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長航醫院二級乙等
長航醫院建立于1960年。科別設置:設有內、外、婦、兒、骨科、泌尿外科、口腔科、五官、中醫、皮膚、針灸推拿、肝炎、腸道、檢驗科等。個臨床科室和個醫技科室。技術力量:現有職工273名,其中副主任醫師15名。儀器設備:現有東芝500MAX光機,C-臂機,阿洛卡SSD-650B超,奧林派斯系列內窺鏡,惠普HP43420動態心電圖,惠普HP75860A中心監護儀,西德Laica冰凍切片機,自動生化分析儀等。主要業務:醫院可開展全胃切除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直腸癌根治術,門脈高壓分流術,全髖人工節植換,腰椎管狹窄癥的診治及手術,臨時靜脈起搏及永久起搏器的安裝及急慢性肝炎治療等特色專科。
預約掛號
-
復旦大學兒科醫院三級甲等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創建于1952年,系國家衛計委預算管理單位、三級甲等醫院,是集醫、教、研、防為一體的綜合性兒童專科醫院,全國兒科學重點學科、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單位,最早被國家授予兒科學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在中國醫學科學院發布的中國醫院科技競爭力排行榜、復旦大學發布的中國醫院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和北京大學發布的中國醫院最佳臨床學科排行榜,我院兒科學均名列第一。連續八次榮膺上海市文明單位. 醫院宗旨:一切為了孩子。醫院使命:建樹醫學典范,呵護兒童健康。醫院定位:立足上海、服務全國、輻射亞洲。醫院愿景:亞洲一流的兒童醫學中心,兒科醫學教育向全國輻射的中心,中外兒科學術交流的重要橋梁。醫院院訓:團結、奮進、嚴謹、創新。醫院理念:尊重、平等、熱情、關愛。 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關心下,2008年2月29日,座落于閔行區萬源路399號的新醫院經過將近4年的建設正式啟用,醫院主體從楓林路搬遷至新醫院,原址保留普通兒內科門診服務功能,以滿足周邊地區病人的需求。新醫院占地153畝,現有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截止2015年底,在職職工1622人,高級職稱專家140人,博士生導師30名,碩士生導師33名。 目前醫院開放床位689張,年門急診服務量逾228萬,出院病人突破3.9萬人次,住院手術1.8萬。醫院專業設置齊全,共設45個臨床專業醫技科室,擁有7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包括:新生兒、重癥醫學科、小兒消化科、中醫兒科、新生兒疾病重點實驗室、小兒外科、臨床護理。新生兒、外科、心血管、傳染病等專業曾先后被列為衛生部臨床學科重點專業。新生兒科是上海市醫學重點學科,兒科學是上海市重中之重重點學科,小兒外科是上海市小兒外科疑難重癥臨床醫學中心,呼吸急救專業是上海市醫學領先專業。 醫院有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分別為衛生部新生兒疾病重點實驗室和上海市出生缺陷防治重點實驗室。2012年醫院啟動“騰飛計劃”(1125人才工程),利用985創新平臺、重大科技項目或海外特聘教授崗位等吸引海內外著名學者來院開展科研合作,先后引入24位國內外知名教授作為雙聘PI。科研實力雄厚,近10年來,承擔590項科研課題,縱向經費2.8億元。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衛生部行業專項、國家“863”、“973”、“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等重要項目。在《The Lancet》、《Pediatrics》、《Journal of Pediatrics》和《Pediatric Research》等重要國際學術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836篇(近4年515篇),獲省部級以上獎項37項。出版《實用新生兒學》、《實用新生兒小兒外科學》、《實用新生兒護理學》、《小兒感染病學》、《現代實用兒科學》等二十余部重要專著。主辦《中國兒科循證雜志》進入國家核心期刊,并與美國兒科學會協作主辦《Pediatrics中文版》。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兒科學系設在兒科醫院,每年承擔12個專業400余名醫學生的臨床教學與實習培養;每年在讀博士和碩士研究生200余名。醫院擁有國家兒科和兒外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以及13個上海市兒科亞專科醫師培訓基地,每年培養100余名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醫院每年培養長期進修學員250名,短期進修學員300名,至今已經為全國各地培養進修醫生7000余名。每年舉辦50-60期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 醫院先后與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22家國際上知名的醫學機構和國內60多個單位建立密切協作關系。每年接待外賓講學、交流100余次。多次主辦或承辦大型兒科國際學術會議,包括第43屆太平洋小兒外科年會、第16屆國際兒科腎臟病大會、IMFAR亞太區孤獨癥論壇以及上海新生兒論壇、兒科心血管研討會等等。 幾十年來,兒科人以“一切為了孩子”為宗旨,以“團結、奮進、嚴謹、創新”的院訓勉勵自己,貫穿“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構建和諧穩定的醫院文化,營造規范有序的工作氛圍,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預約掛號
-
上海市民政第二精神衛生中心
上海市民政第二精神衛生中心成立于1958年9月,位于浦東新區康橋地區,是市民政局下屬事業單位,也是通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市二級專科醫院,市醫保定點醫療機構。 二精中心院址前身為“翊園”,因仿哈同花園的格局,故又名“小哈同花園”,始建于1921年,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清末民初風格的上海市花園單位。全院占地面積34039平方米,建筑面積11043平方米,綠化面積60%以上。院內環境優美,古樹參天,綠樹成蔭,靈石巧疊,曲橋穿連,亭閣隱現。全院現有床位420張,主要收治上海市“三無人員”及貧困人群中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各類參保與自費人員中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為他們提供醫療、護理、康復服務,擁有醫技樓、病房樓、康復活動中心及后勤保障中心等功能區域,醫療、康復設備配置符合市二級專科醫院要求,是一處歷史文化和近代建筑風格完美融合,適合精神障礙患者康復和療養的佳地。 二精中心連續12年在福利中心系統目標管理考核中被評為優秀。先后榮獲“全國民政系統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試點示范單位”、“全國民政系統行風建設示范單位”、“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社會工作示范單位”、“上海市花園單位”、“上海市財政預算信用等級A類單位”、“上海市職工最滿意企(事)業單位”等光榮稱號。
預約掛號
-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分院三級甲等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分院創建于1921年,原為日本人開辦的福民醫院。1949年以后改名為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2000年7月,與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合作成立第一人民醫院分院。2009年10月起第二輪合作。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分院是一所有610張床位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療機構。連續四屆榮獲上海市文明單位,七次榮獲虹口區文明單位和五次上海市衛生系統文明單位。 醫院占地面積19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4484.35平方米,在編人員799人,設有臨床科室18個,醫技科室4個,核定床位610張,其中醫技人員650人,管理人員14人,工勤91人,非醫技人員44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1人,副高級職稱67人次。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耳鼻喉科首創開展了人工鐙骨治療耳硬化癥手術,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獲全國科技大會成果獎;肛腸科運用祖傳的中醫療法治療復雜性肛瘺,具有獨到之處,享譽海內外,曾分獲衛生部嘉獎和上海市科研成果獎。中醫內科、中醫兒科在市內亦具聲譽。五十年代初期醫院抽調31名醫務人員作為主要醫療力量,支援黃浦區中心醫院的籌建與發展。五十年代后期,醫院成功施行了右心導管檢查術;二尖瓣分離術;肝右葉切除術;房間隔缺損體外循環心臟直視術等一系列先進的檢查手術項目。同期醫院成為全國多家醫療機構的教學、實習和進修基地,開辦護士學校,培訓護理人員。七十年代中期,醫院抽調232名人員支援組建金山石化醫院。1976年派出兩批醫療隊參加唐山大地震救援工作。八十年代后期,職防科在全市醫療機構年終考核評比中連續4年獲得第一名。1993年,醫院通過上海市醫院等級評審委員會評審,成為“二級甲等醫院”。九十年代末期,醫院醫療綜合樓落成啟用。2003年,醫院發現并診斷了全市第一例SARS病例。 自兩院合作以來,醫院依托總院堅實的技術優勢和先進的管理理念有了新的發展,尤其是新技術、新項目的應用,一批新的特色品牌專科得到迅速發展。例如:上海市醫學領先專業特色專科耳鼻喉科;上海市綜合性醫院示范中醫科(附設上海市前列腺疾病中醫特色專科);骨科、泌尿外科、消化內科為虹口區臨床醫療新品牌學科;“耳鼻喉激光微創診療中心”、“泌尿外科微創診療中心”、“普外胃腸道腫瘤診療中心”和“腦血管病診療中心”為虹口區醫學診療中心。比如:耳鼻喉科首創鼻顯微鏡下微創手術治療鼻竇炎、鼻息肉;使用先進的鉺激光技術,對粘連性中耳炎采用自體骨重建聽骨鏈,療效顯著。泌尿外科在經尿道汽化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膀胱腫瘤;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治療腎結石;無張力尿道吊帶術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等微創手術,已達到市內先進水平。神經內科的“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溶栓治療”、“急性腦血管病的綜合性治療”在市內具有影響,被上海市科委立為重點攻關課題。眼科在全面開展白內障、青光眼手術基礎上,又在全市二甲醫院中率先進行視網膜脫離手術,并已達到三級醫院治療水平。另外,總院多位著名專家在分院開設門診,分院各科都設有專家門診、專科門診。 醫院抓住了發展的良好機遇,較好的應對了挑戰,在醫療技術、醫療內涵、醫療質量、學科建設和科教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相信在新醫改的背景下,醫院將繼續延伸公益性的指導思想,深化優質服務理念,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預約掛號
-
上海市閔行區吳涇醫院二級乙等
上海市閔行區吳涇醫院建院于1962年,定名為“上海市吳涇醫院”。1994年被評定為二級乙等綜合性醫院。醫院位于閔行區劍川路155號,毗鄰國家科學園區——紫竹科學園區及華東師范大學、交通大學等高校。醫院核定住院床位315張,年門急診量51萬人次,年出院病人7000余人次,年住院病人手術近2000例次。2013年,醫院成為上海首家通過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五級認證的醫院。2014年,醫院在閔行區政府和上海中醫藥大學支持下,與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成功開展合作共建,將吳涇醫院轉型發展為閔行區中西醫結合醫院,爭取在五年內將閔行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建成三級中西醫結合醫院,并最終爭取成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預約掛號
-
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三級甲等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東方肝膽外科研究所),由我國肝膽外科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著名肝臟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教授創建并領導,是在1956年肝臟外科三人攻關小組、1978年全國第一個肝膽外科和1996年全國第一個肝膽外科專科醫院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肝膽外科為特色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展開床位1500張,是國內一次建成體量最大的醫院。現為國家重點學科,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全軍肝膽外科專科中心,全軍肝膽外科研究所,國家教育部和全軍重點實驗室,軍隊“重中之重”建設學科,上海市醫學領先專業重點學科,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醫學中心。 醫院長期堅持醫、教、研相結合,在原發性肝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中晚期肝癌的綜合治療,原發性肝癌術后抗復發治療,腫瘤的免疫治療、介入治療,復雜膽道疾病的手術治療,肝膽疾病的內窺鏡治療以及肝移植等方面均居國內外先進水平。不僅采用傳統的外科手術治療方法,還采取了細胞治療、微波方法、射頻方法、氬氦刀方法、激光光敏技術、肝內腫瘤酒精注射療法和經股動脈至肝動脈插管加栓塞療法等。 于2015年10月18日試運行的安亭新院,是國內先進的研究型醫院,在保持現有特色學科的基礎上,建設內科等支撐學科,發展其他外科和專科,是一所設計理念先進、功能布局科學、醫療技術領先的三級甲等現代化綜合性醫院。作為第二軍醫大學實現“一體兩翼”戰略布局的“先鋒隊”,醫院匯聚了以長海醫院急診科主任何建、骨科教授康一凡、長征醫院心內科教授趙學為代表的近30名各學科領軍人物傾情加盟,給肝膽外科以強有力的支撐。醫院擁有上海首臺第五代射波刀系統等國際一線品牌的大型檢查檢驗設備,30間手術室全部為空氣凈化手術室,是國內一次性建成手術室最多的單體建筑。 與醫院毗鄰的國家肝癌科學中心是由吳孟超院士和我國精準治療的領軍人物王紅陽院士牽頭成立的國家級肝癌研究中心,這個中心將以安亭新院為依托,緊緊圍繞降低我國肝癌發病率、病死率的目標,精準聚焦肝癌研究領域的重大科技關鍵問題,開展肝炎、肝硬化向肝癌發展的預警與預防等轉化醫學研究,并為肝膽腫瘤的精準治療提供支持,成為國內轉化醫學和精準治療新高地。 醫院全年門診量24.8萬余人次,出院2.8萬余人次,手術例次7900余人次。至2015年底,吳孟超院士率領同事們已成功實施肝臟切除術2萬余例,膽道手術1萬余例,積累了國際上最大宗的肝癌病例庫和標本庫,手術成功率達98.5%,肝癌術后5年總體生存率53.2%,小肝癌術后5年生存率達80%以上。術后生存時間最長的已達49年,患者至今健在。肝癌切除例數、切除率、生存率等指標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1996 年成功施行肝移植5例,最小的病人年僅9歲。其中3例均健康生活至今,有的已大學畢業。目前肝移植已成為該院常規治療方法之一。 醫院擁有一支由吳孟超院士領銜,以拔尖中青年為骨干的優秀科技干部隊伍,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導師33名,碩士生導師80名,高級職稱90名。1978 年以來,共培養博士后22 名,博士研究生112名,碩士研究生223名,并承擔外國留學生、本科、大專、中專等教學任務,多年來還為全國各地培養進修生千余名,是國內培養肝膽外科高層次人才的教學基地。1996年1月,中央軍委授予吳孟超院長“模范醫學專家”榮譽稱號。近年來,醫院有1人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 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 人獲中國有突出貢獻博士,2人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3人獲全軍“育才獎”金獎,22人獲全軍“育才獎”銀獎,2 人獲總后“一代名師”、7人當選總后科技“金星”、“銀星”、“新星”人才,4人獲上海市“科技精英”稱號,5人獲上海市“銀蛇獎”,1人獲“上海教育功臣”榮譽稱號,1人獲軍隊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6年至今,醫院共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 12 項,軍隊醫療成果一、二、三等獎 44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 15 項,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上海市醫學科技獎一、二、三等獎 11 項,上海市醫療成果一等獎、三等獎各1項。陳嘉庚醫學獎 1 項,何梁何利基金獎 2 項。在研課題150項,資助經費13000萬元。舉辦各類國際、全國學術會議三十余次。 醫院在院長吳孟超院士的領導下,為我國肝膽外科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早在20世紀50年代,吳孟超等人制作和研究了200余例我國正常人肝臟標本,首次獨創性地提出了中國人肝臟解剖的新見解,創立了以“五葉四段”為特色的肝臟外科解剖理論,為肝臟外科的開展奠定了重要的解剖學基礎。60年代初期,他發明了簡便、安全的肝臟外科手術新方法——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切肝法,明顯減少了肝臟手術出血,
預約掛號
-
閔行區中心醫院二級甲等
上海市閔行區中心醫院成立于1969年,是一所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4年7月,閔行區人民政府和復旦大學簽署區校共建協議,正式籌建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醫院現占地面積5.5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0.8萬平方米。全院核定床位800張,實際開放床位達900余張。擁有1.5T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飛利浦 FD10DSA機等大型醫療設備。 全院現有職工1700余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500余人,高級職稱120余人,博士、碩士150人,300余人取得教師資格證書。設立臨床、醫技科室34個,急診醫學科和心血管內科為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等11個科室為閔行區特色專科;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3個,教學基地4個。2009年被定為 \"上海市急性急救創傷中心\"。醫院年門急診量達240萬人次,出院病人3.8萬人次,手術人數2萬余人次,平均住院天數8.41天。承擔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業務指導任務,并管理100余張社區雙向轉診床位。 近年來,醫院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不斷提高。2010年至今,醫院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市自然科學基金、吳階平醫學基金會、市科委、市衛生局等各級課題120余項;榮獲閔行區科技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3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近700篇,其中SCI論文50篇。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7項、市級3項。2013年9月,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認定,取得《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資格認定證書》。醫院還承擔了上海中醫藥大學、皖南醫學院、蚌埠醫學院等醫學院校學生實習帶教任務。 1997年起,醫院連續榮獲八屆\"上海市文明單位\"和\"上海市衛生系統文明單位\"稱號。 閔行區中心醫院將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質量,努力為區內外老百姓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預約掛號
-
上海市中醫醫院石門路門診部三級甲等
上海市中醫醫院創建于 1 9 54 年, 2 。。 5 年成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是一所中醫特色濃厚、臨床科室齊全、醫學人才匯聚,集醫、教、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醫院設有上海市名老中醫診療所和上海市中醫中西醫結合專家診療所兩個專家診療中心,云集以國醫大師、全國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繼承班導師,上海市名中醫為代表的 70 余位上海中醫界最高水平的專家為病人服務。醫院開放床位 5 30 張,臨床科室設置齊全。醫院現擁有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3 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 2 個;國家中醫重點專科 6 個二上海市優勢專科 2 個;上海市中醫特色專科 5 個;國家重點專科協作組組長單位 1 個;上海市里要薄弱學科 1 個;上海市中醫新興前沿交叉學科 1 個;上海市中醫培育專科 5 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協作試點項目 1 個;上海市傳統醫學示范中心 1 個和上海市中醫預防保健示范單位 1 個。神志病科、 J 瞅、腦病科、腫瘤科、疼痛科、骨傷科、耳鼻喉科、風濕病科、外二科、心病科、脾胃病科、婦科、肝科、肛腸科、護理、醫學影像學科、康復科等臨床科室優勢明顯。醫院堅持鮮明的中醫特色,中藥飲片使用在全市中醫院位居第一;開設專科專病門診 1 18 個。開展“冬病夏治”、‘’冬令進補”等中醫特色工作.醫院合理配置醫療設備,引進一批先進的現代化儀器設備,如 M Rl 、 641 非 128 層 CT 、 DR 、 CR 、 DSA 、大型生化儀、聚焦超聲刀、主動康復設備等為患者提供保障。年門急診人次達 1 93 萬余,年出院人次 23000 余人。 醫院以師承教育為平臺,培養新一代中醫”名醫”.醫院有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 5 項、上海市名中醫工作室 7 項、上海市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研究室 7 項、上海中醫藥大學名中醫工作室 5 項、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傳承工作站 4 項,院級老中醫工作室 5 項。醫院擁有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3 人、上海市名中醫 7 人、海市海派中醫流派傳承人才培養項目導師 5 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 2 人.加大人才培養力度,近年來,獲得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等榮營.具有正副高級職稱 17 1 人,博士后創乍導師 2 人、博士生導師 16 人、碩士生導師 88 人。醫師中碩博比達 7 1 . 2 %、護理人員大專以上學歷達 9 5 . 15 %。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中醫兒科研究所設在我院,與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老年病研究所合作成立中醫老年病轉化醫學研究中心、與上海市中醫藥學會合作成立上海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研究中心,以此和院級研究所(室)為平臺,提高中醫藥科研能力。醫院共承擔國家自然基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教育部等各類各級別科研項目多項,擁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G Cp 基地。醫院積極探索區域性中醫醫療聯合體的建設模式,以上海市中醫醫院為龍頭,以轄區內其他各級醫療機構為依托,成立靜安中醫聯合體.提升區域中醫整體水平,探索解決廣大市民“看中醫專家難‘’的問題。為百姓提供優質中醫服務。醫院蟬聯上海市文明單位、愛國衛生先進單位等稱號,以“服務百分百,醫患零距離”的服務理念,創新思路,積極探索,在全國率先推出全程自助服務為特點的”門診一站式”付費服務模式,簡化就醫濟醒,便民利民,深受廣大老百姓好評。 2017 年 5 月,嘉定區委區政府和申康醫院發展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明確在嘉定新城東區按 650 張床位規模進行設計建設,總建筑面積 1 1200Om , ,建造上海市中醫醫院嘉定新院。該項目于 2019 年 11 月已正式通過市府常務會議審議,項目建設書于近日下達。標志替上海市中醫醫院嘉定新院項目已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2019 年 11 月,為持續推進靜安區養老事業發展,完善靜安區積極應對人口深度老齡化的公建配套設施建設,實施靜安老年健康中心項目.該項目選址位于上海市靜安區 86 號地塊,總用地面積 1 5 89Onl : , 總建筑面積 gOSOOm : ,新建市中醫醫院門診部。醫院以兩區三院為契機,全面提升重大、疑難復雜病的臨床診治和研究水平,以‘’頂層設計、分步實施、逐步騰挪”為總原則,以聯動協調發展為總要求,以立足上海市、輻射長三角為總定位,以‘’做特做優、做強做大“為總目標,建設成為中醫特色優勢鮮明、疑難病癥診治能力突出、學科建設水平領先、具備綜合醫療保障能力和臨床科技創新能力、具有差異化核心競爭力的三級甲等現代化中醫醫院。在大數據,大健康的時代背景下,我院正經歷跨越式發展,既迎來機遇,也面臨挑戰。未來,醫院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質,堅持全面深化醫改,傳承創新中醫藥特色,不斷提升臨床診療質量與效率,以服務病人、和諧醫患為第一...
預約掛號
-
上海郵電醫院二級甲等
上海郵電醫院始建于1951年,是集醫療、預防保健、健康體檢于一體,專科特色鮮明、服務功能齊全的現代化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醫院本著“立足郵電,服務社會,盡心盡職,救死扶傷”的宗旨,在為企業做好醫療服務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熱忱服務社會人群。60多年來,醫院銳意進取,勇于創新,通過不懈努力,多次蟬聯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衛生系統文明單位和上海市郵政公司文明單位,并順利通過二級甲等醫院復評審,還榮獲了“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和“全國十佳企業醫院”的光榮稱號。 在醫療業務方面,醫院擁有呼吸、消化、心血管、腎臟、神經內科和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康復醫學科、眼科、口腔科、中醫科和婦科等齊全的醫療專科。近年來,醫院在積極推進綜合性醫療業務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探索適合二級醫院發展方向,大力發展康復理療業務。醫院擁有較高水準的康復治療專業團隊,設有治療室、牽引室、理療室、針灸室、康復訓練室及門診理療室,并配備多臺進口康復治療等設備。專業化和綜合性相結合的治療,已形成系統、完整、并具有醫院個性化特色的康復理療體系,已給腦卒中、骨折術后、各種骨關節疾病和神經損傷等患者帶來了福音。 近年來,醫院的學科建設及優秀人才的培養也頗具成效。高血壓專科、呼吸內科分別被評為上海市、靜安區特色專科。微創外科、腔鏡婦科、種植牙、康復醫學等科目已成為醫院的眾多特色,眼科白內障手術技術成熟,是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白內障復明手術定點單位。設在復興中路1315號的醫院健康體檢中心,設備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多年來承接了企業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健康體檢,并建立了相關的健康檔案,為疾病的早發現與追蹤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預約掛號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北部院區三級甲等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的前身“伯特利醫院”創建于1920年。1952年更名為上海第九人民醫院,1964年正式成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九院”),2005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正式合并,九院改名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九院是一所以口腔、整復外科和骨科為特色的內、外、婦、兒各科齊全的三級甲等綜合性教學醫院。近年來,以“精修醫術、誠煉醫德、廣納賢才、齊鑄九院”的醫院精神,以“科教興院、人才強院”的發展戰略,在醫、教、研、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已連續十屆評為上海市文明單位,并獲“全國城市醫院文化建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醫院占地面積61畝。醫院核定床位1000張,口腔綜合椅位260張,臨床科室33個,醫技科室9個。 全院職工2200余人,醫療專業技術人員占82%以上,其中副高職稱以上專家350余人。現擁有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整復外科專家張滌生、口腔頜面外科專家邱蔚六、骨科專家戴尅戎,以及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曹誼林教授和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上海市領軍人才、衛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張志愿教授。 醫院擁有3 個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口腔臨床、整復外科、關節外科)和2個上海市臨床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口腔醫學、醫學美容)。口腔臨床醫學、整復外科與組織工程學、外科學(骨科)現為國家重點學科,口腔基礎醫學現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009年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學位發展中心公布的2007~2009學科評估高校排名結果,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以80分與北京大學并列排名全國第二。口腔醫學、整復外科學、骨科學為教育部第三期“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口腔黏膜病科列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組織工程學為上海市“重中之重“學科,口腔頜面外科為上海市重點學科(優勢學科),口腔修復生物材料學為上海市重點學科(特色學科),口腔基礎醫學和眼科學為上海市第三期重點學科,骨科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眼科、麻醉科、泌尿外科、內分泌科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重點學科。也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血管病診治中心、疝與腹壁外科疾病診治中心單位。 醫院年門急診病人193萬人次,年出院病人4.1萬人次,年施行住院手術1.4萬例,門診手術5.5萬例。 各學科臨床水平不斷提高,其中口腔頜面外科、整復外科和骨科在國內外諸多領域達國際領先水平,成為全國知名品牌。近年來,“裸鼠背上長人耳”、“國內首例胸骨裂畸形”小吳菁修復術、“中國第一毛孩”于震環外耳道整形術、 “下頜骨骨化性纖維瘤”歐陽莉菁腫瘤切除植骨修復術等曾轟動全國。 九院是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九院臨床醫學院教學基地,擁有27個教研室,建立了國內一流的口腔仿真模頭實訓基地。獲得3項國家級精品課程,1項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碩士生導師234名,博士生導師74名,設有3個博士后流動站,15個博士點、20個碩士點。醫院現有1個國家組織工程研發中心,1個教育部數字醫學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組織工程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口腔醫學重點實驗室和上海市骨科內植物重點實驗室。 擁有上海市整復外科研究所、上海市口腔醫學研究所、上海市生物材料研究測試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學眼科視覺科學覺研究所。上海市科技功臣1人,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2人。有國家杰出青年2人,長江學者3人,中組部千人計劃1人,上海市委組織部千人計劃1人,新世紀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5人、衛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以及上海市啟明星(后)計劃等市級以上人才培養近100人次。 近十年來醫院承擔縱向科研項目500多項,其中包括其中973首席科學家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70項(重點項目3項)。獲國家級獎項3項(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獎項52項(其中一等獎7項)、上海市衛生系統銀蛇獎一等獎1項。近5年,科研總經費約16000多萬元,發表論文300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60余篇。2004年度Medline收錄論文數量居全國醫療機構排名第1位。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公布的2008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我院被SCI收錄論文數達90篇,排名全國醫療機構第17位,2010年“表現不俗”SCI論文全國第20位。2009年復旦大學管理研究所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列全國17位,整形外科全國第1位,口腔科全國第3位。 醫院堅持 “以人為本”,從最廣大職工利益出發。積極推進醫院后勤化改革和勞動人事制度改革;醫院重點加大對35歲以下優秀青年的培養力度和考核力度,將啟動四期“院優秀人才培養計劃”;三期院級重點學科建設項目,重點支持有發展潛力的臨床學科。 醫院注重精神文明和政風行風建設。醫院先后獲得全國城市醫院“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城市醫院“抗震救災先進集體”。口腔頜面外科...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