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區第六人民醫院
佛山市南海區黃岐醫院,創建于1988年,是政府主辦的非營利性的公立醫院,地處廣佛同城的最前沿。黃岐醫院是南海區《2006年-2010年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的二級綜合醫院,是廣東省人民醫院的合作醫院、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廣佛同城首批醫保定點醫院、佛山市“十二五”特色專科(產科)醫院。 目前,醫院占地約30畝,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編制床位550張,醫院下屬六個社區衛生服務站,二個診所,服務人口23萬。全院現有員工800余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700余人,高級專業技術職稱84人,其中正高9人,副高75人。設有產科、婦科、兒科、骨科、急診科、康復科、重癥醫學科(ICU)、腦科、綜合病區、內一科、內二科、外科、血液透析中心以及放射科、檢驗科、病理科、超聲科等25個一級臨床和醫技科室, 11個二級專業科、組。其中NICU于2009年成為廣東省新生兒急救護理中心分中心(是該中心的首家鎮級醫院單位),產科被評為佛山市“十二五”、“十三五”醫學特色專科,南海區“十三五”高水平醫學重點專科;兒科被評為南海區“十三五”重點醫學專科。急診科被授予美國心臟協會(AHA)心血管急救中心培訓中心,婦科被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生殖醫學研究中心選定為技術合作單位。 醫院擁有GE1.5T高場核磁共振、GE16排螺旋CT,飛利浦DR,柯達850CR、西門子四維彩超及其它進口彩超(共8臺)、奧林巴斯腹腔鏡、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口白內障超聲乳化儀等醫療設備,總值達1億余元。 建院二十多年的建設,醫院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急救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醫院。醫院門診量、住院量、業務收入、人才結構、服務水平、專科特色等指標均處于南海區14家鎮級醫院前列。 各科室開展的手術情況:外科開展了頸部手術,肺葉切除術、胸腔畸胎瘤切除術、聽神經瘤切除術;腦科開展了硬膜外(下)血腫清除術、大骨板減壓術、腦內血腫清除術、腦膜瘤摘除術等;骨科開展了斷指(肢)再植等顯微手術、股骨頭及全髖關節置換、復雜性損傷及骨折手術、脊柱及椎間盤手術等;婦產科開展了非脫垂性陰式子宮切除術、筋膜內子宮切除術、廣泛全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卵巢癌根治術及超導可視人流等;五官科開展了白內障超聲乳化術、鼻竇內窺鏡下鼻中隔矯正術、可溶性纖維素訥貼膏治療小兒鼻中隔糜爛出血、角膜上皮刮除法治療頑固性淺層角膜炎及眼球摘除術等。腔鏡微創手術已涵蓋肝膽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婦產科等領域,技術實力雄厚。 在區衛生局組織的全區公立醫院第三方測評中,南海區第六人民醫院群眾滿意度始終處于先進行列,并榮獲南海區“人民群眾最滿意公立醫院獎”及“醫院管理創新獎”。
預約掛號
-
佛山市南海區第四人民醫院二級甲等
業務描述:現開設的專科有:心胸外科、心血管內科、ICU、皮膚肛腸科、燒傷整形美容科、腎內科、血液科、內分泌科、神經內科、產科、婦科、兒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骨外科、手足外科、脊柱中心、腦外科、康復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腫瘤外科、高級病房等。
預約掛號
-
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醫院二級甲等
全院現有員工650多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570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61人(正高4人,副高57人),中級職稱114人,碩士研究生12人。龐大的人才隊伍和合理的人才結構為醫院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目前是廣東省人民醫院的合作醫院 ,中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合作醫院,廣佛同城首批醫保定點醫院。 2010年門診量超過200萬人次,位居南海前列;急診出車量居南海各醫院之首;出院病人1.6萬多人次。2011年5月被南海區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局冠名為“南海區第五人民醫院”,2011年10月升級為二級甲等綜合醫院。
預約掛號
-
佛山市中醫院三級甲等
佛山中醫院是一所創建于1956年,集醫、教、研及康復于一體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以中醫骨傷科聞名國內外,為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非直屬)、廣東省“創傷科研中心--中醫骨傷基地”、“佛山市創傷急救中心”和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醫院先后獲得“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中醫急癥工作先進集體”、“廣東省文明醫院”、“全國中醫骨傷科醫療中心”、“全國示范中醫醫院”、“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等稱號,2007年被評為廣東省首批“中醫名院”。<br> 佛山中醫院占地面積47畝(未含三水分院及城南門診),業務用房建筑面積16萬多平方米,固定資產7億多元。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157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04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280人。設有骨傷科、內科、急診、ICU、外科、婦科、針灸科等一級臨床科室18個和其他業務科室15個,設有骨傷科研究所、中醫藥研究室,擁有國家中醫藥二級實驗室2個,各類專科專病門診90多個,開放病床1300多張。配置了MRI、CT、DR、彩色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關節鏡、椎間盤鏡、脊柱三維導航系統、骨密度儀及重癥監護系統、先進手術設備等總值2億多元的醫療設備。2007年度門急診150多萬人次,出院人數2.7萬人次,急診出車數6468車次。<br> 佛山中醫院努力繼承和發揚中醫藥優勢,中西醫結合搶救和診治各種危急重癥和疑難病等,并取得顯著療效。骨傷科是醫院的龍頭科室,擁有十四個病區一千多張病床,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專科之一,以“正骨十四法”及自行研制的“傷科黃水”、“傷科黃油”等60多種骨傷科制劑為主要特色,能運用中西醫兩套治療手段搶救治療各種嚴重創傷及骨傷科疾病,療效蜚聲國內外,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國家十五重點專科,并繼續成為十一五重點專科建設單位,該科也被定為廣東省“五個一工程”重點學科。2003年,學科帶頭人陳渭良、鐘廣玲教授被授予“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殊榮。<br> 重點專科的發展帶動了全院各科的發展,急診科、ICU、外科、手術室等部門設立以搶救危急重癥病人的“綠色通道”,以其反應神速及卓有成效的搶救治療效果在社會上享有良好的口碑。內科內分泌專科、神經內科被定為廣東省中西醫結合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并于20007年被評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建設單位。針灸科、婦科、兒科等中醫特色和優勢明顯。2006年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中西醫結合神經內科被評為佛山市醫學重點專科,放射科、中西醫結合急診科為市醫學特色專科,中西醫結合風濕病專科、中西醫結合兒童哮喘專科為市醫學特色專病。<br> 佛山中醫院建立制劑中心及中藥加工場,擁有先進的中藥制藥及檢測設備,生產有顆粒劑、片劑、丸劑、軟膏劑等26個劑型、208個制劑產品。投入400多萬元引進真空冷凍干燥設備,對顆粒劑進行工藝改進,率先在國內以超低凍干燥技術生產中藥顆粒沖劑,提高了產品的質量。目前醫院位于丹灶的占地100多畝的新制劑中心正在籌建中,屆時將極大地提升院內制劑的生產及研發水平。<br> 科研成績碩果累累,近五年來醫院獲各級立項科研項目205項,獲資助經費114.2萬元。其中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科技廳3項,省衛生廳8項,省中醫藥局24項;19個項目獲國家、學會、省市科研成果獎,其中“陳渭良骨傷科學術思想研究及臨床應用”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牛磺酸對2型糖尿病血瘀證患者血管內皮細胞和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響”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取得國家專利13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在省級以上專業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814篇,出版專著20本。作為主要編寫單位,承擔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關于“中醫骨傷科診療常規”的標準制定。在人才帶教方面,院長陳志維教授等38名中醫藥專家成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2006年醫院作為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自主招收碩士研究生。<br> 2006年年底,樓高23層、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的醫療綜合大樓落成并投入使用,標志著醫院規模上了一個新臺階,各科的醫療業務節節上升。目前醫院除繼續狠抓醫療服務、質量建設,深化醫院管理年的各項要求,還不斷加快三水分院的建設。醫院將以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化中醫醫院為目標,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專科專病優勢,打造中醫骨傷科國際品牌,爭當廣東省中醫藥強省建設的排頭兵。
預約掛號
-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始建于1881年,跨越三個世紀,院名、院址幾經迭變。從昔日簡陋的教會診所、循道醫院,如今發展成為具有鮮明特色集醫、教、研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綜合醫院。回顧百年歷史,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發展走過了不平凡的道路;一路坎坷顛簸、一路執著前行、一路仁愛普濟…… 清朝光緒七年(1881年)4月,一位叫查爾斯? 云仁(Charles.wenyon)的英國惠師禮教會傳教士來到佛山,先在永興街福音堂開辦診所,并于當年10月14日在缸瓦欄一間大貨倉內創辦“廣濟醫局”。這是“佛山用西法治病之嚆矢”,是百年名院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之發軔,亦是近代中國最早的西醫院之一。 廣濟醫局規模雖小,但設有門診部、手術房、實驗室、私家病房、**專用病房、小禮拜堂等,病床達80張。 光緒十六年(1890年), 廣濟醫局遷至太坪坊(今上沙),并更名為“佛山西醫院”。光緒二十七年(1908年),醫院遷至文昌沙尾高崗墩一帶,擴建成新式西醫院,名“循道醫院”,但醫院仍在門口掛“西醫院”牌。因醫院大門為圓形,坊間稱“圓門口醫院”。1946年,醫院再次更名為循道醫院。 1883年,云仁開辦了“惠師禮醫學堂”,首次招收7人醫學班,學生需接受三年培訓。在隨后的幾十年里,先后培養100多名醫學生。 1924年,英籍護士彭愛蓮又開辦了循道高級護士學校。 1949年6月,著名熱帶病學家伍學宗從英美留學回國,接替英籍院長盧約翰,成為首位中國人院長。 醫院從初創時就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并以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為宗旨,不僅傳播了先進的技術,不斷擴大規模,而且大量培養人才。中法戰爭期間,云仁及廣濟醫局人員受清政府之邀,赴廣西中越邊境營救傷員,受到清政府嘉獎。為了培養西醫人才,早在循道醫院時期,醫院已與北平協和醫院、廣州博濟醫院、上海醫學院、漢口普愛醫院、山東齊魯醫科大學、廣州夏葛女子醫院等海內外知名的教會醫院齊名并保持著密切聯系,經常派送工作人員前往國內外學習深造,始終掌握著國際先進的醫療技術,并推動著中國醫學的發展。 這一時期產生的杰出醫學專家有:云仁、安德(瑞典)、麥路德、馬佐生、許誠恩、晏惠霖、葉腓力、彭愛蓮、何霖士、盧約翰、克伯勒(越南)、區士頓、卜惠文、伍學宗、陳自強、鄭漱瀾等。 1953年11月,循道醫院正式由佛山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為廣東省粵中行署人民醫院。此時醫院地址仍在文昌沙,有職工165多名,病床191張,其中醫生10名。伍學宗任院長。設有內、外、婦、兒、五官、X光、檢驗、藥房等臨床醫技科室。1956年,更名佛山專區第一人民醫院。 伍學宗院長山東齊魯大學七年制畢業,曾在北京協和醫院工作。后留學英美,成為英國皇家熱帶病學會會員。回國擔任佛山循道醫院院長后,以嚴謹的學風和科學的醫院管理,延續了循道醫院的“救死扶傷、關愛民眾”的人道主義精神。尤其是注重抓好業務技術和人才培養。對新畢業生實行24小時負責制,嚴格規范病歷書寫。同時,大量派出技術骨干赴上海、北京、天津、沈陽、山東、武漢、湖南、廣州等地先進醫院進修。 “文革”期間,醫院發展遭受嚴重挫折。專家挨批,制度廢棄。106位醫務人員被下放到佛山市13個縣的農村、工廠勞動。留下不到一半的人員艱難維持醫院運作。醫院緩慢前行,發展處于半停滯狀態。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醫院迎來跨越發展的春天。 1981年,傳染病專家鄺啟洪出任院長。他帶領全院員工勵精圖治,恢復被廢棄的各項制度,如恢復三級查房……等核心制度,鼓勵開展新技術,再塑百年醫院品牌。醫院重現謹務實的學風、院風。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為醫院后來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1983年佛山地區實行地、市合并,醫院更名為佛山市人民醫院;1984年3月,更名為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這一時期,由于專家治院,院風日正,學風日濃,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高。1982年,外科施行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成功。1988年,佛山市第一例使用精子庫的人工受精嬰兒在婦產科出生。次年9月,外科腎移植手術獲成功。1991年,醫院被評為廣東省首家三級甲等醫院。 1992年,佛山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決定在城南新區興建一座現代化大型綜合性醫院;1993年1月,新醫院工程奠基。1997,一座被譽為“中國醫院現代化建設起點”的大型現代化醫院在城南崛起。1998年6月,新醫院全面啟用,醫院實現歷史上第三次全面搬遷。2009年,醫院建筑被評為建國60周年全國300項優秀建筑獎之一。 氣勢如虹、典雅的現代化建筑樓群,人性化流程,優美的環境,先進的設備,一流的技術,為百年老院帶來了新的契機。近年來,醫院堅持公益性辦院,在臨床技術、科研教學、人才培養、數字化醫院建設、文化建設等各方面,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目前,醫院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達...
預約掛號
-
佛山市南海區第三人民醫院二級甲等
南方醫科大學南海醫院(南海區第三人民醫院)是政府“十三五”規劃定位并全面委托南方醫科大學運營管理的一所三級綜合醫院。醫院座落于廣佛接壤區的綠色健康小鎮—里水鎮,有著五十多年的發展歷史,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教學于一體的區域中心醫院。 2016年5月,南方醫科大學與南海區、里水鎮兩級政府簽訂了《共建南海區第三人民醫院框架協議》。政府按照“管辦分離”的模式將醫院委托給南方醫科大學全面運營管理,并納入“大南醫”醫院集團行列。醫院現由南、北兩院區組成,占地面積63畝,展開床位520張。已完工的新建院區投資逾10億元,占地面積100畝,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完全展開床位數達到1200張,計劃于2017年1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 醫院擁有一支素質優秀、技術精湛的醫療和管理人才隊伍。全院現有職工近700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近100人,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70多人,中級職稱200余人。醫院組織結構設置實行大部制,現設有創傷與急診醫學部、神經醫學部、老年醫學部、婦兒醫學部、運動與康復醫學部、消化醫學部、泌尿與腎臟醫學部、健康管理部、門診部九個臨床醫學部,設有藥學科、超聲與功能醫學科、檢驗醫學科、醫學影像科四個醫技科室以及臨床教育中心。承擔著里水鎮50余萬常住人口的疾病診療、公衛預防和健康管理任務。醫院目前可開展四肢各種復雜創面的顯微外科修復術,經皮微創治療四肢骨折及3D打印技術在骨科臨床的應用,髖、膝關節置換術,關節鏡下運動損傷后韌帶修復術,脊柱骨質疏松骨折經皮椎體成型術,等離子椎間盤成型術,臭氧髓核消融術,椎間孔鏡下椎間盤髓核摘除術,斷肢斷指再植術,數字三維重建引導下經皮腎碎石取石術,保留前葉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3D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雙鏡聯合治療膽管結石,腦血管畸形切除術,腦室鏡下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心腦血管介入技術如頑固性高血壓射頻消融治療、冠狀動脈和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腹腔鏡子宮切除術,宮腔鏡下子宮粘膜下肌瘤電切術,經食道超聲心動圖監測技術等技術。 醫院配套設施齊全,其中包括有1.5T核磁共振(MRI)、256排高檔螺旋CT機、大型平板數字減影X光機(DSA)、高檔DR機、數字化乳腺X光機、數字化全景口腔X光機、四維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電子胃腸鏡、高清電子腹腔鏡、椎間孔鏡動力系統、臭氧治療機、沖擊波治療儀等高端進口設備。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南方醫科大學南海醫院將以創建廣佛同城接壤區區域醫療中心為目標,依托南醫大的品牌、管理與技術力量,通過優化組織設計、變革績效薪酬、提升醫療質量和創新發展等,全面提升醫院的醫療、教學、科研和管理水平,為廣佛同城接壤區300萬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預約掛號
-
佛山市南海經濟開發區人民醫院二級甲等
中心院定位發展為區域醫療中心。是醫院集團人才中心、技術中心、設備中心和培訓中心。
預約掛號
-
暨南大學附屬順德醫院二級甲等
順德區第二人民醫院始建于1958年,歷經近60年的滄桑變遷,醫院的規模和綜合技術水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已發展成為基礎設施完善、醫療設備精良、技術力量雄厚,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保健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順德區第二人民醫院創建“三級甲等醫院”,被列為《順德區開放引領創新驅動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的重點項目之一。 順德區第二人民醫院現有職工936人,高級職稱104人,其中正高22人。醫院科室設置齊全,其中骨科、普外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是順德區臨床重點專科。2016年服務門急診病人122萬人次,收住院病人2.24萬人次,為住院患者實施手術9150臺次,門急診手術3.9萬人次,同比增長4.55%,為容桂及周邊地區群眾的生命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鑒于目前順德區第二人民醫院場地限制,遠遠不能滿足群眾需求。容桂黨委、辦事處高度重視,撥出專款對醫院進行易地新建。新醫院規劃用地面積8.8萬平方米,分兩期建設,目標是將醫院建設成容桂地區規模最大、技術力量雄厚,開放病床位數達到800張的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新醫院設備有64排螺旋CT、1.5T磁共振成像系統(MRI)、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數字化醫用X射線攝像系統、全身高檔彩色多普勒超聲儀、高檔心血管彩超診斷儀、強脈沖光治療系統、骨密度儀等先進設備。 為加強醫院與社會各界及港澳鄉親的聯系,探索并建立以政府為主體,社會各界與企業共同參與的多元辦醫新體制,增強辦醫活力,促進和加強順德區第二人民醫院建設,醫院于2013年9月成立董事會。醫董會由容桂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人大、政協有關領導代表,熱心支持醫療衛生事業的社會知名人士和各行業代表組成。 為確保醫院可持續發展,容桂政府與南方醫科大學簽訂了合作共建順德區第二人民醫院協議,南醫大派出的管理團隊進駐醫院,在醫療技術、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醫院重大扶持。醫院注重人才培養,每年除選送優秀人才到北京協和、上海等大醫院進修外,還在院內現有人員中挑選一批批優秀員工,將其培養成業務型、管理型、科研型人才。醫院還引進名老專家坐診,培養年輕醫生,提高醫院知名度。 展望未來,醫院將以優質的醫療質量、服務水準以及強勁的教學、科研陣容,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預防、保健服務。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