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醫院名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簡稱“中山一院”)始建于1910年,坐落在南海之濱、珠江之畔的南國花城——廣州。秉承“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的醫訓精神,中山一院現已發展為一家位于國內一流前列的現代化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百年老院,立院為公。中山一院由廣東公醫學堂附設公醫院發展而來,自創立之初就帶有深深的公益烙印。百十年來,數更其名,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精神卻賡續不絕。 醫院現由院本部、東院和南沙醫院組成,托管惠亞醫院,入選全國首批、廣東省唯一委省共建綜合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并聯合牽頭建設國家神經區域醫療中心,蟬聯2018、2019年度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全國第六、華南第一,最新公布的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成績為A++。 醫院專業學科齊全,綜合實力雄厚,擁有腎內科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重癥醫學科等28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為中山大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和臨床醫學進入ESI全球前0.5‰做出重要貢獻。當前,醫院正朝著建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國家醫學中心”努力奮斗。 仁心仁術,醫病醫身。作為華南地區疑難重癥診療中心,醫院始終引領醫療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自1965年實施國內首例斷趾再植手術以來,醫院在醫療技術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成功開展包括國內首例腎移植手術;世界第八例、中國第一例連體嬰分離手術;國內首例第三代試管嬰兒;全國首例連頭嬰分離手術;亞洲首例肝腎聯合移植手術、首例多器官移植手術。2017年成功實施世界首例“無缺血”器官移植技術,引領全球器官移植進入“熱移植時代”,并代表中國首次榮獲2020年國際質量創新大賽特等獎,近5年醫院共開展新技術370項。自主研發國內首臺體外反搏裝置(1973年)和全球第二、中國首個去細胞神經移植材料“神橋”,打破國外技術與市場壟斷,實現“中國智造”。牽頭制定中國第一個重癥醫學指南、第一部《ICU診療指引與管理規范》,在全球率先開展膿毒癥免疫研究與治療,嚴重感染的病死率從35%降低到26%。醫院疑難重癥診治能力不斷提升,四級手術占比39.4%。 醫院緊緊圍繞大平臺、大團隊和大項目,瞄準世界醫學發展前沿,推動學科交叉融合,醫療技術創新碩果累累。 醫院現有國家人體器官移植和醫療大數據中心等24個省部級以上平臺,擁有灣區唯一、國內醫療機構首個無菌動物平臺;擁有達芬奇機器人、高端雙源CT、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統(MRI)、醫用直線加速器(LA)、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系統(PET-CT)等大批世界先進型號高端醫療設備;擁有世界一流的重癥監護病房、體外反博治療中心、血液凈化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世界前三、亞太區第一)。世界衛生組織(WHO)康復中心、國際體外反博研究中心、亞太地區無創通氣治療與培訓中心等社會醫療組織在此設立;牽頭國家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與課題、重點國際合作項目等30項;主辦《中華腎臟病雜志》《中華顯微外科雜志》《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中華血管外科雜志》《影像醫學與介入放射學雜志》《現代臨床護理》《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中國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和《消化腫瘤雜志(電子版)》等9個國內知名醫學期刊,引領醫學科學研究。 涵英哺華,毓仁作圣。醫院聚集了一批既有好技術又有好思想的好醫生,醫者,師也,名醫名家育醫造才,聲教訖于四海,鑄就了中山醫金字招牌。 1960年代,八大國家一級教授梁伯強、謝志光、陳心陶、陳耀真、秦光煜、林樹模、周壽愷、鐘世藩在此行醫執教。其中,著名寄生蟲學家陳心陶消滅了血吸蟲病,曾受到毛澤東主席的三次接見。八大一級教授之后,醫院擁有一大批醫學領軍人才,包括國家級高層次人才43人次,中華醫學會現任主委4人,副主委4人,廣東省醫學會現任主委14人,副主委57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7人;擁有博士生導師293人、碩士生導師567人,擁有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的臨床教師團隊(全國3個入選的臨床醫學教師團隊之一);擁有首位榮獲歐洲醫學教育聯盟Honorary Fellowship獎項的中國專家。 醫院現有博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26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28個,為首批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國家首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示范基地,擁有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專業基地28個、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1個、國家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6個、省部級臨床診療技術培訓基地17個、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及香港外科學院培訓基地1個。截至目前,醫院已為國家培養博士2348名,碩士3921名,培養來自全國各地的進修生23600余名。 醫之大者,為國為民。醫院心系援藏、援疆、幫扶基層,在重大災害和公共衛生事件中發揮“國家隊”作用,并為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無私奉獻。 在國家衛健委支持下,醫院牽頭建立覆蓋全國250余家醫療機構的全國重癥醫學專科聯盟;建立覆蓋29個......[詳細]
聯系電話

020-87755766,020-87332200

放號時間

醫院地址

廣州市越秀區中山二路58號

醫生團隊
  • 梁柳琴[]

    醫生擅長

    風濕免疫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尤其是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多發性肌炎、硬皮病、干燥綜合征等 ...詳情

    從業經歷
    女,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濕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內科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廣東醫師協會風濕免疫病分會委員。從事臨床醫療工作20多年,研究方向是風濕免疫性疾病的發病機理和治療。主持廣東省六項科技計劃項目,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多項課題,在國際SCI和國內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一百多篇。 ...詳情
  • 鄭可國[]

    醫生擅長

    全身各部位疾病的影像診斷,尤其對腹部疾病的影像診斷 ...詳情

    從業經歷
    鄭可國,男,主任醫師,科室副主任。碩士導師,碩士學歷,畢業于1984年。 醫療專長 從事放射影像診斷工作20多年,擅長于全身各部位疾病的影像診斷,尤其對腹部疾病的影像診斷有較深造詣,對肝膽胰和胃腸道疾病的影像診斷有較深入的研究,對肝癌、肝膿腫、膽管結石、膽管癌、胰腺炎、胰腺癌、胃潰瘍、胃癌和腸梗阻的影像診斷有獨特的見解與豐富的臨床經驗。 主要研究方向 肝臟疾病的影像學診斷及治療后療效的判斷;胰腺疾病的影像學診斷;消化道疾病的影像學診斷;腸梗阻的影像學診斷;急腹癥的影像學診斷。 科研基金 1、早期肝細胞癌及其癌前期病變的CT和高場MRI研究 廣東省衛生廳 1998 2、早期胰腺癌的螺旋CT和高場MR征像及其病理基礎研究 廣東省衛生廳 1999 3、早期胰腺癌的螺旋CT和高場MR征像及其病理基礎研究 廣州市科委 1999 社會兼職 廣東省肝臟病學會影像診斷專業委員會常委 廣東省醫師協會放射科醫師分會第二屆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抗癌協會腫瘤影像與介入診治專業委員會委員 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雜志編委 廣州市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成員 獲獎情況 獲省廳級科技成果進步獎2項,省部級優秀教材和圖書獎2項,校級醫療和科技成果獎6項,院級教材建設獎2項,全國腹部影像學學術大會中青年優秀論文三等獎和優秀獎。 論著 1.進展期胃癌的CT所見.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5,25:388 2.CT肝內膽管擴張的形態特征分析. 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2005,14:105 3.螺旋CT雙期增強掃描對小肝癌的診斷價值. 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2004,13:207 4.肝胰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的CT表現. 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2004,13:214 5.少血供小肝癌的螺旋CT表現并與病理對照. 中華放射學雜志,2003,43:930 6.小肝細胞癌邊緣強化的螺旋CT表現與病理對照研究. 中華放射學雜志,2003,43:413 7.肝巨海綿狀血管瘤的螺旋CT表現及評價. 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2003,12:15 8.螺旋CT對微波凝固治療肝細胞癌的療效評價. 中華放射學雜志,2002, 42:416 9.隔疝的X線診斷. 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2001,10:11 專著 1.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衛生部全國統編教材), 2005,人民衛生出版社 2.肝細胞癌臨床CT診斷,2003,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3.腹部外科影像診斷與介入治療學,2003,人民衛生出版社 4.腹部外科學,2001,人民衛生出版社 5.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衛生部全國統編教材),2000,人民衛生出版社 6.肝臟膽管腫瘤外科學,1999,人民衛生出版社 7.臨床CT診斷學,1998,廣東科技出版社 8.實習醫生手冊,1998,廣東科技出版社 9.門診外科疾病的診斷與治療,1998,廣東科技出版社 10.肝移植的理論與實踐,1998,廣東科技出版社。 ...詳情
  • 葉濱賓[]

    醫生擅長

    兒科影像診斷、神經系統影像診斷及泌尿生殖系統影像診斷 ...詳情

    從業經歷
    葉濱賓,女,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亞洲大洋洲小兒放射學會執行委員會常委,中華放射學會兒科學組名譽組長,廣東省醫學會放射學會分會委員,中國實用兒科雜志編委,中國臨床影像學雜志編委,放射學實踐雜志編委,中國現代兒科雜志編委,中國循證兒科雜志編委,國際醫學放射學雜志編委,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雜志編委。 論著: 《Quantitadve diffusion tensor deterministpc and probabilistic fibertractography in 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 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09 《The neural basis of motor sequencing: An fMRI study of healthysubjects》 Neuroscience Letters ,2006 《A Regulation Role of the Prefrontal Cortex inthe Fist-Edge-Palm Task: Evidence from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nalysis.》, NeuroImage,2006 《Mesenchymal hamartoma of liv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histopathologic》World JGastroenterology,2005 《Hypoxia-ischemic encephalopathy infull-term neonate: correlation proton MRspectroscopy with MR imaging》 Eur J Radiol. 2003 《學齡兒童漢字部首辨認的腦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0 《兒童孤獨癥腦功能成像研究》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8, 《擴散張量成像和三維腦白質束示蹤在多發性硬化中的臨床應用》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7 《慢性特發性間質性肺疾病的影像學表現》,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7 《循證醫學與兒科影像實踐》 放射學實踐 2007, 《肝臟液體衰減反轉恢復序列最佳參數的選擇及臨床應用》放射學實踐,2006, 《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在腦膠質瘤診斷中的作用》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05, 《小兒肝臟間葉性錯構瘤的MRI表現》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5 ,等數十篇論文 專著: 1.《實用放射學》第二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4參編 2.《中華影像醫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6參編 3.《病殘兒疾病學》、中國人口出版社 1998,3參編 4.《現代全身CT診斷學》(第二版)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7,11參編 5.《泌尿生殖系統影像鑒別診斷指南》、人民軍醫出版社 2005,2主編 6.《兒科影像診斷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分篇主編 7.《胎兒和新生兒腦損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1.參編 8.《兒科影像診斷與臨床》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1主編 9.《實用新生兒學》(第四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參編 10.《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5 參編 教材: 1、教育部規劃教材《醫學影像診斷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8參編 2、衛生部規劃教材《醫學影像診斷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1,5參編 其他主要工作成績 1、《磁共振成像及骨髓病變臨床應用研究》遼寧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1998年 2、《正常國人腦代謝的磁共振定量與臨床應用研究》遼寧省科學技術三等獎2002 年 3、《廣東省SARS的影像學研究》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2010年 ...詳情
  • 楊岫巖[]

    醫生擅長

    從事臨床工作二十余年,風濕免疫病專科工作十多年,對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經典的風濕免疫性疾病力求最合理最恰當的治療方法。對疑難風濕免疫病,非感染性非腫瘤性炎癥和長期不明原因發熱的診治有豐富的經驗。 ...詳情

    從業經歷
    論著:在國際和國內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近百篇。 醫療專長:從事臨床工作二十余年,風濕免疫病專科工作十多年,對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經典的風濕免疫性疾病力求最合理最恰當的治療方法。對疑難風濕免疫病,非感染性非腫瘤性炎癥和長期不明原因發熱的診治有豐富的經驗。 ...詳情
  • 沈冰奇[]

    醫生擅長

    X線、CT以及MRI的影像診斷,尤其擅長對消化系統的各類疾病以及腹部腫瘤的影像診斷 ...詳情

    從業經歷
    沈冰奇,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1995年研究生畢業。1986年本科畢業后一直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放射科臨床第一線工作至今。 醫療專長 主要從事X線、CT以及MRI的影像診斷,尤其對消化系統的各類疾病以及腹部腫瘤的影像診斷有較深刻的認識,能較好地解決各類復雜、疑難病例的影像診斷問題,積累了相當的臨床經驗。 主要研究 消化系統疾病以及腹部腫瘤的影像診斷。 社會兼職 《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雜志編委,《臨床放射學雜志》審稿專家,《中華生物醫學工程雜志》審稿專家。 獲獎情況 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廣東省醫藥衛生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中山醫科大學醫療成果獎二等獎1項 論著 在各級雜志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 專著 參加編寫專業著作4部。 ...詳情
  • 韓士英[]

    醫生擅長

    骨腫瘤的早期無創診斷、惡性骨腫瘤的保肢手術 ...詳情

    從業經歷
    韓士英,男,主任醫師,教授,本科學歷,1963年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 醫療專長 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從事臨床工作和教書育人的近40年中,對骨科的疑難雜癥積累了豐富的診斷和治療經驗,嚴格把握骨腫瘤、腰腿痛、畸形、關節置換等骨科疑難病的手術適應癥。身為中華骨科協會骨腫瘤學組的委員,在骨腫瘤臨床研究和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尤其對骨腫瘤的早期無創診斷、惡性骨腫瘤的保肢手術具備豐富的經驗。 主要研究方向 骨腫瘤的早期無創診斷和惡性骨腫瘤的保肢手術。 獲獎情況 骨腫瘤病因病理與臨床診斷治療系列研究參與。 論著 1、肱骨近端腫瘤切除術后肩關節功能重建,中華骨科雜志,1999,1 2、肩胛帶置換術三例報告,中國人工關節雜志,1998,12 3、人工關節置換治療膝關節周圍腫瘤,中國人工關節雜志,1997,12 4、全股骨置換治療股骨腫瘤,中國人工關節雜志,1996,12 5、.骶骨腫瘤早期診治體會,中山學科大學學報,1994,15(2) ...詳情
  • 楊建勇[]

    醫生擅長

    1.腫瘤特別是原發性肝癌、肺癌的介入治療、分子靶向治療及綜合治療; 2.門脈高壓癥、布加氏綜合征的介入治療; 3.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療; 4.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及宮頸癌的介入治療。 ...詳情

    從業經歷
    楊建勇,男,主任醫師,教授,科主任,漢族,1959年7月生,湖北武漢人,1995年德國海德堡大學醫學院畢業并獲醫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山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介入學(腫瘤介入科、放射介入科)學科帶頭人。 醫療專長 腫瘤性疾病的分子靶向治療、介入治療及綜合性治療;門脈高壓癥的介入治療;布加氏綜合征的介入治療;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癥的介入治療。 主要研究方向 良惡性腫瘤介入治療及綜合治療;門脈高壓癥的介入治療;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癥的介入治療。 科研基金 1.項目編號30070235:肝癌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磁共振擴散成像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項目編號 30270417:門脈高壓癥的肝動脈和門靜脈灌注CT成像實驗及臨床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3.項目編號 30870692:熱碘油阿霉素乳劑聯合GM-CSF/IL-2緩釋微球(原位疫苗)治療和預防肝癌復發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4.項目編號 81071247:經肝動脈聯合應用沙培林和免疫活性淋巴細胞治療肝癌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5.項目編號 81171442:經子宮動脈移植BMSCs聯合靜脈注射Lipo-PGE1治療UAE子宮內膜損傷的實驗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社會兼職 中華介入放射學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介入放射學專業學組副組長 中國癌癥研究基金會介入委員會常委 影像醫學與介入放射學雜志主編 中華放射學雜志編委 介入放射學雜志副主編 臨床放射學雜志編委 實用放射學雜志編委 廣東醫學雜志特約審稿員 現代臨床醫學生物工程學雜志編委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雜志編委 中國醫療專家編委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編委 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評審專家 廣東省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庫成員 獲獎情況 1.椎間盤突出癥介入治療的臨床研究 廣東省科學進步三等獎(2000年) 2.感染經皮穿刺病灶清除術 廣東省科學進步三等獎(2001年) 論著 1.Zhuang WQ, Tan GS, Guo WB, Yang JY. A Pilot Study of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with Tris-Acryl Gelatin Microspheres in Guinea Pigs. 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 2011 2011-06-28. 2.Li JP, Chu JP, Oh P, et al. Characterizing clinicopathological findings of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Wilms tumor. J Urol. 2010 2010-03-01;183(3):1138-44. 3.Yu SP, Chu GL, Yang JY, He L, Wang HQ. Direct intrahepatic portocaval shunt through transhepatic puncture via retrohepatic inferior vena cava: applied anatomical study. Surg Radiol Anat. 2009 2009-06-01;31(5):325-9. 4.Li JP, Chu JP, Yang JY, Chen W, Wang Y, Huang YH. Preoperative transcatheter selective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in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hepatoblastoma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 2008 2008-11-01;31(6):1117-23. 5.Chu JP, Chen W, Li JP, et al.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and results of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osteosarcoma. 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 2007 2007-03-01;30(2):201-6. 6.Chen W, Chu J, Yang JY, et al. Endovascular stent place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nutcracker phenomenon in ...詳情
  • 何愛珊[]

    醫生擅長

    (1)對診斷和治療各種膝關節創傷有著20年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應用微創關節鏡技術治療膝關節前、后交叉韌帶、內外側副韌帶損傷和半月板損傷,以及各種韌帶復合損傷。 (2)擅長膝、髖關節退行性病變,骨關節炎的診斷和治療 (3)股骨頭壞死的診斷和治療 ...詳情

    從業經歷
    何愛珊,女,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博士學歷,畢業于1990年7月。對診斷和治療各種膝關節創傷有著20年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應用微創關節鏡技術治療膝關節前、后交叉韌帶、內外側副韌帶損傷和半月板損傷,以及各種韌帶復合損傷。擅長膝、髖關節退行性病變,骨關節炎的診斷和治療,股骨頭壞死的診斷和治療。 主要研究方向 1.股骨頭壞死機理和治療研究。 2.關節鏡手術治療前、后交叉韌帶斷裂的研究。 3.人工髖關節和人工膝關節手術臨床研究。 社會兼職 廣東省骨科學會關節鏡學組委員。 論著 1.非骨水泥型全髖關節置換治療髖部骨關節炎的臨床和影像學研究。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03,17(6):442~444。 2.何愛珊,廖威明,李佛保,等。犬骨形態發生蛋白/羥基磷灰石梯度涂層骨的結合性能。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5,22(6): 732-734. 3.何愛珊,廖威明,李佛保,等。HA梯度涂層復合BMP人工股骨柄的研究。中華骨科雜志,2005,25(7):400-403。 4.雙動人工股骨頭與全髖關節置換治療高齡股骨頸骨折的療效比較.中國骨傷, 2003,16(6):334-336. 5.何愛珊,徐棟梁,李佛保,等。應用骨超聲衰減評估絕經后骨質疏松藥物療效的研究。實用醫學雜志,2002,18(1):32-33。 6.何愛珊,廖威明,付明,等。關節鏡下自體腘繩肌腱重建膝關節前交叉韌帶。中國骨傷,2008,21(3):167~169。 7.何愛珊,付明,楊子波,等。關節鏡手術治療29例癥狀性膝關節外側盤狀半月板。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8,30(15):1427~1429。 8.何愛珊,廖威明,阿卜杜爾,等。初次膝關節表面置換術近中期療效分析。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2010,4(3):19-22。 9.何愛珊,傅明,盛璞義,等。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5年內翻修的原因分析及處理方法。中華外科雜志,2010,48(14):1069-1073。 ...詳情
  • 陳澤雄[]

    醫生擅長

    暫無介紹 ...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 ...詳情
  • 蘇愛云[]

    醫生擅長

    從事整形、燒傷臨床外科工作三十余年,擅長下列疾病的整形修復美容手術: 嚴重燒傷、創傷、放射損傷所引起的頭部禿發,面頸部、四肢、軀干的瘢痕攣縮,組織缺損、頑固潰瘍等的擴張皮瓣修復。 眼、耳、鼻、唇、下頜及巨大黑痣,體表腫瘤的整形美容(隆鼻、鼻唇畸形修復:耳及鼻再造,眼瞼畸形修整、下頜畸形矯治等。 微創(內鏡)下隆乳、隆乳后變形及多發腫物整復、清除。抽脂塑體及面腹部皮膚松弛整形塑身。巨乳縮少、乳房再造、乳頭內陷整復等。\" ...詳情

    從業經歷
    蘇愛云,男,主任醫師,教授,碩士導師,本科學歷,畢業于1970年。 醫療專長 從事整形、燒傷臨床外科工作三十余年,擅長下列疾病的整形修復美容手術: 嚴重燒傷、創傷、放射損傷所引起的頭部禿發,面頸部、四肢、軀干的瘢痕攣縮,組織缺損、頑固潰瘍等的擴張皮瓣修復。 眼、耳、鼻、唇、下頜及巨大黑痣,體表腫瘤的整形美容(隆鼻、鼻唇畸形修復:耳及鼻再造,眼瞼畸形修整、下頜畸形矯治等。 微創(內鏡)下隆乳、隆乳后變形及多發腫物整復、清除。抽脂塑體及面腹部皮膚松弛整形塑身。巨乳縮少、乳房再造、乳頭內陷整復等。 主要研究方向 嚴重創傷成先天性組織器官畸形、缺損的修復再造微創內鏡技術在整形修復醫學美容手術中的應用。 社會兼職 廣東省、市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專家;廣東省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第二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中華顯微外科雜志編委。 獲獎情況 省高教廳優秀多媒體二等獎一項(第一作者);省科委、省衛生廳科技進步二等獎三項(第二作者);中山醫科大學醫療成果獎二項(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各1項)。 論著 在中華顯微外科雜志、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中現代外科雜志等雜志上發表論著近30篇。 專著 副主編醫學專著1部,參加編寫《廣東省常見病基本診療規范等醫學專著近10部。 ...詳情
x

為了讓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請您點擊免費注冊 進行注冊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级三级在线观看| 色多多在线观看| 女人让男人桶30分钟在线视频 | 绿巨人草莓香蕉丝瓜菠萝| 日韩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2021中文天码字幕| 五月天综合在线| 国模丽丽啪啪一区二区| 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人人爽天天碰天天躁夜夜躁| 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 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免费播放网站| 欧美俄罗斯乱妇| 亚洲男人电影天堂| 男人的天堂色偷偷之色偷偷|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91精品导航在线网址免费| 日韩欧美国产视频|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舌头伸进去里面吃小豆豆|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网站| 国产色视频网免费| 中文www新版资源在线| 欧美国产在线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怎么打| 欧美巨大xxxx做受中文字幕| 国产18到20岁美女毛片| 风间由美中出黑人| 在线看的你懂的| 免费jjzz在线播放国产|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么公的好大好深视频好爽想要| 欧美视频久久久| 天使萌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chinesehd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