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市蔡甸區中醫醫院二級
蔡甸區中醫醫院成立于1984年7月,是集中醫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是湖北中醫藥大學臨床教學基地,湖北省人民醫院和武漢市第一醫院的醫療技術協作單位,湖北省健康教育示范醫院。醫院位于蔡甸城區繁華的樹藩大街與新福路交匯處,環境優雅,交通便利。醫院占地面積13334多㎡,建筑面積14000多㎡,醫療用房面積11000多㎡。醫院現在職職工32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86人(高級職稱38人、中級職稱95人,初級職稱165人),開設床位350張。醫院科室設置齊全,診療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門診部設急診、內、外、婦、兒、骨傷、五官、肛腸、針灸、理療、皮膚病等20余個科室。住院部設內、外、婦產、兒、骨傷、針灸等八個病區。主要設備有CT、放射CR、彩色B超、電子胃鏡、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球計數儀、尿液分析儀等,還有一批康復理療設備。 中醫院人將秉承“愛崗、敬業、厚德、精術”的院訓,牢記“以人為本、兼容中西、突出特色、科技興院”的醫院宗旨,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繼續以加快提升醫院的整體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為己任,科學規劃醫院的事業發展、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為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藥服務需求作出更大的貢獻。
預約掛號
-
武漢市職業病防治院二級
武漢市職業病防治院創建于1970年,隸屬武漢市衛生局,是集職業病檢測預防、健康監護、診斷治療、科研教學和健康教育為一體的專門醫療機構,是全市職業病防治業務的指導中心,是湖北省衛生廳首批職業病診斷機構,湖北省預防性健康檢查機構,該院"職業中毒科"被武漢市衛生局列為武漢市重點建設專科之一。該院現有在職職工157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38人,其中高級職稱24人,中級職稱52人,有5位專家分別擔任學術團體重要職務,該院設有醫療科、體檢科、職業衛生科、環境與生物材料檢測科、特檢科、放射科、臨檢科、藥劑科、設備科、健康教育科等業務科室,開設病床位100張,該院專業設置齊全,儀器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在30多年的工作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診斷、治療各種急、慢性職業病臨床經驗,擁有檢測各種職業性有害因素的技術和方法,多項科研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在廣大工礦企業和職業病患者中贏得了良好的信譽和口碑,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該院以《職業病防治法》為依托,以全市重新構建防保體系為契機,以獨樹一幟的專業技術服務為支撐,全力打造該院在全市乃至全省職業衛生服務領域的專業品牌,開創該院跨躍性發展的光輝前景。
預約掛號
-
武漢市新洲區中醫醫院(新洲區中醫院)
新洲區中醫院建立于1986年,現有在職職工260人,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開放病床150張,固定資產1200萬元,年門急診病人10萬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000人次。是國家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湖北省示范中醫院。新洲區中醫醫、教、研指導中心和全國農村中醫藥工作先進區龍頭單位。擔負著全區人民的中醫預防、醫療、保健、康復任務。 新洲區中醫院科室齊全,設備先進,功能完善。設有24個臨床科室,其中:中風專科、皮膚科、肝腎專科、國家級重點專科針灸理療科、肛腸科為重點專科。擁有美國原裝進口彩色B超機、意大利原裝進口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口胃鏡、日本日立850毫安胃腸機、日本東芝CT、麻醉機、中藥制劑流水線等大型設備110多臺(套)。全院安裝了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醫院辦公自動化。新洲區中醫院技術力量雄厚。專業技術人員中有高級職稱23人,中級職稱93人。湖北省知名中醫1人,武漢市知名中醫1人。 新洲區中醫院堅持走科技興院之路。成立了6個科研工作小組,“三白飲治療面部痤瘡的臨床實驗研究”等3項科研成果達國內領先水平并分獲武漢市科技發明、進步三等獎。“中風1號治療氣滯血瘀型中風的臨床實驗研究”和“追活丸治療頸肩腰腿痛的臨床實驗研究”兩項成果獲區科技進步二等獎。在中西醫結合治療肝腎病、中風病、皮膚病、肛腸疾病方面療效顯著,居本地區領先地位。成功地開展了外科、婦產科、五官科各種大中型手術。新洲區中醫院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以德治院”的辦院思想,狠抓三個文明建設,曾多次獲湖北省衛生廳創建文明中醫醫院先進單位、武漢市衛生局目標管理先進集體稱號;連續4屆被新洲區委、區政府評為區級最佳文明單位;是武漢市物價信得過單位、安全文明小區、計劃生育先進集體。
預約掛號
-
武漢市東西湖區人民醫院(東西湖區醫院)三級甲等
東西湖區人民醫院創建于1958年,獨居武漢市西北一隅,處在滬蓉、京珠高速公路的交匯點,毗鄰銀武高速公路的起點,107國道、武漢中環、武漢外環橫貫全境,交通十分便利,物流非常發達。區人民醫院就座落在東西湖區的中心――秀麗的吳家山下,懷擁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作為區域中唯一一所集醫療、急救、預防、康復、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承擔著全區近50余萬人民的健康保健任務。同時,我院也是武漢市首批“愛嬰醫院”,衛生部授予的“二級甲等醫院”,是東西湖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也是東西湖區急救中心、臨床檢驗中心和吳家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東西湖區人民醫院現有在職職工487人,中高級職稱200余人。醫院開放病床360張,設有內、外、婦、兒、傳、中醫、五官等11個臨床科室,放射、心超、檢驗等7個醫技科室。院外設有2個門診部和 5個社區服務站。 東西湖區人民醫院近年來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專科建設、設備投入和服務軟環境建設。醫院不僅擁有花園式的環境,還配有先進的進口醫療設備,如美國GE全身螺旋CT,百勝AU5彩色B超、杜邦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東芝500MAX光機,德國艾可松電子胃鏡、腹腔鏡,愛克發數字化成像系統(CR),可視化人流系統、利普刀等;以及按標準配置的ICU、CCU病房,建立了醫院信息網絡管理系統(HIS)。外科能開展腦外、胸外、骨外、泌外等較復雜的手術,內科在消化道出血、心血管、呼吸、血液、內分泌、神經等疑難重癥的救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檢驗和影像診斷技術在同級醫院居于前列。口腔正畸達到了市內專科醫院的技術水平。中醫科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頸、肩、腰、腿痛的效果顯著,在全市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中獨具特色。我院分別與協和醫院、亞心醫院建立了協作關系,同時還承擔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湖北中醫學院、長江大學醫學院、江漢大學衛生技術學院等大中專院校的臨床教學實習任務。 東西湖區人民醫院為了給人民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宗旨,以開展“醫院管理年”、創建“文明單位”、“品牌醫院”等活動為契機,醫院整體服務水平大大提高。同時向社會作出鄭重承諾:拒絕接受患者及其親友饋贈的“紅包”、物品;拒絕收取各種開單提成;因病施治;執行院務公開、價格和收費公示制度;執行患者住院“一日清單制”。 東西湖區人民醫院為方便病人就診,還推出了一系列的便民措施:門診設立咨詢服務臺,并為殘疾人和老人備有輪椅和拐杖,實行全程陪護導醫;門診大廳設有簡易門診;中午和夜間實行了內、外科醫生聯合接診;對危急病人,實行先搶救后收費;門診各科節假日、雙休日照常應診;對兒科病區整體遷移與門診融為一體,方便夜間患兒就診;急診科中午和晚間增加了一名醫務人員,以方便學生輸液;各門診、住院科室均安裝了空調,為患者配備了針線包,一次性茶杯,開水器等。 東西湖區人民醫院為加快醫院發展,徹底改變醫院住院部的就醫環境,滿足全區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適應全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的關懷和大力支持下,擬投資4000余萬元興建一棟16000平方米的醫院住院部綜合大樓。該工程已破土動工,預計2008年竣工投入使用。這將是我院發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東西湖區人民醫院決心倍加努力,以創造“技術精湛,服務一流,設備先進、環境優美、價格低廉”的醫院為目標,以病人為中心,以社會滿意為最高準則,竭誠為全區人民提供全天候、多層次、全方位的優質醫療服務。
預約掛號
-
武漢市黃陂區人民醫院(黃陂人民醫院)二級
武漢市黃陂區人民醫院(江漢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建于1949年,是全區規模最大的綜合性中心醫療機構。屬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醫院緊鄰鐵鎖龍潭景區,環境優美,占地41.737畝,醫療用房1.8萬平方米。全院設有49個臨床醫技科室,10個病區,開放病床360張,病床使用率120%左右,年門診量16萬人次,2006年年收入總額達6千萬元。1996年被授予“國家二級甲等醫院”、“愛嬰醫院”,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等10多所醫學院校和全區醫療衛生單位的實習進修基地。至2006年底,醫院門診診療人次達17萬余人次,出院病人14萬余人,年收入5800余萬元。 醫院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備齊全,具有高級技術職稱60多人,中級技術職稱200多人,擁有萬元以上醫療設備百余臺,如核磁共振、德國西門子多層螺旋CT機、美國惠普、德國西門子彩色多普勒、日本阿洛卡B超儀、日本島津B超儀、日本奧林巴斯電子胃鏡、美國杜邦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法國倍肯血細胞計數儀、法國全自動血凝儀、臺灣產酶標儀、光電腦電圖儀、長程心電圖機、多功能心電監護儀、多功能麻醉機、骨傷治療儀、美國C臂放射機、日本JMS血液透析儀、血液凈化系統、鈥激光治療機、德國狼牌腹腔鏡、胃腸X光機、德國愛克發CR放射成像系統、德國西門子數字減影儀、電子陰道鏡、膽道鏡、瑞士超聲乳化儀、口腔治療儀、聽力檢測儀、鼻內窺鏡、LEEP刀、結腸灌注透析機、呼吸機、病理圖文分析系統等。 醫院設有心血管病、腦血管病、肝病、腎病、骨病等四個重點專科,兒科、口腔科、腦外、泌外、呼吸、消化、皮膚、腔鏡、放射介入診療、白內障超聲乳化治療、腫瘤化療、糖尿病綜合治療、血液透析、針灸理療是我院的特色科室和優勢專業,各病區均設有ICU重癥監護病房。設立的120急救中心是全區最大的醫療急救中心。能成功開展普外、腦外、胸外、泌尿外科、骨外及兒麻矯正、白內障摘除、子宮全切、顱內血腫微創清創術、腹腔鏡手術等各類手術,對治療腦血管意外、上消化道出血、出血熱及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肝病等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各醫技科室均能成功開展二級醫院必備的技術項目。
預約掛號
-
武漢市第七醫院(武漢第七醫院)二級
武漢市第七醫院,建于1955年7月,是一家由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的醫療機構。歷經50余年的發展壯大,醫院現已成為集臨床、科研、教學、體檢、預防保健和社區衛生服務為一體的綜合醫院,并先后被命名為:全國愛嬰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湖北省健康教育示范醫院、武漢市旅游定點醫院、武漢市基本醫療救助定點醫院、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武漢分公司定點醫院、武漢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武漢市110、120急救聯動醫院,以及物價收費信得過單位、武漢市文明醫院、武昌區最佳文明單位等。 武漢市第七醫院位于武漢市武昌區中南二路13號,占地近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萬多平方米,綠化面積2萬平方米。交通便利,是一家綠色園林式醫院。醫院現有在職職工近450人,有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87人,其中高級職稱70人,中級職稱近150人。 武漢市第七醫院開放床位305張,設有肝病科、內科、外科、骨外科、婦產科、兒科、中西醫結合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康復科、理療科、麻醉科以及急診科等19個臨床科室,放射科、CT室、檢驗科、特檢科以及藥劑科等11個醫技科室,另外醫院還設有1個肝病實驗室,1個綜合制劑室。 武漢市第七醫院先后配備了進口全身CT機、直接數字化X線攝影機(DR)、X光—C臂數字減影機、500毫安X光機、全身彩超、徑顱多普勒超聲儀、電子胃鏡、胃腸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氣分析儀、人工肝支持系統、腹腔鏡、Leep刀、全自動麻醉機等一大批先進儀器設備,完全滿足臨床診療活動需要,確保診療效果。武漢市第七醫院重點專科是肝病科,現為武漢市中部地區醫療救治中心重點專科、湖北省傳染病學會委員單位。肝病科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各類肝病為特色,尤其擅長對重癥肝炎的治療,已有9項肝病防治的科研成果獲部、省、市科技進步獎。 武漢市第七醫院始終堅持“大專科、小綜合”原則,不斷加強了內科、外科、骨外科、婦產科、兒科、中西醫結合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醫療綜合服務能力的提升,保證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基本醫療服務需要。 武漢市第七醫院是省、市多家醫學、護理院校學生的實習基地。 武漢市第七醫院作為區屬中心醫院,同時也是全市110、120急救聯動醫院之一,醫院承擔了武昌區、洪山區大部份急救病人的救治工作;醫院是武昌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療技術指導中心,承擔全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醫療技術指導、培訓和轉診工作;醫院是武昌區殘疾人康復服務工作技術指導機構,承擔了組織、指導全區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實施、開展康復服務,指導社區開展殘疾調查,制定社區康復計劃,布局康復資源,組織康復訓練,提供轉介服務,負責殘疾鑒定與評估,向上級部門提供有關康復服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等職能;同時,醫院還承擔了武昌區貧困群體救助、支援惠民醫院以及救災、搶險和社會公益活動等的醫療保障任務。 武漢市第七醫院于1999年開始承辦了武昌區中南路街第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07年8月,中心從醫院剝離搬遷至新址——武昌區小東門的民主路429號。中心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防治疾病、促進健康”的服務宗旨,積極采取多種優惠措施,讓利于民,努力為所轄社區居民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復、計劃生育指導六位一體的綜合性衛生服務。 武漢市第七醫院全體干部職工始終把醫院定位于“老百姓自己的醫院”,始終堅持恪守“仁愛、敬業、和諧、創新”的院訓,始終堅持弘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能共事、不出事”的干事精神,始終堅持貫徹“領導為群眾服務,機關為臨床服務,全院為患者服務”的服務宗旨,在服務上追求全心全意,在技術上追求精益求精,優質服務、盡心竭力促進患者健康,勤奮敬業、齊心協力推動醫院發展。 武漢市第七醫院正在全面推進醫院基本建設,美化醫院環境,加強醫院管理,改善醫療服務,規范醫療行為,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正以優質的服務、優良的技術、優美的環境,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預約掛號
-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三級甲等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北省新華醫院)始建于1953年,座落在漢口秀美宜人的菱角湖畔,是湖北中醫藥大學附屬新華醫院、湖北省腦科中心、湖北省醫學體格檢查中心、國家化學中毒救治(湖北)基地,同時也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技術協作醫院和湖北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是省、市醫保、新農合定點醫院。 醫院現轄有一院三區,建筑面積10萬平米,定編床位1200張,實際開放床位1035張,臨床醫技科室38個,現有在職員工1150人,專業技術人員917人,中高級職稱人員459人,擁有博士、碩士300余人。醫院擁有64排128層螺旋CT、1.5T 超強核磁共振、數字化大型C臂血管造影機、DR、高檔彩超、超聲胃鏡、高清腹腔鏡、高端手術顯微鏡、高壓氧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尼高力術中神經監護儀等一系列高端儀器設備,能為患者治療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醫院秉承“厚德、精業、仁愛、尚新”的院訓,堅持“勇于攀登現代醫學發展高峰,深入發掘傳統醫學偉大寶庫,奮力實現中西融合創新之夢。”戰略目標,不斷拓寬醫療服務領域,科室專業向細、精、深邁進,現有一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職業病科;國家中部醫療服務中心重點專科——腦科中心(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康復醫學科、脊柱外科);省級重點專科——神經外科、檢驗科、護理學科。作為“湖北省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和“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醫院還確定了首批院級中西醫結合重點專科——腦病科(神經內科)、康復科、骨傷科、老年病、脾胃病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病科、臨床藥學7 個專科,并確定急診科、心血管病科(心血管內科)、肺病科(呼吸內科)、脾胃病科(消化內科)、腦病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病科(內分泌科)、腎病科(腎內科)、腫瘤科、骨傷科(骨科)、婦科、產科、耳鼻咽喉科、眼科、皮膚科、針灸科、推拿科、康復科、老年病科18個科室為我院中西醫結合特色建設科室,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的診療優勢,提高中西醫結合的臨床療效, 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與發展,醫院學科技術已全面進入微創時代。醫院已成為北京天壇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的“神經內鏡技術協作中心”和“功能神經外科規范化診療基地”。介入治療,腔鏡技術廣泛應用于各學科;神經外科開展的復雜顱腦外傷、腦出血、頑固性癲癇以及小腦腫瘤、顱咽管瘤、聽神經瘤、部分腦干腫瘤、神經內鏡下垂體瘤切除等手術治療;脊柱外科開展的各種復雜的脊柱側彎矯形內固定術;胸外科開展的食管癌根治、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普外科開展的肛門膽管癌切除術、肝內巨大腫瘤切除術、腹腔鏡胃癌、結腸癌根治術;婦產科開展的腔鏡下子宮切除、宮頸癌根治術;泌尿外科開展的輸尿管鏡、經皮腎鏡、后腹腔鏡、膀胱癌根治術以及消化內科無痛胃腸鏡、超聲內鏡、呼吸內科支氣管鏡等多項診療技術項目,均達到省內或國內先進水平,得到廣大患者贊譽。 改革創新的春風為醫院的快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醫院二期工程,高達100多米,層高32層的住院部綜合樓(德泰樓)現已開工建設,預計2017年投入使用。規劃占地面積100畝,定編床位500張的梁子湖院區也將于201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屆時,北湖院區加上四個分部床位數將達到2000張,醫院將以更加嶄新的面貌、精湛的技術、先進的設備、優美的環境,為廣大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層次、高品質的健康醫療服務,譜寫醫院發展的新篇章。
預約掛號
-
長江航運總醫院(長江航運總院)三級
長江航運總醫院創建于1954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防疫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醫院,湖北省認定的第一所腦科醫院,武漢市醫療保險定點醫院,交通事故救治指定醫院,武漢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轉診定點醫療機構,水上110聯動急救定點醫院,武漢大學醫學院等醫學院校的教學醫院。 開放病床802張,設有57個臨床科室,42個專業,14個醫技科室,49個專家門診,在職職工800余人(含一個疾控中心),具有中、高級職稱技術人員300余人。腦科醫院常年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的神經外科專家王忠誠及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外科及神經介入、放射共十二名專家為醫院客座專家,并有腦外科專家常駐醫院開展專家門診及各種神經外科手術,神經內科專家每月定期來醫院座診、會診。腦科醫院已成功開展各種顱內,腦室內、脊髓內腫瘤、腦干腫瘤、多發性腦血管瘤及腦血管畸形、癲癇病、各種腦外傷、腦出血的顯微鏡神經外科手術,手術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北京天壇醫院是一所集醫、教、研、防為一體的現代化、以神經學科為重點的三級甲等大型綜合醫院,是世界三大神經外科研究中心之一、亞洲最大的神經外科臨床、科研、教學基地和WHO在中國的神經科學培訓中心;其時間內科率先在國內成立了腦血管病血管內治療中心,成為北京市乃至全國的神經病學科中心;成立的多學科、系統的急性腦血管病搶救綠色通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和科學成果。其介入中心為全國最大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權威。 長江航運總醫院醫療設備齊全,擁有1.5T核磁共振、介入數字血管造影機、螺旋CT和全身CT、電子手術顯微鏡、高壓氧艙、腹腔鏡、彩超及B超系列、心功能檢查及運動心電圖系統、經顱多普勒、新型碎石機、各種內窺鏡等一系列現代化的醫療設備。已成功開展冠狀動脈造影術、PTCA及冠脈內支架置入術、心臟永久起搏器安裝術,全髖置換術、肝葉切除術、斷肢再植術、體外震波碎石術、前列腺電切術及同位素放射治療、腫瘤介入及熱療、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等醫療技術。腦動脈瘤介入栓塞、腦血管病血管支架置入手術,神經康復范圍廣,經驗豐富。其中駢骶體透明膈等部位的手術填補了湖北地區的空白;開展了涉及腦干、三腦室、高頸段脊髓等顱內、髓內各類腫瘤近30個病種的顯微神經外科手術,多數達國內先進水平,開展的"卒中單元"以早期溶栓、介入、康復等治療技術于一體,明顯降低傷殘率和死亡率。 長江航運總醫院堅持"病人至一、服務第一"的宗旨,信守"醫院為社會服務、醫生替患者著想、醫療讓群眾滿意"的服務理念,遵循"厚德博愛誠信進取"的院訓,全方位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預約掛號
-
武漢市中醫醫院(武漢中醫院)三級甲等
武漢市中醫醫院始建于1955年,是湖北武漢地區最早的中醫綜合性醫療機構,是湖北中醫學院附屬國醫醫院。醫院在漢陽玫瑰園和漢口臺北路設有兩個分院,設有武漢市中醫藥研究所。醫院占地近7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近3萬平方米,開放床位521張。擁有員工690余人,衛生技術人員559人,高級衛技人員97人,其中國家級專家3人,國家學術繼承導師7人,另有湖北中醫學院碩士生導師、兼職教授、副教授33人。 50年來,經過幾代中醫人的艱苦創業,已成為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康復、預防保健于一體的全國三級甲等中醫醫院。醫院科室設置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年門診人次近60萬,年收入院病人6000余人次。開設有急診、內、外、婦、兒、針灸、中風、骨傷、美容、按摩、痔瘺、皮膚、眼科、耳鼻喉科等15個臨床科室以及藥劑科、放射科、檢驗科、功能檢查科等醫技科室。開設有中醫特色的按摩美容保健中心、古色古香的名醫堂,薈萃武漢地區50多名知名老中醫專家。醫院擁有一批現代化醫療設備,如:大型生化儀、CT、彩超、CR、腹腔鏡、電子纖維鏡、腸療儀等,加強醫院的科學診療水平。 醫院“堅持中醫特色、提高綜合實力”的辦院方向,在治療肝膽疾病、中風、骨傷、骨病、心血管疾病、小兒疳疾、痔瘺、瘰癘、糖尿病、消化系疾病、風濕疼痛等方面積累了歷屆老中醫的經驗和傳統獨特的治療技法,療效顯著,深受病員歡迎。 醫院注重專科建設,在武漢地區率先成立了以名老中醫專家命名的學術研究室:章真如學術研究室、張介安學術研究室,和一批湖北省知名專科的學術研究室,如腦病學術研究室,骨病學術研究室等。今年國家級專家章真如學術思想及臨癥研究課題被列為“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 醫院牢固樹立“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論,以“團結、奮進、精誠、創新”為醫院精神,抓醫院內涵建設、文明品牌醫院建設,以優質的服務、過硬的技術服務患者、奉獻社會,醫院先后榮獲“湖北省知名中醫醫院”榮譽稱號。武漢地區首屆十佳文明品牌醫院。
預約掛號
-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中南醫院)三級甲等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建于1956年,坐落在武昌東湖之濱,毗鄰武漢中央文化區楚河漢街。醫院編制床位3300張,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社區服務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醫院。醫院堅持黨建引領,注重科技創新和轉化。醫院的綜合實力位列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百強,科研學術影響力躍居全國30位,王行環教授團隊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國際最新Nature指數躋身全國醫療機構前十,入選全國進步最快醫院榜單。醫院連續3年位居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前100名,2016年成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牽頭單位,依托中南醫院建設了湖北省人類遺傳資源保藏中心、武漢大學人類遺傳資源保藏中心。醫院為中國醫學科學院武漢感染性疾病及腫瘤研究中心、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干細胞臨床研究機構、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國家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醫院承擔著武漢大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等專業本科生、“5+3”一體化、八年制(含中法班)學生以及港、澳、臺地區學生和20多個國家留學生的臨床課程教學和教育管理工作,同時承擔博、碩士研究生的教育任務。與法國洛林大學合作創辦“中法醫學實驗班”17年、與美國芝加哥大學合作“臨床醫學教學改革試點班”8年。獲批為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醫學考試中心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與考官培訓基地、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首批國家級住院醫師培訓基地,首批“全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示范基地”、湖北省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先進單位。通過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有效期八年(最高等級)。在湖北省率先推出預約診療,實現掃碼支付,將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貫通就醫全過程,為就診患者帶來了便捷高效的線上全流程就醫服務體驗。醫院積極響應醫改政策,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與60家基層醫院建立緊密型醫療聯合體,與河南、新疆等地醫院建立合作關系,將影像、檢驗、病理平臺建設深入社區。醫院推行“以患者為中心 以奮斗者為本”的理念,把“及時去治療 常常去幫助 總是去安慰”的人文醫學理念貫穿于日常醫療活動中,注重培育醫務工作者關愛病人、熱愛醫學、獻身醫學的人文精神,承載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不斷提升“就醫體驗和執業體驗”。醫院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良好文化熏陶,為醫護人員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氛圍和“土壤”,涌現出了以“人民醫學家”桂希恩教授、“國之大醫”葉啟發、“國之名醫”周云峰教授、“國之名醫”王行環教授為代表的“德藝雙馨”的醫學大家。在新冠肺炎抗疫工作當中,醫院勇于擔當,采取1+3模式,先后接管了武漢雷神山醫院、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武漢市第七醫院,最高峰時統籌安排了4個醫療點近5400張床位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是武漢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人數最多的醫院。率先出版了防疫指南,為國家和國際防疫做出了貢獻,獲得了中國科協頒發的全國創新爭先獎。醫院先后被國家衛計委授予首批三級甲等醫院、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百佳醫院、愛嬰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援外醫療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城市醫院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武漢市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先進集體、武漢市創建全國衛生城市突出貢獻單位等榮譽稱號,是湖北省文明單位、為湖北省醫保異地就醫轉診定點醫療機構、武漢市城鎮職工、居民醫保定點醫院、AAA級新農合省級定點醫療機構。醫院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等國及港澳臺地區醫學院或醫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與法國南錫大學、洛林大學、里爾大學、里昂大學、圖盧茲第三大學等學術交流頻繁。自2001年起,學院與法國南錫大學、法國洛林大學先后開展合作培養臨床醫學專業七年制、八年制學生項目,中法班至今共招收學生400余名。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正向國際一流綜合性研究型教學醫院目標穩步邁進!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