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潭市第二人民醫院(湘潭市立醫院)二級
湘潭市立醫院(湘潭市二醫院)于1946年8月由意大利天主教會創辦,始稱“博濟醫院”,1951年12月由湘潭市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為“湘潭市立醫院”,1976年1月再次更名為“湘潭市二醫院”,并于1990年由原來的學坪遷至市中心區白馬湖畔,與齊白石紀念館毗鄰。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一所有50多年歷史的融醫療、預防保健、科研、教學為一體的規模較大的綜合性“二甲醫院”。 湘潭市立醫院占地面積3.75萬平方米,住院大樓雄偉挺拔,電梯通道上下方便,九層高的醫技大樓并肩聳立,在湘潭市各大醫院中堪稱第一的制劑大樓如鶴立雞群,婀娜多姿;設計一流的門診大樓寬敞明亮、美觀大方。醫院定編病床508張,開設了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骨科、腦外科、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腫瘤內分泌科、中西醫結合科、婦產科、小兒科、急診科、眼科、耳鼻喉科、康復科、麻醉科等臨床科室,還設有放射科、檢驗科、病理科、功能科、藥劑科等醫技輔助科室。其中有一個全市重點專科——神經內科(腦中風防治專科)和三個中心——交通事故急救中心、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及白內障復明中心。 綜合建院、重點建科是醫院的發展方向,而科技興院、科教興院則是醫院發展的動力。近幾年來,醫院不斷引進一大批高、精、尖的醫療儀器設備共700多臺件,其中有全身CT、大型高壓氧艙、彩色超聲多普勒診斷儀、體外沖擊波碎石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球計數儀、24小時動態心電圖診斷儀、彩色經顱多普勒診斷儀、電子胃腸鏡、纖維支氣管鏡、白內障超聲乳化治療儀、三維成角快速旋轉牽引床、前列腺汽化電切鏡、腹腔鏡、宮腔鏡等先進設備。最近,湘潭市立醫院又引資300多萬元購進專用治療腫瘤的高新設備——內生場腫瘤熱療機,治療人體胸、腹、盆腔各種實體腫瘤,已取得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尤其是通過病房整體裝修,醫院配置了新型不銹鋼床、有線電視、自動傳呼系統、純凈水、空調和單獨衛生間,使醫院條件大為改觀,既方便了患者,更贏得了信譽。 湘潭市立醫院在不斷增加醫療硬件投入的同時,更加注重高新技術的引進和專業人才的培訓。全院現有在職職工543人,其中高級技術職稱59人,中級技術職稱168人,大部分臨床醫師均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醫院進行過專科深造,醫療質量和業務水平逐年提高。近幾年來,醫院每年引進開展的高新技術達30項之多,目前已有20項科技成果獲省、市級科技成果進步獎,獲國家專利6項,國際發明專利金獎1項,每年在國家、省級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50篇以上。 過去已成為歷史,未來才屬于我們。在新的世紀里,我們市立醫院仍將一如既往地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辦院宗旨,努力提高醫療水平,進一步完善護理質量,更好地為湘潭人民服務。
預約掛號
-
黃岡市中心醫院(黃岡中心醫院)三級甲等
始建于1890年,位于黃岡市黃州區考棚街11號,是鄂東地區集醫療、預防、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湖北省三級優秀醫院、國際愛嬰醫院、世界網絡緊急救援中心、華中科技大學教學醫院、武漢大學教學醫院、長江大學附屬醫院。醫院是跨越三個世紀的百年老院,已發展成為技術人才密集、臨床學科齊全、儀器設備先進、醫療水平精湛的現代化醫院。1基本信息中文名稱:黃岡市中心醫院外文名稱:HuanggangCentralHospital所在地區:華中地區,湖北省,黃岡市地理位置:黃岡市黃州區考棚街11號成立時間:1890年主管部門:黃岡市衛生和委員會開放時間:24小時醫院院長:李剛醫院等級:三級甲等醫院類型:綜合醫院醫院性質:公立醫院是否醫保:醫保經營范圍:醫療機構科室數量:29個臨床一級科室,24個職能科室編制床位:2000張年門診量:60萬人次2醫院簡介湖北省黃岡市中心醫院(原黃岡市第一人民醫院),位于古城黃州,南毗長江,北鄰東坡赤壁。醫院始建于1890年,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奮斗醫院已發展成為鄂東地區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國際愛嬰醫院、世界網絡緊急救援中心,擔負著全市740萬人口和周邊群眾的疾病防治任務。醫院占地面積6.2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院內繁花似錦,綠樹成蔭,綠化面積達35%以上,環境優美,溫馨舒適,是黃岡市集醫療、預防、科研、教學、康復為一體的技術指導中心,也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武漢大學醫學院、咸寧醫學院、鄖陽醫學院等多所醫藥院校的教學醫院。3技術力量醫院技術力量雄厚,人才濟濟。全院職工1403人,高級技術職稱137人(一級主任醫師2人,二級主任醫師9人),中級技術職稱267人,兼職正副教授36人,碩士研究生導師8人,3人獲國家或省政府津貼,1人獲中國醫師獎,12人被評為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7名專家被評為黃岡名醫,1名專家榮獲黃岡十大疾控衛士稱號,2013年醫院著名的婦產科專家、“荊楚十大健康衛士”徐長珍主任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4醫療設備醫院擁有128排螺旋CT、美國GE-Brightspeed16排螺旋CT、GE-hispeed螺旋CT,3.0T的MRI、以色列ELscintPrivilege超導磁共振儀、OEC中C臂數字減影X光機,GE-Innova2100平板數字減影血管機,GE雙探頭ECT,直線加速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超聲內鏡、彩色多普勒診斷儀、日本NIDEK公司最新一代準分子激光儀、體外震波碎石機、多參數監護儀、多功能麻醉機、經顱多普勒、數字化X線成像系統(CR)、多參數遙測中央監護儀、腹腔鏡、超聲刀、內鏡清洗設備、奧林巴斯放大胃鏡、胃腸機、人工腎機等大、中型醫療設備及萬元以上醫療設備900余臺(套),醫療設備總價值1.8億元,固定資產4億元。5科室設置醫院現有編制床位2000張,設有臨床、醫技科室29個(一級診療科目29個,二級診療科目100個),職能科室24個,5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或重點建設專科,19個市級重點專科;是國家級全科醫師培訓中心,獲國家藥物臨床實驗機構資質,擁有12個省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14個繼續醫學教育培訓項目和一個院士專家工作站。6文明建設在國家、省和黃岡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醫院已在黃岡城東新區規劃500畝土地,籌建“大別山(鄂東)區域醫療中心”并實現整體搬遷。醫院新區規劃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15億元,開設病床2000張,職工2600人,設臨床科室50個,按區域醫療中心標準配齊高精尖設備,實現年門診140萬人次,住院6萬人次。醫院將堅持高標準定位、高起點謀劃,以“大思路”、“大規劃”制定藍圖,憑借創意的設計、科學的規劃和實干的精神,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建成區域領先、省內一流、全國知名的醫療、教學、科研基地。
預約掛號
-
隨州市中心醫院(隨州中心醫院)三級甲等
隨州市中心醫院位于炎帝神農故里,編鐘古樂之鄉,巍巍大洪山下,悠悠涢水河畔。1904年,英國牧師李春華夫婦在縣城福音堂設立藥房兼診所;1928年,在福音堂籌建了“隨縣普愛醫院”;1949年10月在此基礎上組建“隨縣人民政府衛生院”;1960年2月更名為“隨縣人民醫院”;1984年,隨州縣、市合并,更名為“隨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000年隨著地級隨州市的設立,再次更名為隨州市中心醫院;2017年6月,被湖北省衛生計生委授予“三級甲等醫院”。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隨著地級隨州市的設立,醫院邁上了健康持續發展的快車道,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救護、預防、保健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湖北醫藥學院的附屬醫院暨第五臨床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武漢大學醫學院、湖北中醫藥大學的教學醫院,與意大利羅馬圣菲利普納里醫院締結友好醫院。先后榮獲全國百姓放心百佳示范醫院、國家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創建單位、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湖北省文明單位、湖北省愛嬰醫院等稱號。 醫院下轄龍門院區、季梁院區、文帝院區(在建),總占地面積16.1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4.87萬平方米(不含文帝院區在建醫療區),下設白云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代管隨州市緊急救援中心,總資產11.08億元。醫院開放病床1500張,設有45個臨床科室,12個醫技科室,13個行政管理科室,7個業務管理科室,7個后勤管理科室。年門急診服務74.49萬人次,出院病人5.39萬人次,手術2.75萬人次。 全院現有在職員工2061名,其中衛技人員1665人,有高級技術職稱349人,中級技術職稱454人,博士研究生18名,碩士研究生292名。有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國家衛生部先進工作者3人,湖北省勞動模范1人,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3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湖北省“百人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省、市政府特殊津貼15人,國家、省、市級學會任職134人。 醫院設備先進,配置合理,擁有3.0T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伽瑪刀、直線加速器、直接數字化X光機、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彩色多普勒B超、高壓氧艙、電視手術腹腔鏡、電切鏡、體外震波碎石機、人工腎、電子胃鏡等先進診療設備,并設立了ICU、CCU病房,設備總值達3.31億元。 醫院始終堅持“科技興院”的發展戰略,注重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三年來,醫院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117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省級立項課題28項(包括省科技廳立項課題9項、省衛生計生委立項課題8項、省教育廳立項課題11項),校級立項6項,獲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隨州市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7項,隨州市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4項。在國內外醫學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26篇,主編出版醫學和管理專著63部。 醫院以湖北醫藥學院第五臨床學院為依托,狠抓教學工作,現有專、兼職教師319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0人,開設5年制臨床醫學、4年制護理學、醫學檢驗、康復醫學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1143人,碩士研究生9名,留學研究生3名。設有1個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1個高水平科研平臺--轉化醫學研究中心。是湖北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和湖北省全科醫學培訓基地。 醫院重視專科建設,臨床醫學、護理學被評為“省級重點學科”,輸血科、疼痛科、中醫腎病、普通外科被評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醫學影像科、耳鼻咽喉科、護理、胸外科、產科、婦科、腎病內科、醫學檢驗科、神經外科、康復醫學科、疼痛科、骨科、感染性疾病科、兒科、老年病科、臨床藥學、超聲影像科、普外科、輸血科、心血管內科、泌尿外科、神經內科、中西醫結合科、血液病科、眼科、消化內科、中醫腎病科、麻醉科、精神科、重癥醫學科、腫瘤科、呼吸內科等32個科室被評為“隨州市臨床重點專科”,心胸血管外科、介入科、肝膽外科、胃腸外科、結直腸肛門外科、神經外科、呼吸內科、腫瘤科等專科特色突出。以冠狀動脈搭橋、心臟瓣膜置換、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血管內支架、腦血管瘤的介入治療、主動脈夾層瘤及支架植入術、心臟介入等為代表的一系列高難度手術,均為本地區獨家開展,已成為臨床常規治療手段。 醫院堅持“依法治院、質量強院、科技興院、文化建院”的辦院方針,恪守“傳承神農醫道,仁愛奉獻為本”的醫院院訓,履行“服務社會,促進健康”的崇高責任,堅持“普濟眾生、精誠至愛”的服務理念,培育“嚴謹、奉獻、求實、創新”的醫院精神,樹立“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的核心價值觀。倡導“傳承文化、感恩文化、趕超文化、廉潔文化”等四大文化體系,借力炎帝神農故里這一世界級文化名片,響亮提出“尋根炎帝神農故里,問醫隨州中心醫院”的品牌文化,著力打造國內知曉、省內知名的區域醫療中心。
預約掛號
-
通城縣人民醫院(通城人民醫院)二級
通城縣人民醫院位于風光旖旎的幕阜山下,湘鄂贛三省的交匯處,有一座花園式的二級優秀綜合醫院,這就是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湖北省“文明單位”。 通城縣人民醫院占地面積 110 畝,建筑面積近 5 萬平方米。開放床位 320 張,固定資產過億元。年門診 26 萬人次,出院病人 2 萬余人次,手術 5000 余例,年業務收入 7000 萬元。 通城縣人民醫院有高級職稱專家 77 人,有享受國務院、省、市政府津貼專家及碩士研究生等高學歷人才。醫院科研氛圍濃厚,近幾年開展新項目 70 余項,在各級醫學雜志上發表論文 800 篇,譯文 70 余篇。主編出版了醫學專著 12 部。有 6 項科研課題通過省級鑒定,分別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和國內先進水平。專科建設日新月異,其中心血管內科、肝膽胰外科、泌尿外科被評為市級重點專科。各項醫療質量效率指標持續保持強勁上升態勢,連續 6 年在咸寧市醫療質量綜合考核中排名第一。外埠就診患者占全院工作量的 30% 以上。 通城縣人民醫院管理科學、嚴謹,各項制度健全,理念先進。全面實行了信息微機管理及電子處方。多項設施設備在湘鄂贛毗鄰地區處于領先水平,配置了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 1.5T )、螺旋 CT 、腹腔鏡、 CR 、 C 臂、電切鏡、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電子胃腸鏡、人工腎、多人高壓氧艙等大型設備 100 余臺(件)。裝備了中心吸引、中心給氧、床邊呼叫和冬季水暖供暖四大系統。 通城縣人民醫院始終堅守“關懷、服務”的理念,秉承“誠信、仁愛、務實、創新”的院訓,高揚“為人民奉獻、為事業創新、為團隊進取”的旗幟,向著建設“成為湘、鄂、贛三省周邊地區現代化醫院”的目標,揚帆奮進。
預約掛號
-
湖北省鐘祥市中醫院三級
鐘祥市中醫院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鐘祥郢中古陽春臺。建于1952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保健于一體綜合型醫院,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湖北省示范中醫醫院、湖北省中醫藥文化建設示范單位。醫院占地面積35631平方米,固定資產1.3億元,設備總值4224萬元,開放病床680張,年門診量25萬人次,年出院病人1.6萬人次,年手術量3000余臺次。<br><br> 醫院設有內、外、婦、兒、康復、急診、口腔、五官、皮膚、腫瘤、神志等18個臨床醫技科室,14大臨床病區及ICU病房。有康復、腦病、骨傷、肝病、腎病、糖尿病、婦科等中醫特色專科,在荊門地區乃至省內享有很高聲譽。醫院技術力量雄厚,擁有高級專家62人,碩士研究生5人。能常規開展普外、腦外、胸外、骨外、泌外、腫瘤、婦科、產科、腹腔鏡及臭氧微創等各類手術。<br><br> 醫院設備精良,擁有1.5T磁共振、16排CT、DR、CR、乳腺鉬靶X線機、數字胃腸機、彩超、電視腹腔鏡、鈥激光、陰道鏡、電子胃鏡、電子結腸鏡、血液透析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臭氧微創治療儀等一大批高、精、尖現代化診療設備100余臺(件),為臨床各類疑難疾病的診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br><br> 醫院環境優美,現有二棟七層現代化住院樓,布局合理、溫馨舒適。室內配有電梯、中央空調、有線電視、安全監控系統、三中央、太陽能熱水、衛生間、微波爐、洗衣機、壁柜及可升降病床等,為病人提供了便捷的就醫環境;室外,一年四季更是綠樹成蔭、花團錦簇、小橋流水、魚躍鳥鳴,是病人康復休閑、感受陽光的好去處,有“賓館式醫院”、“花園式醫院”之美譽。
預約掛號
-
漢川市第二人民醫院(漢川第二人民醫院)二級
漢川市第二人民醫院座落在湖北省漢川市馬口鎮城區中心,占地面積27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6000平方米,是漢川市襄南地區唯一一所集醫療 、急救、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國家二級綜合醫院。 漢川市第二人民醫院經過三十余年的建設發展,布局規范、環境優雅。門診區、住院區、生活區、休閑場所配套完備,方便舒適,聯系通暢。現已開放病床120張,設置有內兒科(含心血管、消化、呼吸、神經內科等專業)、外科(含普外、骨外、泌外等專業)婦產科、五官科(含口腔、眼科、耳鼻喉、醫學美容專業)、皮膚性病科、中醫科、痔瘺科、康復理療科等臨床科室及放射CT、檢驗、病理、功能檢查等醫技科室。 漢川市第二人民醫院擁有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PLUS螺旋CT機、多功能彩色B超,大型X光機、日產電子胃鏡、自動生化分析儀、大型心電監護儀、膀胱鏡、進口潔牙機、麻醉機、呼吸機等進口醫療設備20余臺件。 漢川市第二人民醫院技術力量雄厚,現有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58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10人,中級職稱78人。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疾病治療,復合性創傷,胃、膽、腸、婦科生殖系疾病、產科高危癥等大型疑難手術治療,中醫肝病、腎病、及疑難雜癥治療在本市衛生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頸肩腰腳痛的治療康復,各種中毒的搶救尤其是農藥中毒、有機氟類中毒的救治在全市處于領先水平。 漢川市第二人民醫院還與同濟醫院、協和醫院、湖北醫科大學及附屬省人民醫院、武漢市普愛醫院,保持技術協作與熱線聯系,在搶救、會診、指導手術等多方面能得到他們的及時幫助。 漢川市第二人民醫院確立了“一切以患者滿意為標準、一切以醫療質量為核心”的醫院宗旨,以“熱心、關心、愛心、耐心、細心”為醫院服務理念,以“仁愛、敬業、精誠、創新”為全體醫務人員的行為準則,認認真真的為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我院的全體員工正以飽滿的熱情及“開拓進取,追求卓越”的精神,仁愛為民,嚴謹治醫,竭誠為漢川市民和各地患者的健康服務。
預約掛號
-
國藥東風花果醫院(花果醫院)二級
花果醫院始建于1970年10月,其前身是武漢市第一人民醫院,目前是十堰市西部一所功能完善、建制齊全、設備先進,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和二級優秀醫院。 花果醫院開設病床250張,年門診量12萬人次,年住院量3500人次。設有臨床醫技科室21個,社區門診部4個,其中市級重點專科4個,特色專科5個。擁有萬元以上醫療設備百余臺套,主要設備有西門子螺旋CT、彩色B超、動態心電圖機、動態腦電圖機、超聲乳化治療儀、多普勒診斷儀、日本產大型X光機、眼底照相機、彩色腦地形圖、奧林巴斯電子結腸鏡、德國產手術顯微鏡、YAG激光儀、A超角膜測厚儀、日本產全自動血氣分析儀、澳大利亞睡眠呼吸檢測儀等,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強有力的設備保障。 花果醫院以技術為先導,大力營造學術氛圍,不斷提高科研實力。近年醫院有11項科研課題,通過省級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或先進水平,獲得兩項國家新型實用專利技術。 花果醫院突出重點學科建設,著力打造專科品牌。近年來,積極參與市級重點學科創建活動,推進優勢學科的建設,在全市臨床重點建設檢查評比中,肛腸外科、小兒腦癱專科、眼科、神經內科被評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小兒腦癱專科還是湖北省殘聯小兒腦癱引導式教育中心和十堰市腦癱智力殘疾人康復定點機構。 花果醫院本著“特色興院”的方針,在立足常見病、多發病診治的同時,狠抓特色專科建設,肛腸外科、小兒腦癱、眼科、神經內科、椎間盤病科、靜脈曲張中心等特色專科、專病享有較高聲譽。醫院開展的各類腔鏡手術、斷指再造、人工關節置換、椎間盤脫出術、出口梗阻型便秘手術、全直腸系膜切出超低位保肛術、青光眼非穿透小梁切除術和現代小梁切除術、白內障超聲乳化及折疊式人工晶體植入、鼻竇內窺鏡技術、喉顯微外科技術,懸雍垂-軟腭折疊成型術、小兒腦癱肉毒毒素療法、三維正脊療法、癲癇中西醫結合療法、顱腦血腫微創清除術、介入安裝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等特色技術,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做出了貢獻。 2005年,醫院獲得“全國百姓放心醫院”的榮譽稱號,被十堰市衛生局評為行風建設優勝單位和百姓滿意單位,2006年醫院被湖北省國資委、十堰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
預約掛號
-
鄖西縣人民醫院(鄖西縣醫院)二級
鄖西縣人民醫院成立于1949年,位于鄖西城關康富大道43號,交通便利,環境優雅,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急救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醫院占地30畝,建筑面積36000余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6100余萬元。1992年以來曾獲省、市、縣三級“文明單位”,國家二級甲等醫院,國際愛嬰醫院,國際急救中心網絡醫院,省、市、縣衛生系統“先進單位”,十堰市衛生系統“百姓滿意單位”,湖北省“健康教育示范醫院”等殊榮。是鄖陽醫學院教學醫院、市太和醫院協作醫院、市人民醫院合作醫院,縣醫保中心、太平洋保險公司、平安保險公司、人壽保險公司定點醫院。 鄖西縣人民醫院技術力量雄厚,薈萃了眾多醫學專業學科領頭人。現有在崗職工41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24人,擁有中高級職稱197人。開設病床300余張,設有12個病區,15個臨床科室,12個醫技科室,各類專業50個。 鄖西縣人民醫院擁有德國狼牌電視腹腔鏡、進口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放射CR系統、血液透析機、德國大型B超、體外碎石機、等高、新、尖設備100余臺套。近期醫院又投巨資引進了一臺進口雙排螺旋CT、一臺全進口彩超和一臺日本富士——250型電子胃腸鏡并已投入使用。醫院能開展肝葉切除、肺葉切除、全髖關節置換、腦腫瘤切除、腹腔鏡下腹腔探查膽囊切除等高難度手術及各種疑難危重病的診斷治療。內、外、婦、兒、眼、耳鼻喉、皮膚美容、康復急救等學科齊全,時刻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鄖西縣人民醫院科研項目碩果累累。有43個科研項目分別獲市、縣科技成果獎勵。省級以上雜志發表論文100余篇,各類學術會議交流論文110余篇,15篇學術論文獲十堰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二、三等獎。現代化的住院大樓配置有中央空調、中心供氧、中心吸引、中心呼叫、萬級和十萬級凈化手術室、全覆蓋的電子監控系統等先進設施。院內花壇錦簇、綠樹成蔭,給病人提供了優美的就醫環境,壯大了醫院的綜合實力。醫療業務輻射周邊兩省五縣,年接待門診病人11萬余人次,住院病人1.3萬余人次,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增長。“醫院為社會服務,醫生替患者著想,醫療讓群眾滿意,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體現了鄖西縣人民醫院青囊傳世、濟世慈航和構建和諧社會、倡導太平祥和、健康文明的追求理念。
預約掛號
-
國藥東風總醫院(東風總醫院)三級甲等
東風總醫院坐落在被譽為“仙山秀水汽車城”的湖北省十堰市。為“東風”而建,伴“東風”發展,為“東風”建設者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的東風總醫院,不僅創造了鄂西北乃至湖北省醫學技術史上的無數個第一,以領跑者的英姿站在了醫學發展的前列,實現了驚人跨越,而且,以它雄厚的綜合實力成為引領鄂西北外科醫學的一面高揚的旗幟,更成為鄂、渝、陜、豫四省交界2000多萬人民的最具誠信的醫療中心。 1969年,“三線建設”乾坤震蕩,“二汽會戰”荼火彌漫。始建于1927年的武漢市第一醫院的天使們,肩負著服務東風汽車公司,保護汽車生產力和扶持山村醫療,帶動鄂西北貧窮地區醫療事業發展雙重使命,從武漢整體搬遷十堰,與“二汽”建設工地的“5708醫院”合并為十堰二汽(政企合一)的張灣醫院。在此后三十多年里,伴隨著東風汽車公司體制的多次變更,醫院也幾易其名,直到現在的東風總醫院。 “系出名門”的東風總醫院有著八十年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東風總院人篳路藍縷、披肝瀝膽,一代一代傳承接力,為鄂西北地區醫學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華章。而今已經發展成為學科齊全、設備先進、技術精良、管理一流、環境優美,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和急救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綜合醫院。醫院先后被授予國家三級甲等醫院、湖北省三級優秀醫院、全國百佳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省醫療物價誠信單位和省級文明單位。 醫院位于十堰市大嶺路16號,占地20萬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近3.8億元;職工1300多人,其中高級職稱者300余人,博士、碩士300余人。設有一處口腔專科醫院,建有肝臟外科研究所和鄖陽醫學院器官移植研究中心、心臟病研究中心。有臨床、醫技、職能科室45個,教研室15個,其中普外科、心血管內科、兒科等11個臨床科室被評為省、市重點專科。擁有本地區最先進的核磁共振儀、64排螺旋CT、ECT以及數字減影機、直線加速器、全省最大的高壓氧倉等醫療設備600余臺(套)。開設病床1000張,年住院量2.5萬人次,年門診量80多萬人次。 作為綜合技術實力強大的東風總醫院,追逐著與國內同步、與國際接軌,不斷攀登醫學高峰,在省內、國內成果卓著。建院至今,共有600多項科研成果和臨床技術填補了鄂西北醫學史上的空白,其中有70多項成果處于國內領先,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率先在本地區完成了腎移植、肝移植、眼角膜移植等手術,是湖北省唯一一家地級市醫院獲得國家衛生部器官移植準入資質的醫院;率先在本地區廣泛開展微創技術,已經形成與國際接軌的“全方位微創技術”品牌;心臟病介入治療技術保持了與國際同步的先進水平;自主研發的“多針全方位冷凍治癌機”獲國家專利,其技術性能世界領先。以全國勞模、“白求恩獎章”獲得者、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戴宗晴為代表的專家隊伍燦若群星,成為引領一方醫學發展的中流砥柱。 東風總醫院是鄖陽醫學院附屬醫院和第二臨床學院,承擔了醫學本科生理論教學和臨床實習任務。建有18個教研室,有28名教授被聘為碩士導師。每年聯合培養研究生20余人、輸送本科生200余名、接受基層進修醫生200余人。醫院還是同濟醫學院臨床學院及武漢大學醫學院、湖北中醫學院、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等高等院校的教學醫院。醫院十分重視對外交流,每年都派出數十名專家前往國內外醫療機構進行學習交流。先后與美國、德國、加拿大、日本等國的醫學機構建立了廣泛的聯系與友好合作。 擁有八十年悠久歷史的東風總醫院傳承著古往今來的醫學文明,以科學發展觀的眼光,秉承著“忠誠、奉獻、創新、和諧”的院訓,以維護人民的生命健康為神圣使命,以患者滿意為永恒的追求,將始終堅持人才立院、科教興院、質量強院、誠信固院的辦院方針,全力打造百年昌盛、萬民信賴的名院品牌。
預約掛號
-
襄陽市結核病防治院二級
襄樊市結核病防治院地處襄樊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黃金地段(新華路26號),是襄樊市唯一的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承擔著市區結核病人的發現、診斷、治療、督導管理及所轄縣、市、區結核病防治業務的技術指導等工作,是襄樊市及周邊地區結核病防治中心,整體工作水平位于全省同行業前列。<br> 襄樊市結核病防治院成立于1979年,占地面積7.5畝,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初具規模,現有職工128人,其中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67名;院內設有門診住院部、項目科、檢驗科等11個科室,開設有結核病和肺科疾病兩大病區,共80張病床;擁有500mA程控X光機、奧林巴斯纖維支氣管鏡、西門子primaB超、西森美康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結核菌快速培養儀等一批先進的診療設備。<br> 襄樊市結核病防治院是政府指定的世界銀行貸款結核病控制項目的具體實施單位,經醫院確診的、符合項目免費條件的肺結核病人,均可享受全療程免費抗結核藥物治療,根據病情實施最佳治療方案,并在醫務人員的直接督導下,完成全療程,確保規范治療,保證治療效果,項目實施以來,共免費治療肺結核病人5000余例,治愈率達95%以上。醫院對復治、難治性結核病的治療具有獨到的經驗,在肺部腫瘤等肺科疑難雜癥的診療方面也進行了積極探索,積累了一定的成功經驗。<br> 近年來,院黨支部一班人團結帶領全院干部職工堅持“病人第一、質量第一、信譽第一”的辦院宗旨,勤奮務實,開拓創新,以雄厚的實力、精湛的技術、舒適的環境竭誠為廣大患者服務,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先后榮獲“市級最佳文明單位”、“市級安全文明單位”、“市直衛生系統先進單位”、“物價收費信得過單位”、“醫保定點醫院先進單位”等稱號。<br> 挑戰與機遇同在,困難與希望共存,結核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遠,結防院全體干部職工正以積極的態度、飽滿的熱情及“開拓進取,追求卓越”的精神,一心為民,嚴謹治醫,為促進結防事業持續、健康、穩步發展而努力奮斗。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