建省超聲醫學、院內感染、燒傷治療質控中心也掛靠在我院。此外,神經外科、泌尿外科、腫瘤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老年醫學科、介入科、超聲醫學科、影像等專業的診療技術也有較突出的優勢和特色。近年來,醫院開展了大量的新技術、新項目,其中同種異體心臟移植手術的例數及成功率均屬全國領先,兒童心臟移植填補國內空白;心臟移植后的肝移植、雙肺移植、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白血病、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術、急性心肌梗塞的介入治療、腹腔鏡肝癌、胃癌切除術及結、直腸癌根治術、神經內窺鏡下顱內病灶切除術、超聲造影與超聲介入無水酒精量化治療肝癌等技術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福建省血液病、內分泌、肝膽外科、胸心外科等11個省級研究所及其他10個校級研究機構掛靠醫院,醫院重視發揮科技力量雄厚的優勢,近年承擔國家“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教育部、省教育廳、科技廳等大量科研課題,先后獲得3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312項省、部級等科研成果獎。 協和臨床醫學院設有54個教研室(組)、1個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2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和3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承擔福建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學、藥學和護理學等專業的臨床教學任務,每年還招收培養博士和碩士學位研究生120余名。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擁有大批國際先進醫療設備,如:美國GE公司寶石能譜CT、德國西門子雙源64層CT、40層CT、3.0T核磁共振,美國GE公司PET-CT、全數字化血管造影機(DSA)、雙探頭SPECT,美國瓦里安直線加速器及GE大孔徑CT模擬定位機,癲癇刀,德國多尼爾多力王者體外震波碎石治療系統,頭顱伽瑪刀等。醫院大型設備配置居省內領先水平。目前醫院初步實現了管理電腦化及后勤服務社會化。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重視兩個文明建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努力提高醫療服務質量,1994年被衛生部評為福建省首批“三級甲等醫院”,并先后被授予“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創建‘以病人為中心,優質服務’百佳醫院”等稱號。醫院全體醫務人員秉承“嚴謹、求精、勤奮、奉獻”的協和精神,竭誠為海內外人民的健康提供一流服務。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新院徽圖案以古樸、典雅、莊嚴的紅樓為主體,體現了協和悠久的建院歷史和獨具特色的建筑標識。紅十字是一個給有困難的人予以幫助的組織標志,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保護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促進人類和平發展,也寓含醫院前身為教會醫院的特殊歷史背景。橄欖枝寓意生命、健康與希望,象征醫院安寧、祥和與活力,體現醫院崇尚 “綠色人文”,營造良好的就醫環境,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
預約掛號
-
福州市中醫院三級甲等
福州市中醫院又名福州市人民醫院,系福建中醫藥大學非行政隸屬附屬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協作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協作醫院,福州市中醫醫療聯合體牽頭單位,始建于1947年,前身為福建佛教醫院,是全國較早創立的一家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于一體的三級甲等公立綜合性中醫醫院。 醫院歷史悠久,中醫底蘊深厚,流派紛呈,名醫眾多。王德藩、何秀春等中醫先賢醫術高超,醫聲遠揚;陳桐雨、孫浩銘、黃庭翼、鄧少杰、鄭孫謀、吳味雪等中醫名家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傳承百年的孫氏婦科、陳氏兒科、鄧氏肛腸科、黃氏針灸科享譽八閩,被美譽為福州中醫界“四大金剛”。 醫院下設福州市中醫研究所、福州市直機關東部辦公區醫療應急部,福州市中醫院東街賢南分診部、四個軍休分診點。系全國中醫住院醫師、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培養)基地,全國中醫藥特色項目培訓基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首批中醫“治未病”試點單位和扶優單位。為福建省中醫藥學會藥膳分會、中藥炮制分會、中醫經典分會掛靠單位,福州市中醫藥學會掛靠單位,福州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婦產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單位。福建省中醫健康管理(治未病)聯盟副理事長單位。 醫院占地面積15畝,建筑面積18029平方米,編制(實際開放)床位400張。2019年新病房綜合大樓竣工后,將新增建筑面積18198.8平方米,共開設床位近800張。設臨床科室27個、醫技科室14個,年門診量55萬人次。有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工作室4個;有國家級、省級中醫重點專科7個;有福建省醫療“創雙高”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1個;有福州市中西醫結合生殖醫學中心、臨床重點專科脾胃病科建設項目;有福建省名中醫6位,全國及省中醫臨床優秀人才4名。現有在職職工700余人,其中在編職工428人,衛技人員618人,中級、高級職稱衛技人員188人,碩、博士83人。醫院堅持“中醫有特色,西醫有實力”的發展目標,中西醫并重,醫療技術全面,具備較強的綜合醫療和急救能力,能熟練開展宮腹腔鏡微創手術以及各類外科、骨科及婦產科手術。 醫院擁有GE64排128層CT、德國西門子1.5T磁共振成像系統(MRI)、意大利口腔三合一CT、STORZ宮腹腔鏡、奧林巴斯電子胃腸鏡、奧林巴斯纖維支氣管鏡、移動小C臂,DR-數字化X光機、數字胃腸機、半導體激光治療儀、多普勒彩超、大型全自動生化儀和免疫分析儀等先進的醫療儀器設備。 醫院重視科研和教學工作,擁有科研創新團隊9支,近五年承擔國家、省、市級科研課題近百項,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出版專著近20部。 醫院秉持“病人第一、質量第一、服務第一”的服務理念,以“厚德精醫、傳承創新”為醫院院訓;以建設省會城市現代化綜合性中醫名院為奮斗目標;追求卓越的醫療品質,打造中醫品牌醫院,以優質的服務、過硬的技術服務患者,奉獻社會。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