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
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位于浦東新區外高橋區域,緊鄰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集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健康管理、康復為特色的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醫院始建于1931年,由海上聞人杜月笙創建,經過80余年的風雨歷程,現醫院建筑面積80000余平方米,核定床位730張。 醫療設備 醫院擁有各類高端醫療設備,總價值超過3億元,包括西門子3.0雙梯度核磁共振、西門子雙源CT、單光子發射型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儀(SPECT)、3D高清腹腔鏡手術系統、非手術脊柱減壓系統、多體位智能下肢康復訓練機器人、中醫體質辨識儀等。 學科建設 醫院設有臨床科室30個,其中國家級重點專科1個,市級重點專科/專病6個,區級重點學科群/學科/專科/專病18個,院級重點專科7個。 重點專科 醫院重點學科建設卓有成效,擁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專科腎病科;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康復科、上海市中醫臨床優勢專科骨傷康復科、上海市中醫臨床重點學科中醫腫瘤病學、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重點病種濕疹、上海市中醫臨床重點扶持項目水火燙傷、上海市中醫醫療機構綜合治療區;浦東新區重點學科群康復學科群、浦東新區重點學科群腫瘤學科群、浦東新區重點學科骨科、浦東新區重點學科皮膚科、浦東新區重點學科護理學科、浦東新區重點專科耳鼻咽喉科、浦東新區重點專科核醫學科、浦東新區重點專科泌尿外科、浦東新區傳統型中醫臨床示范學科中醫肛腸科、浦東新區傳統型中醫臨床示范學科中醫男性科、浦東新區中醫中風特色專科、浦東新區中醫小兒哮喘特色專科、浦東新區已病防變糖尿病腎病特色專病、浦東新區已病防變突發性耳聾特色專病、浦東新區示范中藥房、浦東新區中醫護理示范病區骨傷護理、浦東新區中醫護理示范病區神經康復護理、浦東新區中醫護理示范病區婦科護理。 名醫工作室 醫院擁有優質的中醫學科資源。創建了葉景華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葉景華上海市名中醫工作室、浦東新區葉玉妹名中醫工作室、朱雪萍名中醫工作室、孫建明名中醫工作室。同時,醫院借助上海中醫藥大學平臺和兄弟附屬醫院的中醫藥優質資源,搭建了由國家級、市級、區級的名老中醫組成的傳承架構,扎實培養中西醫結合人才。 教學體系 醫院注重建設中西醫結合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和督導體系,擁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二個一級學科,三個碩士點, 14個教研室。設有國際留學生教學培訓基地,是境內、外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首批中醫住院醫師、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培養)基地,是上海市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浦東新區臨床醫師技能培訓基地。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第二軍醫大學、寧夏醫科大學、蚌埠醫學院、承德醫學院的臨床教學醫院(實習基地),是上海中醫藥大學衛管臨床帶教示范基地和護理學實踐教學基地。 科研項目 在科研項目方面,在研科研項目121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6項,省部級8項、市局級37項、校級4項、區級56項、院級10項。在美國、以色列、新加坡、臺灣(地區)等地設立了海外培訓基地。 醫院愿景 醫院立志做濃中醫,做實西醫,做大做強中西醫結合,秉承醫院服務宗旨——“患者信賴,員工幸福,社會責任”,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將醫院建設成為全國一流的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
預約掛號
-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三級甲等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簡稱“兒中心”)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世界健康基金會(Project HOPE)合作共建的一所集醫、教、研于一體的三級甲等兒童專科醫院。1998年6月1日醫院正式開張,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同志為醫院題寫院名,美國前總統夫人希拉里 · 克林頓女士為醫院開張剪彩,2011年,美國新任駐華大使駱家輝先生到訪醫院,將兒中心譽為“中美醫學成功合作典范”。 醫院占地面積100畝,總建筑面積約8.4萬平方米,規模床位1000張,實際開放床位604張,重癥監護床位數配置占總數的1/5。目前,年門急診總量約140萬人次,出院病人約2.2萬人次,手術病人約1.3萬人次,門急診、日間手術0.7萬人次。2010年,兒中心成為國內首家通過JCI國際醫院認證的兒童專科醫院。2013年順利通過JCI復評審,成為首個通過JCI教學醫院的兒童專科醫院。2012年,醫院獲得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資格認定證書,共8個專業獲得藥物臨床試驗專業資格。此外,醫院擁有多個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優勢特色學科。心臟手術量每年逾3700例,手術最小年齡為生后6小時,最輕體重800g;心導管術1400余例。在國內率先開展大血管調轉術、先心病合并氣道狹窄根治術、雙調轉手術、兒童永久起搏器植入術以及胎兒心血管超聲、核磁共振檢查等多項新技術并在全國推廣。兒童血液腫瘤中心每年收治新發白血病及腫瘤病例450余例,累計完成各類疑難重癥的造血干細胞移植近500例。兒童保健(發育行為兒科)專業是我國該學科領域的發源地之一,近年來學科在注意缺陷多動癥、孤獨癥等發育行為兒科疾病率先進行了醫教結合干預模式,同時團隊在鉛中毒、新生兒聽力篩查和兒童睡眠健康項目中有效實現了科學研究向公共衛生政策的轉化,獲得了三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同時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 醫院作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附屬醫院,兒科學專業已經成為國家重點學科、211工程、985工程、0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相關兒科亞專業相繼獲得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上海市醫學重點學科及上海市公共衛生重點學科等。醫院還設有國內首家兒科轉化醫學研究所、衛生部重點實驗室、衛生部首批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診斷和介入治療繼續教學的培訓基地、上海市小兒先心病研究所、上海市首批臨床醫學中心,以及兒童聽力、兒童血液腫瘤、注意力缺陷、呼吸循環、小兒肝病、兒童癲癇、兒童睡眠障礙等多個研究所及臨床診治中心。 15年來,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 (合作2項), 多次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宋慶齡兒科醫學獎等重大科研獎勵。 近年來,醫院引進并培養了一批學科骨干,獲得中央千人計劃、上海市千人計劃、國家優青、東方學者、衛生系統領軍人才等各類人才資助計劃。醫院設有兒科專業博士后流動站、博士、碩士培養點,也是上海市兒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主要基地之一。 醫院先后與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機構,包括與23個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兒童醫院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此外,醫院秉著“培訓—培訓者”的理念,連續十年開展“西部及東北地區兒科醫護人員培訓項目”,免費為西部及東北部邊遠地區18個省、53個城市培養了273名兒科人才。醫院在國內率先設立醫務社會工作部,建院以來共有近萬名患者獲得資助和治療。
預約掛號
-
上海曙光醫院東院三級甲等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是一所滬上的百年老院,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院、位列上海十大綜合性醫院之一、全國示范中醫院。1984—2008年十三次蟬聯“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1999年榮獲衛生部“全國百佳醫院”稱號;2004年第三次獲得“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榮譽;2005年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2008年、2009年兩次獲得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稱號;2009年獲得了“上海市迎世博優質服務貢獻獎”。2001年成為全國首家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中醫醫院。2010年檢驗科通過ISO15189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醫院擁有東西二部,核定床位1200張,開放床位1320張。西部位于盧灣區普安路185號,毗鄰淮海公園,占地28畝。東部位于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張衡路528號,投資6億元,占地160畝,是融現代建筑與傳統特色為一體的園林式醫院。成立于2001年的曙光醫院集團目前已有10余個成員單位。2008年被批準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交流合作基地”。 醫院中醫特色顯著,優勢突出,醫院現擁有國家教育部“十一五”重點學科3個: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內科學、中藥學(中藥制劑、中藥臨床藥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專病7個:肝病專科、骨與關節病專科、中醫腎病專科、糖尿病專科、脾胃病專科、慢性心衰專科、針刺麻醉專病;中醫急診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急診基地。醫院開設的70余個專病專科各具特色,獨樹一幟,享譽全國。近年來,醫院堅持加強中醫內涵建設,相繼成立了“名醫診療中心”、“傳統診療中心”“治未病中心”等。2010年醫院成為上海世博會定點醫院之一,承擔了世博會C片區醫療站點的醫療保障工作。 醫院擁有多個重癥監護室,醫療設施先進,內外科室齊全,已具備了較強的綜合救治能力,成為上海市公共衛生防治體系六個重點單位之一、浦東地區三個急救中心之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中醫院質量監測中心和上海市中醫質量監測中心也設在院內。 醫院現有職工總數1800余人,具有正高級職稱93名,博士生導師32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11名,入選國家級人才培養項目人員36名,擔任全國和上海市專業醫學會副主任委員以上的專家100名。現擁有國家級、省級名中醫12名、28名曙光名中醫、17名曙光高級中醫師,在充分發揮傳統醫學優勢方面,形成了“名中醫掛帥、高級中醫師當家”的曙光特色。 醫院以建設研究型醫院為目標,現有研究所4個、臨床研究室14個,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5個、二級和一級實驗室8個。成立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肝腎病證省部共建實驗室,與中科院生命科學院合作成立“上海中醫藥大學曙光新中藥研發中心”。具備國際標準的I期藥物臨床試驗病房,完成了中國首例接受世界衛生組織委托的臨床實驗項目。自1995年以來,承擔部級、國家級課題300余項,“十一五”支撐項目6項、973計劃2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37項。醫院獲得的科技成果獎160多項,其中部級、國家級科技進步獎74項,專利授權26項。 作為全國中醫院校中最先成立的臨床醫學院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的臨床基地,曙光臨床醫學院現有教研室17個,博士研究生培養點5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10個,博士后流動站3個。每年承擔1000人次以上的各類學生的臨床帶教工作。 醫院以“大醫德澤 生命曙光”為核心理念,在全國首創“倫理查房”, 開通全國首條免費中醫健康熱線,鍛造具有鮮明特色的曙光文化。近年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為實現“建設亞洲中醫臨床醫、教、研中心”的戰略目標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預約掛號
-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醫院二級醫院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醫院位于上海市市轄區松江區九亭鎮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九新公路155號,交通相當方便,我們的服務宗旨誠信為本,為中國醫療事業作出應有貢獻。我們日常開展主要承擔九亭鎮及周邊地區居民綜合性醫療等相關業務。歡迎各類領導指導工作,歡迎廣大病人群眾前來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醫院
預約掛號
-
嘉定區婦幼保健院二級甲等
嘉定區婦幼保健院位于科學衛星城嘉定鎮中心,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四位一體的二級甲等專科醫院。醫院創建于1950年,占地面積近1萬平方米,醫院固定資產總值1005余萬元,現有職工242名,醫技人員占全院總人數的81%,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10名,中級職稱24名,擁有病房100張,擁有先進的婦科內窺鏡設備等。年門診量13.5萬余人次,年住院病人3500余人次,年業務收入近2500萬元。床位使用率平均100%多,最高時達130%。 <br> 嘉定區婦幼保健院分保健部和臨床部兩部分。保健院負責全區婦女兒童的保健工作、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和婚前檢查等工作。臨床部承擔全區半數以上的婦女醫療工作。開展婦幼保健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醫院連續16年孕產婦死亡為零、圍產兒死亡率降至3.58‰的先進水平。近年來,醫院發展迅速,1994年成為國家級愛嬰醫院,1995年被評為二級甲等專科醫院,1996年被評為全國婦幼衛生先進單位,1997-1998年度被評為上海市文明單位。 <br> 嘉定區婦幼保健院堅持科技興院的方針,重視科研工作、人才培養和硬件設施投入,僅婦科內窺鏡一套設備就投入200多萬元。今年又擴建門診綜合大樓4700平方米。醫院的特色項目系列婦科內窺鏡的臨床應用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提高了對婦科疑難雜癥的診治水平,造福婦女患者,深受婦女歡迎,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病人。
預約掛號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西院二級甲等
1866年,美國圣公會傳教士湯藹禮牧師與華人牧師吳虹玉共同創立了“同仁醫局”,便是今天上海市同仁醫院的前身。作為上海開埠以來最早的西醫院之一,百余年來,秉承“同心同德,仁懷仁術”的醫院精神,始終致力于醫學事業的發展與人民健康的保障。19世紀末開展本市第一例眼科手術、卵巢切除術,20世紀初即裝備了現代化手術室、第一臺救護車和先進的X光設備,上世紀70年代研制出中國第一臺彩色電視胃鏡……同仁醫院在現代西醫學研究與祖國醫學弘揚與推廣等方面所奠定的基礎和取得的成就曾為世人所矚目。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和上海新一輪醫療布局的調整,2013年12月8日,走過百年風雨歷程的同仁在長寧區人民政府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大力支持下,整合區域內兩家綜合性醫療機構的全部優質資源,成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讓百年老院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今天的同仁醫院,分仙霞路、愚園路兩個院區,占地面積61畝,至2016年建筑面積將達13萬平方米,核定床位1200張,年平均門急診人次230萬,住院人次超過4萬,手術人次大于2萬。除保留了原有的消化內科、腫瘤科、骨科、心血管內科、介入診療科、內窺鏡室、影像科等市重點學科與特色專科外,還逐步形成了以消化道疾病、代謝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腫瘤性疾病診療為特色的學科群,擁有具備高級職稱的專家145名,碩博士以上學位人員158名,是區域醫療、預防、保健中心,承擔著區域危、急、重疾病搶救和重大傳染病防控的主體任務。醫院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合作建立虹橋國際醫學研究院,目前已入駐10個PI團隊,旨在組建高水平科研平臺和轉化醫學研究中心,推動醫院醫療與科研水平的提高。2014年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項,發表SCI論文近80篇。醫院早在1896年,就已經作為圣約翰書院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前身)的實習醫院,于上世紀初建立了中國最早的護士學校。目前,醫院還是包括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在內的國內多家醫學院校的教學醫院,為各級醫院輸送了大批優秀的醫學畢業生。未來兩到三年,上海市同仁醫院將充分發揮自身的歷史品牌優勢,以及身處全國文明城區,毗鄰虹橋開發區、古北新區、虹橋交通樞紐的區位優勢,努力建設成集醫療、預防、教學、科研、康復于一體的人文、智能、綠色的現代化三級綜合性醫院,以“一流管理、一流技術、一流設備、一流服務”的發展目標,為上海西區及周邊省市人群提供更高效、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預約掛號
-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三級甲等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創建于1947年2月,是我國最早成立的省市級婦幼保健院之一。1992年通過全國首批愛嬰醫院評審。1995年被評為三級甲等醫院。2006年,成為同濟大學附屬第一婦嬰保健院。醫院是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干部保健指定單位。 醫院擁有“上海市危重新生兒搶救中心”、“上海市產前診斷中心”。1983年起醫院先后被任命為“WHO母嬰保健科研和培訓合作中心”和“WHO圍產保健合作中心”。在圍產保健、重危孕產婦的診治、胎兒醫學、不孕不育的診治及新生兒窒息復蘇等方面處于先進水平。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東院于2013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始終貫徹婦幼衛生方針,堅持“一法兩綱”,堅持母嬰保健公益性的辦院方向,憑**湛的技術和優良的服務為廣大婦女兒童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填補了浦東地區沒有婦產科三級甲等專科醫院的空白。 醫院占地60畝,核定床位數500張。設有產科、婦科、新生兒科、計劃生育科、乳腺科、手術麻醉科、輔助生殖醫學科、放射科、超聲科、病理科、檢驗科、藥劑科等臨床和醫技科室。醫院擁有“上海市危重新生兒搶救中心”、“上海市產前診斷中心”。1983年起醫院先后被任命為“WHO母嬰保健科研和培訓合作中心”和“WHO圍產保健合作中心”。在圍產保健、重危孕產婦的診治、胎兒醫學、不孕不育的診治及新生兒窒息復蘇等方面處于先進水平。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東院堅持以臨床實用性科研為主,曾獲“八五”科技攻關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上海市臨床醫療成果一等獎、二等獎等多項科技成果。近年來,醫院承擔了“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國家科學自然基金項目、衛生部社區衛生服務適宜技術規范項目、市級醫院新興前沿技術項目及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項目、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等多項課題的研究。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東院經過多年的發展,醫院匯集和培養了多名在國內外享有較高學術威望的學科帶頭人并形成了良好的學科梯隊。多人曾獲全國婦幼衛生最高獎項“楊崇瑞婦幼衛生獎”、上海市兒童工作“白玉蘭獎”,在現任的學術骨干中有上海市“醫苑新星”、全市衛生系統“百名跨世紀優秀學科帶頭人”、上海市衛生系統銀蛇獎和“恩德思”國際內鏡獎、上海醫務職工創新新人獎的獲得者。 展望未來,市一婦嬰將在66年的良好基礎上,發揚優良傳統,保持醫院特色,勇于開拓創新,為上海市乃到全國的婦幼保健事業不懈努力,作出更大貢獻!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西院創建于1947年2月,是我國最早成立的省市級婦幼保健院之一。1992年通過全國首批愛嬰醫院評審。1995年被評為三級甲等醫院。2006年,成為同濟大學附屬第一婦嬰保健院。醫院是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干部保健指定單位。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西院占地10畝,建筑面積1.2萬平米,開放床位數350張,現有職工800余人,其中衛技人員占85%。年門急診85萬人次,年出院2.6萬余人次,年手術量1.5萬余例,年分娩量1萬5千余例。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西院設有產科、婦科、新生兒科、計劃生育科、乳腺科、手術麻醉科、輔助生殖醫學科、放射科、超聲科、病理科、檢驗科、藥劑科等臨床和醫技科室。醫院擁有“上海市危重新生兒搶救中心”、“上海市產前診斷中心”。1983年起醫院先后被任命為“WHO母嬰保健科研和培訓合作中心”和“WHO圍產保健合作中心”。在圍產保健、重危孕產婦的診治、胎兒醫學、不孕不育的診治及新生兒窒息復蘇等方面處于先進水平。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西院貫徹婦幼衛生方針,堅持“一法兩綱”,堅持母嬰保健公益性的辦院方向,憑**湛的技術和優良的服務為廣大婦女兒童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南院于2000年建立,主要滿足國內、外高層次產科醫療保健需求,開設有國際一流服務品質的高端VIP貴賓服務。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南院設有產科、新生兒科、手術麻醉科、輔助生殖醫學科、超聲科、檢驗科等臨床和醫技科室。醫院開放床位數60張,現有職工100余人。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南院設施先進,擁有全進口的手術室設備配置;有上海地區最先進的四維彩色超聲儀;有世界名牌的自由升降轉動病床;有特需標準的配套病房。更有一流的服務技能和醫療質量。通過整潔、舒適的就診環境;貼心、周到的候診服務;緊湊、有序的就診流程;健康、全面的孕產期信息,讓患者全方位感受醫院給您帶來的特需服務。
預約掛號
-
閔行婦幼保健院二級甲等
閔行區婦幼保健院系公立、非營利性、專業從事婦女、兒童保健的醫療機構。醫院主要承擔全區婦女、兒童預防保健、臨床及健康教育的指導與督查任務,集“醫療、科研、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為一體 堅持基本醫療服務 按比例開展特需 實現多層次服務。 醫院發展至今,始終堅持以“保健”為中心,保健與臨床相結合的服務模式,既承擔著政府公共衛生職能,又具備產科臨床功能,為保障閔行區婦女兒童的健康、安全作著不懈的努力。 一、臨床業務工作 1、我院現開設門診和住院服務。門診設有婦科、產科、計劃生育、婚前保健、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營養指導、兒童保健、兒童眼保健,每天開放專家門診。聘請市、區各級專家開設乳腺病專科、遺傳優生咨詢、生殖健康咨詢指導等專業門診。 住院設有婦科、產科、計劃生育、麻醉手術科。核定床位50張。病區設有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需求的特需病房;并開展導樂分娩、分娩鎮痛、無痛人流等特殊服務項目。 2、特色項目:特需產科、全身運動質量評估(GMs)、0-3歲早期教育、嬰兒游泳、撫觸、兒童訓練發展等。 二、公共衛生工作 1、指導1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基層婦幼保健工作。 2、閔行區唯一一所承擔婚前醫學保健服務的定點醫療保健機構,目前閔行區婚前保健服務點免費提供婚前醫學檢查和咨詢,地址位于閔行區七莘路750號(閔行區民政局婚姻管理登記處二樓)。 3、負責全區婦女病普查工作。 三、合作共建 閔行區婦幼保健院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瑞金集團閔行區中心醫院合作共建,促進我區衛生能級提高的同時提高我院的醫療技術水平,通過全方位的合作,加速學科建設,加快人才梯隊的培養,實現互補雙贏,共享醫療資源,共同組建一個兒童保健領域的高水平、高效益的創新團隊來推動閔行兒童保健水平的整體提升。而和閔中心的合作則從縱向、橫向使衛生資源整合,錯位聯動、錯位互補、錯位發展,通過合作,使雙方達到既定的目標,為提高我院衛生醫療的能級水平而努力奮斗。
預約掛號
-
上海和睦家醫院
上海和睦家醫院于2004年12月1日開始營業。上海和睦家醫院的宗旨是:在家庭般溫馨舒適的就診環境里,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醫療服務。 上海和睦家醫院具有自己特定的建院目的,是一家獲得JCI國際認證的綜合性醫院,擁有來自全球的高水平醫務人員,同時可與全球40多家保險公司直接結算。上海和睦家醫院設有24小時開放的急診室,可為患者提供門診和住院服務,醫院還配備有手術室、放射科、藥房和化驗室。 上海和睦家醫院在選擇具有國際背景的醫生和本地醫療專家時,不僅考察其培訓經歷和專業知識是否卓越,還要考察他們的同情心、同理心以及是否真正有興趣在多元文化環境中工作。除了具有高水平的醫療團隊外,上海和睦家醫院還與來自地方教學醫院及亞洲地區醫療機構的醫學教授和顧問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系。 上海和睦家醫院是值得您信賴的健康伙伴!
預約掛號
-
上海市肺科醫院三級甲等
上海市肺科醫院(上海市肺科醫院互聯網醫院、上海市職業病防治院、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上海市紅十字肺科醫院)創建于1933年,首任院長為國立上海醫學院院長顏福慶教授。目前是一家集醫療、教學與科研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三級甲等專科教學醫院,主要診療特色為肺癌綜合治療、疑難肺部疾病診治、結核病防治、職業病防控及其他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醫院連續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2015年以來獲得全國和上海市“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國家衛健委“改善醫療服務示范醫院”、全國平安醫院工作表現突出集體、“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行風政風測評成績全市前茅,連年躋身復旦醫院管理研究所全國醫院排行榜與中國醫院科技量值排行榜雙百強,2020年位列復旦榜41位和科技量值榜60位。 醫院主院區位于楊浦區政民路507號,占地面積10.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6萬平方米,另在延慶路130號和沽源路229號設有分院區2個。作為“上海市花園單位”“楊浦區文物保護單位”,已有一個多世紀歷史的“葉家花園”綠樹成蔭,為患者的治療和休養提供了優美、舒適的環境。 醫院核定床位1200張,設有胸外科、腫瘤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結核科、職業病科等11個臨床科室、11個醫技科室和多個研究機構。現擁有胸外科、呼吸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腫瘤科、結核科)、職業病科(中毒科、塵肺科、核輻射科)3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3個上海市臨床重點專科(胸外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結核科)、2個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重點學科(呼吸病學、結核病學)、1個上海市重點學科(胸外科)、2個上海市公共衛生重點學科(結核科、中毒科)以及上海市重點實驗室、上海肺移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市感染性疾病(結核病學)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省域重點疾病診療能力建設項目(肺部非感染性疾病)、上海市協同創新集群項目(惡性腫瘤免疫治療研究)。同時,醫院設立臨床轉化中心以及肺癌、疑難肺部疾病、結核病、職業病4個臨床研究中心。在2020年復旦醫院管理研究所全國專科排名中,胸外科、結核科均位列全國第2位,呼吸科獲全國提名;在2020年中國醫院科技量值排名中,結核病學位列全國第2位,胸外科學位列第3位,呼吸病學位列第4位。 2021年,醫院提供門急診服務1539670人次,出院117999人次,平均住院日3.58天,2021年實施胸外科手術21165例。 全院現有職工1791人,專業技術人員占93.8%,高級職稱比例11.6%,研究生比例29.7%。擁有一支包含長江學者、青年長江、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杰青、優青、973首席青年科學家、上海青年科技杰出貢獻、上海領軍人才在內的優秀人才隊伍。 醫院學術氛圍濃厚,科技創新碩果累累。“十三五”期間,醫院主持及參與國家級項目119項,牽頭十三五重大專項1項、子課題2項,牽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3項,包含杰出青年基金1項、重點項目3項、重大研究計劃集成項目1項、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2項、優秀青年基金4項,參與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2項。共立項臨床研究項目319項,其中注冊類臨床試驗項目(GCP)158項,含牽頭項目58項;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IIT)161項,含國家級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24項。發表SCI論文共666篇,含《Nature》正刊2篇、子刊4篇和《CELL》正刊1篇,單篇最高IF 42.778,IF≥10分共39篇。科技獎項獲重大突破,首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腫瘤科團隊項目《肺癌精準診療關鍵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另獲得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衛生管理獎、華夏醫學科技獎三等獎、上海醫學科技獎成果推廣獎等成果獎勵共16項。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醫院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8項,含基礎科研中心1項、杰青1項、優青1項、專項項目1項。立項藥物臨床試驗(GCP)66項,其中國際多中心牽頭5項,國內多中心牽頭19項,合計金額6015.87萬元;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IIT)66項,其中國內多中心牽頭14項,合計金額2216.18萬元;共牽頭及參與撰寫臨床研究共識或指南7項。發表SCI論文191篇,IF&rt;10分18篇。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獎二等獎等科技獎項。 面向未來,全院職工將始終堅持以“精醫重道、務實創新”的肺科精神,緊緊圍繞國家和上海市衛生健康政策和公立醫院辦醫要求,堅守公益辦院初心,提升改革發展動力,秉持高質量發展理念,努力將上海市肺科醫院建成專科優勢明顯、具有國內引領地位和較高國際影響力的區域性呼吸系統臨床醫療、創新研發和人才培育中心。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