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醫院名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簡稱“中山一院”)始建于1910年,坐落在南海之濱、珠江之畔的南國花城——廣州。秉承“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的醫訓精神,中山一院現已發展為一家位于國內一流前列的現代化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百年老院,立院為公。中山一院由廣東公醫學堂附設公醫院發展而來,自創立之初就帶有深深的公益烙印。百十年來,數更其名,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精神卻賡續不絕。 醫院現由院本部、東院和南沙醫院組成,托管惠亞醫院,入選全國首批、廣東省唯一委省共建綜合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并聯合牽頭建設國家神經區域醫療中心,蟬聯2018、2019年度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全國第六、華南第一,最新公布的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成績為A++。 醫院專業學科齊全,綜合實力雄厚,擁有腎內科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重癥醫學科等28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為中山大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和臨床醫學進入ESI全球前0.5‰做出重要貢獻。當前,醫院正朝著建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國家醫學中心”努力奮斗。 仁心仁術,醫病醫身。作為華南地區疑難重癥診療中心,醫院始終引領醫療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自1965年實施國內首例斷趾再植手術以來,醫院在醫療技術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成功開展包括國內首例腎移植手術;世界第八例、中國第一例連體嬰分離手術;國內首例第三代試管嬰兒;全國首例連頭嬰分離手術;亞洲首例肝腎聯合移植手術、首例多器官移植手術。2017年成功實施世界首例“無缺血”器官移植技術,引領全球器官移植進入“熱移植時代”,并代表中國首次榮獲2020年國際質量創新大賽特等獎,近5年醫院共開展新技術370項。自主研發國內首臺體外反搏裝置(1973年)和全球第二、中國首個去細胞神經移植材料“神橋”,打破國外技術與市場壟斷,實現“中國智造”。牽頭制定中國第一個重癥醫學指南、第一部《ICU診療指引與管理規范》,在全球率先開展膿毒癥免疫研究與治療,嚴重感染的病死率從35%降低到26%。醫院疑難重癥診治能力不斷提升,四級手術占比39.4%。 醫院緊緊圍繞大平臺、大團隊和大項目,瞄準世界醫學發展前沿,推動學科交叉融合,醫療技術創新碩果累累。 醫院現有國家人體器官移植和醫療大數據中心等24個省部級以上平臺,擁有灣區唯一、國內醫療機構首個無菌動物平臺;擁有達芬奇機器人、高端雙源CT、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統(MRI)、醫用直線加速器(LA)、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系統(PET-CT)等大批世界先進型號高端醫療設備;擁有世界一流的重癥監護病房、體外反博治療中心、血液凈化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世界前三、亞太區第一)。世界衛生組織(WHO)康復中心、國際體外反博研究中心、亞太地區無創通氣治療與培訓中心等社會醫療組織在此設立;牽頭國家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與課題、重點國際合作項目等30項;主辦《中華腎臟病雜志》《中華顯微外科雜志》《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中華血管外科雜志》《影像醫學與介入放射學雜志》《現代臨床護理》《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中國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和《消化腫瘤雜志(電子版)》等9個國內知名醫學期刊,引領醫學科學研究。 涵英哺華,毓仁作圣。醫院聚集了一批既有好技術又有好思想的好醫生,醫者,師也,名醫名家育醫造才,聲教訖于四海,鑄就了中山醫金字招牌。 1960年代,八大國家一級教授梁伯強、謝志光、陳心陶、陳耀真、秦光煜、林樹模、周壽愷、鐘世藩在此行醫執教。其中,著名寄生蟲學家陳心陶消滅了血吸蟲病,曾受到毛澤東主席的三次接見。八大一級教授之后,醫院擁有一大批醫學領軍人才,包括國家級高層次人才43人次,中華醫學會現任主委4人,副主委4人,廣東省醫學會現任主委14人,副主委57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7人;擁有博士生導師293人、碩士生導師567人,擁有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的臨床教師團隊(全國3個入選的臨床醫學教師團隊之一);擁有首位榮獲歐洲醫學教育聯盟Honorary Fellowship獎項的中國專家。 醫院現有博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26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28個,為首批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國家首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示范基地,擁有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專業基地28個、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1個、國家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6個、省部級臨床診療技術培訓基地17個、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及香港外科學院培訓基地1個。截至目前,醫院已為國家培養博士2348名,碩士3921名,培養來自全國各地的進修生23600余名。 醫之大者,為國為民。醫院心系援藏、援疆、幫扶基層,在重大災害和公共衛生事件中發揮“國家隊”作用,并為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無私奉獻。 在國家衛健委支持下,醫院牽頭建立覆蓋全國250余家醫療機構的全國重癥醫學專科聯盟;建立覆蓋29個......[詳細]
聯系電話

020-87755766,020-87332200

放號時間

醫院地址

廣州市越秀區中山二路58號

醫生團隊
  • 黃業芳[]

    醫生擅長

    暫無 ...詳情

    從業經歷
    擅長:胃腸道疾病、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慢性結腸炎 ...詳情
  • 于國中[]

    醫生擅長

    體表組織器官缺損的修復再造;頭面四肢先、后天畸形的診治;淋巴管靜脈吻合術及各種美容外科手術 ...詳情

    從業經歷
    于國中,男,(已退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導師,1957年本科畢業于中山醫學院。先后參與我院顯微外科和美容外科的籌建。主研整形、美容、顯微外科,擅長于體表組織器官缺損的修復再造;頭面四肢先、后天畸形的診治;淋巴管靜脈吻合術及各種美容外科手術。 ...詳情
  • 黎志明[]

    醫生擅長

    從中山醫科大學六年本科畢業后一直在附一院外科從事臨床工作,其間再獲臨床醫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在鐘世鎮院士指導下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曾到北京學習各種整形美容手術。在醫學整形美容、瘢痕防治、先天性及后天性畸形的治療等方面具有專長。主持省科委、中醫藥管理局二項課題。曾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完成人)。\" ...詳情

    從業經歷
    黎志明,男,副主任醫師,教授,碩士導師,從中山醫科大學六年本科畢業后一直在附一院外科從事臨床工作,其間再獲臨床醫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在鐘世鎮院士指導下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曾到北京學習各種整形美容手術。 醫療專長 在醫學整形美容、瘢痕防治、先天性及后天性畸形的治療等方面具有專長。主持省科委、中醫藥管理局二項課題。曾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完成人)。 主要研究方向 瘢痕形成機理、臨床治療的研究;整形美容基礎及臨床的研究。 獲獎情況 1998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完成人) 論著 黎志明,朱家愷,程鋼,等;運用組織工程學原理構建許旺細胞三維培養體系;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1,24(1):33-35;2、黎志明,利天增;瘢痕組織中轉化生長因子β的免疫組化定位;中山醫科大學學報。1998,19:41-43;3、黎志明,朱家愷,程鋼,等;改善人工神經支架材料黏附性的研究;現代臨床普通外科。2000,5(4):240-242;4、黎志明、朱家愷、程鋼,等;模擬微重力對許旺細胞三維培養影響的初步研究;現代臨床醫學生物工程學雜志。2000,6(4):255-258; ...詳情
  • 龐水發[]

    醫生擅長

    整形外科、美容外科及顯微外科;對體表組織器缺損或畸形的整形修復,以及雙眼皮、隆鼻、隆乳、除皺及頭皮疤痕性禿發等美容手術,同時對顯微外科的皮瓣移植、組織移植修復及小管道吻合復通手術也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 ...詳情

    從業經歷
    龐水發,男,主任醫師,碩士導師,大學學歷,畢業于1970年7月?!?醫療專長 對體表組織器缺損或畸形的整形修復,以及雙眼皮、隆鼻、隆乳、除皺及頭皮疤痕性禿發等美容手術,同時對顯微外科的皮瓣移植、組織移植修復及小管道吻合復通手術也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業務專長為整形外科、美容外科及顯微外科。 主要研究方向 大面積的疤痕性禿發的修復與整形;小管道吻合復通臨床研究。 社會兼職 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容學會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顯微外科分會常務委員。 獲獎情況 主編《中華顯微外科雜志》工作,業績突出,雜志獲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優秀學術期刊三等獎;中華醫學會優秀期刊三等獎;廣東省優秀學術期刊一等獎;個人獲第二屆廣東省優秀期刊工作者。 論著 在各級雜志上發表論文60多篇,任《中華顯微外科雜志》總編輯。 專著 主編:《醫學整形與美容》(廣州出版社); 主編《家庭健康寶鑒》(廣東人民出版社); 副主編《美容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詳情
  • 馬虹[]

    醫生擅長

    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壓、心力衰竭等疾病 ...詳情

    從業經歷
    二級教授、一級主任醫師、中山大學資深名醫、心血管醫學部學科帶頭人/首席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長期從事內科心血管專業醫教研工作,對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壓、心力衰竭有深入研究。1986-1991年間曾兩次共3年多到美國洛杉磯Cedars-Sinai醫療中心進修學習和做課題研究。 研究方向:體外反搏治療冠心病,血管緊張素1-7與心肌缺血/心臟肥厚等。 科研基金:國家九.五科技重點攻關項目“體外反搏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應用及裝置改進研究”第一負責人。國家十.五科技重點攻關項目“體外反搏裝置”第一負責人。 社會兼職:衛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心血管病學會起搏與心電生理學組委員、中國高血壓聯盟理事、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病分會資深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循證醫學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家委員會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心電學技術分會常務委員、中國生命科學學會心電學學會常務委員、中國老年學學會體外反搏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曾任廣東省醫學會心血管內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學會委員。是《心希望快訊》主任編委、《嶺南心血管病雜志》中、英文版副主編,曾任《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副主編,是《中華心血管病雜志》、《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等十余種醫學雜志常務編委或編委、“中國心血管內科??漆t師培養標準”起草小組專家、中央保健會診專家。 獲獎情況:所牽頭的國家“九.五”攻關項目“體外反搏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應用和裝置改進研究”被國家科技部、財政部、國家計委和國家經貿委共同評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優秀科技成果”,個人被評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先進個人”。2002年獲中國心電學會頒發“中青年心電特殊貢獻獎”,2007年獲衛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頒發2006-2007年度(中國大陸)有突出影響的心血管論文獎(《Circulation》),2016年被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心電學技術分會授予“中國心電學終身成就獎”。 論著:在包括《New Engl J Med》、《Circulation》、《JACC》、《Am J Cardiol》、《ATVB》《中華心血管病雜志》、《中華內科雜志》、《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等雜志上發表論文500多篇。 專著:主編醫學專著《臨床醫生用藥大全》、《現代心力衰竭學》、《心房顫動—基礎到臨床》、《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主審《高血壓基礎與臨床》。是《內科疾病鑒別診斷學》、《內科臨床手冊》、《當代心血管病學新進展》(從2007年到2013年,每年1版)副主編,《現代心臟內科學》、《高級臨床內科學》、《內科急診治療學》等20余種大型醫學參考書的編委和編寫者,參加《中華醫學大百科全書》的編寫。 ...詳情
  • 唐安麗[]

    醫生擅長

    心臟各類型起搏器安裝、心內電生理檢查及射頻消融治療心律失常 ...詳情

    從業經歷
    82年中山醫科大學畢業后一直在醫學院校附屬醫院心臟內科工作,掌握內科常見病診治及心血管內科常見、疑難和危重病的診治。從事心電生理臨床工作20余年,擅長心律失常、心臟起搏、臨床電生理和經導管射頻消融治療。熟悉各類型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治療術。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心臟起搏及射頻消融治療,重點研究心律常的機制和治療新方法。主要負責并參與多項國內多中心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治療研究及起搏新技術(ICD、CRT、CRT-D)開展 主要教育和工作經歷: 1977-1982 中山醫學院醫療系本科 1982.12-1995.12 昆明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1995.12-現在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社會兼職: 中華醫學會廣東省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心電學技術分會學組全國委員。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起搏學組全國委員。《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第六屆編輯委員會委員。 論著: 發表第一作者心電生理和起搏相關論文20余篇,其中論著12篇,其中SCI文章1篇, 專著: 其他主要工作成績(比如獲獎情況): “起搏器的應用研究與推廣”曾獲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院校級科研獎4項,院級優秀教師2次。 ...詳情
  • 伍貴富[]

    醫生擅長

    冠心病的導管介入診斷和治療 ...詳情

    從業經歷
    伍貴富,副主任醫師,副教授,曾任心血管研究室、輔助循環實驗室主任,博士導師,博士學歷,畢業于1987年6月。 醫療專長 熟練掌握常見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包括冠心病、高血壓病、心肌病、風濕性心瓣膜病等心血管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心功能不全、休克等心血管急癥的診斷和處理。專長于冠心病的導管介入診斷和治療。對體外反搏技術在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防治領域的應用有深入的研究。與國內外學者合作積極探索冠心病、心力衰竭以及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性疾病治療的新技術、新方法(如細胞移植和基因治療)。 主要研究方向 1.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診斷和治療; 2.體外反搏療法的作用原理和臨床應用研究,以及新型體外反搏與輔助循環裝置的研制與開發; 3.心血管疾病的細胞移植治療和基因治療。 社會兼職 北美血管生物學會會員;中國心電信息學會委員;嶺南心血管病雜志英文版編委。 論著 自1987年開始從事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以來,分別在國內外醫學核心期刊包括60多篇,其中被SCI收錄者8篇。參與學術專著撰寫8本。 ...詳情
  • 石漢平[]

    醫生擅長

    胃、腸、食管、胰腺、腹腔及腹膜后腫瘤,營養支持,外科危重病及疑難雜癥的診治,肥胖癥及糖尿病的外科治療 ...詳情

    從業經歷
    石漢平,男,主任醫師,外科教授,醫學博士,美國Johns Hopkins 大學博士后;博士生導師。 醫療專長 從事臨床工作近30年,對食管、胃、小腸、結直腸、肛門、腹腔等惡性腫瘤及良性疾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胃腸間質瘤的規范手術及綜合治療。對臨床營養支持、腫瘤患者的營養支持、外科危重病、外科疑難病、快速康復外科、超高齡老年患者、腸瘺、營養不良的治療有深入的研究及深刻的體會。 主要研究方向 消化道腫瘤的治療,外科代謝與營養支持。 社會兼職 美國外科學院 院士 衛生部《醫學參考報—營養學頻道》 主編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與支持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 主任委員 《廣東省抗癌協會腫瘤營養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廣州抗癌協會腫瘤營養與支持治療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 《廣東省臨床營養質量控制中心》副主任 國際外科學會/國際創傷與重癥監護學會/國際外科代謝與營養學會活躍會員 中華醫學科技獎評審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委員。 《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編輯部副主任,《中華胃腸外科雜志》,《中華腫瘤防治雜志》、《中國醫學繼續教育》、《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等多家雜志編委?!吨袊拱﹨f會》理事,廣東省醫學會理事,廣州抗癌協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 獲獎情況 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立三等功1次。在美國學習期間獲美國杰出人才簽證。獲優秀專利一等獎1次,理論大課比賽優勝獎1次。曾經參與汶川地震醫療救護。 論著 發表論文180篇,其中SCI/Medline收錄31篇。專利8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 專著 參與編寫著作20本,其中主編5本,副主編4本。 ...詳情
  • 崔毅[]

    醫生擅長

    內鏡治療胃腸息肉,胃腸早期癌、膽總管結石及腫瘤梗阻等疾病,消化內鏡診斷和治療 ...詳情

    從業經歷
    崔毅,男,主任醫師,內鏡中心主任、消化內科副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1983年畢業于廣州醫學院醫療系,1988年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消化內科碩士研究生,同年加入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科工作。 從事消化內科臨床工作30多年,多次前往日本、香港及上海學習消化內鏡技術,對各種消化道疾病的診斷治療、消化內鏡技術的的應用積累了豐富經驗。尤其擅長胃腸道酸相關性疾病的治療(例如潰瘍病、慢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復雜性膽胰疾病的診斷治療、內鏡技術治療消化道疾?。ɡ缥改c道息肉、食管胃大腸早期癌、消化道出血、膽總管結石、胰腺癌、消化道梗陰病變等)。主要研究方向:(1) 幽門螺桿螺桿菌感染及其臨床治療。(2)內鏡超聲在消化道疾病診斷中的價值。(3)消化道內鏡治療技術的應用。 社會學術兼職 廣東省消化內鏡分會常委(兼超聲內鏡學組組長) 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食管胃曲張靜脈學組顧問。 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超聲內鏡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消化醫師分會委員。 獲獎情況 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參與),1996年。 賽克勒中國醫師年度獎,2000年。 恩德思國際內鏡獎,2006年。 在國內外醫學雜志發表論文60余篇,參編醫學著作三部。 ...詳情
  • 鄭章清[]

    醫生擅長

    普外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特別在胃腸道及胰腺疾病的診斷治療方面 ...詳情

    從業經歷
    鄭章清(已退休),男,胃腸胰外科副主任醫師,1969年畢業于中山醫學院。一直從事外科臨床醫療工作,擅長普外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特別在胃腸道及胰腺疾病的診斷治療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詳情
x

為了讓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請您點擊免費注冊 進行注冊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jizzjizz之xxxx18|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久久机热这里只有精品无需| 看大片全色黄大色黄|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日本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欧美一区|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妖一区二区|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嫩草影院一二三|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浮力影院第一页| 全彩acg本子| 翁虹三级在线伦理电影|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久久久| 99re在线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美女黄频视频大全免费的| 国产在线2021|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6| 无翼乌无遮挡h肉挤奶百合| 亚洲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国产又爽又色在线观看| 91福利视频网站| 天天干天天在线|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天堂久久| 羞羞漫画登录页面免费| 国产人妖cdmagnet| 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系列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