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市蔡甸區中醫醫院二級
蔡甸區中醫醫院成立于1984年7月,是集中醫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是湖北中醫藥大學臨床教學基地,湖北省人民醫院和武漢市第一醫院的醫療技術協作單位,湖北省健康教育示范醫院。醫院位于蔡甸城區繁華的樹藩大街與新福路交匯處,環境優雅,交通便利。醫院占地面積13334多㎡,建筑面積14000多㎡,醫療用房面積11000多㎡。醫院現在職職工32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86人(高級職稱38人、中級職稱95人,初級職稱165人),開設床位350張。醫院科室設置齊全,診療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門診部設急診、內、外、婦、兒、骨傷、五官、肛腸、針灸、理療、皮膚病等20余個科室。住院部設內、外、婦產、兒、骨傷、針灸等八個病區。主要設備有CT、放射CR、彩色B超、電子胃鏡、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球計數儀、尿液分析儀等,還有一批康復理療設備。 中醫院人將秉承“愛崗、敬業、厚德、精術”的院訓,牢記“以人為本、兼容中西、突出特色、科技興院”的醫院宗旨,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繼續以加快提升醫院的整體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為己任,科學規劃醫院的事業發展、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為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藥服務需求作出更大的貢獻。
預約掛號
-
武漢市漢陽醫院三級
武漢市漢陽醫院,即湖北省人民醫院漢陽醫院,武漢科技大學附屬漢陽醫院,是武漢科技大學第三臨床學院,武漢文理學院臨床教學醫院。創立于1953年8月,前身是漢陽鐵路中心醫院,是一家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保健于一體的三級綜合性非盈利性醫院。醫院為國際SOS急救網絡醫院、武漢市漢陽創傷急救醫院、武漢市“120”醫療急救聯動醫院,醫保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醫院、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醫院位于漢陽區墨水湖路53號,面臨漢陽大道,毗鄰武漢動物園,交通便利,環境優美。醫院占地面積50余畝,目前開房床位1200余張,分設34個一級臨床科室、11個醫技科室、16個職能科室。其中,創傷急救學科已成“武漢樣本”,被中國創傷救治聯盟授予“創傷救治中心建設單位”;神經內科為武漢市臨床重點專科、武漢市高級卒中中心、湖北省綜合卒中防治中心、湖北省及武漢市卒中急救地圖推薦醫院;泌尿外科為武漢市臨床重點專科,成立了湖北省泌尿外科疑難疾病會診中心;心血管內科為武漢市臨床建設專科,設立有“江洪團隊工作室”,為國家胸痛中心認證單位、湖北省急性心血管疾病醫療救治分中心;婦科為武漢市臨床建設專科。醫院年門診量70萬余人次,收治患者4萬余人次,完成手術1萬余臺次。 賢者云集,醫心致遠。醫院現有員工14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200余人,博士、碩士近200人。2018至2020年,主持和參與國家科研項目4項;主持省、市級科研項目40余項;完成省市級繼續教育項目20余項;獲武漢黃鶴英才、中青年醫學骨干、中醫人才和知音英才10余人;參編專著近20部,發表SCI文章及國內核心期刊論文300余篇。2007年成為武漢科技大學附屬醫院,是武漢科技大學第三臨床學院,承擔醫學專業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的理論與臨床實踐教學;2018年成為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協同基地,每年承擔湖北省住院醫師的規范化培養任務。每年培養醫學人才百余人。 設備優良,設施配套。醫院擁有3.0T核磁共振(MRI)、飛利浦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64排螺旋CT、基因測序儀、4K高清腹腔鏡、乳腺鉬靶等100余套診療儀器設備,大大提高了診療能力;醫院投資2億多元,規劃于2023年底建成15層“平戰結合”醫療綜合樓,大幅度改善就醫環境。 戰略聯盟,創新驅動。2014年3月,成立湖北省泌尿外科疑難疾病會診中心,由同濟、協和等醫院近100名權威專家坐鎮,全國患者慕名而來;2021年5月,與湖北省人民醫院建立緊密型戰略聯盟,省人民醫院近40名專家及組團“常駐”漢陽醫院,并成為各學科帶頭人,每周定期坐診、會診、查房、手術,讓患者能更便捷地享受到國家級、省級醫療服務。 醫者仁心,無私奉獻。醫院積極參與舟曲泥石流、5.14龍卷風等突發事故的醫療搶救,以及軍運會和漢馬等大型活動的醫療保障任務;每年舉辦大型義診和講座百余場次;長期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技能比武,讓“尊重生命 精益求精”的漢醫精神代代相傳。 白衣執甲,勇于擔當。在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千余名黨員干部職工不計生死,齊心抗疫。醫院先后成為定點發熱門診、新冠定點、清潔醫院,還托管了有1100張床位的方艙醫院和40張床位的康復驛站等。截止4月8日,先后接診發熱患者17000余人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553人,接診非新冠病人8萬余人次,收治住院非新冠病人4558人,開展各類急診手術1125臺次,在抗擊新冠肺炎和收治普通病人兩條戰線上贏得了政府的表揚和人民的信賴。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湖北省委常委王賀勝同志考察時指出:“漢陽醫院在關鍵時刻,拉得出、沖得上,為老百姓著想,為老百姓解憂,經受住了大考。我們黨不能忘了,政府不能忘了,人民也不能忘了。”255個集體和個人榮獲表彰,其中1人獲得“全國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醫院獲得“湖北省抗擊新冠疫情先進集體”。 大醫精誠,大愛無疆。“漢醫人”始終斗志昂揚、凝心聚力,在創建國家知名、區域一流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征程上奮力邁進,共同譜寫漢陽醫院更為壯麗的懸壺樂章!
預約掛號
-
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武漢十一醫院)二級
武漢市第十一醫院(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創建于1917年,有著90余年的輝煌歷史,是一所集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醫院是武漢市文明單位,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武漢市首批基本醫療救助定點醫院、武漢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AAA級)定點醫院、武漢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Ⅰ類)定點轉診醫院、湖北省健康教育示范醫院、武漢市交通事故定點醫院、武漢市農民工孕產婦分娩定點醫院、江漢區子女互助合作醫療定點醫院、江漢區社區醫療服務技術指導中心,并舉辦了一所唐家墩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最大限度地滿足居民的醫療服務需求。 醫院現有床位477張,設有臨床科室25個,醫技科室7個,專家門診16個,擁有專業技術人員621名,高職稱人員64名,省政府津貼專家1人,市政府津貼專家1人,2人獲“武漢市勞動模范”稱號,2人獲武漢市“我心目中的好醫生”稱號。 醫院設備先進,有磁共振成像系統,螺旋CT,數字化攝影系統(DR),大型生化分析儀,三維彩色多譜勒超聲診斷儀,紅外掃描儀等大型醫療設備及腹腔鏡、纖支鏡、纖維胃鏡、纖維結腸鏡、纖維乳腺導管鏡等各種窺鏡。有全凈化手術室、血液凈化科、標準供應室、窺鏡清洗中心、PCR實驗室、重癥監護室等重要部門和科室。醫院住院環境優美,16層住院綜合大樓設計新穎,功能齊全,每間病房均配有中心供氧系統、呼叫系統、有線電視系統及現代化的消防設施;有獨立的衛生間、沐浴室及冷暖空調、液晶電視、電話、儲物柜等設施。 醫院確立了“以病人為中心”的辦院方針,遵循“團結、拼搏、創新、發展”的院訓,按照“以質量為生命,以服務為保證,以市場為導向,以改革為動力,以發展為目標”的經營理念竭誠為老百姓健康服務。
預約掛號
-
武漢市第七醫院(武漢第七醫院)二級
武漢市第七醫院,建于1955年7月,是一家由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的醫療機構。歷經50余年的發展壯大,醫院現已成為集臨床、科研、教學、體檢、預防保健和社區衛生服務為一體的綜合醫院,并先后被命名為:全國愛嬰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湖北省健康教育示范醫院、武漢市旅游定點醫院、武漢市基本醫療救助定點醫院、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武漢分公司定點醫院、武漢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武漢市110、120急救聯動醫院,以及物價收費信得過單位、武漢市文明醫院、武昌區最佳文明單位等。 武漢市第七醫院位于武漢市武昌區中南二路13號,占地近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萬多平方米,綠化面積2萬平方米。交通便利,是一家綠色園林式醫院。醫院現有在職職工近450人,有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87人,其中高級職稱70人,中級職稱近150人。 武漢市第七醫院開放床位305張,設有肝病科、內科、外科、骨外科、婦產科、兒科、中西醫結合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康復科、理療科、麻醉科以及急診科等19個臨床科室,放射科、CT室、檢驗科、特檢科以及藥劑科等11個醫技科室,另外醫院還設有1個肝病實驗室,1個綜合制劑室。 武漢市第七醫院先后配備了進口全身CT機、直接數字化X線攝影機(DR)、X光—C臂數字減影機、500毫安X光機、全身彩超、徑顱多普勒超聲儀、電子胃鏡、胃腸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氣分析儀、人工肝支持系統、腹腔鏡、Leep刀、全自動麻醉機等一大批先進儀器設備,完全滿足臨床診療活動需要,確保診療效果。武漢市第七醫院重點專科是肝病科,現為武漢市中部地區醫療救治中心重點專科、湖北省傳染病學會委員單位。肝病科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各類肝病為特色,尤其擅長對重癥肝炎的治療,已有9項肝病防治的科研成果獲部、省、市科技進步獎。 武漢市第七醫院始終堅持“大專科、小綜合”原則,不斷加強了內科、外科、骨外科、婦產科、兒科、中西醫結合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醫療綜合服務能力的提升,保證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基本醫療服務需要。 武漢市第七醫院是省、市多家醫學、護理院校學生的實習基地。 武漢市第七醫院作為區屬中心醫院,同時也是全市110、120急救聯動醫院之一,醫院承擔了武昌區、洪山區大部份急救病人的救治工作;醫院是武昌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療技術指導中心,承擔全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醫療技術指導、培訓和轉診工作;醫院是武昌區殘疾人康復服務工作技術指導機構,承擔了組織、指導全區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實施、開展康復服務,指導社區開展殘疾調查,制定社區康復計劃,布局康復資源,組織康復訓練,提供轉介服務,負責殘疾鑒定與評估,向上級部門提供有關康復服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等職能;同時,醫院還承擔了武昌區貧困群體救助、支援惠民醫院以及救災、搶險和社會公益活動等的醫療保障任務。 武漢市第七醫院于1999年開始承辦了武昌區中南路街第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07年8月,中心從醫院剝離搬遷至新址——武昌區小東門的民主路429號。中心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防治疾病、促進健康”的服務宗旨,積極采取多種優惠措施,讓利于民,努力為所轄社區居民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復、計劃生育指導六位一體的綜合性衛生服務。 武漢市第七醫院全體干部職工始終把醫院定位于“老百姓自己的醫院”,始終堅持恪守“仁愛、敬業、和諧、創新”的院訓,始終堅持弘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能共事、不出事”的干事精神,始終堅持貫徹“領導為群眾服務,機關為臨床服務,全院為患者服務”的服務宗旨,在服務上追求全心全意,在技術上追求精益求精,優質服務、盡心竭力促進患者健康,勤奮敬業、齊心協力推動醫院發展。 武漢市第七醫院正在全面推進醫院基本建設,美化醫院環境,加強醫院管理,改善醫療服務,規范醫療行為,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正以優質的服務、優良的技術、優美的環境,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預約掛號
-
武漢市武昌醫院(武昌醫院)二級
武漢市武昌醫院原為武昌鐵路醫院,前身是1912年幾個人辦的診病所,只為鐵路職工服務。1948年,在診病所基礎上“武昌鐵路醫院”掛牌成立,成為鐵道部鄭州鐵路局沿線醫院之一,為廣大鐵路職工及家屬提供醫療服務。2004年,武昌鐵路醫院整體交由武漢市衛生局直屬管理,更名為武漢市武昌醫院。 歷經百年的建設,尤其是改制十年來的發展, 醫院現有員工966人,專業技術人員901人,其中高級職稱148人 。設有東區、西區、南湖院區三個院區,建有武北門診、健康門診和體檢中心,承辦了楊園街第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梨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兩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編制床位 889張(其中社區編制床位85張)。 醫院科室齊全,設有內、外、婦、兒、皮膚、耳鼻喉、眼、口腔等26個臨床一級科室和醫技科室,并設創傷外科、微創外科、甲乳專科、放射介入等70余個專病專科,不僅是武漢市急救中心“120”楊園地區急救站、南湖地區急救站,還承擔著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院、湖北中醫藥大學、武漢市鐵路技術學院等多所高等院校的臨床教學和實習工作。 醫院擁有核磁共振、DSA、CT、DR、彩超、經顱腦彩色多普勒診斷儀(TCD)、體外震波碎石機、全自動大型生化分析儀、動態心電監護儀、呼吸機、電子胃鏡、膽道鏡、結腸鏡、纖支鏡、腹腔鏡、纖維鼻鏡、前列腺電切鏡、高壓氧艙等大中型診斷、治療設備300多(臺)套。建有現代化層流手術室,與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合作建立了集醫療會診、衛星教學于一體的遠程醫學中心,遠程教學內容經國家衛生部認可,并授予國家級醫學繼續教育Ⅰ類學分。 醫院是武漢市醫保、鐵路醫保、武漢市工傷醫療保險、武漢市高干高知、武漢市鐵路局老干部等定點醫療醫院,也是新洲區、蔡甸區、黃陂區、漢南區、江夏區、洪山區、東西湖區、東湖高新等“新農合定點醫院”,同時被武昌交通大隊、二橋交通大隊、“122”確定為交通事故急救定點醫院, 被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等多家保險機構指定為醫療保險定點醫院。 醫院先后榮獲衛生部愛嬰醫院、全國社區藥物維持治療優秀門診、湖北省優質服務示范醫院、武漢市文明單位、武漢市模范職工之家、武漢市民主管理四星級單位、武漢市衛生系統績效管理先進單位、武漢市衛生系統先進基層黨委、武昌區最佳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2014年被湖北省衛計委評定為三級綜合醫療機構。 醫院秉承“上善若水,潤澤生命”的服務理念,竭誠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努力把醫院打造成為集醫療、保健、教學、科研、急救于一體的百姓信賴的三級甲等優秀綜合醫院。
預約掛號
-
武漢市第五醫院(武漢第五醫院)三級甲等
武漢市第五醫院地處武漢三鎮一方——漢陽。東瀕長江、北依漢水,是該地區唯一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武漢大學教學醫院、江漢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2.1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03萬平方米;擁有直線加速器(LA)、64排CT(64CT)、數字化血管造影系統(DSA)、核磁共振(MRI)、大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一系列先進診療設備,建有血液透析室、綜合ICU、CCU和NICU、靜脈配置中心和10個標準百級、千級凈化層流手術室。 開放床位600張,年門診量50萬人次,年住院病人2萬人次。設有20個一級科目、60余個二級專業科室。現有職工888人,其中正高職稱16人、副高職稱62人,博士6人、碩士56人。 醫院技術力量雄厚。血液科被武漢市科委批準成為武漢市血液病研究所,該科創立的“種子——土壤學說”在1978年全國首屆科技大會上獲獎,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有獨特療效。醫院口腔科是武漢市市級重點專(學)科建設單位,腫瘤科、心血管內科、婦產科、泌尿外科、骨科、神經內科等一批專科成為醫院重點學科。 近五年來承擔省、市級科研課題16項,發表學術論文210篇。醫院是江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擔任江漢大學醫學院學生臨床醫學課程教學及實習工作,每年接受武漢大學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江漢大學醫學院、湖北省中醫學院見習生、實習生和各地進修人員400余人次。 醫院發揚“厚德博學、精益求精”的醫院精神,不斷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得到了患者和社會的廣泛認可,被湖北省衛生廳評為湖北省首批、武漢市首家“三級優秀醫院”,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先進單位”、“武漢市文明品牌醫院” 稱號,榮獲武漢市“五一”勞動獎狀。 根據武漢市打造中部區域性醫療服務中心的戰略部署,醫院將著力打造腫瘤特色專科,建設一個擁有500張腫瘤病床,可開展手術、放療、化療、熱療、生物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心理干預、康復等綜合治療,集醫療、科研、教學、早期檢測、預防監測于一體,在全市有品牌、全省有影響的大型腫瘤綜合治療專科,使醫院綜合實力將進一步提高。
預約掛號
-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三級甲等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北省新華醫院)始建于1953年,座落在漢口秀美宜人的菱角湖畔,是湖北中醫藥大學附屬新華醫院、湖北省腦科中心、湖北省醫學體格檢查中心、國家化學中毒救治(湖北)基地,同時也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技術協作醫院和湖北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是省、市醫保、新農合定點醫院。 醫院現轄有一院三區,建筑面積10萬平米,定編床位1200張,實際開放床位1035張,臨床醫技科室38個,現有在職員工1150人,專業技術人員917人,中高級職稱人員459人,擁有博士、碩士300余人。醫院擁有64排128層螺旋CT、1.5T 超強核磁共振、數字化大型C臂血管造影機、DR、高檔彩超、超聲胃鏡、高清腹腔鏡、高端手術顯微鏡、高壓氧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尼高力術中神經監護儀等一系列高端儀器設備,能為患者治療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醫院秉承“厚德、精業、仁愛、尚新”的院訓,堅持“勇于攀登現代醫學發展高峰,深入發掘傳統醫學偉大寶庫,奮力實現中西融合創新之夢。”戰略目標,不斷拓寬醫療服務領域,科室專業向細、精、深邁進,現有一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職業病科;國家中部醫療服務中心重點專科——腦科中心(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康復醫學科、脊柱外科);省級重點專科——神經外科、檢驗科、護理學科。作為“湖北省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和“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醫院還確定了首批院級中西醫結合重點專科——腦病科(神經內科)、康復科、骨傷科、老年病、脾胃病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病科、臨床藥學7 個專科,并確定急診科、心血管病科(心血管內科)、肺病科(呼吸內科)、脾胃病科(消化內科)、腦病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病科(內分泌科)、腎病科(腎內科)、腫瘤科、骨傷科(骨科)、婦科、產科、耳鼻咽喉科、眼科、皮膚科、針灸科、推拿科、康復科、老年病科18個科室為我院中西醫結合特色建設科室,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的診療優勢,提高中西醫結合的臨床療效, 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與發展,醫院學科技術已全面進入微創時代。醫院已成為北京天壇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的“神經內鏡技術協作中心”和“功能神經外科規范化診療基地”。介入治療,腔鏡技術廣泛應用于各學科;神經外科開展的復雜顱腦外傷、腦出血、頑固性癲癇以及小腦腫瘤、顱咽管瘤、聽神經瘤、部分腦干腫瘤、神經內鏡下垂體瘤切除等手術治療;脊柱外科開展的各種復雜的脊柱側彎矯形內固定術;胸外科開展的食管癌根治、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普外科開展的肛門膽管癌切除術、肝內巨大腫瘤切除術、腹腔鏡胃癌、結腸癌根治術;婦產科開展的腔鏡下子宮切除、宮頸癌根治術;泌尿外科開展的輸尿管鏡、經皮腎鏡、后腹腔鏡、膀胱癌根治術以及消化內科無痛胃腸鏡、超聲內鏡、呼吸內科支氣管鏡等多項診療技術項目,均達到省內或國內先進水平,得到廣大患者贊譽。 改革創新的春風為醫院的快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醫院二期工程,高達100多米,層高32層的住院部綜合樓(德泰樓)現已開工建設,預計2017年投入使用。規劃占地面積100畝,定編床位500張的梁子湖院區也將于201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屆時,北湖院區加上四個分部床位數將達到2000張,醫院將以更加嶄新的面貌、精湛的技術、先進的設備、優美的環境,為廣大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層次、高品質的健康醫療服務,譜寫醫院發展的新篇章。
預約掛號
-
長江航運總醫院(長江航運總院)三級
長江航運總醫院創建于1954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防疫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醫院,湖北省認定的第一所腦科醫院,武漢市醫療保險定點醫院,交通事故救治指定醫院,武漢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轉診定點醫療機構,水上110聯動急救定點醫院,武漢大學醫學院等醫學院校的教學醫院。 開放病床802張,設有57個臨床科室,42個專業,14個醫技科室,49個專家門診,在職職工800余人(含一個疾控中心),具有中、高級職稱技術人員300余人。腦科醫院常年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的神經外科專家王忠誠及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外科及神經介入、放射共十二名專家為醫院客座專家,并有腦外科專家常駐醫院開展專家門診及各種神經外科手術,神經內科專家每月定期來醫院座診、會診。腦科醫院已成功開展各種顱內,腦室內、脊髓內腫瘤、腦干腫瘤、多發性腦血管瘤及腦血管畸形、癲癇病、各種腦外傷、腦出血的顯微鏡神經外科手術,手術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北京天壇醫院是一所集醫、教、研、防為一體的現代化、以神經學科為重點的三級甲等大型綜合醫院,是世界三大神經外科研究中心之一、亞洲最大的神經外科臨床、科研、教學基地和WHO在中國的神經科學培訓中心;其時間內科率先在國內成立了腦血管病血管內治療中心,成為北京市乃至全國的神經病學科中心;成立的多學科、系統的急性腦血管病搶救綠色通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和科學成果。其介入中心為全國最大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權威。 長江航運總醫院醫療設備齊全,擁有1.5T核磁共振、介入數字血管造影機、螺旋CT和全身CT、電子手術顯微鏡、高壓氧艙、腹腔鏡、彩超及B超系列、心功能檢查及運動心電圖系統、經顱多普勒、新型碎石機、各種內窺鏡等一系列現代化的醫療設備。已成功開展冠狀動脈造影術、PTCA及冠脈內支架置入術、心臟永久起搏器安裝術,全髖置換術、肝葉切除術、斷肢再植術、體外震波碎石術、前列腺電切術及同位素放射治療、腫瘤介入及熱療、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等醫療技術。腦動脈瘤介入栓塞、腦血管病血管支架置入手術,神經康復范圍廣,經驗豐富。其中駢骶體透明膈等部位的手術填補了湖北地區的空白;開展了涉及腦干、三腦室、高頸段脊髓等顱內、髓內各類腫瘤近30個病種的顯微神經外科手術,多數達國內先進水平,開展的"卒中單元"以早期溶栓、介入、康復等治療技術于一體,明顯降低傷殘率和死亡率。 長江航運總醫院堅持"病人至一、服務第一"的宗旨,信守"醫院為社會服務、醫生替患者著想、醫療讓群眾滿意"的服務理念,遵循"厚德博愛誠信進取"的院訓,全方位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預約掛號
-
湖北省中山醫院三級甲等
湖北省中山醫院(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始建于1951年,原名武漢軍工總醫院。2002年6月,由軍隊管理移交至湖北省衛生廳,更名為湖北省中山醫院。2014年12月,省衛生計生委批準醫院第一名稱變更為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醫院是政府主辦的全民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同屬“武漢大學醫學院附屬中山醫院”,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三級甲等醫院,是醫保和商業保險定點醫院、湖北省康復救助項目定點機構、國家愛嬰醫院。2004年9月,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孫女,檀香山中國婦女慈善會會長孫穗芳博士受聘擔任醫院名譽院長。 醫院設有硚口和陽邏兩個院區,編制床位1800張,職工1900余人,是“湖北省基層衛生指導與培訓中心”、“湖北省腦卒中診療中心”、“湖北省腦卒中篩查與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湖北省疼痛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掛靠單位,湖北省互聯網醫院。同時也是首批“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藥品臨床試驗(GCP)基地”、“國家級高級卒中中心”、“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控基地”、“全國肝膽病防治技術示范基地”、“國家級皮膚醫療美容示范基地”、“全國健康管理示范基地”、“湖北省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湖北省疼痛治療中心”、“武漢市腦癱兒童康復技術指導中心”,湖北省疼痛學會主任委員單位,湖北省肝膽疾病學會中西醫結合肝膽病專委會主任委員單位,湖北省殘疾人康復協會肢體殘疾康復委員會腦癱康復組主任委員單位。神經內科、疼痛科、醫學美容科和超聲影像科是湖北省臨床重點專科。
預約掛號
-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湖北婦幼保健院)三級甲等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即湖北省婦女兒童醫院,湖北省生殖保健中心)及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徐東門診部是省衛生廳直屬的非營利性公立醫療保健機構(登記有效期限:2009年6月5日至2024年6月4日),創建于1977年,是衛生部第一批授予的“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位于武漢市洪山區武珞路745號,徐東門診部位于武漢市洪山區友誼大道紡機路43號江南花園,網址:www.hbfy.com。現任法人代表、院長胡祖斌,黨委書記李漢帆。 醫院始終堅持“以保健為中心,保健與臨床相結合,面向基層,面向群體”的辦院方向,堅持“兒童優先,母親安全”的服務宗旨,承擔全省婦女兒童的醫療保健、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健康教育、培訓、婦幼衛生信息、科研等六大任務,是全省婦幼保健業務指導中心,也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人口基金、世界衛生組織等婦幼保健國際項目的合作單位,是華中科科大同濟醫學院教學醫院,全國首家省級生殖保健中心,是衛生部最早指定的“全國新生兒專業醫師培訓基地”,“全國十佳模范愛嬰醫院”。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現分為街道口院區和徐東門診部兩部分,床位900張,為了更好地發揮婦幼保健院的專家優勢和專科特色,分設19個護理單元及ICU病房。設行政職能部門15個,一級臨床保健科室17個,醫技科室7個,實驗室4個,中心6個(遺傳中心、產前診斷中心、生殖保健中心、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更年期保健中心、新生兒急救轉運中心),二級專科近70個。診療科目包括:預防保健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婦女保健科、兒科、小兒外科、兒童保健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膚科、醫療美容科、腫瘤科、急診醫學科、麻醉科、疼痛科、醫學檢驗科、病理科、醫學影像科、中醫科、中西醫結合科。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醫療技術力量精干,專家薈萃。現有正式職工764人,副高以上職稱188人,中級職稱231人。碩博士182人,有8名專家享受國務院津貼,20名衛技人員分別擔任全國及省級各醫學專業學會理事以上的職務。醫療服務立足于武漢市,面向全省及全國,年門診量116萬人次,年住院病人3.3萬多人次,年手術量7千7百多人次。 醫院擁有一批在國內省內頗具影響力的專家,如:專于醫療衛生管理的全國優秀院長、主任醫師胡祖斌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院黨委書記、公衛專家李漢帆教授;婦產科國家生殖專家組成員、中國醫師獎榮獲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婦產科專家李倬珍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婦產科專家林明理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衛生部聘請的小兒神經科專家,中國康復協會小兒腦癱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張慶松教授;全國優秀臨床人才,省突出貢獻專家,中西醫結合婦科、不育不孕與性醫學專家金志春教授;衛生部產前診斷專家組成員、中國超聲工程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副主委、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常務副主委超聲醫學專家陳欣林教授;湖北省特殊兒童康復協會副會長、省管專家、“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獲得者,兒童保健專家徐海青教授;湖北省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兒童保健專家楊勤教授;湖北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婦科腫瘤專家吳緒峰教授;湖北省兒科學會副主委,兒科專家周曉勤教授;湖北省圍產學會副主委,婦產科專家肖梅教授;國內省內知名專家婦產科易志環教授、生殖醫學程毓芝教授、兒科皮桂秀教授、新生兒科彭巧英教授、中西醫結合張迎春教授、麻醉專家余凌教授等等。同時,一批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技術骨干正在嶄露頭角,在醫院的學科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 醫院擁有先進的診療設備和精密儀器,如:超聲影像科的美國西門子公司antares三維彩色多普勒超聲波診斷儀,放射科的美國ge公司雙排螺旋ct、多功能意大利1000ma x光機、意大利鉬鈀x光機,檢驗科的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儀、時間分辨熒光檢測儀、288型微量血氣分析儀、rose公司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全自動五分類血液分析儀、萬能顯微鏡、vitros350干片化學分析儀、德國病理顯微操作系統、人類染色體圖像分析識別與網上遠程診斷系統,兒科的德國睡眠監測系統,日立生理多導儀、婦產科的美國史塞克腹腔鏡、宮腔鏡、美國強生公司超聲刀、電子陰道鏡、美國威利利普刀、產后盆底康復儀、胎兒遠程監護系統、兒童保健科的意大利骨密度儀、兒童感統訓練康復系統,兒科的德爾格呼吸機、肺功能測定儀、美國產sl3000血氣分析機、audx耳聲發射儀、腦干誘發電位儀、美國科醫人光子嫩膚儀等一批先進的醫療設備,為醫院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提供堅實的保證。 醫院就醫環境舒適,住院病房有中央空調系統、自動冷熱供水系統、獨立的衛浴系統,配有彩電、冰箱、微波爐、沙發等多種生活服務設施,能滿足多層次患者的需求,讓每位患者在這里充分享受到星級賓館式的服務。醫院建有先進的計算機信息網絡管理系統,在全省率先實行“病人費用一日清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