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始縣中醫醫院三級甲等
硒都仙居,建始堪稱寰中佳麗;杏林奇葩,桃源皆注建始中醫。建始縣中醫醫院始建于1952年,融古城之底蘊,擷岐黃之精華,歷經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創業與發展建設,現已發展成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保健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醫院于2020年11月實現整體搬遷,新院恢弘大氣,占地面積25畝,建筑面積48000平方米,開設臨床、醫技科室30多個,法定病床800張,年門診20多萬人次,年住院病人20000多人次,年手術5000多臺次,業務收入近2億元,是湖北省文明單位,湖北省示范中醫院、省級衛生先進集體,湖北中醫藥大學、湖北民院大學教學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湖北省中醫院、恩施州中心醫院醫聯體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東方醫院技術協作醫院,湖北省愛嬰醫院,湖北省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協同基地,建始縣紅十字中醫醫院。 薪火傳承,名醫薈萃。醫院始終將人才看做“第一資源”,圍繞學科發展,聚焦人才建設,近年來緊抓識才、選才、育才、攬才、用才等管理辦法,為醫院招賢納士栽下了梧桐樹。現醫院在崗職工530人,其中高級職稱54人,中級職稱140人,擁有全國少數民族醫藥工作表現突出的個人1人,湖北省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1人,湖北省中青年知名中醫1人,恩施州中醫大師2人,恩施州中醫名師4人,湖北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副教授6人,湖北民族大學兼職教授、副教授15人,碩士生導師1人。 重點專科,特色鮮明。醫院堅持以名醫帶名科、以名科為龍頭走學科建設之路,形成了院有專科、科有專病、病有專藥、人有專長的品牌優勢和“人無我有,人有我專”的特色優勢,現擁有脾胃科、婦科、呼吸內科、內分泌科、骨傷科5個省級重點專科;針灸科、腦病科、心血管科、眼科、兒科、肛腸科6個州級重點專科,開展新業務、新技術50余項,重點專科集群已具規模,區域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綜合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設備精良,信息賦能。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精準醫療服務為目的,在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上做大做強,先后添置了一大批公共高端設備和專科設備,實現了醫療設備的全面提檔升級。擁有德國西門子1.5T核磁共振儀、美國GE64排高檔天眼CT、美國GE最新骨密度儀,高檔雙定位碎石機、高檔外科手術顯微鏡、關節鏡、椎間孔鏡,德國進口眼科OCT、韓國進口CBCT、飛利浦Q7彩超、法國進口盆底治療儀、肺功能儀、歐林巴斯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先進的PCR核酸檢測實驗室及全新的病理和輸血設備,日本歐林巴斯及德國狼牌高清腹(宮)腔鏡,全新290奧林巴斯電子胃腸鏡等一系列總價值8000多萬元的高端醫療設備;同時,醫院還配備了熏蒸治療儀、中頻治療儀、定向透藥儀等百余臺中醫診療設備。擁有覆蓋全院的集成醫院信息系統,形成了從醫療、服務到管理的立體縱深網絡。 中醫龍頭,守創共融。 作為全縣中醫藥工作的“龍頭”單位,醫院牽頭組建了縣域中醫聯盟,承擔了中醫預防保健,中醫適宜技術推廣應用、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等工作任務,有力的提升了全縣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為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提升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近年來醫院先后投入1000余萬元建設醫院制劑室,研制和開發了“三參四黃膠囊、密骨丸、腦血通”等39種中草藥自制制劑,廣泛應用與臨床,深受患者好評。在科研方面完成州級科研項目2個,縣級科研項目10個,均已通過成果鑒定,分別達到省內先進和州內領先水平并獲得州、縣政府相關獎勵,目前2個國家級項目正在研究中。為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醫藥事業,醫院持續開展中醫中藥村村行活動,普及中醫藥健康知識,在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播、提升廣大人民群眾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方面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多年來,建始縣中醫醫院在縣委、政府及各級衛生主管部門的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團結務實的領導班子帶領榮辱與共的職工隊伍弘揚“精于醫術、重于誠信、貴于和諧”的核心價值觀,致力于“以病人為中心”和“以質量為核心”的兩大服務理念,強力打造“良好的醫療質量、人性化的服務、低廉的價格”三大服務品牌,鮮明的中醫特色和現代醫學有機結合的診療優勢有力地推動了醫院的跨越式發展。尤其是搬遷新院后溫馨舒適的就醫環境,高檔的醫療設備,人性化的服務,雄厚的技術力量,為患者帶來了更大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駛入發展快車道的建始縣中醫醫院,步履鏗鏘邁入了全新的歷史發展期。 綿延著建院以來的悠悠歷史,共振著汩汩前行的時代脈搏,整體搬遷后的中醫醫院將站在新的起點,踏上十四五開啟的新征程,心中裝著患者,一切為了患者,勤求博采,繼承創新,用岐黃之術為人類健康譜寫新的華章,引領中醫人走向新的輝煌!
預約掛號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醫院三級甲等
恩施州中心醫院位于鄂西南歷史文化名城恩施市,1998年10月5日,由原州人民醫院和州民族醫院合并組建而成,是恩施州唯一一所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現代化醫院,湖北省三級優秀醫院,湖北省醫院管理年活動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武漢大學、湖北中醫學院和湖北民族學院教學醫院,恩施州緊急救援中心,恩施州州直及各縣市、重慶市黔江區、奉節縣、巫山縣、湖南省龍山縣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 醫院下設中醫部和西醫部,環境優美,設施齊全,技術一流,服務周到,16層中醫部綜合業務大樓和33層西醫部綜合業務大樓是州內設施最完善、設備最先進和最具人性化理念的業務大樓。開設臨床醫技科室54個;開放病床1800張;云集全州42.3%正高級和 22.5% 副高級醫療衛生技術人才,醫院綜合實力位居全省同級同類醫院前列,有湖北省地市級醫院“五小龍”之稱。 醫院十分重視專科和設備等“軟硬件”建設,積極開展科研教學和新業務新技術引進工作。眼科中心、內科心血管中心、神經內科、腎病內分泌內科、普兒外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骨外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心胸外科、腫瘤科、中醫骨傷科、皮膚性病診療中心、康復醫學科、中西醫結合科、功能科等專科相繼建設成為省、州重點專科;先后購進了美國GE 64排128層容積/電子束CT、荷蘭飛利浦FD20 平板血管造影系統、美國GE Signa HDe 1.5T核磁共振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實驗室自動化流水線檢驗系統、美國瓦里安醫用直線加速器、美國鷹視世紀波準分子激光治療系統、美國GE全數字化攝片機(DR)、日本東芝螺旋CT、PV8000彩超、美國GEvivid 7pro全息全數字彩色多普勒診斷儀等總價值近2億元的大型尖端設備;已全面開展腎移植手術、心臟直視手術、眼科玻璃體視網膜手術、心臟介入手術等現代先進業務。 醫院黨委和院部始終將新時期醫院制度設計和建設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將其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常抓不懈。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服務模式大轉變,全面推進民族醫藥大發展”辦院理念,確立了“發展醫院、富裕職工、回報社會”辦院宗旨,探索和總結出了“以開拓進取的領導班子、高科技的人才隊伍、現代化的醫院管理為著力點,以醫療為主體,左手辦企業,右手辦學校”的“飛機型”跨越式發展模式。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導向,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在省內衛生系統率先成功推行了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為核心的四大改革,建立了干部聘任制、全員聘用制、工資浮動制、獎金核算制、福利股份制、人才獎勵制、經營薄利制、發展融資制、弱勢群體扶貧制、富余人員內退制等“十大機制”,使我院迅速擺脫了計劃經濟體制的桎梏,理順了發展思路,為醫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拓展事業發展空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實現了“八九十”戰略目標(即:職工收入是組建前的八倍、業務收入是組建前的九倍、固定資產是組建前的十倍)。目前,醫院已建設成為湘、鄂、渝邊區醫療技術中心。 自組建以來,通過改革創新,州中心醫院建立起了有責任、有激勵、有約束、有競爭、有活力的運行機制,先后獲得了“省級文明單位”、“全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省衛生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全省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等各種榮譽,院工會委員會連續多年一直保持了省級“模范職工之家”榮譽稱號,院黨委書記、院長廖康恕先后被評為全國十大杰出醫院院長、全國優秀院長、全省優秀院長。 在醫療體制改革日趨深入的今天,恩施州中心醫院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病人為中心,切實貫徹“醫院為社會服務,醫生替患者著想,醫療讓群眾滿意”思想,努力尋找群眾利益與醫院發展之間和諧的接合點,勇于探索醫院可持續發展之路,不斷創新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難題的辦法,以發展的眼光、理性的智慧和創新的勇氣,最終實現“政府放心,群眾滿意,醫院發展”的辦院目標。
預約掛號
- 1