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瀘州市婦幼保健院(瀘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醫院沿革瀘州市婦幼保健院創建于1954年,院址建在水井溝,2004年10月該院遷至江陽西路40號。最初為瀘州市婦幼保健所,由于行政區劃變更先后分別更名為瀘州市中區婦幼保健所、瀘州市中區婦幼保健院、江陽區婦幼保健院。2002年與瀘州市防疫保健站保健科合并成立瀘州市婦幼保健院,現掛牌"瀘州市婦幼保健院"和"江陽區婦幼保健院"。■醫療服務該院擁有職工38人,專業技術人員32人承擔全市婦幼保健業務指導、技術培訓和信息統計工作,同時直接負責江陽區范圍內婦幼保健業務。該院是定點醫保單位、瀘州市婚前檢查定點醫療機構、出生醫學證明辦理和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單位,江陽區教師和集體兒童體檢指定機構。
預約掛號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三級甲等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前身是已有60多年歷史的瀘醫附院口腔科,1986年成立瀘州醫學院口腔醫學系,2002年成立瀘州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并實行院系合一,2015年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于一體的三級甲等口腔專科醫院,是四川省衛生廳的直屬醫院和四川醫科大學的直管附屬醫院。口腔臨床醫學”和“口腔正畸學”為四川省衛生計生委甲級重點建設學科。是瀘州市口腔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是四川省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基地、普通專科醫師培訓基地,是四川省口腔醫學會副會長單位。醫院業務用房8744.63平方米,擁有位于江陽南路的院本部和位于江陽區花園路和龍馬潭區香林路的兩個分門診,編制床椅位170張。學院現有職工18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71人,高級職稱21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42人;省、市級各類專家20人。博士8人,碩士57人,留學歸國人員7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2人,兼職碩士導師8人。醫院有50人次專家分別擔任中華口腔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四川省口腔醫學會等學術機構副會長、理事、委員及學術期刊編委等職務;有四川省突出貢獻優秀專家2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4人及四川省衛生計生委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10人次。擁有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1人、四川省衛生廳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省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9人、瀘州市拔尖人才3名、“酒城英才”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口腔頜面外科專家邱蔚六及周學東、趙銥民、張志愿、王松靈等國內知名口腔專家為學院客座教授。醫院科室設置齊全,現有口腔內科、口腔頜面外科、口腔修復科、口腔正畸科、口腔預防保健?兒童牙病科、醫療美容科等主干臨床科室及其亞專科和放射室、檢驗室、消毒供應室等4個醫技輔助科室。開設有普通門診、專家門診、特需門診、便民門診等多層次專業服務。醫院擁有口腔錐形束CT、ORTHPHOSXG5DS數字全景機、椅旁CAD/CAM系統、根管顯微鏡、手術顯微鏡、機及心電監護儀等先進醫療設備。醫院技術力量雄厚,醫療水平先進,享譽川、滇、黔、渝地區。醫院實現HIS/LIS/EMR等系統信息化管理,具備安全的管理系統、實驗室系統和影像系統,能及時、動態提供關于醫療質量、安全、服務和費用信息,門診收費系統與瀘州市醫保系統聯網,能夠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科學、標準的服務。口腔醫院與口腔醫學院實行“院系合一”管理體制,口腔醫學專業是四川省特色專業,是口腔醫學碩士科學學位和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口腔醫學院作為一本招生專業為國家培養了上千名高級臨床口腔醫學人才,并承擔下級口腔醫院技術骨干的臨床進修和規范化培訓任務。醫院以“精醫厚德、篤行至善”作為院訓,堅持“完善品質、塑造品格、追求品位”的辦院理念,正在為建設“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的高水平口腔專科醫院、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的多層次口腔衛生人才培養基地、在本學科具有重要成就的高規格口腔醫學科研平臺”的醫院愿景而努力。
預約掛號
-
瀘州市龍馬潭區中醫醫院三級
■醫院概述瀘州市龍馬潭區中醫醫院位于瀘州市城北新區,座落在龍馬大道春雨路,醫院前身為瀘縣中醫醫院,自1984年建院以來,現已發展成為占地15畝,編制床位120張,開放床位150張;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骨傷專科、急診科、針灸推拿科、肛腸科、五官科、口腔科、放射科、功能科、檢驗科、預防接種室、蓮花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健康體檢中心等科室,集預防、醫療、教學、科研、康復、計劃生育、健康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中醫醫院,是國家愛嬰醫院、瀘州市首家評為四川省重點骨傷專科醫院、瀘州市職工醫療保險定點醫院、瀘州市商業保險定點醫院、瀘州市120急救網絡醫院、瀘州道路交通事故急救醫院、新型農合作醫療定點醫院、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定點醫院、瀘州市計劃生育定點醫院。■醫療設備醫院擁有日本東芝彩色B超、500MA帶電視X光機、C型臂X光機、CT掃描儀、多媒體胃鏡、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多參數心電監護儀、除顫起搏儀、多功能呼吸機等現代化儀器設備。"
預約掛號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瀘醫中醫院)三級甲等
中西醫結合學院前身為1977年建立的瀘州醫學院中醫系,1993年正式招收碩士研究生。附屬中醫院于1983年建立, 1998年中醫系與附屬中醫院實行“系院合一”管理體制,2001年中醫系更名為中西醫結合系,2003年更名為中西醫結合學院。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產業文化、集團醫院、國際交流于一體的具有中醫、中西醫結合特色的三級甲等綜合性教學醫院,始建于1983年,醫院通過了ISO9001質量認證,是“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重點中醫醫院”“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單位”和“五星級”中醫醫院。先后獲得了 “全國重點建設中醫醫院”“中國百強品牌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中醫藥系統創先爭優活動先進集體”“全國冬病夏治先進單位”“全國省級綜合性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名老中醫師承工作管理先進單位”“全國中醫藥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中醫藥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創新單位”“全國中醫電子病歷示范單位”“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國家首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教育部首批‘5+3’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四川省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基地”“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先進基層黨組織”“四川省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瀘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9次榮獲“瀘州市110社會服務應急聯動一等獎”等殊榮。 醫院總占地面積80.2畝,建筑面積21萬余平方米,形成了城北新院、水井溝院區、忠山院區、龍馳門診部、天壽同仁國醫館及駕駛員體檢中心、機場航空救護站“一院七地”的辦院格局。醫院現有編制床位3000張,城北傳承創新大樓于2019年10月投入使用。現有在職職工25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專家300余人,碩博士300余人,博士研究生導師和碩士研究生導師100余人,國家級、省級學術專委會委員以上專家200余人次,聘有世界范圍內專兼職教授200余人。 醫院是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單位,擁有區域中醫腦病、腎病、肝病診療中心,設有57個臨床和輔檢科室,其中國家臨床重點建設專科2個(腦病科、腎病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5個(耳鼻咽喉科、腦病科、肝病科、腎病科和重癥醫學科),國家中醫重點專科協作組成員單位3個(治未病中心、護理學、臨床藥學),四川省中醫重點專科13個,四川省衛計委甲級重點學科1個(麻醉學)和一批院級重點專科,國家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8個(孫同郊、王明杰、陳隆暉、汪世強、胡春申、張茂平、黃淑芬、王鴻度)和四川省名中醫工作室3個(孫同郊、楊思進、王明杰)。醫院獲批建瀘州市人民政府院士工作站,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省中醫藥重大疾病防治協作中心、四川省中醫藥“治未病”中心,醫院制劑室為四川省中藥制劑能力建設單位,近年來,醫院大力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先后成立了手外科中心、運動創傷及關節微創外科中心、靜脈用藥調配中心、臨床營養中心、治未病中心、胸痛中心、介入診療中心、健身中心、醫學美容中心、中西醫結合藥物研究中心、中葡中醫藥國際合作中心、中醫表型組學研究中心、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疾病研究中心等。 醫院擁有Skyra3.0T、飛利浦1.5TMRI、Flash雙源CT、醫科達、新華6MeV直線加速器、Ysio雙板DR、西門子、聯影螺旋CT、Ceiling、Floor平板DSA、美敦力手術導航系統、飛利浦四維彩超、S5人工心肺機系統、進口全自動藥品分包機、遺傳分析儀、奧林巴斯和潘太克斯胃腸鏡、阿瑪仕1050RS準分子激光近視手術系統、頭顱伽瑪刀、腹腔鏡系統、林氟泰克關節鏡、卡爾史托斯神經內窺鏡、徠卡、蔡司手術顯微鏡、海德堡OTC、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先進設備以及眼科手術中心多個層流手術室。 醫院與西南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實行院院合一。有中西醫臨床醫學和中醫學兩個本科專業以及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中西醫結合眼耳鼻喉學、中西醫結合骨傷學3個輔修專業,中西醫臨床醫學和中醫學均為一本招生專業。有中西醫結合、中醫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學為國家卓越醫生(中醫)培養計劃項目,中西醫臨床醫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中西醫結合臨床為國家中醫藥管理中醫藥重點學科、四川省重點學科、四川省高等教育“質量工程”項目,《中醫學》為四川省精品課程,《中醫骨傷科學基礎》為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院以來,先后培養了中醫、中西醫臨床本科人才7000余名,研究生人才400余名,留學生人才500余名。現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2200余人。 醫院科研氛圍濃厚,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863、973子課題等科研項目。醫院共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心肌電生理實驗室,擁有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二級實驗室肝臟生物化學實驗室、四川
預約掛號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三級甲等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位于四川省瀘州市,服務于川滇黔渝四省市結合區域3800萬群眾。醫院始建于1950年8月,現有編制床位2200張,設有臨床、醫技科室近60個,年門診人次130余萬,住院人次12余萬,是四川省衛生和計生委員會直屬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臨床教學醫院。是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國家愛嬰醫院、衛計委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四川十佳城市醫院、文明醫院、優秀附屬醫院。是國家衛計委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全國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基地、國家衛計委內鏡與微創醫學普通外科培訓基地、全國首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單位、教育部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醫院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增強核心競爭力,推進醫療技術國際化。在開展斷肢再植術、體外循環心內直視術、器官移植術、微創外科手術、心血管介入治療術、人工肝技術、內窺鏡診療術等基礎上,成功開展了四川省首例連體嬰兒分離術(2004年至2014年期間,成功開展4例連體嬰兒分離術)、四川省首例同種異體心臟移植手術、試管嬰兒、人工耳蝸等技術。醫院擁有國家、省級重點學科及重點建設學科:整形外科、感染病科、血管外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內分泌科、肝膽外科、核醫學科、兒科、神經外科、神經內科、腎病內科、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胸心外科、腫瘤科、檢驗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等21個,形成了“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格局。 醫院堅持實施“科技興院、人才強院”戰略,以加強重點學科建設為契機,重點培養引進一批有影響力、號召力的學科帶頭人,打造行業認可、群眾信賴的知名專家。醫院目前在職職工291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567人,高級職稱511人,博士10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15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300余人。醫院建立了四川省狂犬病防治研究中心、醫學中心實驗室等省市級研究平臺,有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專業9個。近年來,醫院獲準科研立項1200余項,獲科研經費3750余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4項、省部級課題111項,發表論文4000余篇(SCI收錄80余篇),獲部、省及市級科技成果獎110余項,其中中華醫學科技獎2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獲專利40余項。 醫院不斷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與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德國等國建立了穩定的學術往來和友好合作關系。2004年以來,醫院先后邀請了日本東京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美國布朗大學、德國幕尼黑心臟研究中心、法國南錫大學、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及醫療機構的外籍醫學專家來我院交流訪問;有51名臨床專家到世界知名大學及醫療機構做一年以上訪問學者學成回院工作;援外工作成績顯著,我院至今累計派出援外醫療隊27批55人次,多次得到國家、省衛計委的肯定。 醫院堅持深化教育改革,現有臨床醫學院、麻醉系、影像系、檢驗系、康復系等5個院系,擁有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8門省級精品開放(資源共享)課程,3門省級雙語教學課程,4個省級教學團隊。臨床醫學為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年來共招收碩士研究生2700余名,已畢業16屆1800余名研究生。在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中,我院連續五年蟬聯西南西北賽區分區賽一等獎,獲全國總決賽二等獎兩次,三等獎三次。醫院不斷引進高新設備,推進設備現代化。現已擁有PET-CT、X-光子刀、3.0T磁共振、128排螺旋CT、ECT、直線加速器、DSA、熱療機、彩色多普勒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飛秒激光近視治療儀等7億多元的大型現代化儀器設備,為醫院的高品質診治技術奠定了堅實基礎。 醫院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的宗旨,目前正全力推進西南醫療康健中心建設,醫務工作者將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融入臨床實踐,爭做醫德高尚、廉潔奉公、社會滿意、患者信任的好醫生、好護士。 展望未來,醫院全體職工正滿懷豪情,意氣風發,以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為使命,向著“技術國際化、服務人性化、管理科學化、環境園林化、設備現代化”的大型綜合性臨床教學醫院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預約掛號
-
瀘州市人民醫院三級乙等
瀘州市人民醫院坐落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瀘州江陽,位于長江之濱、瀘州老窖之畔。建院于1917年,時為萬國紅十字會瀘縣分會門診。建國后更名為瀘州市人民醫院暨瀘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回溯歷史,從1917年的門診,到抗日戰爭時期的兩度被日機炸毀,到遷址修復,成長為今天的集醫療、教學、科研、康養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醫院”,“人醫人”經過了百年的不懈努力。 醫院現為一院三區。沙茜院區位于江陽區酒谷大道二段316號,占地133畝,將以綜合發展醫、教、研、康養為主要功能;市府路院區位于忠孝路1號,占地11畝,將以門診、特色專科、全科醫學和社區衛生服務為主要功能;新老院區現有編制床位625張,沙茜院區建設設計規模為1000張床位。托管的況場院區位于江陽區況場鎮康莊街342號,占地28畝,編制床位100張,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治為主要功能。醫院現有256排螺旋CT、高能雙光子直線加速器、3.0T磁共振(MRI) 等大型醫療設備,1000mA血管造影X射線機、3D高清腹腔鏡、CBCT、OCT等高端醫療設備數十臺,醫療設備總資產2.5億元。 醫院確立了“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重點專科建設指導思想,把學科帶頭人的培養使用作為重點專科建設的關鍵,把特色技術作為重點專科建設及發展的基石。醫院有國家重點專科在建1個(中醫肛腸科),省級重點專科4個(婦產科、兒科、腎病科、肛腸科)、在建1個(神經內科),瀘州市重點專科8個(神經內科、康復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內分泌代謝科、心血管內科、麻醉科、醫學檢驗科)在建3個(重癥醫學科、骨科、臨床護理),瀘州市質控中心5個,瀘州市遠程診療中心3個。此外,醫院還成為人流術后關愛(PAC)優質服務創建單位,“微笑列車唇腭裂修復慈善項目”合作醫院,中國卒中中心聯盟(CSCA)首批成員單位。 在建設重點專科的同時,醫院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得到迅速發展。截止目前我院共有在崗職工1264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061人。高級職稱210人,中級職稱236人,初級職稱628人。博、碩士研究生共計124人。擁有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杰出成就獎”得者、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肛腸名專家、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四川省名中醫、南丁格爾獎章得者、四川省醫療衛生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碩士研究生導師、四川省衛計委和中醫管理局高評委、瀘州市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瀘州市拔尖人才等專家及國家和省市級學術機構任職專家共140人。 醫療技術是一個醫院賴以生存的基礎,醫院管理是醫療質量與安全、患者感受得到提升的有力保障,醫院非常重視醫院管理的提升與醫療技術發展相結合。2004年,醫院通過了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并不斷持續改進醫院就醫流程,持續改進抗菌藥物管理、醫院感染管理等工作,不斷開拓醫療新技術,各項終末醫療質量效率指標取得明顯提升,患者醫療安全保障得到進一步加強。目前醫院建立了瀘州市中醫肛腸、普外科腹腔鏡、泌尿外科、護理、病歷書寫質量控制中心等五個市級質量控制中心。醫院開展的3D腹腔鏡等新技術處于國內先進行列,新生兒PICC、TEM、ERCP、CRRT等技術都處于省內先進行列。 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培養合格的醫學人才,離不開第一線的臨床教學。瀘州市人民醫院承擔了部分醫學院校碩士研究生、本科、專科、中專醫學生的臨床帶教任務,也承擔著下級醫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進修學習任務。建成了國家衛生計生委內鏡與微創醫學培訓基地(普外科/婦科)、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瀘州)基地、四川省全科醫學培訓基地,聯合建成了四川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醫院非常重視臨床科研工作。2004年-2018年,我院科研127項,獲獎16項;論文數量逐年增加,十年間年均發表論文近百篇。近三年,發表學術論文594篇,其中核心期刊156篇,SCI論文10篇;完成科研成果10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 2 項;省醫學科技獎4項;市級科技進步一等獎 1 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0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 截止 2018 年底,我院在研項目有國家衛生計生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2 項,,省衛計委8項、省醫學會6項,市科技局 19項,市衛計委15項,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1項,市哲學科學研究規劃課題1項,均進展順利。 &nb...
預約掛號
-
瀘縣中醫醫院
■醫院沿革 瀘縣中醫醫院地處瀘縣東大門,位于瀘州至永川30公里處的云錦鎮,始建于1951年,前身為瀘州醫專附屬云錦醫院,1979年更名為瀘縣云錦中心衛生院。2008年5月29日,瀘州市中醫藥管理局同意將云錦中心衛生院建設成為瀘縣中醫醫院。2011年5月,瀘縣人民政府無償劃撥土地38.4畝建設瀘縣中醫醫院。醫院首期門診大樓于2012年7月將全部投入使用。開設各類高中檔病床200張,2011年年收入近3000萬元。 ■科室設置 開設了內兒科、外科、骨科、婦產科、五官科、急診科等多個臨床科室。 ■人才結構 醫院現有各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5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7人,中級職稱20人,碩士研究生1人。 ■醫療設備 醫院現已實行計算機信息化管理,并擁有CR、西門子彩超、前列腺電切鏡、腹腔鏡等100余臺醫療設備。 ■服務項目 現能開展肝、脾破裂修復;腹腔鏡膽囊摘除術;骨折內固定,肌腱、神經吻合術,微創子宮切除術,白內障囊外摘除術,唇裂修補術等。能熟練運用小針刀松解術診治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骨質增生癥、膝關節退變、風濕、類風濕等。內兒科熟悉高血壓危象、腦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急慢性心衰、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農藥中毒等急危重癥的搶救。
預約掛號
-
瀘州醫學院附屬醫院三級甲等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位于四川省瀘州市,服務于川滇黔渝四省市結合區域3800萬群眾。醫院始建于1950年8月,現有編制床位2200張,設有臨床、醫技科室近60個,年門診人次130余萬,住院人次12余萬,是四川省衛生和計生委員會直屬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臨床教學醫院。是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國家愛嬰醫院、衛計委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四川十佳城市醫院、文明醫院、優秀附屬醫院。是國家衛計委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全國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基地、國家衛計委內鏡與微創醫學普通外科培訓基地、全國首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單位、教育部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醫院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增強核心競爭力,推進醫療技術國際化。在開展斷肢再植術、體外循環心內直視術、器官移植術、微創外科手術、心血管介入治療術、人工肝技術、內窺鏡診療術等基礎上,成功開展了四川省首例連體嬰兒分離術(2004年至2014年期間,成功開展4例連體嬰兒分離術)、四川省首例同種異體心臟移植手術、試管嬰兒、人工耳蝸等技術。醫院擁有國家、省級重點學科及重點建設學科:整形外科、感染病科、血管外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內分泌科、肝膽外科、核醫學科、兒科、神經外科、神經內科、腎病內科、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胸心外科、腫瘤科、檢驗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等21個,形成了“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格局。 醫院堅持實施“科技興院、人才強院”戰略,以加強重點學科建設為契機,重點培養引進一批有影響力、號召力的學科帶頭人,打造行業認可、群眾信賴的知名專家。醫院目前在職職工291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567人,高級職稱511人,博士10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15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300余人。醫院建立了四川省狂犬病防治研究中心、醫學中心實驗室等省市級研究平臺,有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專業9個。近年來,醫院獲準科研立項1200余項,獲科研經費3750余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4項、省部級課題111項,發表論文4000余篇(SCI收錄80余篇),獲部、省及市級科技成果獎110余項,其中中華醫學科技獎2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獲專利40余項。 醫院不斷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與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德國等國建立了穩定的學術往來和友好合作關系。2004年以來,醫院先后邀請了日本東京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美國布朗大學、德國幕尼黑心臟研究中心、法國南錫大學、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及醫療機構的外籍醫學專家來我院交流訪問;有51名臨床專家到世界知名大學及醫療機構做一年以上訪問學者學成回院工作;援外工作成績顯著,我院至今累計派出援外醫療隊27批55人次,多次得到國家、省衛計委的肯定。 醫院堅持深化教育改革,現有臨床醫學院、麻醉系、影像系、檢驗系、康復系等5個院系,擁有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8門省級精品開放(資源共享)課程,3門省級雙語教學課程,4個省級教學團隊。臨床醫學為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年來共招收碩士研究生2700余名,已畢業16屆1800余名研究生。在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中,我院連續五年蟬聯西南西北賽區分區賽一等獎,獲全國總決賽二等獎兩次,三等獎三次。醫院不斷引進高新設備,推進設備現代化。現已擁有PET-CT、X-光子刀、3.0T磁共振、128排螺旋CT、ECT、直線加速器、DSA、熱療機、彩色多普勒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飛秒激光近視治療儀等7億多元的大型現代化儀器設備,為醫院的高品質診治技術奠定了堅實基礎。 醫院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的宗旨,目前正全力推進西南醫療康健中心建設,醫務工作者將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融入臨床實踐,爭做醫德高尚、廉潔奉公、社會滿意、患者信任的好醫生、好護士。 展望未來,醫院全體職工正滿懷豪情,意氣風發,以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為使命,向著“技術國際化、服務人性化、管理科學化、環境園林化、設備現代化”的大型綜合性臨床教學醫院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預約掛號
-
合江縣人民醫院三級乙等
合江縣人民醫院創建于1940年8月的合江縣人民醫院,坐落在合江縣城東南面,占地面積74.68畝,編制床位255張,實際開放床位360張,有臨床醫技科室20個。服務半徑達重慶市江津區、貴州省赤水市、習水縣以及合江全縣。年收治住院病人10677人次,門診病人122658人次。現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為一體的綜合醫院,是國家二級甲等醫院、國家愛嬰醫院、瀘州市急救中心合江分中心、合江縣醫療技術指導中心、四川省文明醫院、瀘州醫學院優秀教學醫院、瀘州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范單位。合江縣人民醫院大力發展推廣高新技術,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相繼開展了頑固性心衰的診治、急性心肌梗賽綜合癥(合并癥)的治療、靜脈臨時起搏、顱內腫瘤摘除術、高血壓腦出血急診手術、腦血管畸形切除術、肺癌、肺大泡切除術、食道癌根治術、肺葉切除術、胸腔鏡手術及胸腔鏡輔助微創手術、腹腔鏡手術、腔道外科手術、外科微創手術、膀胱結石氣壓彈道碎石、介入放射治療等數百項醫療技術和檢測項目。醫院正向著“院有優勢,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格局發展。心血管內科、泌尿外科是市級重點專科。合江縣人民醫院不斷引進高新設備,推進設備現代化。現已擁有CT、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色超聲波、體外震波碎石機、腹腔鏡、前列腺汽化電切系統、電子胃腸鏡、數字胃腸機、DR成像系統等價值2000多萬元的大型現代化設備。合江縣人民醫院堅持走“以人為本,科技興院”之路,強化“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的工作。近5年有40多項醫療成果榮獲市縣級科技成果獎,100多篇論文在國家和省級刊物上發表。合江縣人民醫院不斷加強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的力度,以充實學科隊伍,現有專業技術人員300余人,副主任醫師20余人,中級職稱110余人,擁有學科帶頭人2名。醫院承擔全縣防盲治盲和醫療技術指導的工作任務。合江縣人民醫院正向著服務人性化的目標邁進,樹立“以人為本,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優化服務態度,規范服務行為,改善就醫環境。展望未來,合江縣人民醫院職工正意氣風發,和諧合作,為把醫院建設成為“管理科學、技術先進、人性服務、環境優美、設備現代”的綜合性臨床教學醫院而努力奮斗.
預約掛號
-
西南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三級甲等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前身是已有60多年歷史的瀘醫附院口腔科,1986年成立瀘州醫學院口腔醫學系,2002年成立瀘州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并實行院系合一,2015年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于一體的三級甲等口腔專科醫院,是四川省衛生廳的直屬醫院和四川醫科大學的直管附屬醫院。口腔臨床醫學”和“口腔正畸學”為四川省衛生計生委甲級重點建設學科。是瀘州市口腔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是四川省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基地、普通專科醫師培訓基地,是四川省口腔醫學會副會長單位。醫院業務用房8744.63平方米,擁有位于江陽南路的院本部和位于江陽區花園路和龍馬潭區香林路的兩個分門診,編制床椅位170張。學院現有職工18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71人,高級職稱21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42人;省、市級各類專家20人。博士8人,碩士57人,留學歸國人員7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2人,兼職碩士導師8人。醫院有50人次專家分別擔任中華口腔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四川省口腔醫學會等學術機構副會長、理事、委員及學術期刊編委等職務;有四川省突出貢獻優秀專家2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4人及四川省衛生計生委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10人次。擁有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1人、四川省衛生廳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省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9人、瀘州市拔尖人才3名、“酒城英才”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口腔頜面外科專家邱蔚六及周學東、趙銥民、張志愿、王松靈等國內知名口腔專家為學院客座教授。醫院科室設置齊全,現有口腔內科、口腔頜面外科、口腔修復科、口腔正畸科、口腔預防保健?兒童牙病科、醫療美容科等主干臨床科室及其亞專科和放射室、檢驗室、消毒供應室等4個醫技輔助科室。開設有普通門診、專家門診、特需門診、便民門診等多層次專業服務。醫院擁有口腔錐形束CT、ORTHPHOSXG5DS數字全景機、椅旁CAD/CAM系統、根管顯微鏡、手術顯微鏡、機及心電監護儀等先進醫療設備。醫院技術力量雄厚,醫療水平先進,享譽川、滇、黔、渝地區。醫院實現HIS/LIS/EMR等系統信息化管理,具備安全的管理系統、實驗室系統和影像系統,能及時、動態提供關于醫療質量、安全、服務和費用信息,門診收費系統與瀘州市醫保系統聯網,能夠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科學、標準的服務。口腔醫院與口腔醫學院實行“院系合一”管理體制,口腔醫學專業是四川省特色專業,是口腔醫學碩士科學學位和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口腔醫學院作為一本招生專業為國家培養了上千名高級臨床口腔醫學人才,并承擔下級口腔醫院技術骨干的臨床進修和規范化培訓任務。醫院以“精醫厚德、篤行至善”作為院訓,堅持“完善品質、塑造品格、追求品位”的辦院理念,正在為建設“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的高水平口腔專科醫院、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的多層次口腔衛生人才培養基地、在本學科具有重要成就的高規格口腔醫學科研平臺”的醫院愿景而努力。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