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三級
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是一所集預防、醫療、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非營利性三級腫瘤專科醫院。醫院發展目標是:建成專業項目齊全、人才結構合理、技術先進、學術水平高、以乳腺癌、食管癌、鼻咽癌三個專科為重點,以腫瘤學碩士、博士點為人才搖籃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臨床、科研、教學并舉的現代化腫瘤醫院。 <br> <br> 醫院的前身是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腫瘤分院。在省、市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和李嘉誠先生的鼎力資助下,于1994年11月28日正式成立,并得到快速發展,建筑面積從15899平方米增加至28852平方米。 <br> <br> 醫院地處粵東地區中心城市,服務人口二千多萬人,歷經15個春秋,堅持社會主義辦院方向,堅持改革開放,大力引進和培養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形成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全院現有職工403人,醫生112人,醫技人員57人,護理人員160人,其中正、副高職稱專家共有76人。擁有配套設施較為齊全的門診部、住院部及科研實驗室。設有放療科、內科、胸部外科、乳腺外科、腹部外科、頭頸部外科、婦瘤科、中西結合科、介入治療科、家庭病床科、核醫學科等30多個臨床和醫技科室,病床從建院之初的150張發展至現在的400張。 <br> <br> 醫院長期致力于拓展腫瘤醫療特色業務,積極引進先進的診療設備,擁有Adac和Peaker兩套三維治療計劃系統(3DTPS)、適形調強放療(IMRT)、X刀、美國瓦里安2100C/D和600C兩部直線加速器及GEbrightspeed型螺旋CT機、CT模擬定位系統、腹腔鏡、自動化分析儀、纖維內窺鏡、陰道鏡、數字化X光機、彩超、心電監護網絡、放射免疫設備等一批現代化腫瘤診療設施。開展各種腫瘤的規范化綜合治療和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乳腺癌、鼻咽癌、食管癌等潮汕高發常見的腫瘤療效達國內先進水平,醫療技術水平在粵東地區享有盛譽,已成為粵東地區的腫瘤防治中心。門診人次數、住院人次數等逐年攀升。 <br> <br> 醫院通過全球招聘從美國著名學術機構引進了兩位腫瘤學專家擔任我院的院長和主管科教副院長,他們已在乳腺癌發生轉移的機制與預后的研究、生物發光分子影像技術、抗腫瘤藥物、腫瘤干細胞、腫瘤轉移及腫瘤個體化治療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并在Nature、NatureMedicine、NatureProtocols、GenesandDevelopment等國際一流雜志發表高水平文章。醫院與英國劍橋大學等著名研究機構合作,進行食管癌和鼻咽癌研究,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863計劃項目的部分研究工作。1996年食管外科被評定為汕頭市“4115科教興醫”重點專科,2005年醫院成為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已參與12項藥物臨床試驗,正在進行的有5項。 <br> <br> 醫院承擔汕頭大學醫學院七年制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班、全英班、本科班等腫瘤學理論及臨床教學任務,承擔腫瘤學七年制研究生三年的定向實習培養工作,并與香港理工大學聯合培養人才,已接收了32名放射治療師本科生的臨床實習任務。腫瘤學教研室擁有一支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均較合理,師資力量雄厚,現有高級任職教師35人,中級教師41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6人,具有碩士學位16人。2003年經廣東省學位委員會評審批準并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備案成為腫瘤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已培養腫瘤學碩士生30名。 <br> <br> 醫院堅持“以質量為核心,以病人為中心”的辦院宗旨,積極推展人性化之醫療與管理,醫院內部實行網絡化電腦管理。住院部每間病房配有獨立的衛生間、空調設備、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和呼叫系統、有線電視等現代化設施,為病人提供優雅、舒適、安全的住院環境。加強出院病人的隨訪工作,實施家庭病床、日間病床和鎮痛服務,倡導和支持汕頭市紅十字會“生命之光”聯誼會病人康復活動,形成“綜合、全程、無痛”的辦院特色。
預約掛號
-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汕大第二附屬醫院)三級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是汕頭市委市政府主辦、香港知名愛國人士李嘉誠先生捐資興建的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公立醫院,是國內首批通過德國TüV萊茵公司IS0900l質量管理體系和IS01400l環境管理體系雙認證的綜合醫療機構之一。 醫院位于汕頭市區北片廣廈新城,占地約100畝,建筑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開放床位數1500張,設有36個臨床科室和14個醫技科室。 醫院是國家首批“重生行動”定點醫院和國家貧困聾兒人工耳蝸搶救性康復項目全國唯一的非省會城市定點醫院,多個學科是“國家藥物臨床試驗基地”、“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博士后流動站”以及“國家級精品課程”和“省級精品課程”。醫療技術力量雄厚,服務特色突出,是粵東地區臨床、科研、教學綜合實力最強的現代化醫院之一。骨科、新生兒科、重癥醫學科、內分泌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病理科、兒科、口腔科、燒傷科、消化內科、醫學影像科以及急診科等13個專科是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神經外科是廣東省重點扶持建設臨床專科。兒科學是“廣東省精品課程”,在粵東地區規模最大,專業學科設置最齊全;內分泌科綜合實力居粵東地區領先地位,是廣東省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汕頭中心;唇腭裂治療中心是國家首批“重生行動”定點機構、全國五個專家組成員單位之一;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是中國殘聯貧困聾兒人工耳蝸搶救性康復項目定點植入機構,為粵東地區聾兒的語言康復提供便利;醫學影像學科是“國家級精品課程”,是廣東省醫學放射診斷質量控制中心粵東遠程會診基地;體檢中心是粵東首個實現體檢對象與醫院就醫人群分流的新型健康體檢機構;急診科是“廣東省創傷救治科研中心汕頭市創傷救治基地”。其他二十多個學科各具特色,深受廣大病友信賴。醫院服務人群范圍已輻射汕頭、潮州、揭陽、汕尾、梅州等地區及福建、江西等省市,服務人口約達1300萬,多年來承擔著汕頭市乃至整個粵東地區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疑難病例的會診以及基層醫師培訓的任務。 醫療設備先進,配套完善。配備有美國GE 的1.5T、3.0T磁共振成像系統、128層高速螺旋(CT)、融合型單光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掃描系統(SPECT/CT);美國安捷倫的7T小動物磁共振成像系統;在粵東地區率先引進美國貝克曼的全自動生化免疫流水線;德國氣動物流系統,引進智能藥房系統,以及配套齊全的腹腔鏡系統及配套器械,一體化層流手術室和ICU病房。 作為醫學院臨床學院,13個教研室承擔多個層次教學任務,具有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碩士授予權。近五年來醫院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近25項,承擔省部級課題80余項、廳市級項目140項,獲省、部廳級科學獎勵的科研成果近20項。 醫院踐行“以人為本,關愛生命;救死扶傷,促進健康;科教并舉、服務社會”的宗旨,依靠名校雄厚的科研力量和豐富的醫學資源,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在社會各屆的關心和支持下,希冀以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術、一流的服務和一流的環境成就一流的教學研究型醫院,為粵東地區人民衛生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預約掛號
-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汕頭大學附屬醫院)三級甲等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于1989年由李嘉誠基金會捐資興建,是一所省屬公立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先后榮獲“全國百佳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改革創新醫院”、“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救災防病先進集體”、“全國青年文明號”、“廣東省抗擊非典先進單位”等稱號。2014年成為榮獲中國醫療機構公信力示范單位的三甲醫院,在2013年醫院群眾滿意度第三方評價中名列省屬醫院第二位。在2017年“中國地級城市醫院·競爭力100強”排行榜中列第8位,2018年成為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登峰計劃”首批9家重點建設醫院之一。 醫院規模 醫院占地63畝,建筑面積近11萬平方米,現開放病床1816張;設59個臨床科室、11個醫技科室、12個教研室和6個實驗室;醫院現有職工2674人,其中高級職稱549人,博士及博士后97人(其中在站博士后3人)、碩士558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82人;配套設備總價值超過3億元,其中包括國內首臺GE動態500排寶石螺旋CT、粵東首臺西門子3.0T磁共振等一批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高端醫療設備;擁有全國最大的寧養院,標準化、規范化、流程先進的手術室、重癥監護病房、血液凈化科、新生兒科和生殖醫學科等。 2017年,醫院設立粵東首個國際醫療部,致力于為外籍人士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設有門診部和住院部,開放套房、單人房共6張病床,擁有一批具有海外教育背景、豐富醫療經驗的專家團隊,提供24小時電話預約服務。 科研教學 醫院是全國首批國家級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級全科醫師臨床(粵東)培訓基地;是臨床醫學一級學科碩士、博士培養單位,獲準設立藥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承擔了“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后”完整體系的醫學人才培養任務。 臨床醫學一級學科是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擁有20個省級二級和三級重點學科、臨床重點專科和重點實驗室,全院省級臨床學科重點單元覆蓋率100%。其中心血管內科是廣東省“十一五”、“十二五”醫學重點學科和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婦產科是廣東省“十二五”醫學重點學科,骨科、神經外科、新生兒科、臨床護理、神經內科、內分泌科、急診科、檢驗科、兒科、胸外科、腎內科、醫學影像科、眼科、血液科、普通外科是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醫學分子影像實驗室和分子心臟病實驗室是廣東省“十二五”醫學重點實驗室;生殖醫學科是粵東地區首家獲準開展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術的不孕不育診療機構。醫院同時是廣東省兒童白血病、先心病定點救治醫院。 2017年,醫院成立臨床醫學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立精準醫學研究所與Ⅰ期藥物試驗病房。醫院擁有粵東唯一一家全國冠心病介入診療培訓基地和國家級胸痛中心。近年來,醫院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75項、省部級課題234項,獲省市級科技成果獎勵130項,發表SCI收錄論文446篇。 慈善公益 1998年,醫院設立全國首家免費為貧困晚期癌癥病人提供臨終關懷服務的寧養院,成為打造奉獻文化的重要窗口,其服務模式被推廣到全國32家著名醫院。2010年,中國心律學會和中國心電學會聯合啟動“中國遺傳性心律失常救助工程”,醫院作為此救助工程的南方中心,為貧困遺傳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救助。2015年,共青團中央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捐助廣東省鴻光心臟醫療救助基金會50萬元,用于實施中國遺傳性心律失常救助工程公益活動。此外,醫院還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銳珂慈善基金聯合開展“奔跑的明天”貧困殘疾兒童醫療救助項目;與汕頭市婦聯、廣東錦峰地產投資有限公司聯合開展汕頭市貧困婦女“兩癌”救助•錦峰公益行動。 醫聯體總醫院 2006年,醫院創造性托管汕頭潮南民生醫院,取得了四贏效果:群眾贏、政府贏、投資方贏、托管方贏,成功探索出一條可行并可持續發展的衛生支農新模式。汕頭潮南民生醫院于2013年晉升為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在“2017中國非公立醫院·競爭力100強”排行榜中列第20名。2015年,醫院與武漢亞洲實業有限公司、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合作共建聯合心臟外科中心,開展各種常規和疑難復雜心臟手術。2016年,醫院整合心血管內、外科醫療資源,成立心血管病醫院。 目前,醫院已組建了粵東地區首個醫聯體,由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簡稱汕大附一院)、汕頭潮南民生醫院、汕大附一院龍湖醫院、汕大附一院龍湖婦幼保健院、汕大附一院濠江醫院、汕大附一院河浦醫院、汕大附一院全科醫學分院、汕大附一院心血管病醫院、汕頭國瑞醫院和汕頭口腔醫療中心共10家醫療機構以及汕頭市龍湖區、濠江區以及潮南區共9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同組成,形成以院本部為核心、涵蓋一級到三級醫療機構的大型緊密型醫聯體,涵蓋醫療集團、醫療共同體、遠程醫療協助網、托管等多種模式。
預約掛號
-
汕頭市第三人民醫院
汕頭市第三人民醫院是一家以結核病專科為重點的綜合性醫院,是汕頭地區唯一法定收治結核病人的醫院,汕頭市社保局“醫保”定點醫院,診治結核病技術水平居粵東地區領先地位。醫院重點專科胸外科和婦產科技術力量雄厚,專科特色明顯。<br> 汕頭市第三人民醫院擁有一支技術精湛、臨床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隊伍,并擁有一批進口的高新技術專科檢查及診療設備。其中從美國引進的Bactec-960快速結核菌檢測儀,是粵東地區首家開展快速結核菌檢測、菌型鑒定和藥敏試驗的技術項目;從日本引進的奧林巴斯電子纖維支氣管鏡,是粵東地區唯一一套先進的電子支氣管鏡系統,為結核病診療提供了快捷、準確的新途徑,對結核病診治有獨到之處,在很多耐藥難治性結核和復發性結核病治療上取得了多項新突破,多項結核病臨床科研課題獲省市立項,榮獲汕頭市科技進步獎。其中肺結核空洞填塞手術已完成600多例,電鏡下支氣管狹窄再通術已完成200多例,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br> 汕頭市第三人民醫院老年科是醫院的另一重點專科,該科技術力量雄厚,有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2 名。在心腦血管急危重癥的搶救及疑難病例診治方面較有專長。“腦出血的微創治療研究”、“腦電振合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研究”以及“冠心病介入治療研究”等科研項目分別獲省、市立項及獎勵。科室環境優美、舒適,生活和醫療設備配套功能齊全,選配高素質的護士隊伍,為患者提供“一對一”的全程護理服務,解決患者家屬的陪護困難,為群眾提供滿意的個性化服務。<br> 汕頭市第三人民醫院創傷外科中心較具特色,擁有骨科專業技術人員6名,其中高級職稱3名,能勝任大中型骨科手術。醫院地處交通要道,創傷事故時有發生,為保證危重創傷病人不出南區,醫院不斷加強創傷中心的人才與設備建設,醫療技術和實力不斷增強,正朝著南區創傷中心的方向發展。
預約掛號
-
龍湖人民醫院,汕頭市龍湖人民醫院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龍湖醫院在新征程中,目標更清晰,前進動力更強勁,我們以更加高超的技術、更加優質的服務呵護您的健康,把“以人為本,全人服務”的理念融入到每一個服務中,與你攜手共創美好明天!
預約掛號
-
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
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前身是汕頭福音醫院,始建于1863年,是粵東地區首創的第一所西醫醫院,迄今已有140年的悠久歷史,1953年汕頭市人民政府衛生局接管汕頭福音醫院,改名為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 風雨百余載,福音譽潮汕。如今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已建成為粵東地區一所大型的綜合性三級醫院,擔負著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任務,是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和廣東省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醫院有正、副主任醫師80多名,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涵蓋各專科的強有力的專業技術人員階梯。醫院編制床位數500張,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急診科、腫瘤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感染科等共25個臨床科室及相應專業分科;設有藥劑科、放射科、檢驗科、功能檢查科、病理科、理療科、高壓氧治療科、纖維內窺鏡室等醫技科室。 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擁有全身CT機、胃腸數字X光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氣分析儀、彩色超聲波診斷儀、纖維電子內鏡系列、纖維支氣管鏡、心臟監護中央站、冷凍快速自動切片機等一批先進醫療設備,為醫療、教學、科研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保證。醫院貫徹科技興醫戰略,近年來有多項科研獲得廣東省科技局、省衛生廳和汕頭市科技局立項,多項科技成果獲省、市科技進步獎,每年在各級學術刊物發表和學術會議交流論文100多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40年前,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在汕頭地區創立新的醫療模式的同時也演繹出一種新的、獨特的醫院文化,“積極、健康、團結、拼搏”的醫院精神伴隨醫院走過了140年的流金歲月。直至今天,醫院仍然保留了福音醫院獨特的人文傳統。改革開放以來,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確立“務實創新、敬業奉獻”的工作理念,樹立良好的行業作風,推動兩個文明的同步發展。醫院先后榮獲“廣東省文明醫院”、“廣東省百家文明醫院”等稱號,得到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支持和好評! 看幾度歲月春秋,而今我們接過的是衛生體制改革新征途的旗幟,任重而道遠!我們將以新的理念、新的姿態投入到衛生的改革與發展中去,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團結拼搏,開創醫院美好的明天!
預約掛號
-
汕頭市皮膚性病防治院
汕頭皮膚醫院(汕頭市皮膚病防治院)皮膚科是醫院的重點科室,也是主要特色科室,技術力量雄厚,專科特色明顯。經過50多年的積累,形成了一系列獨特的中西醫結合診治皮膚病的方法和手段,擁有一系列特有的專科用藥,形成了一套系統的診療方案,對各種皮膚病的治療效果顯著,大大提高了治愈率。皮膚科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治療手段,對過敏性疾病、痤瘡、帶狀皰疹、各種癬、白癜風、銀屑病、天皰瘡、血管炎、紅斑狼瘡等各種皮膚病診療和各種疑難、危重皮膚病的診斷和治療有著豐富的經驗。 汕頭皮膚醫院皮膚科開設真菌病、皮膚色素障礙性皮膚病、變態反應性皮膚病、結締組織病、銀屑病、面部皮膚病、毛發皮膚病、脫發等專科專病門診。
預約掛號
-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三級甲等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于1989年由李嘉誠基金會捐資興建,是一所省屬公立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先后榮獲“全國百佳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改革創新醫院”、“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救災防病先進集體”、“全國青年文明號”、“廣東省抗擊非典先進單位”等稱號。2014年成為榮獲中國醫療機構公信力示范單位的三甲醫院,在2013年醫院群眾滿意度第三方評價中名列省屬醫院第二位。在2017年“中國地級城市醫院·競爭力100強”排行榜中列第8位,2018年成為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登峰計劃”首批9家重點建設醫院之一。 醫院規模 醫院占地63畝,建筑面積近11萬平方米,現開放病床1816張;設59個臨床科室、11個醫技科室、12個教研室和6個實驗室;醫院現有職工2674人,其中高級職稱549人,博士及博士后97人(其中在站博士后3人)、碩士558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82人;配套設備總價值超過3億元,其中包括國內首臺GE動態500排寶石螺旋CT、粵東首臺西門子3.0T磁共振等一批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高端醫療設備;擁有全國最大的寧養院,標準化、規范化、流程先進的手術室、重癥監護病房、血液凈化科、新生兒科和生殖醫學科等。 2017年,醫院設立粵東首個國際醫療部,致力于為外籍人士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設有門診部和住院部,開放套房、單人房共6張病床,擁有一批具有海外教育背景、豐富醫療經驗的專家團隊,提供24小時電話預約服務。 科研教學 醫院是全國首批國家級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級全科醫師臨床(粵東)培訓基地;是臨床醫學一級學科碩士、博士培養單位,獲準設立藥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承擔了“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后”完整體系的醫學人才培養任務。 臨床醫學一級學科是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擁有20個省級二級和三級重點學科、臨床重點專科和重點實驗室,全院省級臨床學科重點單元覆蓋率100%。其中心血管內科是廣東省“十一五”、“十二五”醫學重點學科和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婦產科是廣東省“十二五”醫學重點學科,骨科、神經外科、新生兒科、臨床護理、神經內科、內分泌科、急診科、檢驗科、兒科、胸外科、腎內科、醫學影像科、眼科、血液科、普通外科是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醫學分子影像實驗室和分子心臟病實驗室是廣東省“十二五”醫學重點實驗室;生殖醫學科是粵東地區首家獲準開展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術的不孕不育診療機構。醫院同時是廣東省兒童白血病、先心病定點救治醫院。 2017年,醫院成立臨床醫學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立精準醫學研究所與Ⅰ期藥物試驗病房。醫院擁有粵東唯一一家全國冠心病介入診療培訓基地和國家級胸痛中心。近年來,醫院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75項、省部級課題234項,獲省市級科技成果獎勵130項,發表SCI收錄論文446篇。 慈善公益 1998年,醫院設立全國首家免費為貧困晚期癌癥病人提供臨終關懷服務的寧養院,成為打造奉獻文化的重要窗口,其服務模式被推廣到全國32家著名醫院。2010年,中國心律學會和中國心電學會聯合啟動“中國遺傳性心律失常救助工程”,醫院作為此救助工程的南方中心,為貧困遺傳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救助。2015年,共青團中央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捐助廣東省鴻光心臟醫療救助基金會50萬元,用于實施中國遺傳性心律失常救助工程公益活動。此外,醫院還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銳珂慈善基金聯合開展“奔跑的明天”貧困殘疾兒童醫療救助項目;與汕頭市婦聯、廣東錦峰地產投資有限公司聯合開展汕頭市貧困婦女“兩癌”救助•錦峰公益行動。 醫聯體總醫院 2006年,醫院創造性托管汕頭潮南民生醫院,取得了四贏效果:群眾贏、政府贏、投資方贏、托管方贏,成功探索出一條可行并可持續發展的衛生支農新模式。汕頭潮南民生醫院于2013年晉升為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在“2017中國非公立醫院·競爭力100強”排行榜中列第20名。2015年,醫院與武漢亞洲實業有限公司、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合作共建聯合心臟外科中心,開展各種常規和疑難復雜心臟手術。2016年,醫院整合心血管內、外科醫療資源,成立心血管病醫院。 目前,醫院已組建了粵東地區首個醫聯體,由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簡稱汕大附一院)、汕頭潮南民生醫院、汕大附一院龍湖醫院、汕大附一院龍湖婦幼保健院、汕大附一院濠江醫院、汕大附一院河浦醫院、汕大附一院全科醫學分院、汕大附一院心血管病醫院、汕頭國瑞醫院和汕頭口腔醫療中心共10家醫療機構以及汕頭市龍湖區、濠江區以及潮南區共9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同組成,形成以院本部為核心、涵蓋一級到三級醫療機構的大型緊密型醫聯體,涵蓋醫療集團、醫療共同體、遠程醫療協助網、托管等多種模式。
預約掛號
-
汕頭大學醫學院精神衛生中心一級醫院
汕頭大學醫學院精神衛生中心是由香港李嘉誠先生捐建、我國著名精神醫學家伍正誼教授主持創辦的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精神衛生機構,擁有四個病區、160張床位,配套門診大樓及科教大樓。以其高度的人文關懷理念和“建筑園林化、管理開放化、生活家庭化、治療綜合化”的管理模式被國內專家譽為我國“二十一世紀精神病院發展模式的雛形”。1999年獲得“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通過國家“211工程”汕頭大學重點學科建設整體驗收,2004年獲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863計劃)子課題立項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立項,廣東省首家精神科醫師培訓基地(2004年),廣東省“五個一科教興醫工程重點專科”,兩度榮獲廣東省“文明單位”稱號精神衛生新模式研究獲2002年度廣東省科技成果三等獎和中華精神科學會“精神分裂癥回歸社會杰出貢獻獎”。精神病社區-家庭康復模式被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譽為“汕頭模式”進行宣傳和推廣。 汕頭大學醫學院精神衛生中心以高度的人文關懷理念開創 “建筑園林化,管理開放化,生活家庭化,治療綜合化”精神病院管理模式,讓患者在環境幽雅、家庭氣氛濃厚的環境中接受良好的治療。建筑園林化:醫院按傳統園林式倚山筑造,樓臺亭廊,錯落有致;湖光山色,曲徑通幽。為患者提供一個優美的療養環境。管理開放化:確立醫患平等意識,讓患者有全開放的活動空間和豐富多彩的活動自由,消除患者的抵抗情緒和各種各樣的心理壓力。生活家庭化:病區按四合院建筑,病房按家庭式布置,醫患之間,同活動、共娛樂,消除醫患心理隔閡,形成和諧的家庭鄰里氣氛。治療綜合化:以藥物治療為基礎、心理治療為主導,工作治療、娛樂治療、體育治療等多種治療方式相結合,有效促進康復、降低復發率,確保患者早日回歸社會。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