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豐臺區南苑醫院(南苑醫院)二級
北京市豐臺區南苑醫院地處北京市南中軸線南苑路西側,是1957年5月由北京市政府投資籌建的一所區屬非營利性二級綜合醫院,是“北京友誼醫療共同體”成員醫院,是豐臺區眼病、精神病和肢體殘疾簽定中心。2014年北京市衛生局批準南苑醫院為豐臺區區域醫療中心。科室及專業設置:現設有300張床位,包括內一科(呼吸、消化)、內二科(心血管)、內三科(腦血管及內分泌)、腎內科(血液逶析中心)、外科、骨科、肛腸科、燒傷科、婦產科、兒科、精神科、眼科、中醫科、針灸科、醫療美容科、檢驗科、放射科、功能科、病理科、體檢中心及職能科室共計43個,現有高級職稱專業人員41人,中級職稱96人。我院精神科是豐臺區的精神病防治院,現有病床80張。目前開展心理門診、心理治療和心理測試。住院患者實行開放式管理、綜合性治療及聯絡精神醫學治療各類精神病。醫院改造及醫療設備:2011年底我院搬入整體翻擴建后的大樓,醫院門診樓地上11層、地下二層,建筑面積三萬余平方米。先后購置了64排螺旋CT、數字胃腸機、心血管彩超(數字)診斷儀、腹部彩超(數字)診斷儀、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麻醉機、麻醉深度監護儀等大量先進醫療設備,擁有先進的層流手術室,能滿足所有手術的需要。2014年底我院新購置了西門子1.5T核磁共振設備、可視無痛人流機、自體血液回收機已投入臨床使用。與北京友誼醫院合作及醫聯體建設:為加快醫院的業務發展,2011年10月我院與北京友誼醫院正式簽訂了醫療合作協議。2013年初我院加入“北京友誼醫療共同體”。我院依托北京友誼醫院的專業技術和管理經驗,全面提高醫療專業技術水平,更好的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同時,我院作為豐臺區區域醫療中心,成立了豐臺區南苑醫院醫療聯合體,與轄區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及其他相關醫療單位,建立了醫療合作關系,開展了雙向轉診、醫技化驗檢查綠色通道等一系列工作。目前,我院各臨床科室均聘請有三級醫院的專家,并與北京友誼醫院建立了掛專家號、轉診、會診等綠色通道,可為患者預約友誼醫院所有科室的正常門診和專家門診,極大方便了患者就醫需要。醫院文化建設:我院黨委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多次被評為市、區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是“首都文明單位”和“首都花園式單位”。2001年7月由原衛生部長錢信忠提詞的“精、慈、競、美”院訓精神,一直激勵著南醫人努力鉆研醫療業務技術。2013年我院確立了“打造本地區醫德高尚、技術一流、環境優美、患者首選的綜合醫院”的愿景,全院廣大職工將竭誠為轄區居民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預約掛號
-
北京市豐臺區鐵營醫院(鐵營醫院)二級
鐵營醫院現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公立非營利性二級綜合醫院,是北京市醫療保險定點醫院(醫保編碼:06110006),醫院開設了神經治療與康復中心(包含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康復室、針灸理療室、臨床心理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含兒科)、腎內科(含透析室)、中醫科、口腔科、眼耳鼻喉科、皮膚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診科、麻醉科(含疼痛門診)等臨床科室,開放床位210余張。鐵營醫院在2007年由衛生局確定為以神經康復為特色的區域醫療中心,2012年掛牌為豐臺區神經治療與康復中心,2013年掛牌為中國醫學會心理衛生協會心身醫學臨床基地和豐臺區心身醫學會診中心。2013年5月28日開始第一次心身疾病聯合查房,此后固定于每月最后一個周四下午開展心身疾病聯合查房,截止2014年5月為止共計已開展13次聯合查房。除本院醫務人員外,心身醫學聯合查房還吸引了豐臺區CDC、731醫院、南苑醫院,鐵營、馬家堡、蒲黃榆、盧溝橋、大紅門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多家醫院專家參與,并會在未來繼續積極邀請其它醫院參加到心身疾病聯合查房的工作中來。同時鐵營醫院也是全國首家介入反對針對婦女家庭暴力的醫療機構、首家醫務社會工作教學醫院和北京康復醫學會理事單位。從2008年開始,醫院作為中華女子學院社會工作系實習基地,在醫院的門診、病房相繼開展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受到了患者和醫務人員的好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從中也積累了一定的基層醫療機構在社會工作服務方面的經驗。2009年8月,醫院成為第二批民政部社工人才隊伍建設試點單位,9月正式掛牌成為中華女子學院社會工作教學醫院。2010年,醫院開始招聘社工,成為豐臺區第一家設立社工崗位的醫院,并獲得首發基金項目的支持,進行專項課題研究。鐵營醫院在六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逐漸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濃厚醫院文化,并在2004年五十年院慶時正式提出了“仁愛、厚德、求實、創新”的院訓、“科技興院、質量建院、服務樹院、效益強院”的辦院方針和“以患者為中心,以誠信為根本,持續為患者提供滿意的醫療服務”的質量方針,成為推動鐵營醫院持續快速發展的內生推動力。在多年實踐中,鐵營醫院以開展“醫院管理年”和“創建人民滿意醫院”活動為契機,加強效能建設,進一步推進質量管理體系建設,2005年8月,鐵營醫院在豐臺區衛生系統率先導入并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先后制定出《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匯編》;2007年開始,鐵營醫院在質量認證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建立科學有效、符合醫院實際的績效管理體系,經過多年的運行,各項考核指標不斷修訂完善,臨床科室的績效考核標準基本上涵蓋了醫療工作的全部內容,已成為一種提升醫療質量的重要手段,醫院在醫療質量、服務意識、科研意識、收入結構、成本意識和協作意識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醫院患者流量和經濟收入大幅增加。人才是醫院發展中最寶貴的財富。在衛生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鐵營醫院堅持以人為本,加大力度引進多名學科帶頭人和外聘專家,選派職工參加外出進修、接受規范化培訓和在職研究生學習。為鼓勵職工學習,醫院規定對在職自學本專業學歷的,畢業后報銷學費的50%,對參加全科醫師、護士考試的人員,考試合格者給與100%報銷學費,未通過者也給予70%的報銷。鐵營醫院秉承科研帶動學科發展的理念,鼓勵科研立項,促進學科建設。近年來鐵營醫院已成功申請十余項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和區科委支持項目,開展新技術新項目二十余項,連續成功舉辦四屆職工科技周,在2010年6月正式出版發行《臨床護理管理與工作流程》一書。醫院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相繼完成病房、門診裝修改造,新建保健科、感染疾病科、康復治療室,改造五官科、透析室、皮膚科,裝修社區站和院容美化等工程,盡最大努力在現有面積和條件下美化醫療環境,擴展服務容量,提高服務能力。從2005年開始,鐵營醫院已連續十年施行醫療服務夏時制,暑期門診各科室均實行每天早上班1小時,下午延長1小時工作時間,受到了患者和家屬們的歡迎,也得到了北京市衛生局專家組的充分肯定。從2010年開始鐵營醫院又推出了助患就醫志愿服務活動,由醫院職工利用個人休息時間為患者提供志愿服務。醫院積極參加國家、市、區各級重大社會事件的醫療保障任務和日常的醫療救助任務,積極承擔醫療部門的社會責任,先后在抗擊非典、抗震救災、奧運醫療保障、處理問題奶粉事件、防控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等工作中很好地完成了黨和政府賦予的各項任務,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樹立了醫療衛生部門的良好形象,榮獲了北京市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北京市醫療保險管理二等獎、豐臺區文明單位、豐臺區創建公共衛生文明單位、愛嬰醫院等多種榮譽稱號。醫院從2009年開始以主題年的形式凝聚全院力量,推進醫院發展:2009年---品牌建設年,2010年---內涵建設年
預約掛號
-
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三級
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隸屬宣武衛生局,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乙等中醫醫院”,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全國“示范中醫醫院”。是北京中醫藥大學和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的臨床教學醫院。在醫療上具有鮮明的專科特色。 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前身始建于清朝光緒年間(1906年)的內城關醫院、外城關醫院兩處,距今已有百年歷史。建國后為北京市立第一醫院,以后多次異名(工農兵醫院、萬明醫院等),于1972年3月27日更名為宣武區中醫醫院。 1982年醫院重新擴建,現醫院占地面積88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8563平方米,醫療用房14500平方米。分別建有門診樓,病房樓、感染性疾病樓、制劑樓、教學樓、行政辦公樓、職工和營養食堂、多功能廳 等建筑。 醫院在職職工486人,衛生技術人員419人,其中正、副主任醫師46人,有博士、碩士43名。醫院在醫療上設有7個住院病區和一個樓層的手術室,有 心血管內科病房、外科病房、周圍血管病病房、脾胃病科病房、中醫燒傷病房、老年病病房、呼吸內科病房、骨傷病房。門診臨床設有內、外、兒、婦、眼科、五官、口腔、急診、脈管炎、針灸、骨傷、推拿、理療、老年病、呼吸、消化、燒傷、肛腸、皮膚性病、糖尿病、男科、乳腺治療中心、腫瘤、透析、肝炎、腸道、社區衛生等30個科與專臺室。醫療檢查科室設有放射科、檢驗科、功能檢查科以及藥劑科和制劑 室等。 按照區政府創建規范社區衛生服務的總體規劃,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在天橋轄區內創建了天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心位于宣武中醫醫院院內(宣武區萬明路甲8號),下屬虎坊路、仁民路、東經路三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直接管轄50689人口。為轄區2 .02平方公里內的居民提供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以及安全、有效、優質、便廉具有中醫藥特色的社區衛生服務,以其達到方便社區居民就醫、保障居民健康、滿足居民基本衛生服務需求的目的。 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在醫療建設中,以發展中醫為根本,堅持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的方針,堅持突出中醫特色和發揮中醫優勢。以中藥、針灸、推拿、康復訓練、藥治等中醫傳統治療方法為主,結合現代醫療手段開展臨床醫療。醫院匯集了一大批中醫藥界著名的中醫和中西醫結合 的高級醫師,在醫療臨床和學科研究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專科專病建設上,周圍血管病科、老年病科、燒傷科和脾胃病科等專科特色醫療,已被社會廣泛了解。 周圍血管病科被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北京市重點中醫專科專病——中醫脈管炎專病”治療單位 ;老年病科被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北京市重點中醫專科專病——中醫老年病專科”。2007年 周圍血管病科、老年病科、呼吸科被北京 市中醫管理局確定為“北京市中醫特色診療中心建設單位”。09年脾胃病科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為首批“國家級脾胃病重點研究建設單位”。 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在突出中醫特色和發揮中醫優勢的基礎上,積極引進現代化先進醫療科技的手段和方法。醫院在發展過程中引進了大批的現代化醫療設備,特別是進口大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免疫生化儀、大型多排螺旋CT機、大型X光機、C型臂、CR拍片系統、大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大型電子內窺鏡、動態心電血壓監測儀、運動平板、大型中央心電監護系統、多功能麻醉機、彩色乳透儀等。為滿足社會的需求,我們還將不斷的加大醫療設備投入,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多年來,醫院在醫療管理上注重繼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成立了名老中醫繼承研究室,研究、探討中醫治療各種疾病的機理。先后完成了部、市、區級科研課題29項。其中2項是國家“七五”期間科研攻關課題、3項是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招標課題、2項北京市科委課題、1項獲得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在醫療臨床實踐中堅持發揮中醫、中藥的優勢,傳承和發揚祖國醫藥遺產。根據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著名老中醫長期臨床經驗的驗方和秘方及科研成果,制劑部門配合臨床研制出特有的中藥制劑六十多個品種。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現有98個制劑品種取得了制劑批準文號,特別是專治脈管炎病的制劑有數十種,包括合劑、軟膏劑、溶液劑、丸劑、洗劑等。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的珍珠燙傷膏以其止痛好、不留疤痕的特點而文明,是燒傷患者的首選用藥,在醫療臨床中有著神奇的療效。 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作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和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的臨床教學醫院,承擔著這兩所高校本科生及外國留學生的臨床授課及臨床實習工作。1997年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布確認的41家對外開辦中醫進修教育機構之一,同時也是北京市批準的可以獨立開辦對外教育的中醫進修教育機構。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承擔著國際針灸培訓中心、法國杵針學院等外國中醫教育...
預約掛號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三級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建于1950年,經過60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社區衛生服務為一體的、擁有婦科內鏡、心血管防治、危重癥醫學(ICU)、月壇社區服務等特色學科的三級綜合醫院。 醫院建筑面積102133.71平方米,設有臨床科室34個、醫技科室9個,編制床位816張,開放床位798張。 全院有衛生技術人員1301人,其中高級技術人員184人,包括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25人;有博士生培養點1個,碩士生培養點12個。 同時,醫院還擁有一批具有專業特色的學科帶頭人和技術骨干,為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提供醫療服務;承擔著月壇社區13萬居民的衛生保健任務。2003年,被北京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指定為醫療保險定點醫院。 近年來,醫院為改善病人的就醫環境和就醫條件,投資建設了新病房樓,改造、裝修原有北病房樓;購置了MRI、手術內鏡、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等大型儀器設備;進行重點學科打造和人才梯隊建設,對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室進行重點扶持,先后建立了各具特色的3個中心和重點科室:婦科內鏡—宮腔鏡診治中心、乳腺微創中心、心血管防治中心、神經內科、急救醫學、腎內科、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此同時,醫院加強內涵和文化建設,注重醫療、護理服務的層面和范圍,掌握并滿足患者及親屬的個性化需求。 為持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2002年醫院引入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明確了質量方針:始終堅持以患者的利益為最高利益,堅持一切以社會公眾的身心健康為質量宗旨,追求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并使之與發展的辦院方向保持一致,永續不斷。建立了以院長質量查房為基礎的三級PDCA循環管理,持續改進服務質量。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是首都醫科大學第八臨床醫學院,承擔著研究生、五年制本科生、大專生的教學任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被衛生部及首都醫科大學遴選為全科醫生培訓基地。近年來醫院高度重視科教發展,本著“以人為本,科教興院”的發展戰略,實施了“重點科室重點建設、重點項目重點投入、重點人員重點培養”的三重工程,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科研論文發表數量連創新高,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勢頭,2000-2010年度科研成果先后榮獲國家級、市區級各類科技進步45項。 隨著國際間交流的不斷擴大,醫院先后與日本、澳大利亞、法國、新加坡及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家庭醫學院建立了多領域的友好合作關系。 在共建和諧社會的今天,醫院將繼續堅持以患者為關注焦點,以患者的利益為最高利益,把“患者滿意”作為醫院始終追求的目標,更好地為社會公眾提供熱情、周到、優質、高效的醫療保健服務。
預約掛號
-
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
北京三博腦科醫院始創于2004年,是由一批國內知名的神經醫學專家參與創建的以治療顱腦腫瘤、腦血管疾病、功能神經外科疾病、癲癇、脊髓疾病、小兒顱腦疾病、疼痛疾病等為主要特色的股份制神經專科醫院。醫院位于香山腳下,占地35畝,總投資1.4億,床位270張。醫院以神經外科為主體,設有7個神經外科病區、2個神經內科病區、疼痛康復中心及麻醉科、百級凈化手術室、層流ICU、神經放射、病理等醫技科室,裝備有神經醫學高精尖的頂級設備,其中有世界最先進的306通道的腦磁圖,亞洲規模最大的長程癲癇定位視頻腦電監測系統。是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學院型醫院。 醫院現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第十一臨床醫學院)、神經外科學院三系和臨床護理學院三博腦科護理系;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神經外科)建設單位、衛生部全國神經外科醫師培訓基地;北京市三級專科醫保和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也是中國抗癲癇協會臨床實踐與培訓基地、中國醫師協會神經調控專業委員會會長單位。 三博人才薈萃,以一批國內外知名的神經醫學專家欒國明、于春江、石祥恩、王保國、江濤教授等為核心,聚集一大批具有淵博醫學知識、豐富臨床經驗和現代醫學理念的醫療精英,形成了各具專業特長、優勢互補、結構合理、銳意進取的醫療團隊。醫院現有員工476人,其中醫療科室人員252人,醫技科室人員50人。其中碩士以上學歷占64%,博士以上學歷占26%;中級以上職稱占70%,副高以上的職稱占37%。 優質管理與特色經營 自建院始,三博始終以“發展中國神經科學事業”為使命、“博醫、博教、博研”為愿景,走一條富有特色的“學院型醫院”發展之路。“技術、品質、服務”是三博的經營理念。精湛的醫療技術是醫院的立院之本,是核心競爭力;品質是醫院的生存之本,既提供有保障的優質醫療、價格收費又合理;服務是參與市場竟爭的致勝之本,醫院充分尊重和關懷患者,為他們提供人性化、個性化的全方位服務。三博的服務信條就是“讓更多的病人得到更好的服務”。 醫院建立了自己獨特的以服務為基礎的“服務型”管理模式,即“后勤圍著醫療轉,醫療圍著醫生轉,醫生圍著病人轉”。針對以患者需求為中心的服務方針,三博制定了“360度全程醫療服務流程”,對各就診環節、各相關崗位的服務都設定了具體要求。醫院設立了“咨詢中心”和“服務中心”方便患者就醫。開設了電話預約及咨詢服務, 隨時解答患者問題,縮短就診時間。并且開通了網站及遠程會診中心以擴大服務區域。醫院實行了一周七天無假日制度、就診預約制度。門診預約率達87%,有效地減少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在北京等待就醫的時間,間接地減少他們治病的花費。 在醫德醫風方面,三博拒收紅包。對于送紅包的患者或家屬,醫務人員會耐心解釋打消他們的顧慮,部分無法推辭的紅包會被送交財務部門,在患者出院結算費用時予以抵扣,多年來僅這部分退回的紅包金額就達957萬;三博以技養醫,杜絕藥品回扣,藥費占全部治療費用的比重控制在16%左右;三博熱心公益,資助貧困病人達416萬。 博醫、博教、博研:醫療服務與科研教學 1、醫療服務 自建院以來,所治療的病人92%來自北京以外。醫院的醫療服務范圍已輻射到全國30個省市、香港、澳門等地區以及印尼、哈薩克斯坦、蒙古國、澳大利亞、法國、美國等國家。累計完成各種神經外科手術2萬余臺,其中,50%為疑難復雜及第二次開顱手術,近三年圍手術期死亡率低于5‰,達國際先進水平。2013年度手術量是2600余臺,在北京市神經外科年手術量排名名列前茅。2013年患者滿意度調查是98%以上。 醫院醫療服務病種幾乎涵蓋了各類神經專科疾病,如:癲癇、帕金森病、各種顱內腫瘤(垂體瘤、腦膜瘤、膠質瘤、聽神經瘤、顱咽管瘤等)、腦血管疾病(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等)、小兒顱腦疾病、脊髓脊柱疾病、腦積水、疼痛等。 醫院在神經專科專業的合理細分,非常有效地促進了學科的發展。并在此基礎上,提倡多學科合作,率先在國內神經類疾病(如癲癇、膠質瘤等)的診斷與治療領域里開展了多學科合作。2012年8月,北京醫師協會腦膠質瘤會診中心、北京醫師協會疑難疼痛會診中心在三博掛牌。2013年6月,中國抗癲癇協會癲癇疑難癥會診中心在三博成立。此外,個性化治療也是三博的一大特色。由于專家團隊和各醫科室的共同努力,醫院的醫療質量與服務不僅贏得了患者的贊譽,更獲得了同行的好評,在業界內外享有盛譽。 2、教學情況 三博致力于打造“學院型民營醫院”,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首都醫科大學第十一臨床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神經外科學院三系”、“首都醫科大學碩士點、博士點”、“首都醫科大學臨床護理學院三博腦科護理系”,目前擁有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11人。作為首批衛生部全國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培訓基地,三博幾年來已舉辦各類全國專業學習...
預約掛號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職業病醫院二級
新疆煤礦總醫院位于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南昌路9號,是國家二級甲等醫院和愛嬰醫院,是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醫療保險定點機構,現隸屬新疆烏魯木齊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醫院始建于1958年10月,期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第二預備學校門診部。經過40余年的建設,現已發展成在編床位310張、25個科室及職業病、骨質疏松兩個研究所的多功能綜合性煤礦職工醫院。<br> 醫院擁有德國西門子CT機、西門子B超機、日本島津1000mA多功能X線機、美國產腹腔鏡、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德國產高頻電刀、美國產前腺氣化電切鏡、美國產膀胱鏡、英國產多功能麻醉機、日本產電子胃鏡、美國產無創起搏除顫心電監護儀、彩色多普勒、法國產呼吸機、美國產多功能監護儀等一批較為先進的大中型骨干設備,為臨床診斷與治療提供了良好的輔助檢查與治療手段。<br> 醫院在職職工297人,220名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中,高、中級專業技術職稱者占35.9%。科室專業設置包括內科(心血管、內分泌、神經內科、呼吸、消化、腎病、血液病科)、外科(普外、燒傷、泌尿、胸外、神經外科、腫瘤)、骨科、脊柱外科、兒科、職業病科、婦產科、腦外科、干部病房等。醫院大部分病房內部都設置了洗手間,配置了淋浴設施;手術室設有一流的重癥監護市,確保了危重手術病人的術后安全。在全院20多個專業中,重點科室骨科對于骨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在全疆享有一定聲譽。醫學影象科開展的子宮輸卵管再通術療效顯著;腦外科可運用手術治療癲癇,并運用顯微外科技術開展斷指再植。職業病研究所于1992年在西北五省率先引進全肺大容量灌洗術治療各種塵肺獲得成功;1994年成立的骨質疏松研究所,是區內首家開展骨質疏松防治的專門研究機構。目前,醫院在塵肺病和骨質疏松病的診治領域居全疆領先水平。
預約掛號
-
銀川市中醫醫院三級甲等
銀川市中醫院是寧夏回族自治區規模較大、技術力量雄厚,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的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院,自治區離休辦、市醫保中心、市離休辦首批定點醫院,寧夏醫學院的定點教學醫院。目前,正在申請成為寧夏醫學院附屬中醫院。 醫院目前開放床位410張。全院職工498人,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100余人,碩士研究生學歷40余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導師8名,自治區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導師9名,自治區名中醫4名、銀川市拔尖人才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6名。有國家名中醫工作室3個,銀川市名中醫工作室2個。2011年,我院總診療人次407754人次,門急診人次為309126人次(其中急診6371人次)。平均日門診847人次。出院病人5799人,出院病人的平均住院日15.07天。 醫院開設有50多個專業科室,科室設置齊全,建立有銀川市“治未病”中心、銀川市回族醫藥研究所。住院部設有心病科、肺病、脾胃病、糖尿病科、腎病、腫瘤、針灸康復中心、腦病、風濕病、骨傷科、肛腸科、婦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病區。其中,肛腸科是自治區級重點專科、國家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心病科為國家中醫重點學科建設單位。糖尿病科、康復科為國家“十二五”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單位。自治區級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單位有糖尿病科、針灸康復中心。銀川市級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單位有針灸康復中心、骨傷科。 門診設有心病、肺病、脾胃病、糖尿病、腎病、腫瘤、針灸、康復、腦病、風濕病、肝病、骨傷、肛腸、男科、皮膚科、推拿科、外科、婦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專病專科門診,三樓“名醫堂”有20余名中醫內科專家坐診,還有疼痛科、理療科、外治室等特色科室。門診、住院均已開通醫生工作站,實現病歷信息化管理。 銀川市中醫院現有螺旋CT、DR、CR、彩超、電子胃鏡、電子結腸鏡、腹腔鏡、宮腔鏡、呼吸機、麻醉機、結腸透析機、生物刺激反饋儀及移動式C形臂X線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100余臺現代化診療設備。 銀川市中醫院堅持科教興院、人才強院,承擔著寧夏醫科大學中醫學院、陜西中醫學院畢業生實習等教學工作,醫院自承擔國家“七五”攻關項目以來,近年承擔國家、自治區、銀川市、寧夏醫科大學科研項目50余項,取得科技成果10余項。 銀川市中醫院始終秉承“厚德載物、博愛至誠”的辦院宗旨、“團結、仁愛、傳承、創新”的院訓,打造“中醫治療在銀川”的品牌理念,先后榮獲了“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先進管理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五創工作先進集體”、“公眾滿意的國有醫院”、“服務態度比較好的醫院”、“就醫環境比較好的醫院”和“收費最合理的醫院”等榮譽。 銀川市中醫院創建于1958年,是寧夏最早建立的中醫醫院。50多年來,醫院堅持中醫為主的辦院方針,走名醫、名科、名院發展之路,成為集中醫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中醫特色鮮明、中醫優勢突出的三級中醫院。醫院是寧夏醫科大學附屬銀川中醫醫院、陜西中醫學院附屬銀川中醫醫院、全國針灸臨床研究中心寧夏分中心,下設北安、正源、唐徠、長城花園四家社區衛生服務站。
預約掛號
-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西醫結合醫院二級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位于西夏區懷遠東路499號、銀川火車站向西200米處。醫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原銀川鐵路分局醫院,2004年4月整建制移交自治區衛生廳管理,更名為“寧夏第三人民醫院”,2009年5月增掛“西夏區人民醫院”,2012年3月增掛“寧夏中西醫結合醫院”,2021年3月更名為“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是一所集醫、教、研、醫養照護為一體的三級中西醫結合醫院。 醫院現占地26.8畝,建筑27000平米。醫院編制床位500張,現開放床位406張,牙椅7把,設置職能科室15個、業務科室2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個,是銀川市“120急救分站”、全區職業病體檢指定醫院、銀川市工傷定點醫院、全國健康促進醫院、國家中醫藥示范單位。 醫院現有職工545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496人,其中正高職稱23人,副高職稱90人,研究生學歷人員46名。專家工作室1個(丁永國創新工作室),塞上名醫2名、鳳城名醫1名。醫院年門診量20多萬,住院人數1.2萬。 醫院現有1.5T磁共振、64排螺旋CT、16排螺旋CT、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四維彩超、骨科C型臂、碎石機、腹腔鏡、椎間孔鏡等儀器設備400多臺件,固定資產2億多元。 現有自治區級優勢重點專科1個(疼痛科);自治區級臨床重點專科1個(重癥康復科);自治區中西醫結合重點專科2個(內分泌科和急診科);京寧合作中醫重點專科4個(骨科、皮膚科、針推科、消化科)。 近年來,醫院始終圍繞“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把患者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醫療質量的標準,先后榮獲“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全院醫護人員將秉承“厚德尚道、自強不息”的院訓,堅持“中醫特色顯著、西醫技術精湛”的差異化發展戰略,堅持以中西醫結合提升臨床療效為導向,竭誠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價廉、滿意的醫療服務!
預約掛號
-
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昆明醫學院口腔醫院)二級
昆明醫學院口腔醫院前身為創建于1979年的口腔醫學系,2001年10月學校根據建設發展的需要更名為口腔醫學院,2004年9月經省委省政府和省衛生廳批準,整合第一附屬醫院6個口腔臨床科室和第二附屬醫院口腔科組建昆明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于2006年10月18日正式掛牌。昆明醫學院口腔醫學院(醫院)經過不斷的建設和發展,現已成為云南省唯一集教學、醫療、科研為一體的口腔醫學人才培養基地。 口腔醫學院和附屬口腔醫院目前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設有綜合辦公室、工會、團委、學生辦公室、教學管理辦公室、財務科、醫護科、科教科和后勤設備科等部門。現有正式在編職工118名,其中教授(主任醫師)5名,副教授(副主任醫師)36名,講師(主治醫師)40名;具有博士學位者12名,具有碩士學位者34名。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21名。外聘職工67名,其中財務及管理11名,護士39名,保衛7名,工勤10名。 口腔醫學院目前設有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矯形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和口腔解剖生理學等五個教研室,一個綜合實驗室和一個口腔醫學研究所,共開設12門口腔專業基礎及臨床課程;2001年獲云南省省級重點建設學科,2005年被云南省評為省級重點專業,2006年口腔臨床醫學獲云南省“十一五”建設規劃二類重點學科,口腔修復學于2006年被評為云南省精品課程。1986年口腔內科學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7年獲得口腔臨床醫學碩士學位授權點,2002年8月,口腔醫學成為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目前申報博士點的工作正在進行當中。 學院一貫重視科研工作,科研成果喜人。近三年來共支配科研經費374萬元,年均124.7萬元;科研項目獲省部級獎共18項,獲發明專利2項;出版學術專著5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84篇,其中被SCI收錄11篇;目前承擔各類科研項目36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 昆明醫學院口腔醫院積極倡導國際交流與合作,多次邀請美國、加拿大、日本、泰國、韓國的專家教授來我院講學交流,與日本新瀉大學、泰國瑪海多大學牙學院、清邁大學牙學院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先后有二十余名教師赴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泰國進修學習。2004年作為中國唯一代表加入湄公河區域國際牙科協作組織(IDCMR),并于2006年10月18日口腔醫院建成揭牌之時承辦了“第三屆湄公河流域口腔醫學協作組織學術交流會”;2006年8月承辦了全國“牙周病檢查診斷及治療的規范化評估”培訓班。近三年中,共二十余名研究生和本科生被選派赴泰國和北京等地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預約掛號
-
西安市胸科醫院(西安市結核病胸部腫瘤醫院)(西安結核病醫院)三級甲等
西安市結核病醫院始建于1953年,是西北地區實力最雄厚的一所國有非營利性三級甲等結核病醫院。醫院病床編制600張,設有結核內科、胸外科、中西醫結合科、呼吸腫瘤科等10個臨床科室和6個醫技科室。主要收治各型肺結核、肺外結核(骨結核、淋巴結核、結核性胸膜炎等)、胸部腫瘤、塵肺及其它疾病。尤其在肺葉切除術、難治性肺結核、胸部腫瘤的診斷與治療方面有獨到之處,在省內外頗具影響。 西安市結核病醫院醫療設施先進,主要有美國GE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C型臂)、德國西門子螺旋CT、惠普GP-8500型彩超、日立130-850mA三床三球管遙控X光機、奧林帕斯纖維支氣管鏡及其成像系統、全自動血氣分析儀、電子胸腔鏡、全自動快速細菌檢測儀、流式細胞儀、熒光支氣管鏡、肺功能儀等。醫院技術精湛、專業力量雄厚,擁有一批全國和省內外知名專家,其中高級技術職稱人員37人,中職技術人員123人。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培育和發揚了“勤謹仁和、精誠博新”的醫院精神,實施科技興院、人才強院戰略,造就了一支技術精湛、經驗豐富、醫德高尚、蜚聲省內外的專家隊伍。積極開展臨床科研和新技術、新業務,狠抓學科建設,引進運用了無痛纖支鏡技術、胸腔鏡技術、熒光纖支鏡鑒別肺部腫瘤技術、介入技術等一批高新業務技術,提升了醫療技術水平,提高了確診率、治愈率,形成了專科特色,結核內科和胸外科兩個重點學科不斷發展壯大,中西醫結合和呼吸腫瘤科學科實力日益增強。大力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狠抓“三基三嚴”培訓,落實各項核心制度,提高了基礎管理、基礎質量、基本技能、基本操作水平,加強了內涵建設,確保了醫療安全,維護了患者的核心權益。實施服務品牌戰略,堅持“患者第一、質量第一、服務第一”的服務理念,切實落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各項措施,努力為廣大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深入進行行風建設,樹立文明行醫、規范執業的良好形象。 醫院十分重視專業發展與技術進步,已有多項科研課題在市科委和省衛生廳立項,并先后領導參與全國性科研課題10余項。醫院是衛生部結核病臨床治療研究中心科研協作副組長單位,西北、西南地區組長單位,是西安市科委、西安市衛生局和省衛生廳確定的結核病重點專科,是省市醫保、合療、居民醫保定點單位。醫院環境優美,被授予陜西省園林化醫院和現實綠色單位。多年來曾先后榮獲全國衛生工作先進集體、衛生部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陜西省先進基層黨組織、西安市文明單位、西安地區醫療行業作風建設先進單位等稱號。 西安市結核病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患者健康服務的宗旨。在五十多年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一套科學、系統、完善的結核病診治方法,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近年來,醫院醫療質量、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全院職工愿以飽滿的熱情、精湛的醫術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