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鶴崗市中醫醫院三級甲等
"鶴崗市中醫醫院始建于1979年,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現建筑面積總計約27200㎡,三個院區分別是向陽院區、麓林院區、南山平安小區醫養中心,擁有床位420張,職工455人,專業技術人員占全院職工的85%,其中副高職稱以上專業技術人員97人。省級名中醫6名,市級名中醫13人,醫院住院部設有:心腦病區、腎病病區、,骨傷病區、外科病區、康復病區;門診設有:急診科、外科、骨傷科、內科、婦科、兒科、針灸科、推拿科、理療科及藥放化等醫輔醫技科室,并領辦了南山富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向陽紅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醫院擁有國家重點專科培育項目1個即康復科;黑龍江省重點專科2個即腦病科、骨傷科;市級重點專科3個即中醫內科、骨傷、針灸科。同時增設了中醫骨傷治療中心、血透中心、康復中心。醫院致力于中藥制劑的研發,目前有頸痛痹消膠囊、腰痛痹消膠囊、加味牽正膠囊、朱氏活骨再生膠囊、軟堅消瘰膠囊等30余個品種,臨床療效可靠,深受廣大患者追捧。 醫院大型設備齊全,擁有核磁共振、美國GE彩超機、西門子64排128層CT、日本尼普羅血透儀、電磁式體外沖擊波碎石機等,滿足群眾的就診需求。 醫院多次被省衛生計生委、市衛生計生委授予先進集體、優勝單位等榮譽稱號。 鶴崗市中醫醫院將“以病人為中心,創建和諧醫院”和“救死扶傷”為準則,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傳承中醫文明,再創中醫輝煌。 "
預約掛號
-
鶴崗市鶴礦集團婦嬰醫院
鶴礦集團婦嬰醫院始建于1960年,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已成為以婦、產、兒科為主醫技、保健、婚檢、乳腺外科、中醫、牙科等13個科室為輔的集醫療、保健、預防于一體的鶴崗地區規模較大、設備先進、技術領先的婦幼醫療保健機構。醫院每年收治住院患者3千余人次,門診患者6萬余人次,搶救急危重癥患者400余人次,成功率達到95%以上,母乳喂養率實現了98%。建院以來,共有40余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鶴崗市、鶴礦集團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榮譽。多次榮獲鶴崗礦業集團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雙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1995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授予“愛嬰醫院“。2007年被市衛生局授予“醫院管理年“活動先進集體,2008年被市衛生局授予百千萬衛生惠民工程先進集體,2009年被市衛生局授予婦幼衛生工作先進集體。醫院占地面積7050平方米,建筑面積11000平方米,現開放床位120張。截止2010年末,有職工207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76人,高級職稱46人,中級職稱36人。婦科、產科、計劃生育的技術水平與國家級接軌,兒科腦、心等疾病及新生兒搶救水平達到省級,擁有全市最大、最先進的女職工體檢中心。現有宮腔鏡、腹腔鏡、彩超、乳腺透照儀、嬰兒高壓氧艙、血氣分析儀、全自動ABX血球儀、微量元素分析儀、多參數監護儀、乳腺鉬鈀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兒童呼吸機、宮頸TCT超薄液基細胞分析儀、多功能電離子手術治療機等設備109余臺(件)。2006年投資300萬元對醫院大樓重新進行了改造、裝修,病房內新增設了衛生間、電視、電話、沙發,院內所有標識重新更換,醫院實現了從破舊、老化、落后到美觀、整潔、溫馨的轉變,醫療設施、服務流程、診療水平等綜合競爭力躍上了一個新臺階。2009年婦科產科、兒科被列為全市二級重點學科。婦嬰醫院已成為鶴崗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定點醫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建院 近50年來,涌現出了王鳳悟、喬鳳華、丁瑞池、趙曉春、張桂榮、管永政、段輝、高術玉、尤劍英、董玉娣、蔡鴻雁等一大批婦幼皆知的名醫。有多項技術在全市領先,如八十年代的直腸代陰道術、宮頸癌根治術,九十年代的橫切口腹膜外剖宮產術、顯微外科輸卵管吻合術、改良式陰式子宮切除術、新式剖宮產術、皮下理植避孕術,2000年后開展的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無痛人流術等,為礦區及全市廣大婦幼患者解除了痛苦,也吸引了大批外地患者到醫院就醫。婦產科在治療腫瘤疑難雜癥方面方法新、技術高,并以陰式子宮切除術、剖宮產術、無痛計劃生育手術、宮腹腔鏡微創手術為特色;兒科在診治心肺疾病,高壓氧治療腦病、腦癱后遺癥、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等方面療效顯著,對新生兒搶救水平達到省級;婦幼保健以其高起點的母乳喂養指導技術及獨特 的新生兒洗浴撫觸服務而深受廣大群眾好評。近幾年,醫院圍繞建設“設備較為先進、技術全市領先、服務優質高效、環境整潔優美,在婦女兒童疾病的預防、保健、診斷與治療方面成為鶴崗地區最專業、最規范、最值得信賴的親情、平安、和諧、文明的品牌醫院“的戰略目標,在黨委書記卜范明、院長趙曉春為首的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以改革為主線,以病人為中心,以患者滿意為標準,以市場而導向,以特色為依托,樹品牌,創一流,增效益,不斷創造鶴礦集團婦嬰醫院輝煌燦爛的明天。
預約掛號
-
鶴崗市婦幼保健院三級
鶴崗市婦幼保健院醫院開設有:內科、外科、婦科、產科、新生兒科、兒科、新生兒科重癥監護室、兒童保健中心、婦女保健中心、圍產保健期母嬰營養指導中心、更年期婦女保健綜合指導中心等十多個診療科室,現有床位140張,斥巨資引進:美國GE全數字化實時四維立體彩超、日本奧林巴斯電子陰道鏡、宮腔鏡、腹腔鏡、美國高頻Leep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TE耳聲發射儀、飛利普胎心監護儀、基因診斷設備、全域冠心病定位診斷心電圖機、TCT細胞學監測系統,妊高癥監測系統等大中小型先進的診療設備,開展計劃生育、孕前指導、兒童早期康復、新生兒聽力、眼病篩查、盆底肌肉康復治療、母嬰服務、孕婦圍產期監護、子宮頸癌前病變診斷、微創夢幻可視無痛人流、無痛分娩等特色項目,全市獨家新生兒科重癥監護室擁有先進的藍光箱、保溫箱、嬰兒暖臺及呼吸機,在早產兒、新生兒窒息等方面處于全市領先水平,同時增設了新生兒頭顱彩超,能更早更及時地分析及治療,徹底實現了一流人才與一流設備的完美結合,為廣大患者享受優質診療服務提供有力保障。
預約掛號
-
鶴崗市傳染病院二級
鶴崗市傳染病院始建于1981年,歷時三十多年的建設,已經發展成為集醫、教、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傳染病專科醫院。現有建筑面積8450平方米,擁有床位150張,職工150余人,占地面積18800平方米。 醫院臨床科室設置了傳染一科、傳染二科、傳染三科、結核一科、結核二科、內科、支氣管鏡科、胃鏡科、中醫科、結核門診等科室。 醫院先后榮獲黑龍江省建設廳授予的“花園式單位”;鶴崗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文明單位標兵”;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級文明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黑龍江省總工會授予的“省三八紅旗集體”;鶴崗市衛計委授予的“行風建設先進集體”、“目標管理優勝單位”等光榮稱號
預約掛號
-
鶴礦集團總醫院南山分院
暫無介紹
預約掛號
-
鶴崗市興山人民醫院(鶴崗興山人民醫院)二級
鶴崗興山人民醫院創建于1959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唯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1996年首批評為二級乙等醫院。 鶴崗興山人民醫院占地6246平米,建筑面積6190平米,現擁有病房樓、門診急診樓、影像診斷中心等布局合理、設施先進的醫療建筑群。醫院設有科室12個,床位120張,全院現有工作人員126名,其中具有高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教授30余名,擁有一批知名的醫學專家和中青年技術骨干。 鶴崗興山人民醫院設備先進,擁有計算機平臺的X光機、24小時動態心電監護、血液透析儀、超聲波體外碎石機、腦地形圖儀、激光治療儀、高頻手術刀、半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重癥監護系統等現代化診療設備。醫院特色明顯,90年代以來先后形成創傷骨科、心血管內科等特色專科。目前擁有醫療中心2個,醫學實驗室1個,專業重點學科2個。部分項目具有是先進水平。
預約掛號
-
鶴崗礦業集團總醫院
鶴崗礦業集團總醫院始建于1945年。1948年至1950年曾是先后作為第四野戰軍后方醫院、中國興山醫大(中國醫大前身)附屬醫院,為中國解放戰爭作出了貢獻。迄今已有60年的歷史,是鶴崗市創建最早的一所醫院,也是集醫療、康復、預防、保健、教科研于一體的三級綜合性醫院。 鶴崗礦業集團總醫院始終堅持“團結、求實、嚴謹、創新”的總醫院精神,積極深化醫院改革,努力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醫教研等各項工作都走在了全市同級醫院前列,特別是近兩年來,總醫院醫療質量整體不斷提高、醫德醫風不斷得到改善、醫院管理得到不斷加強、社會信譽度得到不斷增強、經濟效益實現連續減虧。 1932年,日本侵略者入侵鶴崗成立“株式會社探礦醫院”, 1945年“八•一五”光復,侵略者投降撤離,醫院設施被搶走,醫院留下的是支離破碎,滿目蒼涼的景象。隨著礦務局的誕生,醫院改為礦工醫院, 1946年建院初期,礦工醫院配合第四野戰軍后方醫院夜以繼日地搶救負傷的戰士,1947年中國醫大遷入鶴崗建立興山醫大,礦工醫院做為其附屬醫院,為培養醫大人才提供了必要的教學實習基地。進入五年計劃時期后,醫院不斷恢復調整,建設發展,擴大規模,建立東山、興山、南山等衛生所,設立了醫務室、防疫保健站、護理部、總務室,在門診開放了內、外、小兒、五官、皮膚科,成立了大陸傳染病房、結核病防治院,開展職業病普查、預防保健、醫療護理質量等以醫療為中心的各項工作。1959年醫院改名為中心醫院,1963年改為礦務局職工醫院,升格為處級醫院。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醫院逐步恢復了正常的醫療秩序,1979年在企業整頓中,職工醫院改名為礦務局總醫院,隨之,不斷擴大規模,增添設備,增設專科,至1984年,總醫院已擁有婦嬰、結核、癱瘓三所醫院,醫務人員由解放初期的98人增加到602人,病床由105張增至628張,建筑面積由5560㎡增至24569㎡,固定資產達6,953,838元。醫院逐步完善了內、外、醫技、中醫、兒科、婦產科六大科系,設立了病理、神經、傳染病等專業科室,管理逐步走向科學化、規范化,醫療、護理、預防、科研全面發展,步入了全國煤炭系統先進醫院行列。 改革開放以來,總醫院跨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規模不斷擴大,1998年醫院在院內西側建起七層住院部大樓,建筑面積7273.98平方米,1999年后相繼有興安、富力、南山、精神病院等10所醫院劃歸總醫院,1999年12月醫院在振興路六店建起綜合門診部,2002年醫院多經營公司建造騰達醫療衛生材料廠;開展橫向聯合,與佳木斯醫學院建立了長久的技術合作關系,2000年7月與哈爾濱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開通遠程會診網站;05年10月份掛牌成立了哈醫大二院協作醫院,國家安全監督管理總局礦山醫療救護中心鶴崗分中心,近二十年總醫院先后引進CT、彩超、碎石機、血液透析機、電子胃鏡、腸鏡等萬元的上設備324臺,技術含量的增大,使技術水平迅速提高。培訓、競聘、重用人才,20年醫院支付教育培訓費400多萬元,350多人到上海、北京等大醫院進修。2002年3月評選出總醫院十大名醫、十大專家,有效地發揮了名人效應; 1994年后,相繼回聘和外聘德高望重,技藝超群的老專家,充分發揚人才作用。 鶴崗礦業集團總醫院為企業醫院,服務半徑為一市兩縣,直接服務對象是集團所屬十萬多名職工和家屬。在醫療實踐中,醫院始終堅持“面向生產、面向一線、面向礦工”的服務方針,從企業需要和礦工健康出發,加強創傷急救工作,不斷完善礦區急救網絡,為煤炭安全生產服務;做好醫療預防工作,開設家庭病房,方便職工家屬;結合礦區多發病常見病,深入研究疑難雜癥,減輕就診職工家屬的痛苦和負擔;在生產關鍵時刻,重要節假日,送醫送藥到采區,年平均送藥在20多萬元以上,這些工作有效地促進了煤炭生產,贏得了礦工家屬的高度贊譽,社會效益不斷提高。 鶴崗礦業集團總醫院現有職工總數2555人,衛生技術人員1542人,其中高級技術職稱220人,中級技術職稱713人,初級技稱483人,病床1798張,萬元以上醫療設備總計200臺(件),設備總價值近幾年來3000萬元,年門診量17多萬人次,年收住院人數13800多人次,手術例數3000多人次,病床使用率達100%,總醫院也是臨床教學科研基地,擔負著佳木斯醫學院、雞西醫學院、鶴崗衛校臨床教學 與實習任務,還負責所轄基層醫院技術培訓和業務指導工作。醫院注重培養拔尖人才,每年要投入10多萬元做為臨床科研經費,為職工技術素質和醫療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已經形成了具有總醫院特色的在全市名列前茅的拳頭科室。骨科開展多項新技術創全市首例,神經內科開展的《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新技術榮獲國家衛生部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授予的先進單位獎,2003年手外科先后為四名斷指,一名斷腕患者實行再植,成功率100%,斷腕再植手術的成功...
預約掛號
-
鶴崗市新一人民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設有三個綜合病區、兩個養老區、門診部、住院處、中醫康復科、醫學檢驗、醫學影像等十余個科室;醫院現有職工137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80人,副高級以上人員26人。設置床位170張,其中醫療床位120張,養老康復床位50張,設有高端病房配有獨立衛生間、呼叫器、沙發家具、液晶電視等;配有先進的醫療設備:開普C5型0.3T(核磁)、新東方1000CA型(DR)、日本東芝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進口心電圖機、康復理療儀等20余臺。
預約掛號
-
鶴崗市興山人民醫院二級醫院
鶴崗興山人民醫院創建于1959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唯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1996年首批評為二級乙等醫院。 <br> <br> 鶴崗興山人民醫院占地6246平米,建筑面積6190平米,現擁有病房樓、門診急診樓、影像診斷中心等布局合理、設施先進的醫療建筑群。醫院設有科室12個,床位120張,全院現有工作人員126名,其中具有高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教授30余名,擁有一批知名的醫學專家和中青年技術骨干。 <br> <br> 鶴崗興山人民醫院設備先進,擁有計算機平臺的X光機、24小時動態心電監護、血液透析儀、超聲波體外碎石機、腦地形圖儀、激光治療儀、高頻手術刀、半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重癥監護系統等現代化診療設備。醫院特色明顯,90年代以來先后形成創傷骨科、心血管內科等特色專科。目前擁有醫療中心2個,醫學實驗室1個,專業重點學科2個。部分項目具有是先進水平。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