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爾濱市平房區人民醫院二級
哈爾濱市平房區人民醫院是我區唯一所集醫療、急診急救、預防、教學、科研、體檢為一體的公立性醫院,是哈爾濱市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以及中高考、征兵、職業健康體檢、從業人員體檢定點醫院,是黑龍江外事學校臨床教學醫院。 醫院建筑面積12427平方米,標定床位122張、開放床位160張,設有1個門診部、1個住院處、22個臨床科室、6個醫技科室、1個體檢站;全院在崗員工208人,擁有一支由22名副高職以上專家、6名碩士共150余人組成的專業醫療隊伍;醫院配有西門子智能16層32排螺旋CT、意大利GMM數字胃腸和C型臂DSA介入治療X線機、韓國進口DR攝片機、三星A30高端四維彩超、三星和美國GE彩超、經顱多普勒、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尿沉渣檢測儀、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儀、韓國進口超聲骨密度儀等先進的診療設備和儀器,全院實現了網絡信息化管理。醫院秉持“修德精術、誠信惠民”的院訓精神,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改變服務理念、提高服務能力,努力打造服務型醫療體系。
預約掛號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四醫院三級甲等
黑龍江省康復醫院(黑龍江省第五醫院)位于風景秀麗的太陽島上,是三級甲等康復醫院,是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集醫教研于一體的現代化康復醫院。<br><br> 黑龍江省康復醫院始建于1952年,占地面積達3.1萬平方米,現有床位600張,職工400余人,其中中高級職稱占70%。醫院下轄一個分院,擁有CT、彩色超聲、心臟遠程監護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肌電誘發電位等先進診斷檢查儀器。<br><br> 黑龍江省康復醫院總院設有神經康復科一、二、三、四病房,骨傷康復病房,心內科,現代康復部(包括PT室、OT室、ST室、支具矯形器室、功能重建室等),傳統康復部(包括針灸室、推拿室)等科室。主要治療腦卒中所致偏癱、失語;“植物人”促醒;骨傷術后及截癱康復等。<br><br> 黑龍江省康復醫院第一分院位于道里區工農大街116號,重點突出專科特色,同時強化綜合醫療工作,設有內、外、婦、兒、口腔等科室,主要開展擴張型心肌病、頑固性心衰、肛腸無痛手術及水中分娩等高新技術。并積極開展社區醫療工作。產科開展的“水中分娩”、“新生兒撫觸”、“新生兒游泳”等項目處于東北三省領先水平。<br> <br> 黑龍江省康復醫院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國內外聞名的醫療單位,特別是啟動康復醫療推動黑龍江省康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我院已接待來自美國、俄羅斯、日本、臺灣等10個國家、地區及國內30個省、80多個城市的患者前來治療。截至目前,我院已促醒“植物人”400例,使1000多名心肌病患者重返工作崗位,近萬名腦卒中患者回歸家庭、回歸社會。<br><br> 黑龍江省康復醫院以科技興院為本,通過“內引外聯”與哈爾濱醫科大學和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等多家醫療科研單位合作,對腦卒中所致偏癱、失語,植物狀態病人促醒,硬膜外阻滯術治療擴張型心肌病、頑固性心衰等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關注和肯定。<br><br> 黑龍江省康復醫院有六項省級科研立項,其中有兩項榮獲黑龍江省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一、二等獎。2001年我院的“易化療法與運動再學習的療效比較與分析”首次被列為省“十五”科研重大攻關課題。2004年5月,我院被黑龍江省人事廳確定為博士后科研基地。2006年被衛生部評為全國“十佳”重點康復中心。<br><br> 黑龍江省康復醫院堅持科學化管理,實行制度化建院,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醫院精神理念,先后被省、市、區授予“衛生甲級單位”、“綠化先進單位”和“省級文明單位標兵”等稱號。<br><br> 黑龍江省康復醫院多年來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嚴格遵守衛生部“八不準”制度,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和好評。<br> 省康復醫院廣大職工正滿懷信心,在狠抓醫療工作的同時,狠抓精神文明建設,加大改革和管理力度,為新世紀醫學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預約掛號
-
尚志市人民醫院(尚志人民醫院)二級
尚志人民醫院始建于1946年,座落在尚志市市中心,現占地面積35953平方米(包括東浦分院占地面積),建筑面積24750平方米,開放床位350張,現有職工450人。尚志人民醫院科室齊全,技術力量雄厚、設備先進、環境優美。目前設有23個臨床科室,7個醫技科室和6個職能科室。衛生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83%,其中正高級職稱人員5名,副高級職稱人員48名,中級職稱人員195名,現裝備有CT、核磁共振、彩超、1000毫安X光機、血液透析機等各種大中型醫療設備200余臺件,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急救、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醫院,是尚志市醫療中心、市120急救中心、市人壽保險指定醫院、市公安指定醫院、哈醫大協作醫院、西安交大協作醫院、省腫瘤醫院協作單位、牡丹江醫學院教學醫院。尚志人民醫院布局合理,設有裝修一新的門診部大樓,新改建的內科病房樓,新建的外科病房樓,影像綜合樓和新建成的東浦分院。院內配有集中供氧系統和中心吸引系統,并設有CCU監護病房和遠程會診系統。醫院年門診工作量10萬多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8千多人次。醫院環境優美、綠樹成蔭,并設有涼亭、雕塑、噴水池等景觀,病房肅靜優雅,設有高間和普通病房,適合于各種層次的病人住院治療,是一所住院賓館化、院庭園林化、管理現代化的綠色醫院。尚志人民醫院堅持以人為本和科技興院的戰略方針,重視人才培養,醫學科研和新技術的應用。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醫院綜合實力已達到省內同級醫院前列,目前可開展胸、腦、腹、四肢、肛腸、醫學美容等手術和全方位醫療活動,我院神經內科開展的“微創技術治療顱內出血”,骨科開展的顯微外科,雙膝關節人工關節置換術,五官科開展的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麻醉科開展的無痛分娩、無痛人流等新技術,內分泌開展的血液透析,檢驗科大生化、PCR實驗室、HIV抗體篩查等都填補了我市醫學領域的空白。我院最新引進美國產內窺鏡系列:胸腔鏡、腹腔鏡、宮腔鏡、關節鏡、鼻竇內窺鏡的臨床應用,具有國內先進水平。尚志人民醫院工作成績顯著,連年被授予尚志市文明單位。1997年被授予哈市衛生系統先進集體;1998年被授予哈市衛生系統抗洪救災先進集體;1999年被授予哈市職工生活后勤三杯競賽《解難杯》先進集體;2000年被省愛衛會授予愛國衛生省級先進集體;2001年被授予哈市文明單位,2002年被授予省級綠色醫院和哈市先進職工之家稱號,2003年被授予哈市文明單位標兵。院長李曉敏同志2004年被授予全國百佳優秀醫院院長。尚志人民醫院在新的形勢下將繼續深化改革,進一步貫徹“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不斷提高醫療護理水平,不斷加大對醫療的投入,不斷滿足廣大病人的需求。我院將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術,一流的設備,一流的環境,竭誠為全市人民健康服務,為我市的經濟建設作出新貢獻。
預約掛號
-
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哈爾濱紅十字醫院)三級甲等
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以婦產科為重點專科的三級甲等醫院。先后被評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之友”、中國計劃生育聯盟成員單位、黑龍江省消費者滿意醫院、全省衛生系統行風建設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標兵、全市衛生系統整體護理工作先進單位、市職工職業道德“十佳”單位、哈爾濱市醫德醫風示范醫院等數十個先進集體光榮稱號。同時還被指定為省、市及鐵路系統醫保、新農合醫保定點醫院、多家商業保險指定醫院、哈爾濱市120急救中心道里分中心。 醫院建筑面積27000平方米,設有床位510張,科系齊全,技術力量雄厚。設有婦科、產科、腔鏡中心、生殖中心、急救中心、干部病房、心內科、普內科、神經內科、透析科、普外科、腦外科、骨外科、超聲科等49個醫療醫技科室。先后引進德國西門子六排螺旋式CT掃描儀、飛利浦IU22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西門子ANTARES超聲診斷儀、OLPS宮腹腔鏡、美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大型微波治療機、鉬靶乳腺X光機、婦科疾病射頻治療儀(自凝刀)、血管閉合系統(Ligarsure)、化學發光熒光診斷儀(胎兒畸形篩查軟件)、宮頸液基薄片篩查系統(LCT)、可視人流系統等先進儀器,并在省內率先引進日本奧林巴斯(260SL)電子胃鏡和電子結腸鏡,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醫療設備優勢,達到了“院有專科、科有專病、人有專長、設備一流”的目標。 在以王浙冰院長為首的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下,醫院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辦院理念,走“技術強院、誠信立院、降本固院”的辦院之路,通過開展醫院管理年、形象年、創建平安醫院等活動,樹立“四優”醫院形象(優雅的環境、優良的技術、優質的服務、優惠的價格),打造 “質量體系科學化、流程制度標準化、服務管理人性化、工作措施精細化”的品牌醫院,推動醫院各項事業和諧、快速發展。婦產科做為哈市婦產專業重點學科牽頭單位,成功搶救腹腔鏡術后足月妊娠疤痕子宮破裂、植入性胎盤、產后出血、DIC等重癥患者千余例。胎兒畸形篩查技術已達省內領先水平,篩查量居全市之首;腔鏡科做為首都醫科大學在東北的培訓基地,其宮腹腔鏡手術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腹腔鏡、陰道鏡技術處于省內領先地位。婦產科的家化分娩、無痛分娩、水中分娩、嬰兒撫觸、嬰兒游泳、新生兒神經行為能力測試、陽光孕婦俱樂部已形成醫院特有的服務品牌,先后被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命名為國內第一家黑龍江省嬰兒游泳培訓示范基地、黑龍江護理學會指定的嬰兒撫觸示范醫院;在綜合科系方面,如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上消化道出血胃鏡直視下止血及骨折內固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等方面均有獨到之處;普外科成功搶救大量多臟器胸、腹聯合外傷患者、腦外科采用顱內血腫穿刺針治療腦出血居國內領先水平;急診科充分發揮綠色通道功能,年接診量達3萬余人次,搶救急危重癥患者3800余人次。在哈市首家推出“水中分娩”、“家庭化分娩”、“無痛分娩”、“導樂分娩”等人性化分娩方式。為促進母乳喂養,提高嬰兒純母乳喂養率,醫院在哈市率先成立了母乳喂養咨詢室,由具有豐富經驗的母乳喂養咨詢師為孕產婦進行一對一的宣教,為孕、產婦和家庭提供母乳喂養的幫助與指導,解決母乳喂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醫院把“誠信服務”作為醫院品牌建設的立足點,開展各種別具特色的人性化服務,“新生兒游泳”、“新生兒撫觸”、“產后母乳喂養咨詢室”、“乳房按摩”、嬰幼兒52項神經運動檢查等品質化服務在市民心中形成特有的服務品牌,使特色醫療項目不斷延伸、拓展,“陽光孕產婦俱樂部”、“陽光寶寶俱樂部”受到廣大孕、產婦的歡迎。醫院全力打造紅十字中心醫院的服務品牌,為患者營造溫馨舒適的就醫環境。 面對競爭激烈的醫療市場,哈市紅十字中心醫院將勇于把握挑戰的契機,以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為衛生事業的發展、為人民的健康服務,全力打造百姓放心的品牌醫院,向國內知名醫院的宏偉目標邁進!
預約掛號
-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總醫院三級甲等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總醫院暨黑龍江省第二腫瘤醫院,始建于1969年,是在原沈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總醫院的基礎上發展壯大起來的。因其鮮明的腫瘤治療特色,1988年被省衛生廳批準成為黑龍江省第二腫瘤醫院。目前,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保健和急救于一體的大型省級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黑龍江省農墾系統、鐵路系統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省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和哈市城鎮居民醫保定點醫院,哈市惡性腫瘤轉診醫院、省工傷康復協作醫院,在省內享有盛譽。2011年,醫院被評為“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黑龍江省“三好一滿意十佳醫院”,2012年,醫院被衛生部授予“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醫院占地面積18.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達7.5萬平方米,建有一個綜合門診樓和四個住院樓,擁有開放床位1350張,職工1500人。醫院擁有兩所分院,即一分院(原香坊門診部)、二分院(原哈一機職工醫院)及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醫院專業技術結構合理,設有臨床、醫技科室40個。擁有一批高素質人才,其中專業技術人員878人,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268人。 醫院的腫瘤治療、康復治療、心血管病治療、腎病治療、布病治療及神經外科疾病治療等已發展成為省內領先的特色專科,某些領域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為適應社會和醫院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提升醫院在腫瘤治療方面的科技含量和綜合實力,醫院投巨資引進了大孔徑3.0T核磁,16排螺旋CT機、大型數字血管機(DSA)、DR、早期發現腫瘤病灶和判斷轉移的世界先進影像設備PET-CT掃描儀和與之配套的高能醫用直線加速器、锎中子后裝治療機、頭部伽瑪刀、相控陣靶向熱療機等先進的腫瘤治療設備。醫院形成了集腫瘤明確診斷、精確放療、化療、熱療及手術、介入治療等于一體,完整的腫瘤綜合治療體系。 新世紀的總醫院人將抓住機遇、創新發展,求真務實、誠信待患。堅持以特色為依托,以需求為導向,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以病人滿意為標準,服務大眾,奉獻社會,傾心打造“全國百姓放心示范百佳醫院”。
預約掛號
-
黑龍江省傳染病防治院(黑龍江省第四醫院)三級甲等
"黑龍江省傳染病防治院暨黑龍江省第四醫院(原名:黑龍江省結核病防治院),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隸屬于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結核病診療醫院,是省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救治中心,中國防癆協會理事單位,黑龍江省防癆協會常務理事單位,黑龍江省醫學會結核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是集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 醫院始建于1952年,占地面積4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 4.3萬平方米,開放床位1400張,現有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74人。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辦院宗旨,在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方面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建院以來,共收治各類結核病患者120余萬人次,總結了大量的寶貴經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結核病診療體系。 結核內科開展對結核性腦膜炎患者短程化療鞘內用藥,激素療法等具有變革性、綜合性等治療方法均取得極佳療效,存活率達到90%以上;特別是對結腦所致的慢性顱內高壓病人施側腦室引流術、肺結核空洞和腫瘤放、化及介入治療;在CT、彩超引導下,經皮肺活檢術診斷疑難肺部疾病;對難治、復治、耐多藥肺結核、結核性包裹粘連性胸膜炎、腹膜炎、氣胸和胸部腫瘤等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獨特的診療手段;在對淋巴結結核長期不愈的瘺孔,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愈率達90%以上。 結核外科率先開展了膿胸大網膜填塞術、脊柱結核新術式、結核性毀損肺全肺切除術、腫瘤根治術和骨關節及脊柱結核病灶清除術等方面以達到國際水平。其中在雙側開胸肺葉切除、肺空洞病灶清除、氣管切開、骨結核、腎結核、結核性腸梗阻等疑難重癥結核的診斷和手術等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內外科在結核病診療上取得的成果,確立了醫院在省內領先、國內先進的專科地位。 隨著高科技的發展,醫院配備了大量的可與世界接軌的先進儀器設備,主要有:醫科達precise型醫用直線加速器;德國西門子SOMATOM DefinitionAS型40排CT、16排CT;德國西門子Artis zee floor型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機(DSA);德國西門子Ysio型雙板數字化拍片系統(DR);核磁共振成像設備(MRI);CR機、數字胃腸機;X光機、C型臂X光機;美國飛利浦IU22型彩超、B超;德國西門子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法國梅里埃Bact/ALERT3D型全自動細菌培養與檢測系統;結核感染T細胞抗原檢測分析系統;結核分枝桿菌耐藥基因芯法檢測系統;美國雅培血液分析儀;發光測定儀;希森美康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博奧基因芯片鑒定系統;尿沉渣儀分析系統;血氣分析儀;熒光PCR儀;電子內窺鏡系統;人工呼吸機;心臟監護系統、十二導心電機;肺功能測定儀;微波治療儀;Drager麻醉機等百余種先進精良的診療設備。形成了支撐結核與腫瘤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的設備群,有力的配合了臨床確診和治療。 2012年,在省衛生廳黨組的領導和支持下,醫院進一步整合資源、強化優勢,相繼開展了二個新醫療服務項目——腫瘤疾病診治(總院成立腫瘤科)和老年關懷養護(在道外分院社區服務中心)。 腫瘤學科的發展建設,是醫院以結核為中心、以腫瘤為特色,實現醫院醫療服務增型的重大舉措。腫瘤科,踐行“腫瘤患者就近醫療”的社會責任。穩步前行,床位從30張增到50張,現已增至100張床位,共收治病人1800人,其中770人確診腫瘤。開辟了我院腫瘤化療、放療、手術治療一體化的新紀元。 道外分院“老年關懷養護中心”,現有床位100張。以社區居民為重點、全科服務為基礎,醫護養老、臨終關懷為方向,主要收治帶病不失能、半失能及失能老年人。醫護24小時監測生命體征,護工24小時全方位生活護理、醫療護理、康復護理、臨終關懷,提供全程綠色無縫隙的呵護。將養老與醫療完美結合,為各行各業忙于工作和事業的社會精英和骨干力量解決后顧之憂。自開辦以來得到全社會的關注和支持,填補了省內“醫護養老”的空白,也符合當前中國養老保障模式發展的多元化。開創醫護養老新模式。 發展基于合作。2013年4月,“耐多藥結核病治療”全球合作項目(第III期)在我院正式啟動。我院被列入該項目六家合作單位之一,該項目的順利啟動,標志著我院將成為黑龍江省耐多藥結核病診療示范基地,醫院為規范耐多藥及廣泛耐藥肺結核病的治療與研究,專門成立了耐多藥結核病房(內八科),開啟了我院治療耐多藥結核病的新篇章。這也是我院率先引領省內科學規范診治結核病的一項重大舉措。 黑龍江省傳染病防治院全體職工在醫院黨政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秉承“厚德、精術、求實、創新”的院訓,堅持以專科特色為依托,以患者需要為導向,以貼心服務為宗旨,以實現醫院現代化、數字化、特色化、庭院化為目標,銳意進取,改革圖強,正向著把醫院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傳染病院的宏偉目標邁進。 "
預約掛號
-
黑龍江省中醫醫院三級甲等
我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的黑龍江省祖國醫藥研究所(俗稱"祖研"),現已發展成為我省規模最大的集醫療、科研和研究生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中醫藥機構,先后榮獲"全省小康建設先進集體"和"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隨著規模的發展和功能的不斷健全,2013年我院正式更名為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 我院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分三個院區,現有人員1600多人,具有正、副高級職稱專家255人,其中享受省政府和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4人,國家級名中醫和省級名中醫29人,并擁有國醫大師張琪教授,世界針灸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縉教授,全國著名中醫藥專家郭文勤教授、王鐵良教授、吳秉純教授、張佩青教授等著名專家和一大批優秀的中醫藥人才。 我院現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4個,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和重點專科16個,國家中醫重點研究室1個,國家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5個,省政府重點學科領軍人才梯隊8個,省重點實驗室1個。同時我院下設中醫臨床、針灸、中藥、中西醫結合、中醫基礎理論5個研究所,國家中藥劑型改革基地和《中國中醫藥科技》雜志社設在我院。 我院現有醫療床位1800張,設內、外、婦、兒、骨傷、針灸、推拿、口腔、眼科等一級臨床科室19個,腎病科、心血管科、脾胃病科、肺病科、內分泌科等二級臨床科室 16個,全院科室總數49個,設藥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CT、核磁、DR、彩超、鉬靶)、病理科、手術室等醫技科室共計23個。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我院擁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3個碩士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擁有碩士研究生導師55名,博士研究生導師6名,現在院研究生224名。1999年我院被人事部批準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建院以來,我院共取得科研成果289項,獲得部省級以上科技獎勵100項,共研制出中藥新產品43個投放市場,其中包括"刺五加"、"滿山紅"、"雙黃連粉針劑"等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名牌產品和"寧神靈"、"骨筋丹"、"丹王顆粒"、"葛根芩連微丸"、"芩百清肺濃縮丸" 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藥新產品。據不完全統計,我院轉讓我省企業的中藥產品年創產值近10億元,其中"雙黃連粉針劑"自投產以來已創產值達40億元以上, 并被省委、省政府評為推進"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先進單位,為我省醫藥工業和中藥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預約掛號
-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哈醫大一院)三級甲等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始建于1949年,是黑龍江省最大的醫療中心,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臨床醫學院。1992年被評為“三級甲等”醫院,2010年再次以全省最高分通過三級甲等醫院復審。1998年獲全國“百佳醫院”稱號,2014年榮獲“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稱號,2016年榮獲“全國百姓放心示范百佳醫院”稱號。醫院承擔著副省級以上領導、黨和國家領導人及重要外賓的保健、診療任務,醫療輻射周邊國家和地區。醫院現有員工5669人,衛生技術人員5195人,副高職以上專業人員1755人。設南崗院區和群力院區兩個院區,54個臨床科室,117個病區,開放床位6073張。2020年極不平凡,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醫院傳承哈爾濱醫科大學“紅色基因”,發揚伍連德博士抗疫精神,在龍江抗疫斗爭中醫院群力院區成為“主戰場”,在支援全國和國際抗疫斗爭中哈醫大一院成為“主力軍”,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殲滅戰,為抗疫取得巨大成果、作出重大貢獻,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得到中央指導組和各級政府充分肯定,獲得人民群眾高度贊揚。醫院堅持統一思想、凝聚力量。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班子堅決同黨中央決策部署保持一致,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抗擊疫情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跟蹤研判疫情演變形勢,發出倡議號召7份、吹響抗疫集結號,各黨總支、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組織黨員百分之百請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班子成員身先士卒戰在一線,與黨員群眾一同抗疫,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援鄂一線建立5個臨時黨支部,省新冠重癥救治中心建立臨時黨委并建立13個臨時黨支部。發展預備黨員75人、轉正黨員2人、確定入黨積極分子178人。醫院堅持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全院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白衣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馳援武漢派出兩批205名醫務人員,救治危重患者300余名,取得“醫護零感染、患者零死亡”優異成績;保衛龍江、守衛國門,群力院區作為省新冠肺炎重癥救治中心三次啟用,收治全省90%的重型和98%的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成功率達98.4%,并馳援俄羅斯和新疆等地,充分彰顯了醫院醫療救治的能力和水平。醫院抗疫工作受到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同志和省委書記、省人大主任張慶偉同志的認可和表揚。醫院抗疫成效顯著、業績突出。群力院區獲批國家發改委“平戰結合”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項目,獲全國抗疫先進個人4人、全國抗疫優秀共產黨員1人;獲省抗疫先進個人4人、省優秀共產黨員3人、省五一勞動獎章2人、省五一勞動獎狀1個、省工人先鋒號1名、省先進基層黨組織2個;獲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國優秀團支部、省五四獎章集體、省青年五四獎章各1個,組織抗疫捐款共計948763.43元。醫院統籌兼顧常態化疫情防控與百姓正常醫療需求。借助信息化技術平臺,實現了平診100%預約制、完成全省首家互聯網醫院建設;通過優化就診流程、分時段檢查檢驗、彈性工作時間等措施,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效率。用新模式、新技術、新手段,為患者提供看病就醫的新體驗。醫院在全省首家通過國家醫療健康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四級甲等,為區域、醫療機構之間的醫療信息交換、整合和共享,實現業務協同提供了技術保障。醫院有17個專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24個專科為省醫療質量控制中心。醫院突出優勢,提升疑難罕見、急危重癥診療能力。打破學科壁壘,推進MDT診療模式,借助“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積極建設“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病毒診斷研究和推廣區域平臺”、黑龍江省罕見病協作網、黑龍江省泛血管病急危重癥救治中心、黑龍江省心血管專病大數據平臺等項目,發揮醫院疑難罕見病、急危重癥診療水平在全省乃至東北區域的引領和輻射作用,積極提升醫院的品牌聲譽和影響力。通過優化學科資源、調整學科布局,積極推動優勢學科申報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大力扶持五大中心建設,加快醫療技術創新及成果轉化應用。2021年4月《醫院藍皮書:中國醫院競爭力報告(2020-2021)》中醫院位居第四十四名。醫院重視護理專業發展,臨床護理專業是國家重點專科建設項目、中國護理質量促進聯盟單位、中華護理學會科普教育基地、中國心血管病專科護理及技術培訓基地,2020年獲批六個中華護理學會京外培訓基地、黑龍江省護理培訓基地、國家衛健委“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重點聯系醫院、護士崗位管理試點醫院,優質護理服務覆蓋率100%,截止到2021年共有專科護士811名、兼職教師200余人,不斷加強護理內涵建設,實現護理工作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為患者提供優質、安全、高效、溫馨的護理服務。醫院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通過ISO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評估認證,也是全國首批“醫療機構抗菌藥物管理評價研究基地”。榮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吳階
預約掛號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