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爾濱市胸科醫院
"哈爾濱市胸科醫院創建于1953年,始稱哈爾濱市結核病防治院,于1989年改用今名。直屬哈爾濱市衛計委領導,三級甲等專科醫院,是省內胸肺部疾病專科公立醫院。醫院占地面積6.0萬平方米,業務用房4.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達80%,是省級綠化先進單位。醫院擁有胸肺部疾病專家群體,集臨床、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結核病、肺腫瘤病及呼吸系統疾病臨床診斷、治療和研究機構。 醫院開放床位650張,現有職工768人,衛技人員620人,其中,中高職以上專家302人(高級215人),碩士研究生44人,博士1人。醫院科室設置齊全,技術力量雄厚,設有結核內科系、腫瘤科系、呼吸科系、外科系、心內科及急診科二十個病區;臨床輔助診斷科系建立了肺影像診斷、支氣管鏡診斷治療和呼吸系統疾病臨床菌檢三個中心。擁有美國產Bactec-960結核桿菌培養及鑒定系統,法國梅里埃全自動快速3D微生物培養系統以及VITEK32細菌快速鑒定系統,美國AB7000熒光定量PCR儀,擁有核磁、加速器、CT機、DSA、DR機、肺功能檢測儀、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電子支氣管鏡、電子內外科胸腔鏡、病理檢測儀、24小時動態心電監護儀、彩色多普勒超聲儀等大型先進的治療和檢查設備,為快捷、準確地診斷和治療胸肺疾病提供了硬件保障。 醫院運用國內外診治肺部疾病的全新理念和技術,在結核病、肺癌早期診斷、中晚期肺癌多學科治療、肺科急重癥救治、哮喘、慢性肺部阻塞性疾病治療及呼吸衰竭搶救等方面具有本專業較高水平。近年開展了DSA引導纖維支氣管鏡灌注治療、冷凍及球囊擴張治療技術,為難治性肺結核的治療開辟了新的途徑;通過對腦積液、胸水、腹水的X-pert檢測技術,極大地提高了腦膜炎、胸膜炎、腹膜炎診斷率。醫院面向全省,每年醫治和搶救了數以萬計的專科病人。 醫院在肺部腫瘤治療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擁有腫瘤放療科、化療科、中西醫結合科、安寧病房,早期患者可行胸腔鏡為主的外科手術治療,對中晚期腫瘤患者開展了微創治療,其中包括射頻消融、血管內介入熱化療、體腔熱灌注治療及中醫中藥治療,我院正在進行省級癌痛規范化病房創建,為肺部腫瘤患者的治療提供全方面的服務。 醫院地址:哈市道外區先鋒路417號 聯系電話:55604111醫院網址:http://www.hrbxkyy.com"
預約掛號
-
黑龍江省中醫醫院南崗分院
暫無
預約掛號
-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三級甲等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創建于1954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br><br> 醫院占地面積5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3萬平方米,擁有1個門診部、11個住院部及4所“院中院”——風濕病醫院、心血管病醫院、五官醫院、糖尿病醫院。全院職工4534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4008名,正、副高職930人,博士生導師62人,聯合博導2名,碩士生導師34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8人,“龍江學者”7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1人入選中組部“千人計劃”;1人入選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1人入選“長江學者”青年學者;1人入選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開放床位6012張,年出院病人20萬人次,年手術例數11萬人次,年門診量200萬人次。醫院設有44個臨床科室、16個醫技科室、103個病房;擁有國家新藥臨床實驗研究中心、國家藥品臨床研究機構、省部共建教育部心肌缺血和診療技術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器官移植中心、產前診斷與遺傳病診斷中心、血液凈化中心、風濕病研究所、心血管外科研究所、黑龍江省麻醉與危重病學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高校藥物研究重點實驗室、麻醉基礎理論與應用重點實驗室。醫院擁有PET-CT、伽瑪刀、X刀、3.0TMRI、256排螺旋CT、2.0DSA、ECT、雙版DR、蔡司手術顯微系統、直線加速器等先進醫療設備。<br><br> 醫院堅持開展高、精、尖醫療新技術,成功地完成心臟移植、肺移植、肝臟移植、脾臟移植、腎臟移植、睪丸移植、心肺聯合移植、胰腎聯合移植、甲狀腺-甲狀旁腺-胸腺聯合移植、角膜移植、骨髓移植等移植工作,使我院在器官移植種類、技術和質量等方面都居國內領先地位。“換心人”于文峰術后現已存活24年,創造了心臟移植術后生命質量比較好、生存時間最長的亞洲記錄。心臟移植課題組在2002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肝臟移植病人也已健康存活21年。2006年成功完成全主動脈置換手術,成為國內能夠開展此項技術的兩家醫院之一。“十二五”期間獲省級“醫療新技術”一等獎139項。醫院以“病員至上,細心醫護”為院訓,重視醫德醫風建設,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工作,滿足、方便了不同層次患者的醫療、保健、康復需求。2001年4月,哈爾濱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在我院成立,同年5月,我院原護理部李秋潔主任榮獲“第38屆國際南丁格爾獎”。獲衛生部“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考核優秀醫院”。<br><br> 作為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1個,三級學科博士、碩士點33個。臨床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臨床藥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1個,衛生部專科醫師培訓專業基地31個。獲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項目14項,省醫療質量控制中心14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重點學科14個,省領軍人才梯隊10個,省特聘教授崗位學科8個,衛生部內鏡專業技術培訓基地4個,衛生部心血管介入技術培訓基地3個,是衛生部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省重點專業3個,建設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4門、省級精品課程6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省教學名師1人,省師范先進個人3人;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承擔普通教育(五年制、七年制、留學生)、研究生教育(博士、碩士)、成人和繼續教育等多軌道教學任務。醫院擁有5200平方米獨立教學大樓、5000平方米“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2萬平米“全科醫師臨床培訓示范基地”、1.4萬平米本科生公寓和1.6萬平米研究生公寓。“十二•五”以來主編國家規劃教材、視聽教材18部、副主編12部、參編47部。近三年共獲批廳級以上教學課題51項,其中CMB項目1項;獲得廳級以上教學成果19項;發表國家級教學論文94篇。<br><br> 醫院重視科研工作,近五年獲各級、各類課題共1071項,其中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項、重大國際合作項目1項、國家“973”分課題1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1項、科技部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9項;獲得科研成果獎45項,其中教育部優秀成果獎3項、中華醫學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黑龍江省政府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22項、三等獎9項、地市、廳局級科技進步獎7項;現任職中華醫學會副主委以上4名、其他國家級副主任委員以上31名;在各類期刊學會上發表學術論文3577篇,被SCI收錄904篇;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協作,與美國匹茲堡大學、邁阿密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26所大學與醫學院有著廣泛的聯系,并開展了多項科研合作,10年來僅在美國匹茲堡大學培訓科研人員已達100余人次。美國匹茲堡大學、邁阿密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
預約掛號
-
哈爾濱市第五醫院三級甲等
哈爾濱市第五醫院始建于1955年,占地面積約5.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9萬平方米。醫院經過50多年的建設,已經發展成為以骨科、燒傷科為省重點專科,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醫院現有在職職工937人,其中高級職稱101人、中級職稱329人。醫院設門診部二處、住院部二處;醫療科室26個、醫技科室11個,床位600張;年門診量10萬余人次、年出院病人9000人次、住院手術約0.5萬例次;醫院還是哈爾濱醫科大學、省中醫藥大學、市職工醫學院、市衛生學校的附屬教學醫院和實習基地。哈市骨科創傷治療中心、哈市骨科研究所、哈市燒傷整形治療研究中心、股骨頭無菌壞死治療研究中心、小兒麻痹后遺癥矯治中心、頸椎病治療研究中心均設在我院。 醫院注重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臨床科系齊全,形成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學科群體;開展和引進新的醫療技術,繼國內首創拇指再造、斷肢(指)再植之后,手指逆行島狀皮瓣成形術、頸椎椎管擴大骨性椎管成形術、足延長技術、仿人工全髖假體下沉裝置、海洋珊瑚礁治療骨缺損、創傷的搶救、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感染、大面積燒傷的救治、修復,整形美容技術、急性心肌梗塞的搶救、神經系統椎體外系疾病的定位診斷、腦出血的微創治療、影像醫學等諸多醫療技術處于省內領先和國內先進水平,部分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10年來有100余項科研課題榮獲省、市科技進步獎和省衛生廳、市衛生局新技術應用獎。醫院先后派出20余人到日本、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進行考察與交流,并建立協作關系,多次承辦全國性學術會議,均獲成功。 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辦院宗旨,投入大量資金購置大批國內先進的醫療設備,如CT、彩色多普勒、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近百件。院內微機聯網,實現了辦公自動化、管理科學化;改造、擴建、裝修了外科手術樓、燒傷樓、門診樓、內科樓、綜合樓等,新建小區和美化綠化院庭,為病人就醫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改革開放給醫院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團結務實”的醫院領導班子開拓進取,把抓質量、抓服務、抓文明建設做為工作重點,使職工整體素質明顯提高;曾近百次地承擔省內突發惡性事故成批傷員的救治任務,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聲譽,榮獲省衛生系統“急診急救先進單位”的稱號。醫院連續獲得“哈爾濱市第23屆、第25屆、第27屆、第28屆勞模單位”、1999年被評為“哈爾濱市文明單位標兵”,并被衛生部列為“國家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 哈爾濱市第五醫院全體職工正以飽滿的熱情、精湛的醫術、良好的環境,竭誠為全市人民的醫療、保健提供優質的服務。
預約掛號
-
哈爾濱平房區人民醫院
暫無
預約掛號
-
哈爾濱武警醫院婦科二級乙等
<p><span> </span> 哈爾濱武警總隊醫院(簡稱哈爾濱武警醫院)是東北地區規模最大、最專業及在教研、治療、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耳鼻喉科、肝病科、哮喘、氣管炎的診療水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p><p> 1959年1月--1960年6月,醫院稱為“黑龍江省公安廳人民武裝警察總隊醫院”。 1960年7月--1962年--7月,醫院稱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黑龍江省總隊醫院”。 1962年8月--1966年4月,醫院稱為“中國人民公安部隊黑龍江省總隊醫院”。 1966年5月--1982年7月,醫院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五一醫院”。1969年,醫院派出戰備醫療隊赴中蘇地境吳八島執行衛勤任務;1976年,醫院先后派出兩支醫療隊去唐山抗震救災。 1982年8月至今,醫院稱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黑龍江省總隊醫院”。連續5年被評為省、市唯一一家“誠信醫院”,并榮獲“黑龍江百姓口碑最佳單位”、“連續三年無投訴誠信單”、“軍警民共建標兵單位”等稱號。</p><p><br/></p>
預約掛號
-
雙城市中醫院
雙城區中醫醫院是全區中醫工作龍頭單位,屬于政府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位于雙城市先進街10號,地處雙城市中心,注冊資金422萬元,史建于1979年,1997年重建(四層),建筑面積3200平方米,于2005年接五樓,總建筑面積達4000㎡,2014年12月被黑龍江省衛生計生委評定為二級甲等中醫醫院,編制床位100張,現有職工309人,醫護人員276人,高級職稱30人,中級職稱63人,日平均接待門診量400余人次。中醫醫院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醫療保險定點醫院,省衛生廳指定職業健康體檢單位,中醫藥大學指定實習基地。是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黑龍江省中醫藥研究院、哈醫大二院、哈市五院、哈市骨傷醫院技術協作單位。
預約掛號
-
哈爾濱市兒童醫院三級甲等
哈爾濱市兒童醫院創建于1955年12月,是東北三省面積最大、醫療設備最先進、功能最齊全的綜合性兒童醫院。對0―18歲兒童各種疾病的診療、急救、預防、保健、康復等技術日臻完善,已構建“醫院有綜合實力、科室有專業特長、醫生有獨到本領、服務能以人為本”的國家三級甲等醫院、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愛嬰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黑龍江省兒童疾病防治中心、黑龍江省文明單位標兵、哈爾濱市勞模先進單位。 兒童醫院現有31個專業、30個臨床科室、專科門診28個、1個市級研究所、3個市重點學科,設有病床650張,年門診量達50余萬人次。科室設置齊全,涵蓋兒科各個領域,專業技術水平躋身于全國兒童醫院的先進行列。內科設有感染綜合、神經內科、新生兒內科、血液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泌尿內分泌科、心血管內科、急診急救等分科精細;耳鼻候、眼科、口腔科亦顯技術專長;青春期門診、變態反應科、康復科、心理行為科、消化內鏡室等特色鮮明;外科分設普外一、普外二、心胸腦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等五個病房。 兒童醫院現有31個專業、28個臨床科室,1個市級研究所,3個市重點學科,設有病床650張,年門診量達50余萬人次。科室設置齊全,涵蓋兒科各個領域,專業技術水平躋身于全國兒童醫院的先進行列。內科設有感染綜合、神經內科、新生兒內科、血液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泌尿內分泌科、心血管內科、急診急救等分科精細;耳鼻候、眼科、口腔科亦顯技術專長;青春期門診、變態反應科、康復科、心理行為科、消化內鏡室等特色鮮明;外科分設普外一、普外二、心胸腦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等五個病房。 門診醫療綜合樓硬件設施先進,配備了1.5T高場磁共振、全數字化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呼吸機、麻醉機、ICU監護等高精尖儀器設備。設立內外科特診、專科門診集中設置,分區域候診。引進先進的醫院信息化系統,實行電子排號叫號系統等先進的管理,使所有患者按序號就診,實現一室一醫一患。每個診室安裝了門診醫生工作站,打印的電子處方清楚明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在每個診室樓層都設有嬰兒哺乳室,體現對患者的貼心服務和人文關懷。還有檢驗、影像、物理診斷、靜點輸液等實現一站式服務,使醫院品質實現了一次飛躍,也使黑龍江省、哈爾濱地區的廣大少年兒童享受到國內一流的醫療服務。 多年來,醫院先后與加拿大埃德蒙頓市阿爾伯塔大學兒科系、韓國富川世宗病院、韓國延世大學醫學院、韓國首爾大學醫學院等建立友好醫院,促進了國際醫療技術交流活動。2006年醫院成立了黑龍江首個專為救治先心病兒童設立的“愛心禮物”救助基金,是重大疾病醫療救助方面具有社會價值和長遠意義的“關愛生命行動”,更成為兒童醫院福濟童心的“希望工程”。 大醫精誠,醫道菩提。哈爾濱市兒童醫院的醫護人員秉承“護佑童心,臻于至善”的服務理念,從“以病人為中心”逐步向“以健康為中心”的醫療服務領域拓展,將“全省唯一、專業獨特”的優勢,變成永久的特色與品牌,不斷攀升醫學事業的新高峰,努力為廣大兒童健康服務!
預約掛號
-
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三級甲等
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黑龍江省紅十字醫院),是由國家林業部投資,隸屬于黑龍江省森林工業總局的全民所有制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於1972年始建,1976年開診。設計及編制床位530張,為滿足不同層次患者的需求,現特設有標準間、高間、普通病房等。高間內設有衛生間、彩電、電話、計算機網絡系統。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為一體的省級綜合性醫院。1995年,由國家衛生部評定為三級甲等醫院。1996年由黑龍江省紅十字會命名為黑龍江省紅十字醫院,同時啟用黑龍江省林業總醫院和黑龍江省紅十字醫院兩個院稱。現又更名為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單位性質及隸屬關系不變。2001年被省、市勞動局批準為醫療保險定點醫院。 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占地面積46495平方米。建筑總面積47447平方米,其中醫療用房20834.5平方米;附屬用房25660.5平方米。現醫院敷設病床484張,劃分為11個病區。 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位于哈爾濱市二環路、和興路南側,醫院東側、南側被東北林業大學和東北林業大學試驗林場所環繞,西側與東北林業大學林木基地和哈爾濱師范大學毗鄰,北側與王兆新村居民區相對。交通便利,空氣清新,環境幽雅。 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設有23個臨床科室,其中重點科室4個(泌尿外科、循環內科、神經內科、小兒外科),醫技科室10個,各專業實驗室4個,門診部除設普通診室外,還設有專科、專 病、專家門診共22個,承擔著全省及林區各種疑難危重病人的診療任務。 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提倡人性化醫療服務,處處以滿足患者醫療、護理需求出發,不僅就醫環境格調高雅、整潔,而且以“一切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貫穿于工作的始終。推行首診負責制,全程導醫等一系列細致入微的人性化服務體現了國際化的辦院標準。為確保達到創建一流醫院,醫院整體情況體現國內先進水平的辦院目標,醫院先后購進了美國GE公司雙層螺旋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單光子斷層掃描儀ECT、西門子X光機、德國愛克松電子胃鏡、腔鏡、丹麥產誘發電位、德國費神尤斯透析機、碎石機、微波前列腺治療儀等設備。近期醫院又得到總局設備款720萬元的巨額投入,設備采購正在招標之中。 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泌尿外科在全省享有盛譽,國內首創的膀胱再生術已成功治療數百例,國內首先利用尿道旋切術治療尿道狹窄在國內也有較高聲譽,近期此項技術又獲總局科技進步二等獎,屬國際領先水平;循環內科在省內率先開展了安置臨時及永久型心臟起搏器,并相繼開展了射頻消融術、冠狀動脈造影和血管內支架安置術、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及動脈導管的封堵術等,并對酒精性心肌病、冠心病、腎臟疾病等治療具有獨到之處;小兒外科研究首創的小兒先天尿道下裂一次修復成型新術式,已為數百位患兒走上正常生活之路,手術成功率高達90%以上,居國內領先水平;神經內科在省內首先開展了介入治療,動脈溶栓治療腦梗塞及肉毒素A治療神經內科疾病收到滿意療效;婦產科率先將剖腹產橫切口技術引入省內,該科以良好的信譽被定為哈爾濱市動力區高危妊娠中心;腦外科在開展的腦垂體瘤、聽神經瘤、顱底腫瘤及顱內動脈瘤、腦血管畸形的治療已在省內達到先進水平;骨外科為全省股骨頭壞死病人置換全髖100余例,頸椎骨折脫位病人實行前路鋼板固定植骨融合術效果良好。 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一直堅持科技興院,以德治院的原則,注重人才培養,曾先后派出50余人次赴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及香港、澳門等地進行研修和學術交流,使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醫院九五期間科研成果14項,其中,獲省級科技進步獎1項,衛生廳科技進步獎1項,省森工總局科技進步獎11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臨床研究》、《應用尿道旋轉切削術治療陳舊性、外傷性尿道狹窄》、《包皮、陰莖、陰囊、會陰聯合皮瓣一期手術治療小兒尿道下裂》、《腦血栓形成和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基因多態性的關系》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另一方面,醫院本著勇于否定,敢于超越,善于學習,精于創新的精神,高薪聘請國內、省內著名專家,注重中青年人才的培養,定期開展醫學新技術的交流活動。 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憑借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各類醫療專家和先進醫療技術、世界先進的醫療設備和舒適的醫療、康復環境,完善配套的各級醫療服務,全新的人性化服務理念及模式,獨特、靈活、先進的經營管理模式,迎接新世紀的挑戰。醫院全體職工愿以“優質、高效、低價”為宗旨,以“健康——人類永恒的追求”為目標,把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創建成為醫療、科研、康復為一體的現代化、國內一流的新型醫院。
預約掛號
-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始建于1949年,是黑龍江省最大的醫療中心,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臨床醫學院。1992年被評為“三級甲等”醫院,2010年再次以全省最高分通過三級甲等醫院復審。1998年獲全國“百佳醫院”稱號,2014年榮獲“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稱號,2016年榮獲“全國百姓放心示范百佳醫院”稱號。醫院承擔著副省級以上領導、黨和國家領導人及重要外賓的保健、診療任務,醫療輻射周邊國家和地區。 醫院現有員工5669人,衛生技術人員5195人,副高職以上專業人員1755人。設南崗院區和群力院區兩個院區,54個臨床科室,117個病區,開放床位6073張。 2020年極不平凡,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醫院傳承哈爾濱醫科大學“紅色基因”,發揚伍連德博士抗疫精神,在龍江抗疫斗爭中醫院群力院區成為“主戰場”,在支援全國和國際抗疫斗爭中哈醫大一院成為“主力軍”,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殲滅戰,為抗疫取得巨大成果、作出重大貢獻,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得到中央指導組和各級政府充分肯定,獲得人民群眾高度贊揚。醫院堅持統一思想、凝聚力量。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班子堅決同黨中央決策部署保持一致,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抗擊疫情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跟蹤研判疫情演變形勢,發出倡議號召7份、吹響抗疫集結號,各黨總支、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組織黨員百分之百請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班子成員身先士卒戰在一線,與黨員群眾一同抗疫,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援鄂一線建立5個臨時黨支部,省新冠重癥救治中心建立臨時黨委并建立13個臨時黨支部。發展預備黨員75人、轉正黨員2人、確定入黨積極分子178人。醫院堅持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全院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白衣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馳援武漢派出兩批205名醫務人員,救治危重患者300余名,取得“醫護零感染、患者零死亡”優異成績;保衛龍江、守衛國門,群力院區作為省新冠肺炎重癥救治中心三次啟用,收治全省90%的重型和98%的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成功率達98.4%,并馳援俄羅斯和新疆等地,充分彰顯了醫院醫療救治的能力和水平。醫院抗疫工作受到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同志和省委書記、省人大主任張慶偉同志的認可和表揚。醫院抗疫成效顯著、業績突出。群力院區獲批國家發改委“平戰結合”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項目,獲全國抗疫先進個人4人、全國抗疫優秀共產黨員1人;獲省抗疫先進個人4人、省優秀共產黨員3人、省五一勞動獎章2人、省五一勞動獎狀1個、省工人先鋒號1名、省先進基層黨組織2個;獲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國優秀團支部、省五四獎章集體、省青年五四獎章各1個,組織抗疫捐款共計948763.43元。 醫院統籌兼顧常態化疫情防控與百姓正常醫療需求。借助信息化技術平臺,實現了平診100%預約制、完成全省首家互聯網醫院建設;通過優化就診流程、分時段檢查檢驗、彈性工作時間等措施,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效率。用新模式、新技術、新手段,為患者提供看病就醫的新體驗。醫院在全省首家通過國家醫療健康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四級甲等,為區域、醫療機構之間的醫療信息交換、整合和共享,實現業務協同提供了技術保障。 醫院有17個專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24個專科為省醫療質量控制中心。醫院突出優勢,提升疑難罕見、急危重癥診療能力。打破學科壁壘,推進MDT診療模式,借助“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積極建設“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病毒診斷研究和推廣區域平臺”、黑龍江省罕見病協作網、黑龍江省泛血管病急危重癥救治中心、黑龍江省心血管專病大數據平臺等項目,發揮醫院疑難罕見病、急危重癥診療水平在全省乃至東北區域的引領和輻射作用,積極提升醫院的品牌聲譽和影響力。通過優化學科資源、調整學科布局,積極推動優勢學科申報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大力扶持五大中心建設,加快醫療技術創新及成果轉化應用。2021年4月《醫院藍皮書:中國醫院競爭力報告(2020-2021)》中醫院位居第四十四名。 醫院重視護理專業發展,臨床護理專業是國家重點專科建設項目、中國護理質量促進聯盟單位、中華護理學會科普教育基地、中國心血管病專科護理及技術培訓基地,2020年獲批六個中華護理學會京外培訓基地、黑龍江省護理培訓基地、國家衛健委“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重點聯系醫院、護士崗位管理試點醫院,優質護理服務覆蓋率100%,截止到2021年共有專科護士811名、兼職教師200余人,不斷加強護理內涵建設,實現護理工作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為患者提供優質、安全、高效、溫馨的護理服務。 醫院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通過ISO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評估認證,也是全國首批“醫療機構抗菌藥物管理評價研究基地”。榮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生...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